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养生问答 疾病百科 养生资讯 女性养生 男性养生

哪吒和二郎神的原型是谁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21:13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4:04

金馆长和小沈阳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4:05

凡人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4:05

二郎神
人们常把一条腿搁在另一条腿上的动作叫做“翘二郎腿”,它与传说中神通广大的二郎神有关。二郎腿,也就是二郎神的坐姿,即坐时将一条腿放在另一条腿上面的姿势。四川川王庙正殿上所塑二郎神像,以及都江堰二王庙旧时的二郎神像,都是这个姿势。
关于二郎神其人,有多种指称,比较通俗的一种是指《封神演义》中的杨戬。据说,杨戬自从娘胎里出来,额上就多生一只金睛眼,能看透天地阴阳动态非凡。正在其父母恐慌之时,忽然来了一位老人,自称是玉鼎真人,请求杨家割爱。杨戬父母答应后,真人就将杨戬抱回仙山育养,并加以排脱凡胎,授予真道,腾云驾雾,变化无穷,五遁并臻,显成肉身成圣,构成忘年不休之人神。到了商纣无道,王位该休之际,杨戬奉命下山顺应天命,扶周伐纣,功勋彪炳。事闻上苍,玉皇降旨敕命值日公曹及二郎神,职司统辖天庭五营将兵大元帅,镇守凌霄金城宝殿。
当然,也有不认同《封神演义》故事的。《朱子语类》就认为二郎神是蜀郡太守李冰的次子。也有说法说二郎神其实是进口神,是从遥远的西陲传到内地来的。印度有个毗沙门天王,也称北方天王,他是个武神,手托宝塔,他的二子叫独健,是二郎神的雏形。外国神传入中国,难以被百姓所接受,于是,独健被套上了唐初名将李靖的名字,二郎神就变成了李靖。后来经小说的一再加工,二郎神又变成了杨戬。二郎神神通广大,在《西游记》里还战胜了孙悟空。
二郎神的原型到底是谁?综合起来有以下几种说法:
1、随大禹治水的功臣。传说上古时,诸龙失管,天下大水,禹奉命率众治水。刚开始,禹由于没有经验,往往耗费了大量精力却无功而返。后经人指点,他驯服了一条孽龙,这龙叫应龙,是一种有翼的龙。大禹命孽龙用尾巴划出多条江河水道,水患遂解。《楚辞·天问》曰:河海应龙,何画何历?就是指这个传说。上古传说没有文字记载,古音“二”与“孽”、 “龙”与“郎”相近,时间长了,人们就将“孽龙”传说成“二郎”。若按这种说法,二郎神的名字是以讹传讹,本非行二,自然也就不会有一个大郎哥哥了。
2、治水功臣李冰的次子。他当时协助李冰修筑都江堰,不遗余力,积劳成疾,死后*化神。此类传说见于文字记载的时间,似始于北宋。《宋会要》记宋仁宗嘉佑八年封永康军广济王庙郎君神为惠灵侯,并言“神即李冰次子”,表明“二郎”即次子之意。南宋范成大曾任四川制置使,大概曾去瞻仰过这位“郎君神”,其《吴船录》称:“崇德庙在(永康)军(今灌口镇)城西门外山上,秦太守李冰父子庙食处也。”《通俗编》引《朱子语录》进一步点明:“蜀中灌口二郎庙,当时是李冰因开离堆有功立庙。今来许多灵怪,乃是他第二儿子。”据说都江堰二郎神庙中的像描绘的就是他的形象。该庙的二郎神像原为坐像,右腿搁在左腿上,正是二郎腿的样子。上世纪70年代,该庙修整,将神像改为立姿。
3、李冰手下的两个副官,即二侍郎。都江堰庙原名二侍郎庙,后被误传为二郎神庙。支持此说的证据是1974年都江堰水中出土的三个石像:一是李冰,背有“××太守李×”字样;另两个有“××侍郎”字样,下款刻有二侍郎庙等模糊字样。若此为正解,则二郎神的名号亦为讹传。
4、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的杨戬。小说中描述了二郎助姜太公讨伐暴纣的故事。二郎天生有三只眼,又修练有七十三种变化,法力无边。自此,二郎又成了除暴安良、降魔伏妖的战神。
5、四大天王中北方多闻天王毗沙门第二子独健。相传他曾率天兵天将救唐明皇于危难之中,否则,唐明皇李隆基恐怕早在安史之乱时,就随杨玉环而去了。
这一说法与其他的版本互有异同。其一,说他是杨玉环的在天之弟,马嵬坡时来晚了一步,因此救姐不成,就救姐夫。他与小说中的杨戬同姓杨。其二,他是杨贵妃的弟弟,也就是唐明皇的小舅子,与玉帝小舅子的身份相互对应。其三,毗沙门天王在外国神话中是天竺人士,其第三子就是闹东海、抽龙筋的哪吒。进入中土后,为了适合民情,哪吒就从外国图画中的洋人相变成了挂红肚兜的小孩儿,而毗沙门也演变成了商朝的陈塘关总兵、后来的托塔天王李靖。若依此看来,独健恐怕是两个神的原型:一是二郎神,一是哪吒传说中的木吒。
6、玉帝妹子与杨姓凡人所生的孩子。在《西游记》第六回“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中,孙悟空对二郎神说:记得玉帝妹子思凡下界,配合杨君生一男子,曾使斧劈桃山的,是你么?这里的二郎神还是姓杨,并且有了明确的原因随父姓。
清代陕西凤翔“宝莲灯皮影”关于玉帝的九个妹子,也就是“九天仙女”的情感生活的民间传说很是不少。生下杨戬的是玉帝大妹子。三妹子嫁给了刘彦昌,西王母骗二郎神去破坏了好事,并将三仙女囚禁于华山。杨戬的表弟沉香劈山救母,这就是宝莲灯故事。七妹子嫁给了董永,由“槐荫老人”做媒,这就是天仙配故事。八妹子嫁给了蒙古族英雄巴特尔,西王母同样想破坏,但这次二郎反而帮助八姨娘躲过了西王母的*,在大草原过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照此说分析,二郎神应是天帝的大外甥。
7、赵二郎说。据《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三九引《龙城录》载,隋朝时有个赵昱,隐居青城山学道,因隋炀帝迫其入仕,出任四川嘉州太守。时有老蛟兴风作浪,成一方祸害。赵昱乃持刀投江,没入水中,与老蛟大战,顷刻间江水尽赤,石岸半崩,吼声如雷。最终赵昱左手持蛟首,右手持刀,奋波而出。于是州人顶戴,奉为神明。其后赵昱弃官隐去,不知所终,但又在嘉陵江水涨溢为患时,几度“显神”。唐太宗从地方官的奏折中获知后,即封他为神勇大将军,在灌江口为之立庙。据学人考证,《龙城录》乃宋人王铚托名唐柳宗元而撰,有关赵昱人江斩蛟的事迹,应在五代时已经流传,王铚只是作了总结并加以记载。而据《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三称,在唐太宗封神以前,当地民众已为赵昱立庙于灌江口,俗曰灌口二郎。北宋真宗时,益州大乱,张乖崖奉旨入蜀治之,曾诣祠下求助于神,事后请皇帝追尊圣号,曰“清源妙道真君”。从此,这位“二郎神”声望日隆,宋元时代小说戏曲及民间传说中的二郎神,基本上就是这位赵二郎的形象和“神迹”,并对其后《西游记》、《封神演义》等神魔小说中二郎神形象的塑造产生了重要影响。
8、另外,也有人提出“杨二郎”可能是“羊二郎”之谐音。如有专家认为灌口二郎的原型是古羌民祖先神大禹,杀羊祭神是羌人的习俗。再证以《博物志》“川西杨姓为羊化子孙”的传说、无义可释的川地羊名(羊蒙山、羊渠县、羊飞山)以及“民祭赛(李冰)者率以羊,杀羊四五万计”的一种祀神习俗,更可推知川中杨姓大都是移人农耕地域的禹裔牧羊民族羌人所改,且能证明无论什么形象或姓氏的灌口二郎神都是羌氐人始祖大禹的变体。
9、“外来神祗”二郎说。《十国春秋》记,五代时,前蜀王衍“被金甲,冠珠帽,持弓矢而行。百姓望之,谓如灌口袄神”。唐末五代时灌口便有被甲持弓的神像,就是由这条史料获知的。《说文新附》释“祆”,称:“祆,胡神也。从示,夭声。火千切。”有人考证此“袄神”即波斯的拜火教神祗,而西南一些少数民族确有火崇拜,故推测二郎神之原型应是隋唐时从西域传进中国的波斯神灵,其后才逐渐本土化。
10、此外,学人中尚有“二郎神”之原型是白族传说中“二楞神”、羌族传说中“罗和二王”、彝族传说中“支格阿龙”等多种*,其共同点是都认定此神信仰发端于西南地区,文长不赘。有趣的是,任何一家之见,均能把二郎神信仰的嬗变轨迹讲得头头是道。如坚持二郎神本是羌族英雄神者,谓李冰本是羌族,他曾领导羌人治水,这就成为日后羌神助人斩蛟治水传奇的起因,并演绎出“李二郎”故事;其后道教自四川发源,又把这尊少数民族崇拜的神灵吸收到自己的众神体系中,变成了“赵二郎”。反之,坚持二郎神信仰肇端于二郎独健崇拜者则认为,由于不能容忍这位异方神祗对灌口的“侵入”,道家遂以赵昱来与之抗衡;又由于二郎独健毕竟是其他民族的神祗,要他来救援安西与巴蜀人民的生活似有点勉为其难,因而就产生了一种创造本民族二郎神的需要,于是当地民众便由赵昱斩蛟治水的神迹,想到了历史上的李冰,乃有“李二郎”传奇的发生。而坚持李冰治水史迹和石人镇水实为“二郎神”信仰之基础的学者,则以出土文物和历史文献的相互印证,认定其他种种“二郎”都是释道所造、文人学士的附会……
真的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到底孰是孰非,期待各位高手撩拨历史迷雾
哪吒
 历史上和神话中的托塔天王
  托塔天王,姓李,名靖,历史上确有其人。他是陜西人,是唐初名将,唐太宗时任兵部尚书,因为他战功显赫,故死后封为「卫国公」,又因死后经常显灵,为百姓救危解厄,百姓为其建庙供奉,于是道晚唐时候,李靖渐渐被神化了。托塔天王是印度佛教四大天王之一的北方多闻天王,传入中国之后受到中国文化和审美意识的影响而表现出了显著的中国文化特征:身穿铠甲,头戴金翅乌宝冠,左手托塔,右手持三叉戟。塔是佛教的象征,一般的寺院都有塔,是佛门安置*、佛物和舍利子(得道高僧圆寂后火化的遗留物)的地方。唐僧经常训诫悟空说的“救人一命,生造七级浮屠”的“浮屠”就是指塔。
  在中国的佛门中,北方的多闻天王,就是「托塔李天王」的前身。
  http://ke.baidu.com/view/122068.htm#2

  哪吒是否有原型?
  http://ke.baidu.com/view/15967.htm
  【佛教中的哪吒】
  在佛经中哪吒是梵文 Nalakuvara 的音译之略。相传是四大天王中之北方多闻天王毗沙门之子,是佛教*神之一。毗沙门天王有五子(一说四大天王各有九十一子),除了三太子哪吒之外,二太子独健也是神通广大,母亲是吉祥天女,姊妹也是天女,属佛门中之豪门之家。
  【哪吒的最早记载】
  根据学者们考证,哪吒最早写作那咤,更多出现在唐代及此后与毗沙门有关的佛经中。“哪吒”是一个异国语音的名字,也就是说他并不是中国本土所产的。原来,哪吒的确是一个舶来的神名。他本是佛教中的一个神,在唐以前,我国尚无关于“哪吒”的任何记载。如此说来,“哪吒”的进口当属唐代,经以后历代文人的演义,才形成如今天我们所知之形象。
  唐代僧*广智不空翻译的《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真言》称哪吒为毗沙门天王的第三子。还有其它的唐代佛*献中出现的关于哪吒的记载,如“尔时哪吒太子,手捧戟,以恶眼见四方”,“哪吒捧塔随天王”……从这些佛经不甚详细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关于他的事情,如他的身世,他的角色。
  由于唐代崇佛风气兴盛,佛经故事中的这位天王的第三子的事迹,便广为传播了,开始成为唐代笔记小说的人物。如唐玄宗朝《开元传信记》里就记载了宣律和尚路遇哪吒的故事。这应是除佛经之外,唐人笔记小说中记载哪吒事迹最早的一个故事了,不过承袭之迹非常明显。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