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1:43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5 05:49
惩罚教育和赏识教育
这些年来,各种教育的思想方法都在传播,比方说激励教育,对孩子的欣赏,都非常流行。而有人提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认为欣赏是对的,但是现在发展到了好多地方出现无批评教育,甚至对孩子只能表扬不能批评,甚至有的地方给孩子写的评语都甜得发腻,事情过度了以后,都会出负面的问题。中国孩子到底是缺赏识还是缺惩罚。家长和老师在这个问题上显得迷茫而无所适从。
其实,中国孩子,不是挫折太少了,而是挫折搞反了,该挫折的地方没有,生活上应该挫折,却过分的溺爱,而精神上应该欣赏激励,却赏识不多。
当然鼓励也要讲究科学的方法,赏识教育不是哄孩子,不是无原则的放纵孩子,不是不可批评,不可以惩罚,而是恰恰是让惩罚更有力量,更加有人情味,更加智慧,赏识教育是赏识孩子的本质,孩子现在不是不接受批评,孩子不接受批评的根源就是怀疑你不赏识他,看不起他,反过来如果你真正法放下架子跟他沟通了,根本无所谓,怎么批评他都没事,赏识教育的观点叫一通百通,你不通什么方法都不灵,你只要通了,就可以更加大胆放心批评。教师赢得了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单纯的赏识和不分场合的赞美同样也是有害的,这样的教育同样也是不负责任的,它会让孩子经受不起任何挫折。爱学生要深入地爱,爱学生要理智地爱。就是要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不娇惯、不溺爱。对其缺点错误,不纵容、不姑息、不放任。师爱既蕴含着强烈的情感色彩,又表现出深刻的理智,不仅着眼于学生目前的得失和苦乐,更注重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前途。必要的惩戒不可缺少,惩戒能使孩子知道挫折,知道承担责任,并且通过你的言行告诉他有些错误是无法挽回的,不要去尝试犯错。孩子早晚要走上残酷竞争的社会,如果仅仅让他们生活在一帆风顺的环境里,将来会经不起人生中的任何风雨。”
比如美国老师对孩子的教育更人性化,确实更多鼓励和赞赏,但并非只会对孩子说“Yes”,只不过他们在批评的时候比较委婉,比如说:“我知道你已经尽力了,但你这样做是不太对的,你没有考虑到别人的感受。”我们不赞成打骂孩子,但适当的批评是应该的,要让孩子有是非标准,该说的一定要说,让孩子了解一些不同的东西是应该的。”
比方说我们很熟悉的一个故事,一个12岁的少年,踢足球,把别人家玻璃踢碎了,人家找来赔玻璃,玻璃很贵,要很多一笔钱,小孩害怕了,来找他爸爸,他爸爸就说这玻璃是你踢碎的吗?他说是,他说那你就赔吧,你既然给人打碎了,你就赔吧,赔人家玻璃。小孩说我没有钱,他爸说没有钱,我可以借给你,一年后还我,你能还我,我就借给你,这孩子说那好吧。孩子借了之后,用了大半年的时间去课外坚持擦皮鞋、卖报纸、打工,把这个钱给挣回来。孩子长大之后,成了一个很了不起的人物,他就是原美国总统里根。在回忆录中他说,正是通过这样一件事情,让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那就是一个人要对他的过失负责。当然这种惩罚不是呵斥,不是打骂
“打是最不好的方式,但光哄着也不行。”中国计算机学会副秘书长杜子德也认为适当的惩罚是必要的,他采用的方式就是剥夺犯错误的人的机会。
赏识和惩罚其实是手心和手背的关系,没有赏识的惩罚教育不完整,没有惩罚的赏识教育也是不完整,只不过是赏识和惩罚都有一个科学的方法。他们都需要爱、耐心、信任、尊重和理解。尊重、理解、信任学生是消除教育盲点的基础。
给“赏识教育”吹点冷风
“以人为本,张扬个性”在这种新的教育理念下,我们普遍提倡“赏识”教育,强调对学生要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少惩罚。从学生家长到教育行政部门,从各种媒体到法律法规,无不对惩罚教育口诛笔伐、严厉禁止。要求老师尽量找出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在平日里,我们做老师的也就很少批评学生了,也不敢惩罚学生了,因为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定性为体罚或变相体罚,只好把他们平时的一些调皮捣蛋现象看成是个性的张扬。“你真棒!”“说得太好了!”“我们为他鼓掌!”……等更是司空见惯。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赏识教育”的确是至关重要的。赏识可以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尊重孩子、相信孩子、鼓励孩子,可以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懦弱心理,树立自信心。与此同时,来看看我们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率又不可否认地连年上升。于是,我们又担心起“*人”会不会变成“掘墓人”的问题来,从而发出了“救救孩子、救救教育”的呼声,制定了一系列的守则、规范、办法、条例,开展了优化净化育人环境、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各项工作。经过努力,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未能补救和修正学生责任心的缺失、道德的滑坡、行为的失范。究其原因,避开家庭的、社会的负面影响不论,仅就对学生施予最直接影响的学校教育而言,恐怕与惩罚教育的缺位不无关系。
我常常在想,在我们奉“赏识”为圣经的时候,我们是否应看到它的局限所在。赏识毕竟只是众多教育手段中的一种。既然是手段,它就缺乏作为一种模式来推广的根基。对于一般孩子来说,赏识不可滥用。我们承认赏识的作用,但也不能把赏识作为万用万灵的法宝呀。孩子是需要赏识的,但赏识要有节制,要有原则,要有具体目标,否则“赏识”就是一种让人上瘾的*,单纯的赏识将造成教育的灾难。
首先,赏识不可能解决一切教育问题。“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天才”绝不等于“每个孩子都是天才”。换句话说,“赏识”其实改变的并非孩子的现实,而只是改变了孩子的心理感觉。如果对赏识缺乏必要的控制,无限度地对孩子一切方面“赏识”,孩子的心理感觉与孩子的现实便可能出现很大的差距。这时,孩子便可能满足于“赏识”提供给他的幻梦,而不愿去面对现实。这还不单单是我们常说的“被表扬冲昏了头脑”,更重要的是,如果过于强调孩子在某一方面的潜能,孩子的一种本能反应可能是让潜能永远成为潜能,他不愿意尝试着去使之成为现实。为什么?因为恐惧。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看起来更聪明,当自己真的在别人心目中显得“更聪明”之后,我们又盼望保持住这种良好的感觉,我们会惧怕做事,因为它可能打破这个美丽的肥皂泡。我国古代有个伤仲永的故事告诫我们绝对不要过分夸奖孩子的聪明,要是那样,他们就永远不会学习。
其次,赏识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手段。它之所以有效,一个重要的心理前提是每个孩子都希望讨大人欢喜,每个孩子都信任大人的权威;而这又埋下了一种危机:如果一味用赏识满足孩子,并让孩子一味期待大人的赏识,最后可能导致一种“赏识依赖症”。原本,赏识孩子是为了激励孩子努力,可后来却转变成孩子努力是为了获得大人的赏识。他们奔跑不是为了前面的目标,而是为了身后拉拉队的喝彩;我们当然乐于充当孩子的拉拉队,但问题在于,孩子们总有一天会发现,身后的拉拉队已消失不在,这个时候,他们还有信心和动力跑下去吗?
危险在于:许多孩子已经养成了因为表现良好就期待奖赏和刺激的习惯,他们念念不忘表扬,因为做好了一件事情而想得到夸奖或者金钱奖励。在整个童年以及少年时代,他们或许会是父母老师心目中的宠儿,但一旦长成,*的赏识失去作用,他们便或多或少地感觉失落,他们没有学会从自己的行为本身获得满足和动力,他们没有学会自己为自己加油。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我觉得“赏识”有点像精神上的兴奋剂。它的确可以让人精神一振,力量倍增,但如果使用不当,它对身体的健康也是有害的。容易导致学生养成骄傲自满、惟我独尊、不负责任、自私自利的不良品质。况且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衣食无忧,缺少磨难,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劳累和挫折大多由家长代劳,缺少人为的耐劳、挫折和磨难教育,自主、自理和社会交际能力较差,缺乏生活的意识和能力,体会不到劳动的辛苦和父母养育的艰辛,养成了自私自利、任性乃至放荡不羁的性格。一旦碰到困难,遇到挫折往往垂头丧气、不知所措,有的甚至离家出走、轻生。试想,如果用“赏识教育”来教育这样的孩子,只会使他们更加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更加狂妄、放任自流和孤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孙小云晓说:“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应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懂得为自己的过失负责,而且懂得承担责任。教育有十八般武艺,表扬、批评、奖励、惩罚,什么都应该有。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伪的、脆弱的、不负责任的教育 。” 此言甚善。所以在大力提倡赏识教育的同时,我想给它吹吹冷风。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其实,我们做老师的都知道,没有批评和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教育不能没有“惩罚”。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如果不曾受到批评,那他将来很难面对挫折和失败,而人在一生中,免不了会遇到挫折和失败。因此如果把称赞比作营养品,那批评就是苦口的良药。过多的赞扬会使效果贬值,如果学生只陶醉于过分的赞美声之中,听不到警告,同样也会迷失方向。所以,一个人在学生时代,有了缺点或错误,就应该正确地面对,接受处罚和教育,从思想深处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与错误,进行反思和借鉴,以便今后可以避免再犯或少犯类似的错误。这是一个人一生中的宝贵财富,是他物不可替代的,也是学不来的,只能自己积累。
翻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自从有了教育以来,就存在着自然的、社会的带有惩罚性的各种规则。就高度文明的现代学校来说,如果不存在惩罚教育,学生就不可能适应步入社会后的种种带着惩罚性的约束,因为社会实践应该而且必须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扩展、深化和提升。这就客观地决定了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的一致性。也就是说,既然社会存在着惩罚规则,那么学校就必须有惩罚教育,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如果人为地使学校教育与社会现实脱节,那么就会直接导致学校教育的失败。
然而,惩罚教育目前却成了“过街老鼠”,似乎又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其实,这种状况与家长的过分溺爱和现行法律法规的有意偏袒有着直接的关系。可是,只要心平气和地想一想,我们就会发现:那些世界风云人物、中外著名人士乃至天下芸芸众生,有谁不是在社会和自然的惩罚与磨难中成长起来的?我们培养的学生可以不做一个伟人,也不必成为一名英雄,但最起码是一个有正义感和同情心的普通人,必须遵守起码的道德规范,拥有健康的心态。“宋濂求学,遇现叱咄。色愈恭,礼愈至”;鲁迅挨严师批评,没有辩解迟到的原因,只在书桌上刻个“早”字来警示自己,不怨师反求诸己,多么正确的态度啊!许多过去常挨老师批评的学生走上社会后,恍悟道自己糊涂懵懂,他们对老师便格外感激尊敬。事实上批评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再者如果学生总在和风细雨里成长,将来会不会脸皮太嫩,性格太脆弱?而谁又能保证将来社会上的任何人总能你老师那样和和气气地对待他? 如果把这些与社会、自然相适应的“惩罚教育”予以取缔,无异于在已经失衡的学校教育天平上再撤去一个砝码。因此,我认为,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教师应大胆地使用惩罚教育。
我所说的“惩罚教育”,是指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的教育目的而对学生采用的带有惩罚意义的一种具体教育方法。譬如教室不整洁,由值日生再打扫,通过“惩罚”来使之懂得什么叫做责任和义务,什么叫做“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又如背不出古诗词或英语单词而让他抄几遍,通过抄写的“惩罚”来达到背诵的目的,等等。所有这些,与社会上的工人因不能按时完成任务而通过加班来获取同样报酬的道理是一样的。也即这些“惩罚”不仅是有“回报”的,而且是有意识和目的、有量度和效度的一种教育手段。这种具有正面效果的惩罚教育,带有极强的指向性、可行性和目的性,是“三性”的辩证统一。显而易见,它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当然,它与那些情绪化、暴力化的给学生带来心理、生理伤害的所谓“惩罚教育”即体罚是有着本质的区别。那种为社会道德和法律法规所不容的“冷嘲热讽”以及“棍棒教育”,只能说明教育者的*与粗暴。
众所周知,当2004年亚运会在日本广岛结束的时候,六万人的会场上竟没有一张废纸。全世界报纸都载文惊叹:“可敬、可怕的日本民族!”其实这与日本的学校教育有着极大的关系。为了达到某种训练目的,他们能让幼儿园六岁的小朋友只穿裤衩在雪地上站半个小时!学生每年都有7——10天的耐苦生活体验。有意识安排学生到生活条件差的岛屿、农村和边远地区体验艰苦生活,品味人生,培养“生存能力”和吃苦耐劳品格,通过艰苦劳动教育,让青少年体验耐苦生活,培养忧患意识和坚忍不拔的意志,使他们意识到做任何事情都要付出艰辛和努力,要想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和有所作为,就必须吃苦耐劳。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才能接受“大任”这一中国儒家的经典名言竟让日本民族深谙了其中的真谛?而我们中国的学校中国的教师哪个敢这样做?!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和不完善的教育。或许有人会说,现行的《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不就是一种约束吗?但是,实践已经证明,这些《守则》、《规范》只能充当正面倡导、正面教育的优质“教科书”,对那些小错不断、小恶常为的学生来说,它可能是毫无约束力和惩罚度的一纸空文。长期的“高空作业”,结果是让我们的教育事半功倍。为了防患于未然,为了与社会接轨,我觉得惩罚教育不仅不能削弱,反而应该得到相应的完善和加强。
不少人认为惩罚孩子不妥,可是大家不同程度地都采用过这种最直接、最有有效的手段。我认为,孩子在一次次的惩罚中才知道自己错了事,才学会了认识错误,才有了一定的责任感。教师批评学生无非是批评他不正确不完善之处,借以鞭策警示。一味地指责教师对差生的批评,将大大地*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行为。要知道在实际工作中,对差生的定位多是指品行不端的学生,至于那些学习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教师更关注的是他的点滴进步,会及时给予鼓励的。当批评时就批评,该表扬时就表扬。在教育学生时我觉得不要缩手缩脚,要大胆的动用手中批评的武器。玉不琢不成器。教师的教育既要有春风化雨般的耐心和温柔,更要有响鼓重锤般的激励和催人奋进。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合理而恰当的惩罚教育(也就是今天人们广义的“挫折教育”)不仅是合法的,而且也是非常必要的。”日本学者小原国芳说:“必须用惩罚来充实教育。惩罚不是杀人,而是救人,是使人新生,使人复活。”只要我们教师在实施惩罚前有一个完整而清醒的认识,艺术地把握、运用惩罚手段,从而既能达到惩罚教育的目的,又能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我们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使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孩子犯了错误,在不伤害其自尊的前提下实施“惩罚”,严格管教,是必要的。如果孩子性格孤僻,就应该鼓励他多参加集体活动;如果孩子动手能力不强,就应该鼓励他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等等。 实际上,“惩罚”教育也好,赏识教育也好,只是若干教育方法中的一种,还要与严格教育、挫折教育等并行,没有一种方法适用于所有孩子,孔夫子所言“因材施教”就是这个道理。 总之,惩罚教育与赏识教育,有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翅,只有两者互相配合、灵活运用,我们的教育之路才能越走越宽,今天的雏鹰才能变成明天的雄鹰。
10月27日,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负责人表示,教师正当使用的、恰如其分的惩戒不属于对学生的体罚,不提倡对学生的一切行为都给予包容甚至迁就的做法(10月28日《北京晨报》)。
随着“赏识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具体表现被广为推广,“惩戒教育”日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甚至于到了谈“罚”色变的地步。面对 不服管教的孩子,很多教师纷纷发出“老师越来越难当”的感慨。从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以及呵护学生成长的角度看,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此番表态颇具现实意义,即使如此,却遭到了不少质疑。原因就在于,很多人简单地将惩戒与体罚画上了等号。某种意义上说,教育本身就包含着惩戒的意味。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是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由此不仅意味着要传授知识,同时还要按照社会行为准则规范学生的行为。因此,教育者有责任和义务引导孩子适应集体领域的社会规范,懂得为自己的错误买单。为了确保法律法规和社会规范的严肃有效,现实社会中充满了惩罚,如果孩子从小就不能学会为自己的错误买单,他们又该如何去适应今后必然面对的充满惩罚的社会?有多少“社会不适症”的发生,不正是肇始于学校教育与社会现实的衔接出现问题吗?正因为如此,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如果学校中没有惩罚,必然使一部分学生失去保障。在必须惩罚的情况下,惩罚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也是一种义务。”
质疑惩戒教育者显然是模糊了惩戒与体罚两个概念,现实生活中持有此看法者不在少数,甚至包括一些教师。概念的模糊直接导致了学校教育中的两个极端——要么认为惩戒是体罚而对孩子放任自流,要么以为体罚就是惩戒而对孩子大打出手,而这两者无一例外会对孩子造成伤害。惩戒与体罚的根本区别在于,惩戒旨在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增强为自己过失负责的责任感,而体罚不过是教育者个人情绪的宣泄。两种不同的态度导致了截然不同的方式:惩戒是无损身心健康的适度处罚,体罚则是毫无顾忌对身体恶意侵犯。将两者混为一谈的质疑声越强烈,越是足以说明教育部门致力于厘清惩戒与体罚边界的努力十分必要。无论“赏识教育”还是“惩戒教育”,教育本身都是一门“爱的艺术”。因此,衡量一种教育手段是否科学合理,首先就要看是否将满足孩子的需要、呵护孩子的成长放在了首位,而大可不必对其中“惩戒”之类的字眼过度敏感。实际上,只有将“惩戒教育”与“赏识教育”结合在一起,学校教育才谈得上完整——没有惩罚就无从感受赏识,没有赏识也将无从体会惩罚。两者相辅相成,却又同样过犹不及
时下,赏识教育成为教育者的共识的同时,惩罚教育有被误解和弱化的倾向。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对孩子普遍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孩子是“夸”出来的,不少教师和家长不敢使用惩罚的方式,一味宽容。于是,许多孩子从小就喜欢听好话,即使做错了事,也不去主动承担责任,久而久之,孩子就不会为自己的错误而内疚,有可能对自己错误行为的后果不辨是非,对其今后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
“惩罚教育”是建立在尊重学生人格,尊重个性差异,尊重情感的基础上;绝不是体罚,也不是伤害,更不是心理上的*和歧视。它是通过有效的教育手段促使学生汲取教训、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树立一种责任感、一种自信、一种健康的心理。其实,大多数孩子知道自己犯错的时,内心都有一种接受惩戒的准备,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惩罚教育”,是符合其心理需求的。当然,在进行“惩罚教育”时,还需要老师、家长与孩子相互平等,并达成默契。这样,孩子会认为,老师、家长不是有意制造麻烦。例如孩子不小心将别的同学的东西弄坏了,我们就要教育孩子要道歉,并告诉他损坏了别人的东西一定要赔偿,赔偿的钱可由家长先为他垫上,但一定要在他的零用钱中扣除或要他进行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来抵偿。在教育言语上要婉转,要先表扬他是个好孩子,但今天这件事,你损坏了别人的东西,你是怎么想的,你应该怎么办?如孩子上课迟到了30分钟,家长就要支持老师惩罚孩子留学校相应的、甚至更长的时间来补习等措施。
“惩罚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和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唤醒孩子错误的意识,避免将来再犯类似的、更严重的错误,让孩子通过这件事懂得什么是责任和怎样为自己的过失负责,让孩子感到一个能承担责任的人,才是一个人格完整的人。事实上,早在1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就主张教育要适应自然的法则,顺应孩子的天性,但是并不排除使用惩罚。所以,我们必须转变观念:一种完整的教育应该是表扬、批评、奖励、惩罚,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和不完善的教育。
“不经风雨霜,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就成功!”试想,一个从来就没有经历过犯错误,没有被自己或别人惩罚过的学生,就像从来都未经历风雨的树木,会健康、安全地成长吗?所以,面对学生的错误,我们的老师、家长不妨来一点“惩罚教育”!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5 07:07
个人觉得鼓励与惩罚并用最好,孩子们受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学到知识,在孩子们接受知识的过程中,肯定少不了苦恼和快乐。我就编写一故事粗浅的将这一观点表达出来。
初中一年级的小王平时学习优异,可是最近老是萎靡不振,对学习没有兴趣,脑子里乱乎乎的。经验丰富的*发现后,并没有直接的去和他谈谈,而是暗中观察小王。最后发现小王上课时老是偷偷的看左前方的一个女孩子,呵呵...老师当然知道这是怎么了,这个年龄的孩子容易对异性产生兴趣抑或好感。*知道小王思想不成熟,难免会在这个问题上挣扎不休,进而不能专心的学习。
*清楚这一点的利弊,于是私下和小王谈谈。谈话中只字未提小王心里的秘密,而是鼓励小王近段时间学习认真,还激励小王再接再厉迎战期中考试。小王听完后,心里很是自责,老师这么看好自己,自己竟然这么的不争气。虽然心里还会时不时的想想那个可爱的女同学,但学习态度一向良好的小王,在老师的激励下,自我调整心态,努力备战即将来到的考试。忙碌的学习过程不仅让小王少了对女孩的乱想,也让小王的心能够冷静下来。
后来*在私下表扬小王考试优异的的时候,说破了那个秘密,虽然小王心里很羞涩,但更多的是感激。*笑着惩罚小王,让小王在寒假期间每科多找20道经典题做,而且还说来校后亲自检查。小王当然是乐意的接受,自己心里仿佛一下子明白了许多。
》》》》》》》》》》》》》
我们假设老师要是直接就批评小王的话,那不用说,我猜小王肯定心里压力很大,本就有点自责,现在老师又来批评他,心灵怎么能受的了。结果不言而喻。
惩罚与鼓励相铺相成,两者缺一不可,这都知道,关键是能否真的用到实处,用的恰到好处。 我编写的有点乱,希望有点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