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14:46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9 09:01
在许多人眼里,“不孝之子”就是个成语,其实不然,它本是一个词组,混迹于成语行列,是擅改成语“不肖之子”而来的“伪成语”。
成语“不肖之子”,这里的“肖”,就是“像”的意思。不肖:不象,不贤。指品德差,没出息,不像先辈的子孙或晚辈。【出自】:《庄子·天地》:“亲之所言而然,所行而善,则世俗谓之不肖子。”《孟子·万章上》:“丹朱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
“不肖之子”的基本意思就是:儿子在品相等方面不像父亲或祖辈。
用今天常人的思维来理解“不肖之子”,它应该有两重解释。
其一,父辈先祖如果是贤达英烈,子孙们没有他们那样的“经天纬地”之才,没有像父辈先祖那样干出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来,都是些凡夫俗子,那就应该解释为子孙们不像父辈祖先那么有出息。这也没什么贬义的。
其二,父辈先祖都是些凡夫俗子,可子孙们却在各方面超过了他们,那就应该解释为子孙们不像父辈祖先那样平庸。这是褒义的。
显然上面的两种解释是很宽泛的,包罗了天底下所有先祖和子孙的承顺关系,而我们在街巷市井中,看到的形形色色“不肖之子”,无非有两类:
第一类,父辈们或是飞扬跋扈或是钻刻薄或是薄情寡义,而子孙们却没有继承这类恶德恶习,那么这就应该理解为子孙们不像父辈那样无德不贤,即不像父辈那样令人厌恶。
第二类,父辈们或是慈祥仁爱或是勤劳节俭或是和谐为先,而子孙们却反其道而行之,即不像父辈那样招人喜欢。
那么是怎么把“不肖之子”改为了“不孝之子”呢?
那是有人依据中国传统道德,从孝道上做了文章。《论语》上说,父亲死了,“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也就是说,父亲死后,多年不改变父亲的作法,这就叫作孝。并且,“肖”不但发音跟“孝”相同,连意思也相关了。“像父亲那样”即“肖”就“孝”,“不像父亲那样”即“不肖”就“不孝”了。因此,“不肖之子”,不像父亲或祖辈的儿子,就衍化为这个很厉害的责骂人的词儿“不孝之子”了。谁都知道一般人宁可被称作“浪子”,也不原意被称作“不孝之子”的。
我认为,改换这两个词的人根本就没有搞清楚什么是“孝道”。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9 09:02
成语出自水浒传第22回;不孝之子宋江,自小忤逆,不肯本分生理,要去做吏,百般说他不从。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