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20:20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5 23:43
正常人腋下温度为36~37度,口腔温度比腋下高0.2 ~0.4度,直肠温度又比口腔温度高0.3~ 0.5度。 正常人在24小时内体温略有波动,但一般是不会超过1度的。
一般来说早晨体度略低,下午略高。运动、进食后、妇女月经期前或妊娠期体温稍高,而老年人体温偏低。如果人体的体温高于正常称为发热,37.5~38度为低热,38~39度为中度发热,39~40度为高热,40度以上为超高热。
温度相对恒定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 活动的重要条件之一,如体温高于41度或低于25度时将严重影响各系统(特别是神经系统)的机能活动,甚至危害生命。很多疾病都可使体温正常调节机能发生障碍而使体温发生变化,要是出现体温异常的情况建议去医院就诊。
儿童正常体温一般腋下是36℃到37℃,*温度一般是36℃到37.5℃,具体体温情况与测量部位以及测量时间等都有一定关系。
儿童一般选择腋下监测体温,一方面比较方便,另外一方面准确性相对比较高。正常儿童腋*温是36℃到37℃,如果超过37℃,需要警惕发热的可能。一般37.1℃到38℃属于低热。38.1℃到39℃属于中度发热。39.1℃到40℃属于高热。
儿童出现发热时需要积极进行降温处理,主要有物理降温以及药物降温。一般体温低于38.5℃建议进行温水浴以及温水擦拭身体。38.5℃以上,建议服用布洛芬混悬液或者对乙酰氨基酚滴剂等进行降温处理。还需要动态监测体温,适当松解衣服、降低室内温度,有助于体温下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5 23:44
正常体温是相对较恒定的,是个正常值的范围,而不是固定值。体温是由大脑和下丘脑控制的,造成产热和散热相对恒定,保持体温是正常的。体温一般分为体表体温和深部体温。体表体温主要是腋*温,口腔的舌*温,这个受影响的因素较大,波动较大。还有一种是深部体温,相对较恒定,常用直肠的体温测量来代表。各处部位的体温测量值可能有些差异,常用的是腋*温,它的正常值在36℃-37℃,过高和过低都有异常。口腔的舌*温,一般在36.3℃-37.2℃,比腋*温略高,而直肠体温就更高些,一般是36.5℃-37.7℃以上,但是直肠体温平时很少测量,一般如果是腋*温高于37.7℃,定义为发热。如果患者出现腋*温在37.7℃以上就是发热,到医院的发热门诊进行相关检查。
关于人的正常体温,曾有人做过25000人的100万次的腋*温的测量,发现正常人的体温波动范围为36.2-37.5℃之间,平均体温37℃,早晨六点是体温的最低点,午后4-6点钟是体温的最高点,人的一天体温的波动可以在1.2℃以下。对于口腔的温度,曾经也有人做过700多人次的测量,发现上午口腔的温度最高点是37.2℃,也就是早晨体温在37.2℃以下。午后最高点的体温是37.7℃,也就是午后在37.7℃以下属于正常的体温,如果超出了范围就属于发热。对于*的测量,一般体温在37.7℃以下,属于正常的范围,如果肛温超出了37.7℃以上就属于发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5 23:44
正常值
*口腔温度:36.3℃~37.2℃
*直肠温度:36.5℃~37.7℃
*腋窝温度:36℃~37℃
儿童口腔温度:36.2℃~37.3℃
儿童*温度:36.5℃~37.5℃
儿童腋窝温度:35.9℃~37.2℃。
由各种原因导致的体温升高称为发热。引起体温升高的疾病有很多,主要有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两大类。感染性疾病包括由于感染细菌、病毒、支原体、真菌、寄生虫引起的发热,如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肤感染等;非感染性疾病包括血液病、缔结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反应疾病(风湿热等)、内分泌代谢疾病、血栓及栓塞疾病、颅内疾病、恶性肿瘤、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疾病引起的发热。另外,一些非疾病原因也会导致体温的升高,如气温变化、进食、剧烈运动等。
出现发热,注意多饮水,物理降温,如持续高温不降,及时到医院就诊。如经检查明确为细菌感染性疾病,治疗时应选择有效的抗生素;如果为病毒感染,应抗病毒及对症治疗;发热原因没有明确前,不要盲目滥用抗生素及激素类药物;对于药物热最好的治疗方法是停用可疑药物;其他原因所致发热,应遵医嘱要求,进一步检查及处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5 23:45
随着火的利用越来越广泛,
人的体温也随着不断的变化
大致较远来提升了一个多一点的体温,
目前正常体温是36.5左右不超过0.5个体温。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5 23:45
37度5~37度,6或者7之间。这边建议你买一个体温计或者上网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