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2 14:4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6 11:23
在康熙字典中,"濞"字归属于【巳集上】的【水字部】。它共有18画,除去部首外还有14画。在古代汉语中,"濞"的发音根据《唐韵》、《集韵》和《韵会》的不同版本,被标注为“匹备切”或“音淠”。字义上,它最初被描述为水猛烈涌出的声音,如左思在《吴都赋》中所描绘的“濞焉汹汹”。
"濞"字还有其他含义,如形容水声宏大,如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的“滂濞沆漑”。此外,它也可用来形容事物蕴积深厚,如《淮南子·俶眞训》中的“彭濞”,象征积累如辽巢积聚的云层变为雨。同时,"濞"也可表示深邃,如王延寿在《鲁灵光殿赋》中所写的“屑黶翳以懿濞”。
在古代地名中,"濞"还被用作水名,如《通典》记载的西洱海,其东南流注入西洱河,合流后被称为漾濞水。在字形上,"濞"与"淠"有互通之处,且《集韵》提到"濞"字还有一种读音为"平秘切"或"匹诣切",音同字义相近。
查阅《zdic.net 汉 典 网》,"濞"字的拼音为pì,有多个读音和义项,但主要与水相关,涵盖汹涌、澎湃和深邃等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