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免疫科自20xx年开展门诊工作,20xx年独立以来,呈现一派蒸蒸日上的局面,无论在住院各项数质量指标,还是门诊量方面均达到并超过三级甲等医院的要求和水平,不过毕竟我科成立时间短,专业人员及床位数有限,在综合实力上尚难以与本市毓璜顶、烟台山医院的风湿免疫科相媲美。因此,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在三院强大的综合实力和良好的发展态势下,我科制定了今后的发展规划,努力使我院风湿科由小科向一个医疗、教学和科研齐头并进的院内重点学科发展,并争取在省内、外风湿界占领一席之地。
一、强化管理
1、开展程序化温馨服务,深入思想道德建设:医德是医疗卫生领域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医院管理中教育医务人员,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质量必须抓好的根本所在。深入科室医护人员思想道德建设,树立良好的社会主义医德风尚,传承仁医仁术的为医之道,深化以“病人为中心和人性化服务”的意识,开展程序化温馨服务,实现医患和谐。
2、加强科室的组织管理:首先需要强化医疗和护理的质量控制,加强医疗护理安全责任防范意识,加强监督制约机制,严格执行医疗护理规章制度,并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各项技术操作规程,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医疗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安全隐患、防范医患纠纷、杜绝医疗事故。其次,欲建立一只战斗力强的高效团队,必然要有强大的科室凝聚力作保障,加强科室团队建设,深化“团结协作、人人为科、科系人人”的理念,共同推动学科发展。
3、严格按照“三级甲等”医院的规范要求,完成医疗、护理工作及文件书写。加强病历质量检查,甲级病历达标。
二、临床立科
我科成立四年来,门诊量逐年递增,20xx年,年门诊量已达4000余人次,态势喜人。从发展的眼光来看,门诊量虽还会有一定的增长,但上升空间有待进一步提高,但近年来各级医院风湿科及进修风湿医师不断建立增加,因此如何保障门诊量,确保无患者流失非常关键。为此我科今年提出了加强特色专科建设的观点并付诸实施,已经设立了痛风专病门诊,初步得到了患者的好评和认可,我科还要继续以类风湿、干燥综合征及少见疑难病的诊治为突破口,坚持“特色专病”门诊的开展,专人专病高质高效的完成医疗任务,并逐步建立患者的临床资料数据库和慢病管理模式,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也在患者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奠定科室长久发展的基石。
古代名医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首先强调了医学乃“至精至微之事”,“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也就是说,从医者必须从“至精至微”处深刻认识为医之关天重任,从而刻苦钻研、不断提高医术。因为只有精湛的医术、出色的临床工作,才能解救患者于病痛之中。风湿免疫学科是近30年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也是学术进展非常快的学科,以疑难病多见为特点,并与内外科等诸多临床科室有交叉点,为此,我科不仅要继续坚持每周一次的医务人员业务学习,还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素质考察,并鼓励全科人员参加国内外的风湿学术会议,取长补短,不断提高医疗水平。在不断地临床实践中逐渐形成我科的临床特色和理论体系。
于此同时,为及时收治危重症和疑难病患者,并满足临床教学和科研需要,增加床位数迫在眉睫,我科计划在年内扩增床位数至30张;并计划建立专科门诊治疗中心,有利于慢性病患者的门诊随访和康复指导,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我科成立四年来无任何医疗差错和事故,并多次收到患者的感谢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赢得了广大风湿病患者的信赖。这是值得风湿科人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发扬光大的。我们需要戒骄戒躁,继续努力,为医院争光,为科室添彩。
三、突出中医特色专病
规范、改进、完善风湿病(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诊疗规范及路径;进一步完善实施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急危重症抢救流程;突出痛风特色专病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及痛风的中医治疗优势,继续开展痛风专病的临床研究工作,痛风专病门诊是我院首批专科专病门诊之一,中医治疗优势突出,痛风病内外同治的诊疗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年内开展分期论治痛风病的研究,改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为主要以观察指标,达到预防和长期缓解痛风发作为目的,进一步规范痛风病的诊疗方案,吸引更多痛风患者前来就诊。
今年推出干燥综合征的诊疗特色,开展“基于酸甘养阴法中药清燥生津饮(科室协定方)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研究”,同时开展中药酸梅茶及二花茶泡茶饮频服,快速改善干燥综合征的症状、疗效和预后,并寻求眼科、病理科的协作支持,推动科室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年内争取收治干燥综合征患者量及收益均增加20%。
突出中医外治的应用,以特色求发展。开展中药外敷、溻渍、拔罐、刮痧等非药物传统治疗方法。需购进中药离子导入仪、蜡疗仪及中药熏蒸仪等仪器设备,增加中医中药外治法的特色治疗服务,更好地开展专科专病。
四、科研兴科
科研工作是提高科室学术地位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我科在建科以来,先后成功申请到省中医局、市科技局课题基金项目4项。目前在完成上述科研任务同时,还分别申报了省科技厅、市科技厅课题各一项,下一步希望能和其他医院联合申请完成省级、国家级课题和研究,并鼓励各级人员积极申报各种科研项目,以科研课题带动学科发展。进一步建设完善我院的风湿科实验室,便于更广泛的开展科研项目。
目前我们的科研方向仍然是痛风、类风湿和干燥综合征为重点,我们要利用中医中药的优势,注重临床研究,同时加强基础研究,在今年以干燥综合征为基础着眼点,申请1项基金课题项目,并开发干燥综合征茶饮及膏方。为课题的可持续研究提供基础。并在完成科研课题的同时还要发表国家级、省级学术文章,争取在国家级、省级学术会议上发言。
五、人才强科
科室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人才队伍的建设。我们要通过各种渠道有计划地培养人才,使科室内每一个人都有发挥潜力的用武之地,体现自己的价值。我们计划继续完善学科人才梯队结构,增加人员编制,我科现有医生4人,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1名,住院医师2名,年内1名住院医将晋升为主治医师,另需增加住院医师3-4名,希望医院引进专科实验技术人员1名,扩大风湿专业检验水平,提高整个风湿专业的医疗队伍水平。对医护人员的学习应常抓不懈,继续保持每周1次的科室业务学习和疑难病例讨论,对现有医师优秀者送出1名接受专科进修学习,参加短期的学术交流,以掌握国内外风湿科的研究和发展动态。
鼓励本科医师继续深造,攻读在职学位。护理人员的培训以岗位练兵为主,鼓励她们参加护理专业的高等教育本科、研究生自学考试,或到医学院校护理专业接受脱产和半脱产的学历教育,选派优秀人员到各著名医院风湿科进修。力争通过1-5年的努力,逐步形成作风严谨、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的学术团队。
六、教学助科
教学是培养学科后备人才、提高科室整体素质的重要环节。我院为山东省中医药大学、滨州医学院、山东中医药专科学校的实习教学医院,我科承担研究生、本科、专科的带教工作,需进一步加强专科医师的规范化培养和研究生、本科生的教学,规范临床带教和教学查房,如质如量地完成带教工作,扩大科室声誉,提高教学水平。
七、增进交流和合作
建立长期、稳定国内交流合作,是促进科室全面发展的法宝。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把国内、省内同行知名专家请进我院,开展学术交流和定期出诊,并希望共同完成合作研究项目,推出我科今年特色病种——干燥综合征的中医治疗;我们也积极前往全国各地进行学术交流。风湿免疫学科与很多学科有交叉,我科今年申请的干燥综合征课题中,在完成的过程中需要眼科及病理科的共同支持和协作,在今后的工作中利用我院中医药传统的优势,希望与骨科、颈腰腿痛科、眼科、妇产科等建立长久的协作关系,加强交叉学科的建设。
八、积极宣传
加强科室网络建设,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我科已经在手牵手网站建立专科博客,并开展疑难病例讨论、健康教育和学术交流,以此吸引患者,在同行间扩大影响。我们要在此基础上再接再励,同时积极撰写高质量的专业及科普文章发表在各种媒体和报刊,进一步扩大影响。积极参加高水平国内外会议,力争大会发言,提高学术地位。
九、同舟共济
随着我科人员在今后的发展壮大,风湿科将由小家向大家庭转变,加强科室文化建设,使每位成员在风湿科这个集体工作都有家的感觉,心中感到无限温暖,只有和谐的工作氛围,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只有全科上下紧密团结,才能更具有战斗力,更能接受时代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