首页 养生问答 疾病百科 养生资讯 女性养生 男性养生

什么叫先有相后无相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3:30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5 07:22

中论说【空相未有时 则无虚空法 若先有虚空 即为是无相】。人类只有在认识到【空相】,认识到某种【存在以后 而后消失 湮灭之后】,才认知到【虚空】,而这一认知也是逐步深入的。一开始只是认知【瓶子的虚空】。
佛祖就是在悟道以后,才认知到【虚空的甚深含义】,因缘法是认知【虚空的甚深含义】的一种工具。十二因缘法则,佛祖解答人人类为何【有生】【有灭】【有苦】【有乐】,佛祖通过深观因缘法则,认知到【人的心识是一切法产生的源头】。万法唯心,一切唯识。而这万法皆是因缘合和而有,因缘有而生,因缘灭而散去。因而,佛法对于【虚空有了新的维度的认知 空性】。
【空性 虚空】是超越人类现实生活的三维空间,超越时间与空间的一种认知。就如现代物理学的相对论、量子理论、超弦理论,是一种超越人类现实生活的三维空间,超越时间与空间的一种认知。
佛法的【空性 虚空】认知,认知到一切法的【有】【无】【相有】【相无】皆是依托因缘法则,是一种随缘,随顺。一切法以无性为性,一切法相如幻假有。实相无相,无相随缘能为一切法作幻相。一切法相如幻,依性而显,还归无相,故曰诸法实相。
众生总喜分别空有,其实空即是有,有即是空。性空随缘现万法,万法幻现即性空。心经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知五阴即空,空即五阴,空不可得,五阴亦不可得。

------------------------------------------------

《中论要解》第一卷--观六种品第五

观六种品第五

  问曰:汝言五阴皆空,是事不然。经说有六种,六种者地水火风空识。地水火风是色法种,识是心法种,心法即受想行识,一切法依空而有,既有六种,云何说一切法空?

论主答曰:

  [空相未有时 则无虚空法 若先有虚空 即为是无相]
  当知相依性立,性依相显,一切法以无性为性,一切法相如幻假有。实相无相,无相随缘能为一切法作幻相。一切法相如幻,依性而显,还归无相,故曰诸法实相。

众生总喜分别空有,其实空即是有,有即是空。性空随缘现万法,万法幻现即性空。心经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知五阴即空,空即五阴,空不可得,五阴亦不可得。同理推寻可知,地水火风识即空,空即地水火风识,空不可得,地水火风识亦不可得,故知六种无性也。
  于六种中,亦是只论一种以例其余。

--------------------------------------

空相未有时,则无虚空法,若先有虚空,即为是无相。若谓有虚空法,此虚空法必有相,因为虚空以相而显故。若离相而有虚空,则此空便是色外空,色外空便是断灭空,断灭空是定性无。故曰空相未有时,则无虚空法。
  若先有虚空,则此虚空便是无相,便是断灭空。
--------------------------

 问曰:若无相有虚空,有何咎?答曰:
  [是无相之法 一切处无有 于无相法中 相则无所相]
  当知绝对无相之法,即断灭空,即是邪空。故曰是无相之法,一切处无有。
  于无相法中,相则无所相。于断灭空中,于邪空中,相则无所相。当知无性随缘,相能显性。相随缘显,无有自性。故无相即相,非断灭空。相即无相,非自性有,如是方为真空义也。
--------------

[有相无相中 相则无所住 离有相无相 余处亦不住]
  有相无相中,相则无所住。若法已有相,不复须相来作相。若法无相,无相之法,空无所有,相则无所相。故曰相则无所住。
  法非有相,即是无相。离有相与无相,余处无法。故相若不为有相法作相,便为无相法作相。今有相法无相法中,相皆无所住,故余处亦不住。
---------------

[相法无有故 可相法亦无 可相法无故 相法亦复无]
  相法无有故,可相法亦无。相法者能相也,可相法者所相也。能所相缘而立,缘能相而立所相,缘所相而立能相。我们不能说,能相法相于所相。若谓能相法相所相,则是先有能相后有所相。然则有能相时尚无所相,若无所相,云何有能相?相反地,不对能相,亦无所相。故曰相法(能相)无有故,可相法(所相)亦无,可相法无故,相法亦复无。
-------------------------

[是故今无相 亦无有可相 离相可相已 更亦无有物]
  是故今无相(能相),亦无有可相(所相)。因为能所相缘而立,即无所有不可得义。无所有不可得即缘生义,缘生即真空义。若谓有空可得,即是邪空。所以能相所相皆无自性。离能所以外,更亦无有物也。
--------------------------

[若使无有有 云何当有无 有无既已无 知有无者谁]
  问曰:如汝所言,若无有有,应当有无。答曰:若使无有有,云何当有无?有不自有,待无而有有,无不自无,待有而有无。是故全有即无,全无即有。离有则无无,离无亦无有。故若使无有有,云何当有无?有与无既已无,知有无者谁?知有无者,是人也。既无有人,故知五阴皆空,六种非有。
--------------------------

[是故知虚空 非有亦非无 非相非可相 余五同虚空]
  是故知虚空,非有亦非无。虚空无性,随缘而有。随缘无性则非有,无性随缘则非无。无性随缘则无不可得,随缘无性则有不可得,一切法不可得则*相与所相。不但空不可得,其余地水火风识亦同虚空。

------------------------

[浅智见诸法 若有若无相 是则不能见 灭见安隐法]
  浅智之人不见诸法实相,则见有见无。不知实相无相,则非有相。实相无相能为一切法作幻相,则非无相。
  是则不能见,灭见安隐法,浅智之人,以不见实相故,即不见灭见安隐法。灭见安隐法,即诸法寂灭性,此寂灭性,名曰涅槃。
------------------------------------

两千年封建统治的总设计师:董仲舒
2017-03-28 14:41董仲舒

《独乐园诗》

北宋 司马光

吾爱董仲舒,穷经守幽独。

所居虽有园,三年不游目。

邪说远去耳,圣言饱充腹。

发策登汉庭,百家始消伏。

新司机和旧马车,教练在哪儿?

如果说大汉帝国是一架马车,那么它挂在“黄老思想”的档位缓缓行驶了七十年,贾谊先生“为之痛哭、为之流涕、为之长太息”的问题没有消失,新的问题又摆在面前。现在,也该换挡了。汉武帝要提升速度,因为他有更遥远的梦想,他要开拓更辽阔的世界,再也不能像从前那样老牛拉破车了。然而要换到“儒家思想”的高速档位,必然遭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因为这架马车上的乘客非常复杂,有一路追随的老官僚,有新近发财的大富翁,还有跃跃欲试的读书人,每个人都想发表自己的意见。

“往这儿开!”

“应该走老路!”

“加速,加速!”

“慢点儿,注意安全!”

显然,汉武帝需要一位坚定的教练,或者说是一个强大的精神支柱,不仅能提醒他挂什么档,还能告诉他前方有什么。

这位教练就是董仲舒。

山东省德州市董子读书台

董仲舒究竟是河北人还是山东人,现在至少有三种说法:河北省景县、河北省枣强县、山东省德州市,问题出在《史记》和《汉书》记载太简略,只是说“董仲舒,广川人也”。好在三地相距不远,我们知道董仲舒生在河北和山东交界就行了。

除了出生地不明朗,董仲舒的生日也没人确切知道。有人说他出生于公元前179年,比贾谊、晁错、公孙弘小21岁,有人说他跟这三位同岁,生于公元前200年,我们这里采用王永祥先生所著《董仲舒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的说法,董仲舒生于公元前192年(汉惠帝三年),去世于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哦,比公孙弘年轻八岁。

董仲舒家很富有,田连阡陌,牛马成群(这也看出西汉经济的确是发展了,建国之初刘邦都凑不齐六匹同样颜色的马,大臣们更是要坐牛车上班)。最重要的是在董仲舒的童年时代,“挟书令”已被废除,读书风气越来越浓,他们家的藏书也很多,这就为董仲舒读书提供了便利条件。

董仲舒酷爱读书,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据说整整三年不出屋,家里有花园也不逛,骑马都分不出公马还是母马。景帝时期,他被选拔为博士。当然我们知道,汉景帝还在道家和儒家之间游移徘徊,儒家博士们没有用武之地,董仲舒就招收学生,开始了讲学生涯,学生里面就有远游归来的青年司马迁!

董老师上课有个癖好,那就是在自己和学生之间隔一层帷幔,学生看不清老师的脸。我们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好像孔子老师也没这么干过吧。尽管神神秘秘,不过董老师太有学问了,课也讲得好,学生越来越多,名声越来越大。

有一次,董老师正在帷幔后面讲课,外面来了个不速之客。客人进来就说,“要下雨了。”董老师开玩笑说,“住在巢里的能预测刮风,住在洞里的能预测下雨。你不是狐狸,就是鼷鼠。”万万想不到,那位客人真的变成了一只老狐狸。当然这只是“聊斋”似的传说,借以说明董仲舒的学问。

董仲舒像

汉武帝登基,建元元年发布改革诏书,董仲舒回来了。遗憾的是,窦太后不肯放手,董仲舒怎么来的又怎么回去,倒是残酷的“野猪事件”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太后、皇上,道家、儒家,这几个关系成了他思考的重点。

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窦太后去世,汉武帝终于得以放开手脚。“野猪事件”也让当年的太子刘彻很受刺激,他在寻找精神上的知音和同道,于是下诏求贤。

董仲舒又来了。

面对这位学问渊博的老人,年轻的皇上毫不保留地倾吐出内心的疑惑,接连下达三次诏书,垂询董仲舒,即“天人三问”。董仲舒也拿出毕生学问,认认真真地回答了皇上的问题。这就是著名的“天人三策”。

天人三策和元光决策

西汉社会发展了七十多年,滋生出很多问题。如果我们把这些问题比作白骨精,汉武帝是孙悟空,也认清了白骨精的*,准备出手,然而窦太后就像唐僧,不停地念紧箍咒。现在,汉武帝的迫切要求就是拆掉头上的紧箍。

孙悟空要拆紧箍,好意思吗?毕竟是唐僧把你救出五行山的啊。汉朝的皇帝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天下是功臣们帮着打下来的,从前是有难同当,现在必须有福同享,所以皇权不能太强势,免得压制由功臣发展而来的权贵。黄老思想既是战乱之后的社会要求,也是皇权和官僚权贵相互妥协的结果。你看西汉开国以来的丞相都是功臣贵戚,汉武帝提拔公孙弘费了好大的劲。

汉武帝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三代受命,其符安在?灾异之变,何缘而起?”这道考题表面在问夏商周三代怎么得来的天下,其实汉武帝的心里蠢蠢欲动,显示出青年皇帝面对复杂局面的懵懂和疑惑。董仲舒要给汉武帝吃下定心丸,于是使出第一个绝招,也就是他的学生司马迁说过的“究天人之际”,探究天和人的关系,明白指出“君权天授”,皇上是天子,天子的权力来自至高无上的“天”,而不是来自功臣元勋。

这样说固然摆脱了权贵阶层,不过董仲舒也发现这是个无底洞。难道他不知道“天意”虚无缥缈吗?皇上不就成了人世间的天吗?皇上是坏人怎么办,谁来约束,谁来*?董仲舒赶紧想办法补救。“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哦,原来上天真像一位慈爱的父亲,格外垂怜自己在人间当皇上的儿子,你做了错事,先给点儿灾害警告,不知道反省,那就升级为怪异,最后才让你受伤,让你失败。

如果你简单地判断董仲舒迷信愚昧,那就错了。董仲舒是孔子、孟子、荀子之后,儒学的集大成者,而且杂取阴阳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家等各派思想,融会贯通成独特的“天人感应说”。这是他比公孙弘天真的地方,也是他比公孙弘伟大的地方。公孙弘对于天子,只是一味逢迎,而董仲舒上来就想到了怎么*皇权。他所说的天,真的是天意吗?不,是民心。他所说的天道,真的是四季轮回,日升月落吗?不,是仁义礼乐之道。

天子的权力至高无上,如果你遵循天道来行政,“天下之人同心归之,若归父母,故天瑞应诚而至”,那不就是三代受命之符吗?如果你不能遵守天道,“天子不能奉天之命,则废!”归根结底,董老师还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所以汉武帝当然不能重用。不重用这个人,不代表这个人的理论不好,汉武帝掐头去尾,保留了“君权天授”,而把灾变预警的部分推脱给了大臣,这样汉武帝时期的丞相们就苦了,几乎都没有好下场。

陈洪绶《授经图》

汉武帝的第二个问题是帝王之道,为什么有的帝王啥也不做,天下依然太平(尧舜垂拱而治),为什么有的帝王忙得要死(秦始皇每天批阅几百斤竹简),国家还是飞快地灭亡了?

董仲舒的第二个绝招,“通古今之变”。“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古人和今人同顶一片天,为什么古代那么美好,今天就这么混乱呢?既然是同一片天空,那么天道就不会改变,改变的是人事,所以他说“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道不变,这不是捆住汉武帝的手脚吗?

别着急,董老师有办法。

“王者有改制之名,无变道之实。”这样就好说了,我们可以在不改变天道的前提下改变制度。这叫“更化”,而且该更化的时候必须更化,“继治世者其道同,继乱世者其道变”,西汉继承的秦朝是理所当然的乱世,必须改弦更张,废除苛政酷刑,实现以德化民。“临政而愿治者七十余岁矣,不如退而更化。”董老师归纳总结出王朝兴衰的“七十年规律”,婉转地批评了西汉从开国到景帝的*成绩。我们都知道“文景之治”,难道在董老师眼里还不及格?那他的理想又是什么?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老师终于亮出了第三个绝招:大一统,或者说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是对贾谊和晁错的隔空回应,也是主父偃施行“推恩令”的理论基础,纠缠多年的诸侯争权问题因此要画上句号了。为了实现权力的大一统,必须依托思想的大一统,这项历史重任非儒家思想不能承担,儒家思想里又首选公羊学派。

儒术就要读书,那么国家应该设立太学,地方上设立庠序,优秀人才选拔到朝廷任职,即使当不上官也可以教化百姓,改变民风。新的儒生阶层涌进朝廷,稀释了权贵阶层的浓度,皇帝的权力得到了空前的巩固,于是,汉武帝这位新司机驾驶着这辆七十多年的旧马车,越来越得心应手了。

这在历史上称作“元光决策”。

天人感应和三纲五常

凭借这些惊人的创新理论,董仲舒奠定了两千年传统*的基础。千万不要以为他的影响仅限于*领域,他对我们中国社会的影响也是举足轻重。

天人感应论。坦率地说,最早听说这个词的时候,我满怀敬畏。“天意从来高难问”,天都是高深莫测啊,竟然还有人能感应到天!寻找董仲舒的理论依据,我发现他在《春秋繁露》专门讨论过这个问题,《人副天数第五十六》:“故小节三百六十六,副日数也;大节十二分,副月数也;内有五脏,副五行数也;外有四肢,副四时数也;占视占瞑,副昼夜也;占刚占柔,副冬夏也;占哀占乐,副阴阳也。”人体有366小块对应天数(差不多),12大块对应月份,心肝脾肺肾对应金木水火土,四肢对应四季……是不是很神奇?我们有理由相信董仲舒刚刚发现这个规律的时候肯定很激动。照这样算下来,人和天就是同类了。同类之间会有感应,比如马A叫唤,马B答应,牛C叫唤,牛D答应。董仲舒举例说,拨弄琴E的宫弦,琴F的宫弦会自动发出和声。天要下雨的时候,人体病痛部位会有预感。人能感受上天,上天也能察觉人,所以做人做事要谨慎,举头三尺有神明,灾异谴告的理论就这样诞生了。

然而我在钢琴城里试着弹过,虽说我不会弹琴,不过按个琴键还没问题。当我按下“哆”键,仔细倾听,没有任何和声,周围的钢琴完全没有反应。我干脆猛地划拉全体琴键,依然没有反应(不信你去试试)。我就开始怀疑了。董仲舒说心肝脾肺肾对于金木水火土,上下四肢对应春夏秋冬,咦,好像大猩猩也能对应啊,还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啊,它们和天也有感应吗?世界上存在“天猩感应”、“天猿感应”或“天雀感应”吗?

说到这里,我想起梁启超先生的话,“勿为古人之奴隶”。读古书,学历史,还是应该多动脑思考,“既要知道古人有多智慧,也要明白古人有多愚蠢(梁启超语)”,最后做出自己的判断。关于天人感应,董仲舒不是发明者,孔子、墨子、管子、《吕氏春秋》等都有类似的说法,他只是总结上古以来的传统思想,加以改造利用罢了。

董仲舒生长在那个神学色彩浓厚的时代(汉武帝求神学仙,后宫里巫术弥漫),也只能做到这样了。我们了解他的局限性的同时,还应该知道他的超越性,比如他的阴阳学说,“丈夫虽贱皆为阳,妇人虽贵皆为阴”,表面看来是对女性的压制,却也包含着对后宫干涉朝政(如窦太后)的批评。

汉武帝茂陵

董仲舒最招人骂的理论却是“三纲五常”。这是中国封建时代控制社会和束缚人性的重要法宝,最早提出的人正是董仲舒。

“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董仲舒看似巧妙地把君臣、父子和夫妇的关系归结为阴阳,“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阳为夫而主之,阴为妇而助之,春为父而生之,夏为子而养之,秋为死而棺之,冬为痛而丧之,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既然君、父、夫是天,那就是绝对的主宰;既然臣、子、妻是地,那只能是绝对的服从。“善皆归于君,恶皆归于臣”,董仲舒竟然这样说,简直有点儿“无耻”了。

“三纲”成为中国传统社会最重要的人伦关系,也成为支撑两千年*统治的基石。从积极的角度来说,“三纲”是“大一统”从朝廷到地方再到家庭的渗透,对于中国从混乱走向统一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从消极的角度来说,“三纲”也是阻碍中国人思想的绊脚石,这一绊就是两千多年,直到今天还有消除不掉的余毒。

“五常”指的是仁、义、礼、智、信,分别对应木(春)、金(秋)、水(冬)、火(夏)、土(夏中),本来是人的五种基本品德,这样对应下来就变得神秘莫测了,成为至高无上的道德要求。君王必须修习“五常”,这样才能君临天下,保证封建统治万寿无疆;百姓奉行“五常”,那就不会犯上作乱。

从诞生之日起,“三纲”“五常”就成为封建统治阶级须臾不离的法宝,经过东汉章帝时期的“白虎观会议”,终于变得系统化和绝对化,再到南宋朱熹,“三纲五常”正式并称联用,变得神圣不可侵犯,最早成书于南宋时期的《三字经》也说:“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客观地说,“三纲五常”对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际关系起到了一定作用,然而它更是强加于中国人头上的枷锁,我们今天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千秋功罪谁评说?

也许你会好奇,既然董仲舒这么厉害,那么肯定受到汉武帝重用了吧,当丞相了吗?对不起,没有。“天人三策”之后,董仲舒只是被任命为江都易王刘非的国相,远离*中心,四年后,连这个职务都被免去,无奈地回到茂陵的家中。相反,公孙弘在这一年受到汉武帝的赏识,开始了平步青云的*生涯。

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董仲舒已经63岁了,刘邦长陵的高园殿和辽东的高祖庙失火,闲不住的董仲舒发挥天人感应理论,什么人事不修、天降灾异之类。也许是写着玩,也许是备课,却被前来拜访的主父偃偷了出去,私自交给汉武帝。汉武帝勃然大怒,差点儿杀了董仲舒。董老师吓个半死,从那以后不敢再说什么灾异了。

直到公孙弘当丞相了,耐不住寂寞的董仲舒又给公孙弘写信,希望能推荐自己,然而公孙弘表面招揽人才,实际上嫉妒董仲舒,满打满算只推荐他去给胶西王刘端当国相。两年之后,心灰意冷的董仲舒终于称病辞官,彻底告别了*。

这时董仲舒已经70岁了,直到公元前104年病故,他都在家里读书、写作、教书,老师才是他终生不辍的职业。

我不由得想起第五卷《变法争鸣的战国》开头提过的孔子之问:“《诗经》里说:‘既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在狂野上独自徘徊。’难道我追求的大道错了吗,怎么会落到这个地步呢?”

董仲舒错了吗?对于那个时代来说,他没有大错,只是他和汉武帝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他又不是公孙弘,教师职业才是他最好的归宿(这也是孔子、孟子、荀子的归宿)。他凭借《春秋》击败黄老为代表的百家学说,史无前例地提高了儒家学说的地位;他带领“公羊学”走上历史大舞台的*,挤掉了瑕丘江公为代表的“谷粱学”(元光六年,公羊学和谷梁学举行御前辩论,瑕丘江公口才不好,败给了董仲舒)。然而他没有想到,君权像只狡猾的老虎,一旦出笼,再也关不回去了。

下马陵董仲舒墓

董仲舒去世以后,人们对他的评价是众说纷纭。奇怪的是,司马迁明明跟董仲舒学过《春秋》,《史记》却没有单独为他做传记,只在《儒林列传》里写了简简单单的三百多字。班固在《汉书》里为董仲舒做了传,引用汉末经学家刘向的评价说:“董仲舒有王佐之材,虽伊、吕亡以加,管、晏之属,伯者之佐,殆不及也。”一下子又把他抬高到伊尹、姜太公的高度,更与管仲和晏婴相提并论。这个评价曲高和寡,认同的人不多。刘向之子刘歆也认为他父亲太拔高了,客观地说董仲舒是后来儒生的领袖,学术成就却不如子游和子夏,更无法与伊尹、姜尚、管仲、晏婴相提并论。

我比较认同刘歆的说法,论*才能,董仲舒真的比不上这四位。如果你有兴趣,不妨读读《天人三策》,连汉武帝都批评他没有条理,不太好懂。不过,这篇文章还是拉开了西汉和东汉“经学时代”的序幕,后面我们会介绍经古文学派和经今文学派的历史争端。

那么,今天应该怎样评价董仲舒?王永祥先生在《董仲舒评传》里说:“董仲舒是汉代第一大儒,封建社会理论大厦的设计师和建筑师,封建社会初期有建树的思想家,也是汉代第一大教育家”,“董仲舒的理论适应了时代的要求,顺应了历史的发展趋势,因而巩固和加强了以刘氏皇帝为核心的*集权的封建王朝,促进了西汉王朝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和西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富和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重大意义。”这当然是好的方面,他的理论当中也有神秘主义和迷信成分,维护的是封建*,压抑了人性的健康发展,进而也阻碍了社会的前进。(如果读过前面介绍管仲“尊王攘夷”和希腊“梭伦改革”的内容,你会发现董仲舒只是中国*理论的集大成者,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文化的方向。也就是说,他最多是修枝剪叶的园艺师,而不是栽下新树苗的人,负面影响的板子不能全部打在董仲舒身上了)。

司马光的《独乐园诗》给予董仲舒崇高的评价,有的诗人却还看不上董仲舒呢。比如晚唐诗人罗隐,“灾变儒生不合闻,谩将刀笔指乾坤。偶然留得阴阳术,闭却南门又北门。”董仲舒做江都相的时候,利用阴阳理论求雨。他认为天旱无雨是因为阴阳失调,求雨就要关闭代表阳的南门,敞开代表阴的北门。是不是很好笑?不可理解的是董仲舒这样做,几乎每次都灵验!同为旧社会人的罗隐不相信,大加挖苦和嘲笑,批评了天人感应论。

董仲舒郁郁而终,沿着大一统的道路快马加鞭的汉武帝并没有忘记他的功绩,每次路过董老师的坟墓,都要下马致敬。久而久之,人们就把董仲舒的坟墓称作“下马陵”。

九百多年后,大诗人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某个晚上,他在长江边送别朋友,偶遇一位来自长安的歌女,倍感亲切。那歌女“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也许是白居易听错了,也许是那位歌女口齿不清,反正“下马陵”就成了“*陵”,并且随着《琵琶行》而千古不朽……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名著《中国哲学史》中把整个中国哲学史分为“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子学时代”主要指先秦时期的百家思想,截止于西汉淮南王刘安的《淮南子》,从那以后都可以称为“经学时代”。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5 07:23

事相显了,心前现行,易了易知,谓之有相。诸法之体性,如幻虚伪,自性即空,无色无形,不存一相,谓之无相。

有相亦得为无相因。意思是由世间智为缘,生出世智;有漏智为缘,生无漏智;有心定为缘,生无心定。

Fanny在巴黎说的很形象。追问谢谢您,念佛先有相后无相该怎样理解,阿弥陀佛

追答念佛首先事念,功夫要下够,就是有相,你先甭理会什么念佛成片,一心不乱的什么理论,别向着自己坐的想像就成就,而在念佛事项下下足功夫,一心一意专心念佛,功夫够了,自然一心不乱,少则连续3天,最多7天,自然能见佛成就,为什么,因为你有念佛这个因缘,有想出世间这个念头,哪怕我们现在智慧不足,但是因缘所生,自然三昧无相。
但是,话虽然这样说,要想精进成就,不持戒是不行的,业障多也不行,还要行善积累资粮。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5 07:23

简单的来说先入世再出世。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