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8:3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2 11:10
2013年4月,德国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期间首次抛出工业4.0战略规划,时隔一年半,工业4.0已成为席卷全球政界、商界、学术界的热门话题。
具体来看,工业4.0就是随着信息技术与工业
技术的高度融合,网络、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软件与自动化技术的深度交织产生新的价值模型。在制造领域,这种资源、信息、物品和人相互关联的“虚拟网络
—实体物理系统”,其通俗的表述就是智能机器人和物联网。在工业4.0的生产模式中,传统的行业界限将消失,将产生各种新的活动领域和合作形式。
可以说,未来的制造业将与服务产业一样,建立
在互联网这一“共同的底盘”之上,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之间将对话协同,工厂生产由“高度自动化”转向“智能”生产。从更加纵深的角度而言,整个
社会都将发生质变,整个社会都将变得智能——工厂变成智能工厂,家居变成智能家居。因此,这场变革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
业内专家表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制造业产业链条的低端,工业装备、技术相比发达国家一直差距较大,因此,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在我国的工业4.0战略中将成为决定性因素。
从2010年至今,我国机器人行业在制造业升
级要求和人口红利下降的双重夹击下步入快速增长期。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发布的报告称,中国工业机器人需求将快速增长,年增长达到25%以上,到2017年市
场销量将达到10万台,工业机器人保有量超过40万台。然而,值得关注的是,目前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与国外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风险。目前我国机器人产业总
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工业机器人缺乏品牌认知度,最大的机器人企业年产机器人仅有几千台。据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机器人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
心副主任曲道奎介绍,机器人主要由高精度减速机、伺服电机和控制器三部分组成。而在这其中,目前国内对关键零部件的进口依赖度高达90%,国产品牌替代空
间大。针对这种现状,专家建议,要通过多种途径来寻求突破。首先,要加强对国际机器人技术的跟踪研究,制定出台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的机器人技术路线图,明确
技术发展的步骤、重点突破的关键核心技术、工艺与零部件以及产业化路径。其次,要确立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的机器人发展模式。加强行业细分领域的集成应用,加
强产学研用结合的集体攻关,重点突破关键核心部件,尽快形成机器人本体、关键零部件、系统集成商等机器人全产业链的整体推进。最后,要加快培育工业机器人
龙头企业和品牌。我国应将培育与发展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作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一项重要任务。
产业模式将从“产品”转向“服务”
专家预计,在工业4.0的推动下,今后制造企
业的生产模式将发生质的转变,更多地采用“产品+服务”的混合产业模式。也就是说,一些具有创新思维的企业,将不再仅仅满足于产品的生产,而是由销售产品
延伸至销售服务,即通过智能的、可联网的产品生成数据,并据此提供全新的数字化服务进入新市场,并获得新的收入来源。
比如,一家轮胎制造商提供了一项基于产业物联
网的全新服务。该服务为其客户在卡车轮胎和引擎上安装传感器。传感器会将收集到的油耗、胎压、温度、速度和位置等数据传到云服务器上,而相关专家会据此进
行数据分析,并为客户提供建议及驾驶培训。这项服务帮助其客户每百公里减少油耗达2.5升。
对于企业而言,“产品+服务”的混合产业模式
将意味着其拥有了直达客户的绝佳机会。如果企业仅销售产品,客户往往只在需要维修保养时才会与企业发生联系;而当销售服务时,企业将能建立更广泛的客户触
点,进而提升客户的忠诚度。同时,通过从数字化服务中所获得数据,企业也能够更好地洞察价值链上的各环节,从而提高效率,并制定更为合理的战略决策。
曲道奎表示,产品与数字化服务相结合,无疑还
将潜移默化地提升客户对产品的好感。而当此项服务对客户的价值足够大,它的重要性甚至将超过产品本身,最终影响客户对于产品的购买决定。比如,在通用电气
已经推出的智能飞机引擎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价值创造中,物理产品的销售只占30%,而引擎的保养、维修等服务占总收入的70%;主要利润的来源也在服
务,而不是产品。
机器人产业将作为重要领域予以发展和支持
工业4.0所涉及的产业,特别是新生的机器人
产业和物联网行业,其健康稳定的发展尚需通过*引导,市场主导的方式进行培育。*先后印发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关于印
发“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等重要文件都将其作为重要领域予以发展和支持。
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工信部也先后制定发布了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文件,鼓励有关部门、地方*及金融机构支持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推广。工信部拟出台多项措施,从完善标准体
系建设、产业资金支持、搭建产需对接平台等方面,进一步推广机器人应用。目前,已安排*财政资金约1.5亿元。在推广应用方面,4年来共支持基于工业机
器人的数字化车间应用示范项目100余个,安排资金约40亿元。
与此同时,上海、重庆、广州等多地也纷纷出台了相应的扶持*,以便在技术研发、人才需求等方面,给予本土机器人企业*支持。
如注册地在上海市的新时达公司,主营业务为电
梯控制系统,2013年起进入机器人行业。2013年年报显示,公司“机器人与运动控制类产品”在2013年的营业利润仅为18.85万元。但由于公司的
该系统被列入了“2013年上海市重大技术装备研制专项”,新时达在2014年一季度成功获得了高达340万元的财政补贴,相当于该公司同期净利润的五分
之一。
近期,工信部还将会同财政部、*等部门,研究出台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解决包括机器人在内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难的问题。
如想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百度搜盈飞无限,登陆官网,您可以了解更多关于质量管理的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