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1:23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2 06:28
五台山显通寺
信息类别:山西五台山旅游景点-五台山旅游 发布时间:2005-08-03
坐落在台怀镇。它是五台山众多寺庙中最大、最古的一座。该寺历史悠久,珍贵文物很多,是佛教圣地中的一颗明珠。
河南洛阳白马寺,是中国始建年代最早的一座佛寺,被人们称为“释源”。而显通寺的初建时间,可以和白马寺相比。
据记载,显通寺始建于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年),略晚于白马寺数年,所以有人把它列为中国的第二座古寺。相传五台山与印度灵鹫峰相似,所以这座寺庙,初名大孚灵鹫寺。据《清凉山志》载:“后魏孝文帝再建,环匝鹫峰,置十二院,前有朵花园,故又名花园寺。”,唐太宗时重建,易名为大华严寺。明太祖朱元璋时重修,赐额“大显通寺”,明成祖朱棣赐名为“大吉祥显通寺”,明神家朱翊钧再赐额为“大护国圣光永明寺”,简称永明寺。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再改名为大显通寺,直到今天。
显通寺是五台山寺庙群中最大的一座寺庙。寺内院落重叠,树木交荫,苍松翠柏,肃穆安宁。全寺占地面积四万三千七百平方米,现有大小房屋四百多间,且大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殿堂、厢房布局严整,中轴线分明,配殿左右对称。布列于中轴线上的主要殿宇七座,从南到北,依次为观音殿、大文殊殿、大雄宝殿、无量殿、千钵文殊殿、铜殿、藏经楼。此外,还有钟楼、僧舍和各种配殿。建筑样式各异,多带宫廷建筑色彩,堪称明清寺庙建筑的典型。
大佛殿重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9年),系木结构建筑。大雄宝殿,是举办盛大佛事活动的场所。此殿占地一亩二分,高大肃穆。殿内正前方的横梁上,高悬康熙御笔“真如权应”木匾,下面条幅横悬,两旁锦幡垂挂。殿台上,并列主佛三尊,中间是释迦牟尼佛,东面是药师佛,西面是阿弥陀佛,殿墙两侧是十八罗汉,均为明、清雕塑。佛前的地面十分宽敞,经案上佛灯高照,宝鼎焚香,摆着各色供果,敬有美丽鲜花。东面的经案头,还摆着鼓、磬、铛、木鱼等佛家乐器。不仅本寺僧人在这座殿内做早晚功课,每逢大的佛事活动日,由五台山佛教协会主持,各寺庙的僧尼都要身披袈裟,汇集到这里举行礼佛仪式。
显通寺各大殿保存完好。观音殿,又名南殿。殿内,中间供着观音菩萨像,左右供着文殊和普贤菩萨像,所以又称三大主殿。殿内两侧放满了经架,架上置有各种经书,所以又称藏经殿。过去,救助水陆众生的*会——水陆道场也设在这里,所以又叫水陆殿。
大文殊殿,是显通寺的第二重大殿。重建于1746年(清乾隆11年),系木结构建筑。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各寺庙均以供奉文殊菩萨为主。自然显通寺也不例外。所不同的是,显通寺的大文殊殿内,供着七尊文殊菩萨像:正中的为大智文殊;前面的五位,从左至右,依次为西台狮子文殊,南台智慧文殊,中台孺者文殊,北台无垢文殊,东台聪明文殊;大智文殊后面是甘露文殊。此外,文殊像前有*神韦驮像,两侧有十八罗汉像。大雄宝殿是显通寺的第三重大殿,殿内供着三世佛像:中为释迦牟尼佛,西为阿弥陀佛,东为药师佛;两旁有十八罗汉像;背后有观音、文殊、普贤三尊菩萨像。
文殊殿前,有两座八角碑亭,碑亭里各立一通汉白玉石碑,石碑高不足八尺,宽二尺半,立于康熙四十六年七月十九日。左边的石碑上有字,系康熙御笔。右边的碑上没有字,人称“无字碑”。立碑是为了刻字记事,这一通碑上为何就无字呢?传说盖碑亭的地方,原是两个圆形的水池,池里的水清澈如镜。有一年,康熙皇帝朝台,巡游显通寺,来到文殊殿前。他抬头一望,只见绚烂的菩萨顶端端正正座落在灵鹫峰下,好象一条英武的龙,昂着头高卧在那里。一座牌楼正是龙头,两根幡杆正是龙角,一百零八层台阶从牌楼上延伸下来,正是龙吐出了舌头。康熙越看越象,越看越怕:这是出真龙天子的地方呀,难道我大清的江山要让别人夺去吗?于是,他想找些人言依据,来证实菩萨顶不是一条龙,或是一条死龙,那就放心了。显通寺住持和尚奉命接驾,时刻不离左右。他听到皇帝在念叨菩萨顶便凑上去说:“启奉万岁,那灵鹫峰是一条龙,菩萨顶的牌楼,正好在龙头上。”康熙最怕说的话,终于被住持说了出来。不过,他还是不露神色,显出不太在意的样子,仔仔细细看了菩萨顶一会儿,象是发现了什么奥秘,竟忘记了自己的尊严,掉转头来对住持说:“灵鹫峰是条龙,但不是条活龙,你看,它没有眼睛。”本来,康熙想让住持接住他的话茬,也说一句“这条龙没有眼睛。”可那住持有巴结皇上的心思,却没猜测到皇上的本意,只是一个心眼儿把他所知道的统统告诉皇上:“启奏皇上,我主有所不知,这龙是有眼睛的。每日午牌时分,太阳照到这两个池上,那菩萨顶的木牌楼两侧就会出现两个圆形的光环。”这一来,康熙再也忍不住,发了雷霆,“龙长了眼睛,不会飞走吗?龙飞走了,五台山的灵气还会有吗?这两个水池,你给我填平,上面再立两通石碑压住!”不久,水池填平,石碑立了起来。住持请康熙写碑文,康熙欣然命笔写了一篇,住持请工匠把碑文拓刻在左边那通石碑上。右边的石碑空下了,因为没人敢写碑文与皇上的碑文相对称。于是,显通寺出现了无字碑。
长期以来,在五台山寺庙群中显通寺之所以特别引人注目,除了它历史悠久、香火旺盛外,寺内珍藏着许多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珍贵文物,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比如,在挂着“大显通寺”匾额的山门外两侧,各有一座石碑,碑身上,一边是大草“龙”字,一边是大草“虎”字,自由挥洒,一笔写就,字形具有龙虎的形象,为雷雨居士所书。据说,佛寺建址需讲求风水,除了靠山之外,总以左青龙、右白虎为佳,显通寺山门两侧,无此二山,故立此二碑为补。但寺庙中用龙虎把守大门,总让人觉得奇特。而这两座石碑又是唐代的遗物,弥足珍贵。藏经楼内,收藏的各种文物那就更多了。在这里,有北魏时期铜铸的旃檀佛像,有北宋开宝年间刊刻的雷峰塔藏经,有明代人绘制在菩提树叶上的十八罗汉像,有杨五郎使用过的兵器——八十一斤重的铁棍……然而,在显通寺内最珍贵也是最值得一看的文物,却是千钵文殊铜像、铜殿和铜塔、无量殿、华严经字塔和重达九千九百九十九斤半的大铜钟。
千钵文殊铜象,供奉在千钵文殊殿内。这尊铜像,造型奇特,头上又有头,上叠五个头像;胸前有手六只,其中的两只捧着一个金钵,钵内坐着释迦牟尼佛,背后向四周伸出一千只手,每只手上都有一个金钵,每个钵内都有一尊释迦牟尼佛。所以,这尊铜像又被叫做千臂千钵千释迦文殊像。这尊像金光灿烂,铸于明代,全国少有。佛家对文殊菩萨这个神话人物形象的想象力,亦可窥见一班。
铜殿和铜塔,也是全国罕见的文物。铜殿高八点三米,宽四点七米,深四点五米,是明朝万历34年(1606年)用铜十万斤铸成的。殿建平面见方,宽九尺,深八尺,高丈余,外观两层,内为一室,四角四柱,柱础似鼓。殿内上层四面6扇门,下面四面八扇门,殿内四壁上有小佛万尊,金光闪闪,灼灼照人。殿内四壁铸满了佛像,号称万佛;殿*供奉着高3尺的铜佛。铜殿的每扇门由一个省铸造,文饰之美,工艺之精,实在是惊人的。殿内四壁上有小佛万尊,金光闪闪,灼灼照人。殿内四壁铸满了佛像,号称万佛;殿*供奉着高3尺的铜佛。铸有各种图案和花卉鸟兽,如玉兔拜月、丹凤朝阳、二龙戏珠等,非常精致。,明月中,桂树下,有一只玉免昂首竖耳,目不转晴,胡须似动,十分机警。莲下仙鹤图中,一朵莲花正在盛开,一朵已结莲子,花上扑蝶,蜻蜓款款飞来,荷叶下,一只仙鹤双脚入水,嘴里叼着一条小鱼。一幅幅铸画,铸法精细入微,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据《清凉山志》记载,铜殿是五台山高僧妙峰于明朝万历年间,集全国十三省布施,用十万斤铜铸成。妙峰大师曾以舌尖之血和着朱砂书写《华严经》。万历皇帝的母亲李太后拜其为师,人称为“人天师表”,“法门砥柱”。妙峰大师曾铸一座铜殿,一在南京,一在峨嵋,一座在五台山,规格样式完全一样。前二者已失,显通寺的这座,是国内仅存的了。这座铜殿优美的造型,完整的结构,巧妙的布局,生动的图案,充分显示出我国古代高超的铸造艺术和劳动人民的智慧。细看门上的图案,各不相同,合起来却能浑然一体,天衣无缝。铜殿前下方左右两则,各矗立着一座铜塔,于1607年(明万历35年)铸成。铜殿之下左右两侧,有两个玲珑剔透的铜塔,两丈多高,亭亭玉立,铜锈斑斓,古趣盎然。这里原有铜塔五座,暗含五台之意,可惜中间三座被日军侵华时盗走,只有塔基在原处,现仅留下两座,八面十三层,玲珑秀丽,引人注目。失去的三座铜塔和现存的两座铜塔,在造型上不一样。现存的铜塔是八面,看去玲珑,失去的铜塔是宝葫芦状,显得敦实。由此可想见当年五座铜塔互相映衬的丰彩。西边一座铜塔底层的西南角,有一大如拇指的小铜庙,内坐铜铸土地神像。相传,康熙皇帝来五台山时,看到它特别小,便风趣地说:“好大的土地!”不料,“土地”一下跳到地上,立即跪倒叩头:“谢主隆恩”。于是,就被封为山西大土地爷。这个传说,至今被人们津津乐道,这位小小的大土地爷,远近闻名,凡是到五台山游览的人都要观赏一下。
无量殿分上下两层,明七间暗三间,面阔七间,进深四间,殿顶为重檐歇山式,四壁全用青砖砌就,外檐砖刻斗拱花卉,内雕藻井悬空,形似花盖宝顶,三个连续拱并列,左右山墙成为拱脚,各间之间依靠开拱门联系,型制奇特,雕刻精湛,宏伟壮观,为我国无梁殿砖雕之杰作。殿顶用方木砌就。殿内正中供奉着铜铸卢舍那佛,造型奇特,背后供着弥勒佛。唐代清凉国师曾在此殿内著述《华严疏抄》。清凉国师本名澄观,为七朝九帝之师,殿内写作达四年之久。殿内供毗卢佛大铜像,取佛法无量之意,称为“无量殿”。殿内无大梁、无立柱,殿外无廊檐,因此人们又叫它无梁殿。殿内壁上有走廊一圈,有梯道可上。在走廊的任何一个部位均可看清全殿面貌。这是五台山各寺庙中的一座特殊建筑,在全国也不多见。无量殿正面每层有七个阁洞,阁洞上嵌有砖雕匾额,有的题“普光明殿”,有的题“法菩提场”,有的题“逝多园林”,等等,意喻释迦牟尼佛“七处九会”,即释迦牟尼在七处地方九次讲《华严经》才讲完。因此,无量殿又称七处九会殿。无量殿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一九五六年至一九五七年,*曾拨专款,按照原样进行了翻修。
藏经殿,俗称后高殿,如今陈列着陶、木、金、石等多种文物珍品和书画艺术品,魏孝文帝时的铜质镀金镇风印,上刻“清凉摄受”四个篆体字,说是五台山一年四季风大,众僧人集四十八两黄金制成此印,用来镇风。镇风印原在清凉寺内存放,和神话传说里文殊菩萨从东海友王那里取来的歇龙石(也叫清凉石)放在一起,互相配合,镇风降雨,以济万民。这里保存的早期文物还有,北魏太和年间的铜铸旃檀佛,南北朝时期的石雕观音菩萨和侍理菩萨。此外,北宋开宝年间印刷的雷锋塔藏经,宋末元初赵子昂夫妇画的马和观间菩萨,明代沈周画的关云长,明代丁云鹏在菩提树叶上画的十八罗汉,老师研究我国古代印刷和绘画的珍贵资料。清代烧瓷济公和尚像和苏武牧羊花瓶,人物形象*真,神采飞扬,木雕善财童子和观音菩萨,铜铸刘海金蟾和四十八臂观音,以及水晶塔、银制塔和各色景泰蓝供器等,精巧玲珑,色彩缤纷,具有很高的工艺水平。传说杨五郎使用过的铁棍,长五尺,重八十一斤,现也保存在殿内。尤其应当提到的是华严经字塔。字塔长一丈七尺,宽五尺,由白绫和黄绫裱糊而成,上写华严经八十卷,计字六十万零四十三个。绫上写字不算奇,奇的是用一部*正好组成了一幅宝塔图案。远望象用绫上用工笔画的七级高塔,塔身嵌以楼阁佛像,飞檐吊以风钟,塔边饰以花卉,十分形象。近前细瞅,原来拼成高塔的每根线条都是蝇头小字排列起来的。莲花的细茎,风钟的吊绳,佛像的眉毛,都是一行行的小字。难察*起着何处,不知*落款何方,经毕塔成,浑然一体。华严经字塔系清康熙年间苏州三定弟子许德心用十二年功夫书成。这帧经字塔,没有周密的设计,没有顽强的毅力,是难以完成的。苍海拾贝,由此可见五台山佛教历史的悠久与佛教文物的丰富。
入显通寺前,首先出现的是一座下层为石碹洞、上两层为木构建筑的高大钟楼,石洞的门楣上,刻有“震悟大千”四个大字。顾名思义,是说浑厚悠长的钟声,能把大千世界震彻得醒悟过来。大铜钟悬挂在显通寺的钟楼内。这口钟铸于明朝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钟身高8尺,钟口边缘呈莲花瓣形状,重九千九百九十九斤半。为什么不铸成一万斤呢?这是为了忌讳皇帝“万岁”老爷的“万”字。这口钟名叫幽冥钟。钟的外部,铸有楷书佛经一部,共一万余字。因为敲击时钟声绵长,传播深远,所以人们又把此钟叫做长鸣钟,也称为长命钟。这口铜钟是五台山寺庙最大的钟。而显通钟声,历来是五台山梵宇佛国的一个标志,向来为人们所称道。
参考资料:http://www.china-visit.com/shanxi/wutaishan/14410.html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2 06:29
坐落在台怀镇。它是五台山众多寺庙中最大、最古的一座。该寺历史悠久,珍贵文物很多,是佛教圣地中的一颗明珠。
河南洛阳白马寺,是中国始建年代最早的一座佛寺,被人们称为“释源”。而显通寺的初建时间,可以和白马寺相比。
据记载,显通寺始建于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年),略晚于白马寺数年,所以有人把它列为中国的第二座古寺。相传五台山与印度灵鹫峰相似,所以这座寺庙,初名大孚灵鹫寺。据《清凉山志》载:“后魏孝文帝再建,环匝鹫峰,置十二院,前有朵花园,故又名花园寺。”,唐太宗时重建,易名为大华严寺。明太祖朱元璋时重修,赐额“大显通寺”,明成祖朱棣赐名为“大吉祥显通寺”,明神家朱翊钧再赐额为“大护国圣光永明寺”,简称永明寺。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再改名为大显通寺,直到今天。
显通寺是五台山寺庙群中最大的一座寺庙。寺内院落重叠,树木交荫,苍松翠柏,肃穆安宁。全寺占地面积四万三千七百平方米,现有大小房屋四百多间,且大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殿堂、厢房布局严整,中轴线分明,配殿左右对称。布列于中轴线上的主要殿宇七座,从南到北,依次为观音殿、大文殊殿、大雄宝殿、无量殿、千钵文殊殿、铜殿、藏经楼。此外,还有钟楼、僧舍和各种配殿。建筑样式各异,多带宫廷建筑色彩,堪称明清寺庙建筑的典型。
大佛殿重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9年),系木结构建筑。大雄宝殿,是举办盛大佛事活动的场所。此殿占地一亩二分,高大肃穆。殿内正前方的横梁上,高悬康熙御笔“真如权应”木匾,下面条幅横悬,两旁锦幡垂挂。殿台上,并列主佛三尊,中间是释迦牟尼佛,东面是药师佛,西面是阿弥陀佛,殿墙两侧是十八罗汉,均为明、清雕塑。佛前的地面十分宽敞,经案上佛灯高照,宝鼎焚香,摆着各色供果,敬有美丽鲜花。东面的经案头,还摆着鼓、磬、铛、木鱼等佛家乐器。不仅本寺僧人在这座殿内做早晚功课,每逢大的佛事活动日,由五台山佛教协会主持,各寺庙的僧尼都要身披袈裟,汇集到这里举行礼佛仪式。
显通寺各大殿保存完好。观音殿,又名南殿。殿内,中间供着观音菩萨像,左右供着文殊和普贤菩萨像,所以又称三大主殿。殿内两侧放满了经架,架上置有各种经书,所以又称藏经殿。过去,救助水陆众生的*会——水陆道场也设在这里,所以又叫水陆殿。
大文殊殿,是显通寺的第二重大殿。重建于1746年(清乾隆11年),系木结构建筑。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各寺庙均以供奉文殊菩萨为主。自然显通寺也不例外。所不同的是,显通寺的大文殊殿内,供着七尊文殊菩萨像:正中的为大智文殊;前面的五位,从左至右,依次为西台狮子文殊,南台智慧文殊,中台孺者文殊,北台无垢文殊,东台聪明文殊;大智文殊后面是甘露文殊。此外,文殊像前有*神韦驮像,两侧有十八罗汉像。大雄宝殿是显通寺的第三重大殿,殿内供着三世佛像:中为释迦牟尼佛,西为阿弥陀佛,东为药师佛;两旁有十八罗汉像;背后有观音、文殊、普贤三尊菩萨像。
文殊殿前,有两座八角碑亭,碑亭里各立一通汉白玉石碑,石碑高不足八尺,宽二尺半,立于康熙四十六年七月十九日。左边的石碑上有字,系康熙御笔。右边的碑上没有字,人称“无字碑”。立碑是为了刻字记事,这一通碑上为何就无字呢?传说盖碑亭的地方,原是两个圆形的水池,池里的水清澈如镜。有一年,康熙皇帝朝台,巡游显通寺,来到文殊殿前。他抬头一望,只见绚烂的菩萨顶端端正正座落在灵鹫峰下,好象一条英武的龙,昂着头高卧在那里。一座牌楼正是龙头,两根幡杆正是龙角,一百零八层台阶从牌楼上延伸下来,正是龙吐出了舌头。康熙越看越象,越看越怕:这是出真龙天子的地方呀,难道我大清的江山要让别人夺去吗?于是,他想找些人言依据,来证实菩萨顶不是一条龙,或是一条死龙,那就放心了。显通寺住持和尚奉命接驾,时刻不离左右。他听到皇帝在念叨菩萨顶便凑上去说:“启奉万岁,那灵鹫峰是一条龙,菩萨顶的牌楼,正好在龙头上。”康熙最怕说的话,终于被住持说了出来。不过,他还是不露神色,显出不太在意的样子,仔仔细细看了菩萨顶一会儿,象是发现了什么奥秘,竟忘记了自己的尊严,掉转头来对住持说:“灵鹫峰是条龙,但不是条活龙,你看,它没有眼睛。”本来,康熙想让住持接住他的话茬,也说一句“这条龙没有眼睛。”可那住持有巴结皇上的心思,却没猜测到皇上的本意,只是一个心眼儿把他所知道的统统告诉皇上:“启奏皇上,我主有所不知,这龙是有眼睛的。每日午牌时分,太阳照到这两个池上,那菩萨顶的木牌楼两侧就会出现两个圆形的光环。”这一来,康熙再也忍不住,发了雷霆,“龙长了眼睛,不会飞走吗?龙飞走了,五台山的灵气还会有吗?这两个水池,你给我填平,上面再立两通石碑压住!”不久,水池填平,石碑立了起来。住持请康熙写碑文,康熙欣然命笔写了一篇,住持请工匠把碑文拓刻在左边那通石碑上。右边的石碑空下了,因为没人敢写碑文与皇上的碑文相对称。于是,显通寺出现了无字碑。
长期以来,在五台山寺庙群中显通寺之所以特别引人注目,除了它历史悠久、香火旺盛外,寺内珍藏着许多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珍贵文物,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比如,在挂着“大显通寺”匾额的山门外两侧,各有一座石碑,碑身上,一边是大草“龙”字,一边是大草“虎”字,自由挥洒,一笔写就,字形具有龙虎的形象,为雷雨居士所书。据说,佛寺建址需讲求风水,除了靠山之外,总以左青龙、右白虎为佳,显通寺山门两侧,无此二山,故立此二碑为补。但寺庙中用龙虎把守大门,总让人觉得奇特。而这两座石碑又是唐代的遗物,弥足珍贵。藏经楼内,收藏的各种文物那就更多了。在这里,有北魏时期铜铸的旃檀佛像,有北宋开宝年间刊刻的雷峰塔藏经,有明代人绘制在菩提树叶上的十八罗汉像,有杨五郎使用过的兵器——八十一斤重的铁棍……然而,在显通寺内最珍贵也是最值得一看的文物,却是千钵文殊铜像、铜殿和铜塔、无量殿、华严经字塔和重达九千九百九十九斤半的大铜钟。
更多信息,楼主可以上的主页搜索“台山显通寺 介绍”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2 06:29
显通寺是五台山历史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寺庙,始建于汉代,俗称"祖寺".七进大殿依次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周围还有很多的楼宇屋舍,共有400余间,面积8万平方米.寺内最著名的是明朝建的铜殿,是一座罕见的青铜建筑.殿高5米,长宽各约3米.从上到下,从瓦盖\墙壁到门窗\柱子,全部都是铜铸的.门扇上铸有花草人物,殿内四壁铸着上万个铜铸小佛像,殿内正中台座上有铜铸文殊菩萨的坐狮像,造型优美,铸工精致.铜殿前面,有6米多高的13层铜塔两座和雄伟壮观的钟楼,内悬万斤铜钟,击声可及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