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3-29 05:0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9 06:37
英国微生物遗传学家W.海斯和美国微生物遗传学家莱德伯格等在1952年各自证明大肠杆菌细胞也有性别,这种性别与大肠杆菌细胞中是否存在称为 F因子的质粒有关,这种质粒又称为性因子或致育因子。具有F因子的细菌是染色体的供体(雄性)细菌,没有F因子的细菌(F-)是染色体的受体(雌性)细菌。 F因子是环状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大约由94500碱基对组成,它上面存在着决定细菌细胞表面形成性伞毛的基因。当细菌接合时,供体细胞通过细胞表面的性伞毛与受体细胞相连接(图1),与此同时供体细菌的染色体 DNA单链向受体细胞转移并和受体细菌的染色体DNA发生重组(见转化, 一般认为这种染色体DNA的转移是通过性伞毛的孔道进行的。 单就细菌接合的生物学意义来说,它相当于高等动植物的有性生殖,但是两者之间有以下几点重要的区别:
①高等生物中通过受精作用结合在一起的细胞一般只限于雌雄配子,它们通过减数*产生。细菌接合中的两个细胞并不是通过减数*产生的,它们就是一般的营养细胞。
②高等生物的单倍体雌雄配子通过受精作用融合成为一个合子细胞。细菌接合过程中两个细胞只是暂时沟通而不融合。
③高等动植物的合子中包含来自雌雄配子的两套染色体,细菌接合后所形成的是部分合子,这里面包含受体(雌性)细菌的完整的染色体和供体(雄性)细菌的染色体片段。
④高等动植物的减数*过程中任何一个染色体的任何一个部分都有可能发生重组,细菌的部分合子中发生重组的部分只限于进入受体细菌的染色体片段。
⑤高等动植物的基因重组通过染色体交换。细菌接合过程中的基因重组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不出现联会丝复合物和交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