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养生问答 疾病百科 养生资讯 女性养生 男性养生

社会人文科学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11:07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2 15:51

自然科学是指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形态和运动规律的科学。

人文社会科学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

人文科学原指同人类利益有关的学问,有别于在中世纪教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神学。后来含义几经演变,其狭义指对拉丁文、希腊文、古典文学的研究,包括哲学、经济学、*学、史学、法学、文艺学、伦理学、语言学等。

社会科学是指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如*学、经济学、军事学、法学、教育学、文艺学、史学、语言学、民族学、宗教学、社会学等,其任务是研究并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

从上述定义看出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难以明确区分,二者都与人类的教养和文化、智慧和德行有关。其区别在于人文科学直接研究人的需要、意志、情感和愿望,强调人的主观心理、文化生活等个性方面;社会科学强调人的社会性、关系性、组织性、协作性等共性方面。

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Jean Piaget)皮亚杰
受意识形态有时甚至受民族影响最为强烈的问题之一就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二者的关系问题。在那些最不倾向于形而上学思辩的国度,如盎格鲁-撒克逊诸国和诸人民共和国(尽管经验主义倾向与辩证倾向有种种差别),该问题不存在或者以一种极和缓的形式出现。比如,心理学在这些国家自然被认为是同时属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相反,在那些对形而上学倾向敏感的国度。如日耳曼国家(维也纳传统的实证主义除外)或拉丁国家,许多学说都强调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区别,而且一般都把心理学附属于哲学。颇值得指出的是,自从社会病袭击德国直至纳粹主义灭亡,在这段时间内,这二种科学的对立达到了最高峰,而且在整个法西斯时期,德国和意大利都取消了科学心理学和科学社会学讲座(在后一个国家,尽管有过帕尔多那种非常接近的*思想),只是到了后来这两门学科才又繁荣昌盛起来。

A.把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区分开,这首先当然可以从认识论上和方*上的困难这个观点来加以拥护。关于这些困难,我们已在第三、四节中谈过。但是,一方面,如上所述,这些困难中有许多并非人文科学所独有,而且实验客观性的问题并非按照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我们这一级的物质实体或是社会中的人而只有两种极端的解决方法。这个问题根据物理现象在不同等级上的研究,尤其根据人们从物理-化学到生物物理学和生物化学,从而到纯粹生物学学科,再到心理学,最后才到以人类社会作为整体来研究的科学的这种情况,导致一整套逐次*近的解决办法。另一方面——这一点尤其重要——各种运用的方法在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交换使用的情况越来越多了。关于这一点,下文即将谈到。

这两组科学对立的主要原因在于“主体”的作用与属性,所以它们的对立随人文科学发展的文化环境对形而上学魅力的感受之不同而有所不同。有些人坚定不移地把人文科学设想为独特的科学。对他们来说,“主体”不是自然的一部分,而是自然的旁观者,有时甚至是创造者。在主张连续性的人们看来,人是主体,这是一个自然现象,和其他自然现象一样,但这并不妨碍主体去控制自然、改造自然,也不能阻止他表现出传统哲学赋予“主体”的各种活动。这就是问题的要害所在了。

自从人们企图把主体与自然对立起来,并把主体作为专供精神科学研究的领域——精神科学更接近形而上学而不接近所谓的“精确的与自然的”科学——从那个时代起,在科学总的演进中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以致目前的趋势是在强调各种问题在实在的各个层次都具有其特殊性的同时,远远地离开了简单的二分法。

第一个需要指出的、基本的事实是生物学的演变,它当前的贡献对解释“主体”的形成具有极大重要性。本世纪初的新达尔文主义把有机体的进化看作是两个基本因素的结果,在这两个因素中,作为主体的动物是不起任何作用的:一方面是偶然变化或突变(与今天人们越来越强调的、种群基因库的重组相对立);另一方面是环境所强加的选择,但把选择设想为保存最有适应能力的、淘汰其它无适应能力的这种简单的挑选。因此动物的行为只被看作极为次要的因素,在生命的延续中起的作用很小,没有任何本质的因果关系。今天人们则相反认为选择基本上是对现象型变化的选择,而现象型变化本身则被解释为配子染色体团对环境压力的“回答”(多布然斯基、瓦丁顿等)。但是,现象型已经包含了行为,因为这两者都是属于适应性质的。此外,今天人们按反馈、返身行为的模式来设想选择,因为有机体选择环境,改变环境,同时也受环境的影响。但对环境的选择和改变还取决于行为这个在进化行为中越来越重要的因素。另一方面,在原始进化论的过度乐观之后被古典新达尔文主义排除的“进步”概念,又引起了一些客观的研究(赫胥黎、温彻等),其所用标准自然也是参照行为。基于所有这些原因,当植物学家越来越强调反应过程时,动物心理或动物生态在动物生物学中正起着越来越主要的作用。然而,这种动物心理学今天已提供了一份已经给人以相当深刻印象的从昆虫或头足纲到人类的学习和智力的各阶段图表。洛伦兹还在一项极有启发性的研究中说明了现代有关本能的理论如何可以延伸为对人类思想主要范畴的一种先验解释(洛伦兹是康德派!)。今天,根本无须采用最后这一办法,无论如何人们都不会再把“主体”看作是与自然无关的了。因为动物学和动物生态学的最普遍倾向是把行为和有机生命看作是紧密相联的并且把动物作为主体来研究。

作者: 龙派特 2005-9-10 20:07 回复此发言

--------------------------------------------------------------------------------

2 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Jean Piaget)皮亚杰

B.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第二个基本衔接区是由方法的交换来构成的。我们说得很清楚,是“交换”,因为人们将会看到这种服务是相互的。

第一,不用说,人文科学必将越来越多地应用统计方法、概率方法,以及在自然科学领域里发展起来的抽象模式。为了说明来自自然科学的逻辑-数学结构是如何为人文科学服务的,这里只举一个例子,就是众所周知的物理学与信息论二者关于熵的概念的不谋而合。乍看起来,似乎没有任何东西能在热力学和语言学这两门相距如此遥远的学科间建立起联系来。可是,在建立有关信息的数学理论并把用以标志信息增长的表现形式同“噪音”和杂乱相比较时,人们从一种基本上是形式的、有关对称的观点发现了,这些函数与在滴的问题中运用的函数二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同构性。在这种情况下,一门自然科学所获得的技术就能为解决人文科学一个中心难题直接启示所要建立的技术。

主张人文科学特殊性的人们自然会反驳说,这种例子尽管很多,却证明不了什么,自然科学化的思想在人文科学中越来越泛滥了,这在他们看来也是错误的!但是有一个回答,而且是明显的回答,因为它能使那些认为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接近有减弱人类和高级行为所特有的独创性的危险的人们放心。的确,而且越来越清楚,人文科学在简单地借用自然科学这个逻辑-数学技术。可是,这些目的专为人文科学的技术在很多情况下又重新波及到自然科学并在自然科学技术一直不能彻底解决的问题上提供了意外的解决办法,换言之,如果说有一股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化的倾向的话,那么,也有一股相反的倾向,即某些自然程序的人文科学化!

信息论恰好是这方面的第一个例子,因为它从热力学得到了它的形式启示之后,反过来又影响到热力学的解释,其影响之大,竟使路易·德·布罗伊把熵问题同信息问题的接近看作是近几十年来最富有成果和启发性的接近之一。另一方面,随便打开一本当代生物学书籍都会不断地看到各种信息问题,从ADN(脱氧核糖核酸)螺旋体顺序排列中发生信息的编码,直至保存取得的结果或“储存”问题(单是储存这个词或许就足以表明上文所说的基本过程人文科学化),而储存大概是以ARN(核糖核酸,它在整个渐成期直至表现型顺应中都起主要作用)的完整为前提的。

另一个非常突出的例子是被纽曼和莫尔根斯坦按经济计量学的需要而调整的“博奕”或决策论。这项技术对研究人类的行为的用处越来越大(从泰纳的知觉到布瑞兹维兹的道德行为),而同时它在自然科学中也引起了反响。我们可以举出两个例子。第一个是热力学中有名的马克斯韦尔魔鬼问题。四十多年前斯齐拉德已经就这个问题提供了充满希望的修正,今天我们可以根据它的“信息费用”这个概念作出合理的理论。第二个例子属于生物学,生物学中还不断出现经济学的问题。阿什比最近证明,人们可以把一种最简单的生物或神经调节模式建立在“策略”和属于博奕论的记入表的基础之上。

今天,整个控制论构成从物理学过渡到生物学的主要环节。它探讨的既是上面所说的信息问题又是导向问题。从导向问题这个观点看,控制论或许并不直接来自人文科学,人有时更经常考虑的是引导他的机器装置而不是引导自己。但人有时也会想到考虑自己的行为,而人的这种自我引导对控制论的构成曾发生过作用这一点似乎是不可否认的。在这方面,只要想一想目的性概念的演变就可以了。事实上,人们都相当清楚亚里士多德的形式比较生硬的目的论,它包含着一个由人的意愿行为启发的、并因此被笛卡尔和古典机械论称为拟人化的概念体系。但是,如果目的性概念仍然模糊不清的话,目的论所提出的功能效用顺适问题、预测问题等等也就依旧原封未动。可是,在发现“目的性机械等同物”并在制定因其合理性而与一般目的论有所区别的“目的学”(telenomie)的同时,控制论就为人文科学以及人文科学对自然科学的反作用(在特殊情况下对整个生物学的反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者: 龙派特 2005-9-10 20:07 回复此发言

--------------------------------------------------------------------------------

3 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Jean Piaget)皮亚杰

C.有些学科人们不确切知道究竟应该分在自然科学还是分在人文科学,控制论就是其中的第一个例子。然而,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这也是目前越来越有利于连续性的第三个论据。

首先应该指出,人们惯常拿来与人文科学对立的、并被归入理学院的学科,一般都被称为“精确的和自然的”科学。那么,“精确的”这个词到底能有什么含义呢?人们常把它应用于物理学,因为有数学物理学。但是显而易见,任何实验科学包括理论物理学都永远只能是近似的。因此“精确的”这个词主要适用于数学。但数学是“自然的”吗?如果人们仅仅想说数学适用于自然,那

么应该回答说数学同样适用于人类。如果不是这样想的话,数学就不是仅仅从物理实验中抽取得来的这个意义上的自然,因为它已远远超越物理实验并且经历了物理实验所没有经历的内在必然性。因此我ffl说数学是精确的就意味着它与逻辑连为一体。但是逻辑如果没有人的话,即使扎根于生物组织的必然性之中,它又会是什么呢?

说到逻辑本身,问题就变得尖锐了。当前形式下的逻辑学是一门同数学紧密相联的公理和算法学科。它在理学院讲授时的名称通常是数理逻辑学。按照这个名称它就属于精确的与自然的科学,而且除了它在纯数学领域的应用之外,还常常应用于物理学直至生物学(沃德哥)。从这样一个观点上看,它只是一项可以与群论或普通代数相提并论的运算技术,因此构成一种似乎与人文科学不再发生关系的“无主体逻辑”。不过在作为理论的、科学的或科学理论的逻辑领域里,人们已经不能把逻辑和逻辑主体完全分开。一方面,逻辑语言或一般句法要求一个元语言或语义系统,而这一般的语义学则与主体人有关。另一方面,出自哥德尔(1931)定理的种种有关形式化界限的论述也提出了主体问题。因为所要解释的是为什么无法同时使一切形式化,为什么必须有一种从较“弱”理论进到较“强”理论的建构主义而绝不能单单满足于初始时的基础。

但尤其是在逻辑学家的逻辑之外还有一般主体的逻辑。当然,如果逻辑是一个公理体系,那么它完全应该是对先于它的、有一定性质的、需要公理化的实在的公理体系。然而,这项给定并不还原成主体的意识要素,它是属于主体在其行为和推理中所使用的运算结构,而主体对这结构却只有部分的意识。例如,在前科学的编码中使用着一些“自然数”,随后算术大大地超过自然数,把自然数变成了理论。与此相同也存在着自然逻辑结构(分类、系列化、对应等等),这些结构是主体在其自发的活动中建造的、利用的,同时也是逻辑学家本人在其形式化的工作中所运用的。

可是主体的这些逻辑-数学结构也是发展心理学、文化人类学、以及社会学本身在其认识社会学领域中所研究的结构。这就不可能把逻辑学和人文科学分离开了。因为逻辑学家的逻辑是主体在其实际运算中运用的被大大丰富和形式化的逻辑的延伸。逻辑的结构根源和运算根源所具有的这种人性特征是如此深刻,以致今天人们可以在总协调之内,以及在产生运算的感觉-运动动作之内,一直上溯到神经协调中。麦克居洛克和皮茨曾证明在各种不同形式的神经连接中起作用的算子和命题逻辑(布尔网)的因子之间有同构性。这一基本事实表明:如果说,逻辑结构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重新组织、连续推进直至形式化本身这个阶段的

逐渐建造的结果,那么这些建造不是预先形成的,因为它们越来越丰富——这些建造上溯到神经的和感觉-运动的协调本身。

总之,逻辑学既属于精确的与自然的科学,又属于人文科学。它在这两者之间起衔接作用,因而无法作线性分类。但是,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对认识论本身的科学形式也应该这样说。认识论一直传统地被认为是哲学的一个分支,但是今天有两种新的事实显示出它的自主倾向,这种倾向与曾经标志着心理学、社会学和逻辑学的逐渐倾向颇有相似之处。

作者: 龙派特 2005-9-10 20:07 回复此发言

--------------------------------------------------------------------------------

4 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Jean Piaget)皮亚杰

第一个事实是,先进的科学通过本科学自己的专家们的研究工作建立起自己的认识论。例如,有关数学基础的问题越来越由数学家自己来解决,并且还引进种种考虑,其性质主要是逻辑性的,但常常也是历史性的和纯粹心理学性质的(彭加勒、布劳尔、昂利克、龚赛思)。尤其是自从微观物理学*以来,物理实验的认识理论就是由物理学家自己来制定的。在生物学方面,贝尔塔朗费曾试图制定认识论,他的尝试导致了一场名为“一般系统论”的运动,其目的在于揭示包括心理学等在内的各有关学科所共有的认识论机制。

第二个事实是,认识论研究的某些*近法是朝着研究发展这个方向进行的。很久以前,有关认识的理论家们以“历史批判法”的名义就已懂得历史地分析概念和方法的形成是如何阐明科学知识的机制的。例如,柯库雷或库恩等人的论述,从物理学和化学的认识论观点看就非常富有教益,而数学史则向布隆施维克和布特鲁提供了进行深入的认识论分析的机会。可是,历史并不能回答我们的一切问题,在历史方面之后或之内还存在着心理发生和社会发生这两个方面。比如,库恩本人同过去布隆施维克所做的一样,明显地参考了我们有关儿童的论述。这一点表明,当历史学家成为认识论专家或认识论专家成为历史学家时,他就需要心理学的资料。

一般来说,任何科学认识论都隐蔽地或明显地参照心理学的解释,不论是有关知觉、语言(就其与思维的关系而言)还是有关运算结构。但是,在简单的、有时是思辨的心理学之外,人们可以设想一整套研究工作,其任务是用来检验在数目、空间、时间等种种认识论中起作用的不同心理假设。这项研究就是一群研究者在“发生认识论”的名义下所做的系统工作。他们跨学科地工作着,并在每一个认识论问题上邀请发展心理学家、逻辑学家和有关学科的专家们进行合作。因此,不可否认这一运用属于人文科学,尽管研究的是可以归属自然的和精确的科学的认识论问题。在此,我们再次看到了认识论是连接这两组学科的桥梁。

如果我们终于要试图确定人文科学在整个科学体系中的位置,那么,上述的各种不同意见表明要采用简单的线性分类是不可能的。

孔德提供了这种线性分类的模式。他按照学科复杂性的递增和普遍性的递减来进行排列。这样一种排列顺序应用到我们的问题时就大致如下:数学、物理科学、生物科学、心理学、最后是相互依存的社会科学。可是人们立刻就看到安排逻辑学的位置有困难。孔德本人没有在这种形式下谈过这个问题,很可能是因为现代符号逻辑在那时还没有建立起来。但他经常谈到一种“自然逻辑”,或者是为了强调它对创建数学所起的作用,或者是更暗含地把它视为集体生活的结果之一,实质上等于把它归到社会实在的领域中去了(后来的“逻辑实证主义”则明确地把它归到语言的最一般方面)。然而,如果说逻辑学主体和人有着某些关系,而且在上文中我们也看到了今天人们持这种看法的充分理由,那么逻辑学就属于这一排列的末端领域,而同时它又在数学中起着重要作用,也就是说,它又位于排列的始端。因此,这就等于说线性排列是虚幻的,实际上排列是环形的。

事实上,任何一门科学都不能在一个平面上被显示出来。每门科学都具有各种上下层次:(a)它的客体或研究的物质内容;(b)它的概念性解释或理论技术;(c)它自有的认识论或对它的基础的分析;(d)它的派生认识论或结合其他科学的、主客体之间关系的分析。

如果只着重(b)层或许还有(c)层,也就是说着重科学的理论技术,包括其自有的认识论,那么以上所列的线性顺序就完全可以接受。逻辑就应该放在行列的始端,因为逻辑学家既不需要求助于心理学家,甚至也不需要求助于语言家来建立他们的公理体系;数学家可以服从逻辑学,但决不服从物理学或生物学;如此等等。

相反,只要一考虑到学科的客体(即a层)和派生认识论(d层),那么马上就可以清楚地看出,逻辑的客体不能完全脱离主体,因为逻辑加以形式化的是由主体建造的运算结构。于是,科学的顺序又必然变成环形的了。

作者: 龙派特 2005-9-10 20:07 回复此发言

--------------------------------------------------------------------------------

5 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Jean Piaget)皮亚杰

这种循环性对人文科学的认识论来说有着重要意义,因为它来自标志着主体与客体间相互作用的基本圆圈:主体只是通过自己的活动认识客体,但主体也只是在作用于客体时才学会认识自己。物理学是一门客体科学,但它只是通过主体活动产生的逻辑-数学结构,才达到客体。生物学也是一门客体科学,但是它用部分地借自物理-化学的仪器来研究的生物,同时又是一个行为主体达到主体人的出发点。心理学与人文科学部分地运用上述科学的技术来研究主体人,但,人又建造逻辑-数学结构,这些结构又是逻辑和数学的形式化的起点。总而言之,科学体系进入了一个没有头尾的螺旋形之中,其循环性没有任何不良之处,反而以最普遍的形式表达了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

由此可见,人文科学尽管是最复杂、最困难的学科,在科学的圆圈中却占据着优越的位置。人文科学既是建造其他科学的主体的科学,却不能与其他科学分离而不导致一种带有歪曲性的和人为的简单化。但是,如果把主体人重新放回到他的真正位置上,即放回从物理学和生物学的客体的角度看是末端、从行动和思想的角度看又是创造出发点的这个位置上,那么只有人文科学能使这个科学圆圈的封闭性,或者更确切地说,它的内在紧密性,变得可以理解。

七、理论大方向:预见与解释

A.只要人文科学不是可分离的,而是整个科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只要科学体系呈现出总的环形或螺旋形形式,那么第一个对理论大方向起决定性影响的问题就必定是特殊性问题,或者相反是知识的不同分支所研究的现象的还原性问题。因为假如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概念有替代简单的线性序列或系谱树的趋势的话,那么问题自然就在于弄清楚人们是趋向于一般的同化呢,还是趋向于那些注意到对立与相似关系性或辩证性的解释方式。

这个问题绝不是一个学术性问题,而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心理学有一种趋势,它在排除心理因素的特殊性之后一方面把可观察的事实还原到生理学,另一方面还原到社会学。社会学的趋势是把行为还原到经济、语言等部门,而不去注意可能是社会总体形式的那些自己特有的对象。一般来说,凡是有等级差别的地方——因为根据居易的深邃见解,无论在人文科学或在自然科学中,现象都是依等级造就的——问题就在于确定高等级机制是否能还原到低等级机制,高等级机制是否仅仅是不可还原的,或者在这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可以理解的关系。

这一问题在自然科学中是常见的。拉普拉斯式的决定论就是一个全部还原的美梦。他梦想把有无数表现的整个宇宙还原成一个基本方程式,一个从中可以得出其他一切方程式的基本方程式。孔德则相反,尽管他的科学分类形式是线性的,他却认为每个层次都有某种不能还原的概念为其特征。他反对,比方说,把化学的亲合力还原成物理学的规律。然而事实上除了那些有过简单的还原(即在相反的外表后面发现同一性)的情况之外,还原主义的问题在物理化学中一般都导致相互同化的循环因果关系。爱因斯坦就是这样把天体运动还原为沿着黎曼空间曲弧的惯性运动而省却了牛顿派的万有引力。不过这种万有引力的几何化还伴有空间的物理化,也就是说,把曲弧看作是依赖于质量的东西。同样,力学与电磁学的关系经过还原的试验阶段之后导致了相互依存和超越,从而产生了波力学。

在人文科学方面,显而易见,这类问题也不断发生,尽管方式不同。可是一般说来,由于缺乏逻辑-数学技术,尤其缺乏相当先进的实验技术,可能的解决方法就比较少了。尽管如此,人们仍然可以看到那三件东西:还原主义、高等级现象的特殊性和带有反作用的因果关系。

一个普通的例子就是语言与智力或思想之间的关系。语言是集体的,从这一点看是高级的机制;智力或思想是属于个人的,从这一点看是低级的。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还将在第三章(第十六节)中加以详细论述。现在只需要指出如下这一点:如果说,在17、18世纪把语法还原为“理性”是显而易见的话,那么在这之后一直到现在把思想反过来从属于语言却占了上风。相反,乔姆斯基又部分地回到了古典立场,但是他的转换语法的发现却使人们能把心理语言学的相互作用同认知功能的发生心理学研究联系起来作远比以前更为深刻的分析。因此就问题的目前状况而言,好象是智力先于语言并制约着语言的获得,但却伴随着某种过程的反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先天的与获得的都被更为一般的逐渐平衡机制所超越。因此,人们被引往的方向正是超越最初的反命题论点的方向。这意味着对所运用的因果关系形式的不断精细化。

作者: 龙派特 2005-9-10 20:07 回复此发言

--------------------------------------------------------------------------------

6 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Jean Piaget)皮亚杰

B.这就把我们引到规律和原因或者预见与解释这个中心问题上了。我们知道,实证主义是多么不断地强调它企图强加给科学的义务,即坚持寻求规律或基于规律之上的预见,排除对现象的原因或“产生方式”的研究。不管对还是不对,孔德是相信科学的实用性的。他的这个禁令很奇怪,因为如果说预见对于人类

的行为是有用的,那么人类的行为首先是生产和再生产,并且从这两个观点来看,“生产方式”的利益要比预见的利益高得多。

在自然科学领域里,相当常见的事情是各个不同学科的专家们都自称是实证主义者,并且在他们著作的序言中加进一些这样的声明,好象科学归根结蒂只是建立规律,使规律获得普适性,并从规律得出由经验来检验的预言。但是,正如梅耶逊常常指出的那样,如果从书的序言读到书的正文时,人们就发现完全不是这回事,没有一个名符其实的科学家在研究规律或功能的同时不去研究其原因,不想方设法分解“因素”,不把解释性假设引入主导研究的思想中去。这种禁令的虚浮性的最著名例子之一就是原子论。在原子论仅仅是解释性的假设时,就受到某些实证主义者的严厉谴责,然而自那以后,原子论却有了人所共知的命运。无疑,如果原子论构成高于它一级现象的一个原因模式,那么人们在研究原子时就只发现规律,而不去直接发现原因。但是规律自身也要求解释,如此等等。

在人文科学方面,对研究现象的原因或产生方式的指责所发生的影响当然要小一些。首先因为各学科都比较年轻,比较薄弱(而且所谓“实证主义的”潮流在这些学科里彼此不同的程度比在其他学科里更加显著)。其次,尤其因为人的本性是行动,是生产,而不仅仅是沉思和预见。因此在心理与社会科学领域里,理解与解释的需要并不比在其他科学里更为强烈(事实上到处都确实有这种需要),但或许更为明显、更有意识。的确,继狄尔泰的思考和雅斯贝尔斯的心理病理学之后,某些学派趋向于把可能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782300.html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2 15:51

人文科学

【注音】:rén wén kē xué

【释义】:1.源出拉丁文humanitas,意为人性、教养。十五世纪欧洲始用此词。指有关人类利益的学问,以别于曾在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神学。后含义多次演变。现代用作"社会科学"的别称。

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同是以人为中心的科学,同是人类的自我认识。

人文科学是指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目的科学。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不仅仅是一种真理性探索,而且还代表了一定的价值观和社会集团的利益。

人文社会科学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具体体现为社会实践对人文社会科学的促进和制约两个方面。

人文社会科学通常被说成是人文学。

人文社会科学的各学科中哲学的地位处于其他学科和自然科学之上。

人文与科学的对偶分析

简单的,人文环境好,会影响人们对科学的重视,自然科技也就会提升,人们的素质提高了,自然会开始接受一些新兴事物,电子商务也就有看头了,举例来说,美国在人文环境的熏陶下,自然科技得到长足发展,电子商务也就广泛应用了,另外看回中国,呵呵,不用说你也应该知道了,不过我相信时间可以造就一切的

人文主义基本原则- -

1.人类是个人的组合,我们愿意探索、挑战、怀疑和质疑每一领域

的思想。对于每一声明或者断言,我们必须在做出调查之后才能决定

自己是否同意。如果一套信条不能说服我们,我们拒绝对此表示遵循。

我们对自己的决定和信念表示负责。这种自由探索的精神激发着新知

识和看待世界和生活的新态度的产生。一失去这种精神,我们将陷于

无知,从而无法改善自己的处境。

2.理智是决定的基础,因为没有理智的行为无助于实现目标,甚至

会适得其反。我们发现,理智受到抛弃时,就无从分辨不同意见。我

们承认,任意的信仰、权威、神谕、宗教经验和各种另类意识状态也

能给予人信念,但我们发现,把理智与意识和积累的知识相结合,可

以为我们的认识和抉择提供最佳指导。

3.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基于意识所能感觉到和头脑所能理解到的一切。

任何有道理的事物必须能够被人理解,否则就不能成为我们决定和行

动的基础。据说在人的感觉之外有着先验性的感知或者直觉,但它们

不能具体地被我们把握住,因此对我们没有任何指导意义。人们往往

通过“顿悟”和抛弃理智来接受这些先验性或者宗教性的“知识”,

但我们不接受这种途径,因为这种带有极强任意性的“顿悟”没有任

何事实基础。进一步说,没有任何合理的办法去检测那些先验性或者

宗教性的“知识”,或者去理解那些不可被理解之物。因此,我们坚

定地认为,只有那些能够被人理解和证实的东西才属于“知识”的范

畴。

4.虽然我们遵循知识的严格定义,但并不试图否定知识可以来自各

种源泉。直觉、情感、预感、猜疑和灵感往往也是新途径、新方法、

新发现和新信息的良好来源,我们也不贬低来源于宗教经验和其它另

类意识状态或者感情的思维,但我们认为事实是决定这些思维是否能

够成为知识的唯一途径。

5.人类的知识并不完善,我们承认人类意识和理智在检验知识方面

也存在缺陷,所以由此而获得的对世界的认识和相应的科学结论并不

代表着终极真理。我们对于道德选择和社会*的态度也是如此。知

识具有不完善性和非终极性,它必须在不断变化的社会条件下受到持

续修正。

许多人也许认为,上述立场并不坚固,不足以成为某种哲学的基

础。然而,由于它诚实地面对世界,我们认为它是最坚固的基础。有

些人将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建筑在某些超现实或者先验性的“现实”上,

试图借此来获取更大程度的安全感,但这种努力只会造成对世界的幻

觉,而当这些幻觉成为行为和社会*的基础时,错误随之而生。人

文主义者希望避免这些不良后果,因此我们必须面对生活,勇于承担

这种诚实途径所伴随的艰苦工作。为了建立对世界的理解,为了解决

一直困扰着人类的种种问题,我们放弃简单化的思维体系所提供的种

种便利,选择了艰苦的探索。

6.我们坚持认为,人的价值体现在生活中,不相信所谓的灵魂不死。

我们的伦理观念、目标和追求只与我们所处和所感知的现实世界有关,

现实世界也决定了我们价值观的范畴。如果我们不采取这种态度,即

如果把价值观放入一个超出现实的期望性范畴里,我们就会丧失真正

的追求,或者将人类的需求和与此大不相同的非人类需求联系起来。

我们决不放弃现实世界里合乎伦理的美好生活,除非有事实证据表明:

在其它地方存在着一种可以令我们转移注意力的“另一种生活”,而

这“另一种生活”与现世有着某种联系和共同点。

7.我们的伦理和理想基于人的需求,而非所谓的神或者先验性实体

或力量的需求。我们以行为对人的影响来判定其价值,而人包括本人、

家庭、社会和世界。即使发现有超自然的力量存在,而我们必须对这

种力量做出反应时,我们也以它与人类的关系来决定自己该做出何种

反应。我们之所以持这种态度,是因为任何哲学和宗教都是人为创造

的产物,不可避免地带有人类目光的偏性。人类目光使我们在了解世

界时,总局限于人的方法中,把动力局限于人的*和追求。

8.我们的伦理处于一种现实的范围内,而非理想的范围内。虽然伦

理本身是一种理想,但理想只能作为生活的指导。这就是我们反对将

道理体系绝对化,而无视世界的非理想化。我们反对将理想化的道德

价值强加给世界。我们承认,冲突与道德困境经常产生,而且不可能

用简单的办法来加以解决。我们需要努力搜集和思考所能够得到的信

息,审时度势,权衡各种途径的利弊,才能够做出合乎道义的决定。

力图在生活中提倡美好,或者知道那些选择是美好的,并非易事,因

此当我们宣称以人文主义为伦理基础时,我们就表示愿意在一个复杂

的世界里,承担起有道义的生活所必需的艰苦思考与工作。

◆ 人文主义对世界的初步认识

1.人类生活的地球围绕着一颗中型的星球(即太阳)旋转,而太阳

位于一个中型的银河系的边缘。这个银河系和其它十九个银河系一起,

构成了一个大银河系。这个大银河系是不断扩展的宇宙的一部分。宇

宙主要是寒冷黑暗的空间,包括与我们所在的银河系相仿的其它几千

亿个星系。地球上的生命种类只存在了很短的时间,而地球在我们整

个银河系里也只存在了很短的时间。因此,人类的存在只是一幅大图

景中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

鉴于以上认识,我们不赞同宗教人士在缺乏直接证据下所持有的

看法,即认为宇宙或者某种创世力量关注着我们的生活或未来。从各

方面来说,似乎更有理由说明,只有人类关注着自身的利益。

2.人类与其它生物体并非完全不同,也不是某种既定计划下发展的

终极产物。已经有证据表明,人与其它生物都是由同样的成份组成,

而且受制于同样的自然压力。所有生物和其它非生物一样,由同样的

基本要素和原子组成,原子由更小的微粒组成,而这些微粒在成为世

界组成部分之前,已经在其它场合有过无数次经历。人类是漫长的自

然演变的产物之一,但并非唯一产物。持续的变化影响着我们和其它

生物体,影响着宇宙,这一切无始无终。

3.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人的精神能够与人脑分开,人脑是人体的

一部分。有关个性的知识表明,个性会随着疾病、体伤和死亡而发生

变化。没有足够的证据可以使我们相信,人体死亡后还会有“灵魂”

存在。

4.决定我们价值观的基本动力来自我们的生物因素以及早期经历,

因为我们的价值观为自己的需求、兴趣和*所决定,而这些需求、

兴趣与*与我们生物体的生存有关。由于人类生活在同一星球上,

有着同样的需求、兴趣和*,因此我们能够在基本价值观上达成共

识。

人类一旦对基本需求、动力和特性取得足够了解,理智一旦被用

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和发展人的能力以后,就有可能建立起一套科学

的伦理体系。但在目前,人类的伦理、法律、社会*和宗教只是摸

索更美好生活的尝试性努力。

5.当人们能够自由地追求自己的兴趣和目标,能够自由地思想,自

由地发言,自由地各尽其能,自由地在提倡自由的社会环境下行事时,

就能够带来很多有益的发现,从而增进人类的自我了解,建立更好的

法律和社会体系,也就是说向美好生活的目标迈进了一步。

◆ 人文主义对于社会*的基本立场

1.作为人文主义者,我们力主自由探索,承认和提倡自由社会体系

所具有的价值,我们鼓励给予每个人最大限度的个人自治权。我们支

持宗教自由、政教分离、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结社和结合自由(包

括性生活方式的自由,结婚和离婚自由,以及建立另类家庭结构的自

由)、生育权和流产权,以及安乐死的权利。

2.作为人文主义者,我们认识到人是社会性动物,需要有效的社会

机构提供保护和*,我们支持那些保护无辜者、惩罚有罪者和为贫

困者提供生存条件的法律。我们希望司法制度迅速而公平,即具有威

慑性,又注意到惩罚只是促人改良。然而,并非所有的犯罪和争执必

须通过法庭解决,各方都能够接受的调停已经显示出良好的前景,我

们对此表示支持。

3.作为人文主义者,我们认为一个人不管处于何种社会阶层,都能

够有所作为,因此我们鼓励参政民主的扩大,以使权力分散,使更多

的人参与决策。我们希望人们在家庭、学校、工作单位、机关和*

部门有更多的参与。在参与的过程中,我们反对任何以种族、国籍、

肤色、性别、性倾向、年龄、政见、宗教和哲学为由而引起的歧视。

我们全力支持经济生活中的机会平等,支持大众教育。

4.作为人文主义者,我们看到人类共同生活在同一星球上,我们坚

持当今有关全球意识的趋势。我们意识到,有效的生态项目必须基于

国际合作。我们认为只有通过国际谈判才能达成裁军协议,才能使全

球避免核战争与生物战争。我们认为有必要在全球进行人口控制教育,

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人获得良好的生活环境。我们承认国际交流和信息

交流的重要性,而这种交流可以涉及到*意见、意识形态或者有关

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等各方面。

5.作为人文主义者,我们珍视人的创造力和理智,也目睹了科学技

术的造益,我们愿意全力投入周围的科技发展中。对于生物技术、能

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我们非但不感到恐惧,而且为之欢

欣鼓舞。我们认为,试图阻止这些技术的发展并不能对它们起任何阻

碍作用,因为这种努力只会使那些掌握了这些技术的国家为自己图谋。

为了在道义上行使我们对于新技术的影响,我们必须参与这场已经到

来的*。

6.作为人文主义者,我们将生命和人类历史看成是某种探险,我们

不停地探索新世界,发现新事物,创造新的艺术,寻求解决老问题的

新办法,经历新的感受。我们有时感觉到自己受到这种追求的驱使,

而参与这种追求不仅赋予我们生命的意义,而且使有益的新发现成为
可能。我们总是心怀目标,永无止境地进行追求。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