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6:33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9 13:49
影视音乐不是纯音乐,它是为影视作品而存在的音乐。影视音乐的构成主要包括:主题音乐,背景音乐,叙事性音乐,情绪音乐,节奏气氛音乐以及时空过渡的连续音乐等等.影视音乐的片段性,不连续性和非性特征就成为它区别于其他音乐的重要标志。影视作品中的音乐,一部分是参与故事情节的有声源音乐,在画面中可以找到发声体,或与故事的叙述内容相吻合;另一部分是非参与故事情节的无声源音乐,主要起渲染情绪,突出主题,刻画人物的作用。
在影视作品中,影视音乐不是自成系统、存在的,而是作为一个组成元素,为影片主题、人物、情节的塑造和发展服务的。因此,影视音乐不能以自旁逻样的完整演绎,复杂的配琴和强烈的音响去与画面争夺砚众,而应不引人注目然而强有力的方式支持画面,正如美国电影理论家林格伦所说“最好的电影音乐是听不见的。”好的电影音乐能使原本平实的电影回味深长,熠熠生辉。好的电影音乐更要符合观众的心理,使他们产生共鸣,能够完全融入电影情节中去。电影,有了音乐的进入才使其作为视听艺术更加丰满,具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9 13:50
除去音乐这门艺术外,最能体现时间艺术的就是电影了。贾樟柯在《站台》一片中说,20年前一个女人拒绝了一个男人,到20年后这个男人接受了这个女人,我想用电影来记述时间对于人的改变。时间可以改变一个人。塔可夫斯基说,电影是记录时间流逝的艺术。所以在他的影片里经常出现流水缓缓,一只船,或是一只木块横移的场景。这些都说明了电影记录时间的功能。除去时间不谈,流畅也是电影大师追求的东西,长镜头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它是真实的空间再现,还在于它使流畅的时间性。而流畅是音乐的特征。这里包含一个节奏的东西,流畅本身也是一种节奏。音乐讲究节奏,电影亦是。不同的是,电影对节奏的依赖相对来说没有音乐对节奏的依赖来的明显。音乐的本体应该是旋律和节奏。今天下午我观看了塔可夫斯基的《太空飞行》,其对于音乐的运用令我诚服。开头是*的音乐(塔认为*的音乐最谐和),以及中间的电子音乐(1972,苏联最早做电子音乐的人与塔合作),其运用让人极其震撼。影片本身的哲学意义与对人世间情感的拷问足以让人战栗。尤其是影片到最后,主人公幻觉(姑且叫幻觉)中,出现的往事一幕,已经看到自己的母亲的情景,和画中出现的场景,与音响搭配得天衣无缝。我们可以看出,音乐在电影中具有神奇的功用。日本的恐怖片,一般都借助音乐来达到营造气氛的效果。如果没有音响效果,再恐怖的片子都不会骇人,这同样是因为时间与影片的画面具有同步性的原因。 李安的《喜宴》中最后的一幕,除了父母彼此矛盾的心情以及最后那一举之外,配上的民族+西洋音乐也起到了将影片推向及至的效果。北野武的《夏天,那片海》中,设计了两个哑巴情侣,坐在海滩前,虽然没有激烈的故事情境,但是我们看了依然觉得过瘾。因为沉默的场景突出了镜像的美感,让观众感觉是在一个窗口前窥视一对情侣的内心世界,时间的流逝通过海的空间流动慢慢地展示给了人,取得了极其诗意的效果。我个人认为,在影片中最美的音乐不应该有人的歌声,那样起不到电影的效果,已经有MTV了,不需要再那样了,更有人认为,不加任何人为的音乐,自然音响就是电影中最美的音乐。这点我也赞同。所谓的天籁之音,即是宇宙自然之音,方位和谐,布卢达尔也同样这么认为。但是只要加了音乐,就应该是符合电影性的。好的电影音乐如安哲的《永恒于一日》,侯孝贤《悲情城市》,大岛渚的《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红》《白》《蓝》等等。总之,好的音乐可能会增加电影的艺术性,前提二者缝合,二者主题切合。而不是为了音乐而音乐,那样再好的电影也会被再好的音乐给毁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9 13:50
一切艺术在本质上都是接近音乐的,音乐所表达的内容不是直接的而是具体的。但它在激起人的情感和情绪方面的反应是最准确和细腻的。这种能力是其他任何视听形式所不具备的,音乐情感表达的强度和直接性也超过了所有的艺术形式。音乐所表现的更多不属于题材本身,而是对题材的情感关系。音乐的情绪调子决定了电影画面的气氛、神韵、情绪。电影电视中的音乐不同于纯音乐之处在与音乐是为电影的具体空间和叙事环境提供辅助,与人物性格、情感状态、故事的发展走向有直接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