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经济信息
第 01 期
(总第590期)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2009年01月05日
特别专题:回顾与2009年大预测
国信观点: 抑制公款消费要加快制度改革
2008年四季度国家出台的主要政策及评述
西方国家消费政策综述
趋势预测: 2009年中国经济大预测
2009年世界经济大预测
海外视点: 2009年:衰退能否结束?
大摩:全球复苏取决五大因素
多年来,关于公款消费造成的铺张浪费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的学者提出:政府消费规模过大,是造成公款消费现象过度的重要原因,应该将控制公款消费作为政府管理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提出这些观点,对于分析我国出现公款消费现象过度的原因和抑制公款消费的过快膨胀,无疑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有些学者在研究这一问题时,为了强调公款消费过度膨胀的严重性,对于公款消费规模的估算,采取了过于简单化的估计方法,容易造成偏差,也不利于得出正确的结论。笔者以为,为了对此问题做较为准确的研究,应该对最基本的概念做些讨论和界定。
一、应该将公款消费与政府消费的区分开来
在目前关于公款消费的分析文章中,非常值得注意的一个缺陷是常常将公款消费与政府消费混同起来。应当说,公款消费这一概念,是国内学者们的一种形象表述,对此并没有较为准确的界定,财政部门在编制预算时也不使用这一概念。
在笔者看来,要对公款消费做出界定,是比较困难的。简单来说,公款消费可视为公有部门的消费支出。在我国,公有部门既包括政府部门、财政拨款支持的事业单位,也包括国有和集体所有的企业单位,因此,公款消费既包括政府部门、财政拨款支持的事业单位的消费支出,也包括公有制企业的消费支出,公款消费的涵盖范围比政府消费要宽泛。
二、政府消费的统计方法相对而言比较规范
政府部门、财政拨款事业单位的消费支出大体上与我国支出法GDP中的政府消费相对应。按照国家统计局在《中国统计年鉴》中关于政府消费的解释,政府消费支出是指政府部门为全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消费支出和免费或以较低的价格向居民住户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净支出,前者等于政府服务的产出价值减去政府单位所获得的经营收入的价值,后者等于政府部门免费或以较低价格向居民住户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市场价值减去向住户收取的价值。
国家统计局在核算政府消费时,也具有一套相对完善的核算方法。在具体的统计与核算过程中,政府消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是财政预算内有关事业费支出中属于经常性业务支出的部分,在核算时是将财政预算内有关事业费支出项目减去转移性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支出得到的;二是财政预算外资金支出中属于经常性业务支出的部分,在核算时也将转移性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支出进行了扣除;三是行政单位和非营利性事业单位的虚拟固定资产折旧;四是城镇居委会和农村村委会的总产出扣除营业收入的差额。
根据上述定义和核算方法,可以看出,在支出法GDP中的政府消费,比单纯根据财政预算资料估算的政府消费要高出许多。例如,财政部门对2004年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公车消费、伙食费、出国费用等项消费支出进行初步估算的结果为1200亿元,远远低于支出法GDP中的政府消费规模。
三、公有制企业消费支出的统计制度应该进一步加强
相对于政府消费的统计,我国公有制企业消费支出的统计制度还很薄弱。简要而言,公有制企业的消费支出,除了一部分是免费或以较低的价格向企业员工提供的货物和服务外,相当大规模都是在管理费用项目下支出的,这部分的规模到底有多大,目前难以进行准确的估计。但根据目前企业管理费用在总成本中的比重来看,规模应该是非常大的。
在当前情况下,为了抑制公款消费的过度膨胀,除了要规范政府部门的管理制度外,规范公有制企业的管理制度,也是非常重要的。
受中国经济周期性调整和世界金融危机双重叠加作用的影响,从2008年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长呈现过快、持续下降的走势,为抑制经济快速下降,保持适当的经济增速,2008年四季度以来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增加收入、减轻企业负担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对于2009年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尽快度过国际金融的影响具有积极作用。本文将对主要政策予以归纳整理、评述。
一、减轻购房者负担、促进房地产市场活跃的政策
1、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税收政策
2008年10月20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出“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税收政策”的通知。具体内容:为适当减轻个人住房交易的税收负担,支持居民首次购买普通住房,经国务院批准,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有关税收政策:
(1)对个人首次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的,契税税率由3%暂统一下调到1%。首次购房证明由住房所在地县(区)住房建设主管部门出具。(2)对个人销售或购买住房暂免征收印花税。(3)对个人销售住房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本通知自2008年11月1日起实施。
点评:按照原来的税率,普通购房者在购买商品房时,支付的购房契税、印花税以及土地增值税占总购房款接近10%,降低或取消相关税率对于减轻购房者负担有积极作用。
2、放宽第二套住房房贷限制
12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为进一步鼓励普通商品住房消费。对已贷款购买一套住房但人均面积低于当地平均水平,再申请购买第二套普通自住房的居民,比照执行首次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优惠政策。减轻住房转让环节营业税负。将现行个人购买普通住房超过5年(含5年)改为超过3年(含3年)转让的,免征营业税;对个人购买普通住房不足3年转让的,由按其转让收入征收营业税,改为按其转让收入减去购买住房原价的差额征收营业税。
3、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
2008年11月27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出通知,根据2008年11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和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通知》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主要内容:
(1)从2008年11月27日起,当年归集的个人住房公积金存款利率从0.72%调整为0.36%,上年结转的个人住房公积金存款利率从2.88%调整为1.98%。
(2)从2008年11月27日起,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各档次利率0.54个百分点。五年期以下(含五年)从4.05%调整为3.51%,五年期以上从4.59%调整为4.05%。
4、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新政实施
2008年12月30日财政部、国税总局发布《关于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政策的通知》,明确了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政策的调整及具体实施时间。
通知称,自200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个人将购买不足2年的非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全额征收营业税;个人将购买超过2年(含2年)的非普通住房或者不足2年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按照其销售收入减去购买房屋的价款后的差额征收营业税;个人将购买超过2年(含2年)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营业税。
点评:个人买卖住房免征营业税由原来的5年缩短为2年,将会对二手房市场交易产生积极影响,是积极财政政策惠及房地产行业的表现。
5、银行存量房贷优惠利率由8.5折扩大为7折
新年伊始,继中小银行表态将房贷利率优惠扩大到7折后,目前工行、中行、建行和农行等国有银行也表示正在或已经制定了新的存量房贷利率优惠政策,基本都将于近期实施。原则是只要2008年10月27日前执行基准利率0.85倍优惠、无不良信用记录的优质客户,都可以申请七折优惠利率。
点评:所谓存量房贷,就是指2008年10月27日房贷新政出台前发放的个人住房贷款中尚未还清的部分。去年10月份央行宣布,自2008年10月27日起,将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下限由贷款基准利率的0.85倍扩大为0.7倍。加上去年9月份以来连续5次降息,对于优质房贷客户而言,今年起5年以上住房商业贷款最优惠利率可由去年的6.6555%下调为4.158%。根据测算,房贷利率下限从原来基准利率的0.85倍扩大至0.7倍之后,以20年期50万元等额本息房贷为例,客户将能够节省近6万元的利息。
二、旨在扩大外需的进出口税率调整政策
1、2009年我国将适当降低钢材、化肥进口关税
2008年12月18日,财政部表示,从2009年1月1日起,我国将进一步调整进出口关税税则,将实施一系列更加优惠的关税举措扩大与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对外经贸合作。其中主要涉及最惠国税率、年度暂定税率、协定税率、特惠税率及税则税目等方面。
为缓解纺织、钢材、化肥等行业面临的经营困难,我国2009年将适当降低部分国内需求较大的生产性原料的进口关税,并继续执行2008年12月1日起取消部分钢材出口关税、调整尿素等化肥出口季节性关税的政策,同时降低部分化肥及其原料的特别出口关税税率。
经过此次降税,除鲜草莓等5种商品还有1年的降税实施期外,我国已经基本履行完毕加入世贸组织的降税承诺,关税总水平由加入世贸组织时的15.3%降至目前的9.8%。
2、我国将提高553种高技术含量机电产品出口退税率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12月29日联合发布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提高部分机电产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此次出口退税率调整主要涉及553种产品,其中航空惯性导航仪、工业机器人等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将由13%、14%提高到17%;摩托车、缝纫机等产品的出口退税率由11%、13%提高到14%。将从2009年1月1日起,提高部分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机电产品出口退税率。
点评:提高部分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机电产品出口退税率是我国主动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又一重要举措,有利于缓解企业困难,增强克服金融危机的信心。这是2008年以来我国第四次提高出口退税率以缓解出口企业困难,有利于保持外贸稳定增长。
3、82类矿产品进口环节增值税率由13%提高到17%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009年1月4日联合发布通知,经国务院批准,2009年实行增值税转型改革,并调整矿产品增值税税率,矿产品进口环节增值税税率进行相应调整。自2009年1月1日起,包括铝矿砂及其精矿在内的82类矿产品的进口环节增值税税率,由13%提高到17%。
点评:最新数据显示,2008年前11月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利润同比下降3.41%,行业利润出现负增长。目前多数金属价格已跌至成本线之下,行业减产仍在继续。
有色行业的低迷将维持到明年的第一季度。作为企业经营来讲,本次82类矿产品进口环节增值税率由13%提高到17%,4%的调整幅度是较大的,销项税和进项税之间的抵扣多了,企业可以节省一大笔税费,客观上减轻了成本压力。
三、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
1、2009年将较大幅度提高粮食的最低收购价格
国家发改委2008年10月23日表示,国家将继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其中,将较大幅度提高明年生产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具体来看,从2009年新粮上市起,白小麦、红小麦、混合麦每市斤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到0.87元、0.83元、0.83元,比2008年分别提高0.10元、0.11元、0.11元,提高幅度分别为13%、15.3%、15.3%。稻谷最低收购价格也将作较大幅度提高。
针对种粮补贴,发改委表示,明年将统筹考虑化肥等农资价格和粮食价格的变动情况,进一步增加农资综合直补。提高良种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范围,补贴范围涵盖小麦、水稻、玉米和东北大豆。
2、国务院六条措施确保返乡农民工就业
2008年12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求,采取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尤其要高度重视农民工的就业,切实保障返乡农民工土地承包权益,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截留、扣缴或以其他方式侵占返乡农民工的土地流转收益。具体要求:
一要广开农民工就业门路。积极扶持劳动密集型企业,稳定农民工就业。二要加强农民工就业能力培训。三要扶持有条件、有能力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在用地、收费、信息、工商登记、纳税服务等方面降低门槛,搞好金融服务,落实小额担保贷款,符合规定的给予财政贴息。鼓励返乡农民工参加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四要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五要做好农民工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六要切实保障返乡农民工的土地承包权益。加强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和服务,依法解决土地纠纷,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截留、扣缴或以其他方式侵占返乡农民工的土地流转收益。
点评:现在跨县的农民工已经达到1.3亿,由于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广东、浙江和福建等部分地区大量农民工提前返乡。国务院提出扶持农民就业、切实保障返乡农民工的土地承包权益,可以避免农民丧失最后的生活保障,避免大规模社会问题的发生。
3、2009年农机具购置补贴增加至100亿元
国务院会议决定,2009年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中央安排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100亿元,比2008年增加60亿元。补贴范围覆盖全国所有农牧业县(场),并向粮棉油种植大县、养殖大县和血吸虫病防疫区及汶川地震重灾区县倾斜,补贴对象包括农民、农场职工及直接从事农机作业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允许农民以拟购买的农机具作为抵押物向金融机构贷款。各地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使用方案要向社会公布,严禁采取不合理政策保护本地区的落后生产能力,严禁强行向购机农民推荐产品,严禁借国家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之机乱涨价。
点评: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扩大补贴范围,是“家电下乡”后又一个拉动农村内需的重要举措。据了解,百亿元农机具购置补贴实施范围将涵盖全国所有的农牧业县和所有农场,补贴机具种类由9大类18小类扩大到12大类38小类,包括了所有主要粮食生产机械。为加快购机补贴政策的实施进度,农业部已经启动了2009年全国通用类农机补贴产品的选型工作,各省份非通用类机具选型将于1月中旬前完成。计划春节前向社会公布补贴机具中选企业及产品目录。该政策对扶持农业发展、增强农民务农积极性有重要作用。
四、鼓励汽车消费政策
1、降低成品油价格
国家决定自2008年12月19日起降低成品油价格:成品油生产经营企业供军队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家储备用汽、柴油继续实行政府定价。汽、柴油供应价格每吨分别下调900元和1100元。调整后的汽、柴油标准品供应价格分别为每吨5580元和4970元。其他成品油价格相应调整。
点评:根据国务院批准的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方案,综合考虑近一段时间国际市场油价回落、成品油税费改革以及市场供求变化等情况,本次汽油价格每升下调0.93元,是近年来下调幅度最大的一次,对于油价与国际接轨,减小用车族成本支出有积极作用。
2、征收燃油税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和税务总局决定,2009年1月1日实施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提高成品油消费税以取代公路养路费、航道养护费、公路运输管理费、公路客货运附加费、水路运输管理费、水运客货运附加费等六项收费,并逐步有序取消已审批的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
同时,在不提高现行成品油价格的前提下,将汽油消费税单位税额由每升0.2元提高到1元,柴油由每升0.1元提高到0.8元,其他成品油单位税额相应提高。
点评:这次改革的核心是取消养路费和二级公路收费,税费的征收按照车主用油量的多少定额计征,用油量越多,缴纳的燃油税就越多。
3、多项汽车救市政策即将出台,鼓励购买小排量车
鼓励购买小排量车、鼓励自主品牌、减免汽车购置税等多项救市措施即将出台。一项名为“振兴汽车产业规划”已初步完成并将逐步全面实施;规划的具体内容则包括鼓励消费者购买小排量车、鼓励汽车企业研发自主品牌、减免汽车购置税、燃油税改革、扶持新能源车、对提前一年强制报废的车辆给予补贴等多项优惠政策。
点评:这些政策的出台和实施,无论对于汽车制造商、经销商还是消费者,都将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该政策除刺激汽车消费外,还可以、完善汽车产业政策,激励汽车企业的节能环保和可循环制造,引导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
五、增加居民收入
1、2009年1月1日起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
2008年11月19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宣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从2009年1月1日起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这也是自2005年以来连续第5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这次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对象,为2008年12月31日前已经办理退休手续人员。调整的水平,按照当地2008年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10%左右确定。
调整时,将采取普遍调整和特殊调整相结合的办法,继续向退休早、基本养老金相对偏低的人员等倾斜。具体实施方案将由各省、区、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研究制订,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审批后实施。
点评:最近两年,城镇最低工资标准不断调高,职工收入不断增加。政府已经持续多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企业参保退休人员的月平均养老金已从1995年的321元,提高到2007年的963元。从2008年到2010年将连续三年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这是继2005年到2007年,中国政府有计划的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之后的第二轮上调。2008年至2010年将继续上调三年,且上调幅度高于前三年,到2010年,全国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将超过1200元。
本次养老金上调人均收入将增加110元,这只是一个平均数,各地养老金调整水平会有所差别。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的调整是以省为单位,要由各省分别计算各自的养老金增长水平和所需金额,然后上报人保部进行审核。本次人均增涨最高的省份为北京,每月增长200元,最低为安徽,每月增长55元。 (执笔:祁京梅)
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造成了强烈冲击。当前,国家为抵御外部经济风险、保持国内经济平稳增长,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政策。其中扩大消费是中国政府在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内需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点之一。总结西方国家消费政策成功经验,探索消费增长有效途径,对于中国进一步稳定预期、稳定需求、稳定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一、西方国家促进消费的收入政策
1.实行最低工资制。大部分发达国家都规定了最低工资标准,强制适用于全社会各种所有制形式企业及一切部门。各国制定的最低工资标准一般高于在市场上自发形成的最低工资水平。由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实施具有强制性,因而,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增加低收入人群收入最直接的手段。例如,美国从大萧条的1938年开始实行最低工资。1947年,美国联邦的最低工资为每小时四十美分(相当于现在的3美元)。1990年上调至4.25美元,1995年调至5.25美元,2006年国会宣布最低工资于2009年调至每小时7.25美元。在经济不景气、总需求持续下降时,适当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对于保持低收入人群的消费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2.建立劳资谈判机制。在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劳资谈判机制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体制不可分割的部分,并对二战以后工人收入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中期之后,劳资谈判成为西方国家普遍采用的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机制。工会在这一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在瑞典、美国以及卢森堡,工会力促国家完善劳工立法,建立、提供较为完善的集体谈判法律依据与保障。美国在工会集体谈判的促进下,相继颁布了《全国产业复兴法》、《国家劳资关系法》、《公平劳动法》、《国家劳工管理关系法》和《劳资合作法》等一系列法律,明确禁止劳资双方进行任何违反对方权利的不公平行为。此外,西方国家劳资谈判的内容也在不断扩大,涉及工资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福利待遇、职业培训、劳动保护、社会保险、聘用解雇等工作条件和就业条件。这对于保障就业稳定,维护收入公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而对促进消费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积极推进充分就业政策。通过政府干预来创造和提供就业机会,可以为没有收入来源或失去了收入来源的人群提供取得收入的机会,进而增加消费需求。例如30年代大危机中,美国罗斯福政府实施的以田纳西河流域开发为代表的公共工程,从1933年至1937年,每年提供了200-300万个就业机会。这一政策对当时扩张需求总量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4.完善收入再分配体制。发达国家以及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收入再分配体制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以法律、法规保证在长期内自动发生收入差距调节作用的制度性政策,如累进的所得税制度,指数工资制度,失业救济、保险制度,低收入者补贴制度,政府承担成本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消费,等等;另一种是相机使用的收入再分配政策,如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临时增加或减免的税收、补贴等等。它们的力度和适用范围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随经济形势的变化而不同,并且通常是一次性措施。例如日本在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宏观调控中,为抑制消费,促进资本积累,采取了低工资、低福利等措施。在80年代中期以后,为促进消费需求,又实施了降低所得税率、增加社会保障开支、扩大政府生活、文化设施投资等措施。
二、西方国家促进消费的价格政策
西方国家实施价格政策的目的主要在于通货膨胀时期抵消或“熨平”价格水平的波动,从而缓和由价格水平波动所导致的消费需求的动荡。
1.控制总体物价水平。例如在通货膨胀时期,消费者实际可支配收入因价格波动而大为缩减,实际消费需求受到挫伤。此时,西方国家一般实施以控制物价总水平为主要内容的价格政策,以稳定个人的可支配收入水平,同时稳定消费者支出预期,从而稳定收入在储蓄和当前消费支出之间分配的比例,保持实际消费需求的稳定。
2.调整产品价格结构。发达国家在调整本国消费结构的过程中,往往采取改变商品比价的措施。例如抑制某些商品或消费的价格,放松对某些商品或消费的价格管制,以价内税的形式抬高某些商品或消费的价格,等等。在对消费需求结构的调控中,价格政策只是针对部分商品或消费实施,改变全社会商品之间的比价关系。西方国家常用的价格政策手段主要包括对不同商品实施差别定税,对某些商品发放价格补贴,使用价格调节基金,对垄断性产品定价实施管制,以及在特殊情况下使用强制性的最高或最低限价政策和价格管制等。
三、西方国家促进消费的货币政策
1.充分利用利率政策。利率政策主要是政府通过提高或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直接引起居民储蓄倾向发生与利率变动方向相同的改变,以扩大或缩小消费需求的规模。在本世纪初,美国经济增长较为低迷,政府运用利率工具使美国经济得以成功走出衰退。这一时期实施的低利率政策对美国消费特别是住房消费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999-2000年的一年时间内,美联储连续11次降低利率,使联邦基金利率由6.5%降低到1.75%,达到四十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由于美国居民以信贷消费为主,各收入阶层许多消费依赖于银行贷款,利率的降低使采取分期付款方式购车、购房的消费者每月减少成百上千美元的利息支出,极大的刺激了国内有效需求,使作为美国经济2/3的消费开支能够维持在较高的水平,拉动美国经济走出了衰退阴影。
2.鼓励金融资本市场发展,增加居民资产类收入。随着金融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发展,其对消费需求的影响越来越强烈。实践表明,拥有较多金融资产的家庭的消费支出大于拥有较少金融资产的家庭,股票市场财富效应对消费的影响非常明显。以美国为例,消费支出对股票净市值的弹性大约在0.03-0.07之间,美国股票价格每上涨1美元,所引起的消费的变动在3-5美分之间。加拿大、德国、日本、挪威和英国的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在1-3.5美分/每美元之间。基于资本市场与消费市场的联动效应,20世纪80、90年代后,发达国家积极推进资本市场改革,促进资本市场发育,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对于刺激消费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大力发展消费信贷。消费信贷的扩张,对于西方国家转变消费模式,提高消费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美国消费信贷水平从1945年的4.7%上升到1979年的25%,居民对耐用消费品的消费量得以明显提高。
四、西方国家促进消费的税收政策
1.减轻税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