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养生问答 疾病百科 养生资讯 女性养生 男性养生

人为何要追求向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9:27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5 14:05

所谓善是人心所向,它基于全体人类的价值取向,人类的共同意志。人们以此意志制定规则,伦理,法,就是为了规避违背共同意志的行为。这个共同意志既有最根本的生存意志,又有利益最大化的原则,生存意志就是人类生生不息的潜在愿望,生存是最大的利益,而利益往往是互相牵扯的,因此要有机制来寻求利益的最大化。伦理(善恶标准)是这种机制的一部分。符合人类生存意志的,且不违背利益最大化原则的行为人们就称之为善,其余均为不善。追求善是意志和利益实现的方法,所有人都在追求善,楼主说的那些所谓追求恶的人其实也在追求善,只是他们追求的善是对自身的善(为自身的),与共同意志相冲突,不符合利益最大化原则,所以变成别人眼中的恶。

楼主的假设可以这样解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互相牵扯,在假设两者矛盾不可调和时,男人想要女人符合他的利益,女人保护自己的利益就要损害男人的利益,那么利益最大化就是男人放弃一部分利益(一次交欢),而保全更大的利益(把根留住),同时女人也保持了自己的利益不丢失。
当然,这是伦理学的解释,我也不喜欢把所有的事都归结利益,我认为,善念是人的恻隐之心,而这种恻隐之心并非先天形成,最初是来自母爱,后来才加上了社会伦理的规范。刚来到世间的人对于感情是自觉复制的 ,得到的是爱,心中就会存有爱,每个人都不是吃土长大的,多少都在生命之初接触了母爱,所以人心都是先存爱,而后恨才产生的,看起来像是人性本善,而其实人性来自母性,是母爱赋予所有人以良好的开端。当你发自内心动善念的时候,你应该感激母亲。

补充:很抱歉楼主有这种心情。是我们共同把问题挖得太深了,不是吗?真理是朴素的,可能也并不美丽,与其知道一个不美的*而谁都无力改变它,不如继续维持心中这个美丽的幻象,不要点破它。浮生若梦,没有什么*是不可接受的,而人如蝼蚁,何不把梦做得更美一点呢?善是一个美梦,你把它作为一种境界去追寻,就会体验到佛的快乐。谁说行善不快乐?善念发动处,便是快乐倾溢时。你快乐所以我快乐。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5 14:05

因为善是人的本性,所以人人都会向善。
所谓追求恶,也是因为他把自己的享受的当作善了。没有人会想要自己做自己也认为是恶的事情。
1 干坏事,之前人会觉着获利了,可以改善自己的状态了,出于兴奋中。之后,人就明白自己伤害他人了,善良的本性就会告诉人做错了,就会产生内疚和悔恨。可是重利益的恶人会很快沉浸在满足*的喜悦中,忘记了良心。
2 善是人的本性,而所谓的利益驱动恰好是不善的心,是*的,违背本性的。
3 大义就维护所有人的善,维护社会的道德。在人善心显露的时候,人就会遵从大义。
4 良心谴责促使人赎罪。如前所说,利益驱动就是恶。
5 良心谴责和满足*之间,很多人会选择满足*。这就是懦弱。作恶可以带来快感,而行善给人平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5 14:06

首先,我要说明的是,这一帖,就事论事,不想和任何人争论。我只想把自己想说的话说了,仅此而已。

其次,还要声明的是,我目前在形式上,还不是佛教徒,我尚未受三皈依,所以更不用谈受戒了。我这辈子自11年前,第一次接触佛经,时断时续,时勤时懈地研究佛学,对佛教敬仰备至,我自心底崇敬佛教,之所以迟迟未能受三皈依,自然原因多种,不谈题外话。所以,当我作为一名暂时的非佛教徒,看到一些可能的佛教徒对佛教经论或祖师大德的开示的认识存在流弊时,着急。

印光大师开示: “念佛修持,如服药然。能明教理,如备知病源、药性、脉理。再能服药,所谓自利利他,善莫大焉。若不能如是,但肯服先代所制之阿伽陀药,亦可愈病,亦可以此药,令一切人服以愈病。只取愈病,固不必以未知病源、药性、脉理,为憾也。(文钞续编卷上复念佛居士书)”

“念佛修持,如服药然。能明教理,如备知病源、药性、脉理。再能服药,所谓自利利他,善莫大焉”,能明教理,再能念佛,善莫大焉;倘若做不到,那么就退一步:只管自己念佛,并劝人念佛,倘若能做到这一点,也不算遗憾。各位现在能有福分读到印光法师文钞,就是因为印光法师既明教理,又能念佛,“自利利他,善莫大焉”。从印光法师的文钞中可以看出,印光法师对众多大小乘经论的精旨,如掌上观纹,并且,印光法师也为自己因目疾不能阅藏,深感遗憾(具体哪篇文钞,请有意者查阅)。在九品莲花版上,刚刚看了一个弘一大师对青年比丘的四点教导,最后一点是“自尊”,一个佛教徒就得有佛教徒的样子!不懂教理,不明教理的佛教徒,怎能利益众生?!许多学净土的人,时常非常“谦虚”,没有“我慢”,总是说“我是凡夫”,总喜欢把所有现在就该做的事情,推到往生后去做。这是什么心态?我看,是懈怠、是偷懒。殊不知往生要发菩提心,发菩提心就要修菩萨道,修菩萨道就要不畏艰难。明朝的蕅益大师年纪很轻就往生了,去看看他的年谱,看看蕅益大师在疾病缠身的情况下,不但阅藏,而且留下了多少经论注疏!单一部《灵峰宗论》,字字血泪,字字慈悲。印光法师,自幼目疾缠身,看看那几大厚本的文钞,想着印光法师在那样的情况下,写了这么多字,凡是肉长的心,能否揪痛一下?在退一步讲,修净土念佛的信心从哪里来?由五浊恶世的种种苦痛触动,从对佛教经论的闻思并进一步的实修中来!那些一闻千悟的上根利器自然是多劫熏修,就是那些所谓愚夫愚妇,倘若能坚信念佛,难道就不是累劫善根?善根与熏修从哪里来?缺了对教理的闻思,行吗?

印光大师开示:“佛法浩瀚。博地凡夫欲于现生了生脱死者,除信愿念佛求生西方外,别无有能满其所愿者。世有多少聪明特达之士,专以研究大乘经论为志事。而于此最简便最圆顿之法,返浅近视之,而不肯修。盖其平素注意深妙之理性,而不详思佛力之叵测,以故弃佛力而仗自力。自负为大通家,卒致只得其名,罕得其实。返逊愚夫愚妇无知无识者横超三界,高登九莲。致自己仍在生死苦海中沉沦莫出,岂不大可哀哉。此世间学佛者大多数之通病。(文钞三编卷二复郭汉儒居士书一)”。

什么是“世间学佛者”的通病?“专以研究大乘经论为志事。而于此最简便最圆顿之法,返浅近视之,而不肯修。盖其平素注意深妙之理性,而不详思佛力之叵测,以故弃佛力而仗自力”。通病是:只研究经论,不实修净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通病?不是因为研究经论不对,而是研究经论不到位!倘若研究经论到位,又怎么可能不修净土?所以,这个通病的原因是没有真正把经论研究透彻。

以上是一个暂时的非佛教徒对修净土是否应该钻研经论,深明教理问题的看法。

祝愿这里的各位佛教徒努力闻思教理,恳切念佛实修,做个真正意义上的——佛教徒,做个真正的能令人天敬仰的佛弟子。

不再多说了,我的看法大概就是这样,每日繁忙,如有跟帖,恕不回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5 14:06

利他是善,利己是恶!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定会报。“祸福无门,为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谁愿意受恶报你,所以明白因果的人都追求向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5 14:07

因为向善符合人们普遍的价值取向,因此可以更好的应用于生活!所以要向善,这也是维持生存的本能!化解你的那种心情的办法就是寻找自己的*点!以此来由点及面激发自己!!!虽然我说的很少但是思考了很久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