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7:52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12:44
瞧那一望无际的庄稼地最先感受到秋天的讯息。田野里,高粱成熟了,红通通的,像一团团正在燃烧的火焰,一阵秋风吹过,叶子就像无数面旗帜在迎风飘扬。大豆成熟了,饱满的豆粒胀开了狭长的豆荚,从豆荚里跳了出来,似乎在欢迎秋天的到来。稻田里,稻子也成熟了,在秋阳的照耀下闪着点点金光。微风吹过,稻在子此起彼伏,好像大海的波浪。农民伯伯正在田野里忙的不可开交,正把一车车碎金似的稻谷往家里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有的还唱着歌呢!
稻田东边是一块菜地,菜地里的蔬菜长势也很好。白菜长的绿油油的,微风吹过,绿叶摇动,像翩翩起舞的公主穿着的绿色长裙。芋头长得很好,它们撑开一粑粑小伞,挡住了火辣辣的阳光。丝瓜架上爬满了瓜蔓,长着一张张绿油油的叶子,开者一朵朵金灿灿的丝瓜花,挂着一条条沉甸甸的丝瓜。微风一吹,丝瓜似乎要掉下来。
菜地旁边的果园十分热闹。你看,葡萄架上挂满了一串串熟透了的葡萄,晶莹透亮。葡萄有紫的,有绿的,有黄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这可惹得那些小馋猫垂涎三尺,总在下面转来转去。梨子树上挂满了一个个黄澄澄的梨子,就像一个个可爱的小葫芦。走近一看,梨子脸上还长着许多小雀斑呢!梨子很多,把树枝越压越弯,越压越弯,有的梨子干脆一*坐在地上。高高的柿子树上挂满了一个个红通通的柿子,远远望去就像一盏盏小红灯笼。一阵秋风吹过,“啪!”“啪!”“啪!”熟透了的柿子就会掉到地上。
秋天的田野是果实累累的田野,是丰收的田野,是希望的田野。我赞美它,因为它是农民伯伯用辛勤的劳动和汗水耕耘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12:44
翻一些摄影报刊,我时常遇到一些看不懂或很难看懂的文章,就象吃涩柿子。读这种"涩柿子"文章,大部分的脑力都要花费在弄清词词句句的意义,即使把文章的语词结构搞得差不多了,仍感到未能贯通全篇内容,只好再啃。其实这类文章中所讲的总是往往并不深奥,也没有多么线强的哲理性,从根本就没有必要借一些玄而又玄的哲学词语来表达。一篇文章若语言不通俗,不深入浅出,那么其内容,意境再好,也很难让人们喜欢,我不但很为这类"涩柿子文章"的作者惋惜,同时也担心,如果这种不良的文风不能得到人们的注意,时间长了恐怕又要形成一种"现代怪文"了。这不仅关系到吾辈,也不利于后辈。
如今有些人拍照片大有以"抽象"为新、为美、为"现代"的风气,与这种故弄玄虚的现代派"摄影家"相响应,也就生出了一些故弄玄虚的现代派"理论家"。这些人的绝招就是把一些老掉牙的观念用东捡西借来的"新词儿"说一遍,内容空泛陈旧,读起来拗口。可怕的是这种现象也出现在个别老理论工作者的文章中。
我觉得搞理论研究,要抱着朴实态度,要少一点功利、虚荣。要少一点功利、虚荣。要经常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充实自己的文化根基,否则没有任何办法能避免自己学术研究和理论创作的枯竭。
我很爱读我国已故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的文章。他的文章篇幅一般都不太长,且行文如水,语词生动优美;读他的文章就象是品一杯上好的清茶,清香淡雅而又回味无穷,喝了一杯还想再喝。
其实不管是拍照片还是写文章,达到"平谈之中见突兀"的境界者才是真功夫的表现,而那些"突兀之中见平淡"的文章,则是作者遮掩自身空虚的一种表现,也是不会有读者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12:45
红毛巾,包冷饭,又好吃,又好看,,
就是柿子歪..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12:45
柿树苗是从集市上购回的,拇指般粗细。母亲挖坑、施肥、浇水、培土,独自做完了全部工序。
是在我们上班上学之后。虽然我们嫌柿树煞了风景,但也无济于事。
柿树立于花圃之中,枝干光秃秃的,修长且柔弱。
“靠它吃柿子,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我们都这么认为。
母亲却自信地说:“柿树挂果,只需三年。”
我们并不理会,自顾欣赏花草的艳丽。各色花卉,五彩缤纷。
在母亲精心培育下,柿树慢慢变得粗壮,枝叶也愈加浓密。
第三个秋天,漫不经意地一瞥,我们居然发现柿树墨绿的枝叶间,竟然缀满了柿子,虽然极小,却金黄得宛若繁星。又过了些时日,柿子已大似人的拳头,且火红得耀眼,压弯了枝条。奇怪的是,在柿树的笼罩之下,花圃里的花花草草,竟显得萎缩和黯然失色。母亲凝视柿树如同凝视我们。
深秋的周末,母亲说:“该摘柿子了。”于是,我们搬来木凳,执了剪刀,提了竹筐,树上树下,笑逐颜开。竟摘了满满两筐。母亲拿起一个大柿子,笑着说:“你们当初还不让我栽,明年就有吃不完的柿子呢!”我们都不好意思起来,很为三年前的浅薄难堪。
母亲忙着给邻居送柿子去了。临走时说:“凡事都得正经着来,才不会心里虚惶,就跟栽柿树吃柿子一样。”
母亲收获了柿子,我们收获了道理,在这个收获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