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1:28
共1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10-10 07:59
龙门石窟的故事如下:
1、乾隆御碑亭,乾隆与香山寺,清乾隆十五年九月,清高宗弘历到中岳封禅,至洛阳巡游龙门香山寺,感怀赋诗开篇第一句即为称颂香山寺龙门凡十寺,第一数香山,这首诗被人们当时镌刻在石碑之上,并建御碑亭,该御碑亭位于香山寺内东南侧;
2、石楼与武则天,在1300多年前的唐朝,武则天在洛阳称帝,钟情于伊阙山水,常在香山寺中石楼坐朝,并在石楼留下了千年为人们所传颂的典故,香山赋诗夺锦袍;
3、剪刀手佛像,龙门石窟宾阳北洞正壁主尊佛像的特殊剪刀手,手势其实是一种极少见的佛教手印,结合双手的姿势来看,高举胸前,这是一种颇能传达强烈意志的手印,是佛家典故。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4 11:53
1、石楼:武则天“香山赋诗夺锦袍”
在1300多年前的唐朝,武则天在洛阳称帝,非常钟情于伊阙山水,也很喜欢位于其中的清幽雅致的香山寺,她经常在香山寺中石楼坐朝(据〈大唐传载〉记述)并在石楼留下了千年为人们所传颂的典故“香山赋诗夺锦袍”,在一次春游香山寺时,武则天别出心裁,主持了一次“龙门诗会”,历史上有名的“香山赋诗夺锦袍”即由此而来。
唐代诗风很盛,武则天对胜出者“赐以锦袍”,奖品不见得贵重,但却是难得的荣誉,群臣当然各不相让,奋力争夺。
首先成诗的是左史东方虬:“春雪满空来,触处如花开,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武则天觉得东方虬文思敏捷,又才华出众,立即把锦袍赐给了他,而此时,多数大臣也相继成诗,经当众诵读,其中宋之问的《龙门应制》一致认为更在东方虬之上,武则天遂决定把锦袍赐给宋之问,“香山赋诗夺锦袍”也成了诗坛上的一段佳话。
译文:新年已经来到,然而却还没有看到芬芳的鲜花,直到二月里,才惊喜地发现草儿萌发了绿芽。白雪似乎耐不住这春天的姗姗来迟,竟纷纷扬扬,在庭前的树木间洒下一片飞花。
2、乾隆御碑亭:乾隆与香山寺
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九月,清高宗弘历到中岳封禅,至洛阳巡游龙门香山寺,感怀赋诗《香山寺二首》开篇第一句即为称颂香山寺“龙门凡十寺,第一数香山”,这首诗被人们当时镌刻在石碑之上,并建御碑亭,该御碑亭位于香山寺内东南侧。
扩展资料:
龙门石窟体现的文化价值:
1、龙门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家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具有浓厚的国家宗教色 彩。两朝的造像反映出迥然不同的时代风格,北魏造像在这里失去了云冈石窟造像粗犷、威严、雄健的特征,而生活气息逐渐变浓,趋向活泼、清秀、温和。
2、北魏时期人们崇尚以瘦为美,所以,佛雕造像也追求秀骨清像式的艺术风格。而唐代人们以胖为美,所以唐代的佛像的脸部浑圆,双肩宽厚,*隆起,衣纹的雕刻使用圆刀法,自然流畅。龙门石窟的唐代造像继承了北魏的优秀传统,又汲取了汉民族的文化,创造了雄健生动而又纯朴自然的写实作风,达到了佛雕艺术的顶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龙门石窟
人民网-龙门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