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7:02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12:34
其真正的原文是:“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东汉陈蕃他父亲的一个朋友看到他的房间如此“脏乱差”,就问他为什么不收拾房间?陈藩朗声回答:“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扩展资料:
好高骛远是许多人的通病。嘴上的英雄处处可见,真正做事的时候却是“麻绳拎豆腐——提不起来”。送给这些眼高手低的人老子的一句话最合适不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后汉书》中有一个“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小故事。愿为天下者,须从一屋开始。就是这个故事留给我们的深刻道理。
这个故事主人公叫陈藩,十五岁左右的年龄,人小志向大,要以天下为己任。所以天天埋头读书,自己房间凌乱不堪,也视若无睹。
一天,他父亲的一个朋友看到他的房间如此“脏乱差”,就问他为什么不收拾房间?陈藩朗声回答:“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祸患这件大事为己任。为什么要在意一间房子呢。”
来客看他小小年纪有此鸿鹄志向,深感“孺子可教”,但看他连自己的房间都不愿打扫,如此下去,日后必然不会有所作为。于是教导他:“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意思是:娃娃,不要眼高手低,治理国家,管理天下也是要干一个一个具体事情的,你今天连打扫房间这样的事情都不愿干,以后那些事情可能比这更琐碎,你更干不了的。
陈藩受此点拨,幡然醒悟。此后,严格律己,终成了一番事业。当今社会,更是人人渴望成功,人人渴望成名,然而,再大的抱负也要从一件件小事做起,再远的宏图也要一笔一笔描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12:35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是陈蕃说的。
这句话的原文并非如此,其真正的原文是:“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习惯说》 刘蓉(清) 《后汉书》中第五十六章《陈王列传》 《孟子》中也有记载。
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祖河东太守。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译文:连一间屋子都不打扫,怎么能够治理天下呢?
引申义: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积累,才能做成一番大事业。
“扫天下”与“扫一屋”的哲学关系,说明了任何大事都是由小事积累而成的道理。“莫以罪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罪“再小,也是一件祸害百姓的坏事;“善”再小,也只有积善才能成德。
拓展资料:
陈蕃(?-168年),字仲举。汝南平舆(今河南平舆北)人。东汉时期名臣,与窦武、刘淑合称“三君”。
延熹八年(165年),升太尉,任内多次谏诤时事,再遭罢免。灵帝即位,为太傅、录尚书事,与大将军窦武共同谋划翦除宦官,事败而死。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12:35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是东汉陈蕃说的。
出处: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指连一间屋子都不打扫,怎么能够治理天下呢?这句话的原文并非如此,其真正的原文是:“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习惯说》刘蓉(清),《后汉书》中第五十六章《陈王列传》、《孟子》中也有记载。
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祖河东太守。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陈藩十五岁左右要以天下为己任。所以天天埋头读书,自己房间凌乱不堪,也视若无睹。一天,他父亲的一个朋友看到他的房间如此“脏乱差”,就问他为什么不收拾房间?陈藩朗声回答:“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祸患这件大事为己任。为什么要在意一间房子呢。”
来客看他小小年纪有此鸿鹄志向,深感“孺子可教”,但看他连自己的房间都不愿打扫,如此下去,日后必然不会有所作为。于是教导他:“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生活启示:
这个故事教育我们,凡事要从身边小事做起,不能好高骛远。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居所都不爱整理,不爱打扫,那么就难以想象他能有扫除整个天下的能力和胸怀。 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任何事情都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己身边的事情开始做起。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12:36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是东汉薛勤所说。
这句话的原文并非如此其真正的原文是:“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习惯说》刘蓉(清)《后汉书》中第五十六章《陈王列传》《孟子》中也有记载。
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祖河东太守。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译文:连一间屋子都不打扫,怎么能够治理天下呢?
【引申义】
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积累,才能做成一番大事业。
陈蕃(?-168年),字仲举。汝南平舆(今河南平舆北)人。东汉时期名臣,少年时便有大志,师从于胡广。被举为孝廉,历郎中、豫州别驾从事、议郎、乐安太守。因不应梁冀私情被降为修武县令,任尚书。
又因上疏得罪宠臣而外放豫章太守,任内为政严峻,使吏民敬畏。后迁尚书令、大鸿胪,因上疏救李云被罢免。再拜议郎、光禄勋,与黄琬公平选举,因而遭诬告罢官。
不久,被征为尚书仆射,转太中大夫。延熹八年(165年),升太尉,任内多次谏诤时事,再遭罢免。灵帝即位,为太傅、录尚书事,与大将军窦武共同谋划翦除宦官,事败而死。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12:36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出自《后汉书·陈藩传》
东汉明臣陈藩少时独居一室而院内龌龊,其父之友薛勤批评他:“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陈藩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下,安事一屋乎?”薛勤当即反驳:“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