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专业建设的调研报告
为了适应安徽省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满足各行各业对机电类职业类技术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体制改革,我院遵照教育部关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有关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加快了机电专业的建设步伐,并且针对机电专业的建设方案及模式进行了广泛地社会调研。
一、机电一体化专业简介
随着现代化工业生产的发展,自动化控制技术的集成应用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机械技术、液压技术、电子技术、PLC技术、网络及通讯技术等学科的强烈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已成为当今工业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
机械技术可以承受较大载荷,但不易实现微小和复杂运动的控制,而电子技术则相反,不能承受较大载荷,却容易实现微小运动和复杂运动的控制。所以,传统意义上的机电一体化,主要指机械与电工电子及电气控制这两方面的一体化,并且明显偏重于机械方面。当前,科技发展的态势特别注重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以及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它是利用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传感器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使机械实现柔性化和智能化的技术。其本质是将电子技术引入机械控制中,也就是利用传感器检测机械运动,将检测信息输入计算机,计算得到能够实现预期运动的控制信号,由此来控制执行装置。机电一体化技术将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实现完美结合,充分发挥各自长处,实现互补。所以说,一件真正意义上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应具备两个明显特征:一是产品中要有运动机械;二是采用了电子技术,使运动机械实现柔性化和智能化。因而,机电一体化技术是自动化技术与机械设备紧密结合的产物,也是机械设备向自动化方向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的应用范围涉及了工业、农业、交通、能源、国防等众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机电技术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调研及分析
当今,世界高科技竞争和突破正在创造着新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秩序,高新技术渗透到传统产业,引起传统产业的深刻变革。机电一体化技术正是这场新技术革命中产生的新兴领域,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功能,除了精度、动力、快速性外,更需要自动化、柔性化、信息化、智能化,逐步实现自适应、自控制、自组织、自管理,向智能化过渡。从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
品来看,如: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机器人和机械手等,无一不是机械类、电子类、电脑类、电力电子类等技术集成融合成一体化,这必然需要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维修、检测及管理的大量专业技术人员。马鞍山地处长三角地区经济圈的地理中心,优越的地理优势和自然资源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我们中职学院机电类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同时,随着行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组合,各行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因此对人才的需求量大增。尤其是机电一体化技术,这种通用专业的技术人才需求量更大。另一方面,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面广,在诸如农、林、牧、渔产品的深加工企业,食品加工、造纸、印刷以及交通运输以至现代商业企业等都离不开机电一体化技术。
为充分满足科技发展及社会诸多企业对多方位人才的需要,我们分院领导带领有关专业老师调研了一些大中型企业公司,还走访了一些很有发展前景的科研单位及兄弟职业学院,如公司、公司、公司、公司、公司、公司、公司、公司,这些单位大都是以高新技术为增长点,重点发展机械加工、数控机床、物流设备、不锈钢生产等主导产业。机、电、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是这些产业的主要特点。被调查的单位都涉及到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大部分岗位需求综合素质高,具备机、电技术综合应用知识的技能型人才。在分别与企业领导、人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毕业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和座谈后,充分意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长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崛起,社会人才需求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机电一体化专业作为电气自动化、机械制造等专业的补充与延伸,机电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将成为各企业争夺的对象。企、事业单位急需一线技能型操作人才,尤其是综合技术应用人才为我们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调研表明,经济发达地区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中高职毕业生需求是巨大的,前提是毕业生具备实际工作能力。因此,为了适应区域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急需,我院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进行了改革调整,该专业以社会发展对机电专业高职人才需求为着眼点,建立一个科学、完善、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教学体系。突出应用性、整合性、实践性、先进性、综合性的原则,使毕业生既能掌握机电一体化设备的使用、制造、维修、检测、管理等专业理论知识,又能熟练进行机电产品的维修及数控机床的操作、编程及维护等实际技术。它是我校对社会需求做出的快速反应,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和高新技术状况是同步的。这一措施适应了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适应了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适应了学生今后继续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教改后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以校企合作作为人
才培养新途径,提高课程的整合性、技术的先进性、知识的综合性,加强实践性,使该专业的毕业生明显的具有复合型人才特色。
三、建设背景与发展趋势
(一)建设背景
马鞍山市位于安徽省东XX,毗邻南京,是长三角经济协调会成员城市,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箭头”。改革开放以来,马鞍山抢抓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形成钢铁制造、汽车电力、机械化工、建材纺织、食品加工等多门类工业经济体系。现有马钢、汽车、纸业、科技、方圆回转支承等7家上市公司,以及戈班、XX、XX、尔玛、啤酒、生化、乳业、集团、立白等12家大型外来投资企业,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安徽省三强之列。20__年,全市实现GDP950亿元、财政收入15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882亿元,总量和人均值持续位居全省前列,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全面超过长三角城市平均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农民人均现金收入、GDP、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在长三角22个城市中分别位居第1、第2、第3和第3位。马鞍山市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十佳绿化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奖”、“全国环保模范城市”等荣誉称号。
“十一五”以来,马鞍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一是大力推进职业教育规模化办学进程。打破部门、行业和所有制界限,有效整合和合理配置地方职业教育资源,先后将市技工学校、纺织技校、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商业技校合并重组,划拨土地370亩,由政府投资2.3亿元,创办马鞍山高级技工学校。将当涂技工学校、职业学校等3所学校整合组建“当涂县职业教育中心”,努力扩大我市中职教育办学规模。二是加快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在全省率先制定《马鞍山职业教育现代化评价发展指标体系》,建立现代化指标体系基础台帐。组建中等职业教育集团,以新城区建设为契机,专门划拨土地300亩,新建“职业教育园区”。三是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出台实施《马鞍山市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深化职业学校与企业联系合作,大力推进“把专业建在工厂、把工厂建在学校”的校企合作形式。加强示范专业建设,开展工学结合、学分制等弹性教学制度,强化实习管理和就业指导。四是加强职业教育宣传。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大众媒体大力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推行劳动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调整普职招生比例,着力营造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目前,全市共有各类中等职业
技术学校10所,其中,国家重点学校有3所、省级示范学校1所。中职在校生达2.7万人。全市目前职业培训机构共有24个,年职业培训与鉴定达1.2万人次。
20__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规划》明确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定位为合作发展的先行区、科学发展的试验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基地。马鞍山市XX七届十二次全会决定,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根据产业向东部转移的趋势,结合马鞍山现有产业基础和条件,坚持“工业强市”主导战略,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6653”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现代加工制造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区域性特色化现代服务基地。“十二五”期间,随着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入驻和承接产业转移对技能人才需求越来越迫切。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项目企业只能带来资金、技术和管理人才,迫切需要当地培养大批在生产一线岗位的技能型人才作为支撑。根据《马鞍山市中长期高技能人才发展规划(2010—20__年)》,到20__年,我市对技能人才需求量为80258人。其中,中级工42730人、高级工8502人,机械加工、电气应用、数控加工、商贸旅游、汽车制造、物流等技能人才需求量52168人。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的缺乏,已成为增强马鞍山市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推动马鞍山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的“瓶颈”。为此,马鞍山市出台《马鞍山市职业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加强基础能力和重点学校建设,深化改革,强化内涵,提升水平,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率先在全省基本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努力建成区域性、服务全省的现代加工制造业人才培养基地和面向“长三角”地区现代加工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与输出基地,为我市构建“6653”现代产业体系和实施“1255”城市发展战略提供高素质的技能人才支撑。
因此,加快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对我市大力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推动职业教育事业新发展,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二)发展趋势
1.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当今,世界高科技竞争和突破正在创造着新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秩序,高新技术渗透到传统产业,引起传统产业的深刻变革。机电一体化正是这场新技术革命中产生的新兴领域,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功能,除了精度、动力、快速性外,更需要自动化、柔性化、信息化、智能化,逐步实现自适应、自控制、自组织、自管理,向智能化过渡。从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来看,如: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机器人和机械手等,无一不是机械类、电子类、电脑类、电力电子类等集成融合成一体化,这必然需要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维修、检测及管理的大
量专业技术人员。
2.我国急需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性专门技术人才
在我国的一些沿海城市,对数控编程及操作人员的大量需求反映了这一趋势。近几年来,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机电专业毕业生更是供不应求,就业前景一片光明。在未来的几年甚至十几年内,对机电一体化人员的需求将会是有增无减。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增设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并加大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力度,迅速扩大在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市场的份额。
3.本省及长三角地区需要大量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员
近几年,长三角地区经济高速发展,并已成为我国著名的经济区和制造业基地,工业产值逐年攀升,各种成分的经济为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大量引进高新技术设备已成为必然,其中机电一体化产品更是占主导地位。我省大中型企业中,近几年引进许多国内外先进设备,但真正能使其发挥潜能的机电一体化高级技术人员还非常有限。目前,我省高等技术工人紧缺,且年龄偏大,制造业中具有高等技术资格的人员很少。为此,各中、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为满足企业对机电一体化人才的需求,不断培养和输送了许多机电一体化的优秀毕业生,但随着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加需要大量的机电技术应用性人才。
4.机电设备维修行业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人员的需求
近些年,各高校为企业培养了许多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设计、制造和使用人才,但是在机电设备,尤其是大中型机电一体化设备,如: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的维修领域中,更是缺少维修人员。我省机电一体化维修行业从业人员中,具有高职及其以上学历水平的技术人员仅占很小比例,许多厂家不得不高薪聘请国内外专业人士,但还是不能满足现代生产的需求。为此,应加强机电设备维修行业人才的培养,加大改革力度,为企业的发展及时输送应用性专门人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
5.新形势的发展需求大量的专业人才
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毕业生已面向人才市场,面向社会,打破地区、行业限制,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其中许多毕业生要到长三角地区条件好的机电企业谋职,这势必也会加大人才的需求量。21世纪机电技术的新发展,先进技术的利用规模将不断扩大,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因此,机电一体化专业高职人才具有长远而广阔的社会需求。
四、教学条件
1.教师队伍
本专业现有学生925人。拥有一支年龄、职称、学历结构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专任教师30人,市级机械类学科带头人1人,高级讲师1人、高级工程师6人,讲师4人、工程师5人、高级技师14人、技师4人,兼职副教授4人,并拥有专家工作室1个。已经初步建成了一支年龄、学历、职称等方面结构基本合理,具有较高理论水平、较强实践能力,能胜任主干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工作,能运用理论指导实践、解决问题,对本专业及相关领域学术动态和科研成果有一定的了解,能指导实践环节的训练,能够从事开展企业项目开发。学校建立了一整套的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机制,通过多年来的努力,本专业逐步建立起了一支业务精干、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特色鲜明的教学团队。
机电一体话专业现有师资结构分析
②实训条件
校内实训:实训教学设施较为完备。机械设备维修实训基地有维修钳工基本技能实训室、工艺装备组装实训室、机床设备维修实训室、机床电气维修综合实训室、液压气动实验室、装配钳工综合实训室等9个现代化的教学实训(验)室。本专业现有实训教学场地面积约为1150平方米,教学设施目前为441台/套,设备价值约292.8万元。
机械设备维修专业现有校内实训室一览表
校外实习:具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我校与周边各大企业具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学校主要在公司、公司、公司、公司、公司、公司、公司、公司、公司、公司等企业设立了本专业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习环境,对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强化职业技能、提升综合素质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这也为本专业的学生就业提供了保障。
③教学成果
该专业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受到用人单位欢迎,近三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均为99%以上。在各级各类大赛中,学生屡获佳绩,全国第三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工具钳工三等奖,全0国第三届技工院校技能大赛获装配钳工第十名,并荣获“雏鹰奖”,三次荣获工具钳工省级个人竞赛第一名。20__年、20__年两次承办了全省技工院校钳工专业骨干教师培训班,受到省人社厅和参培学员的一致好评。
五、专业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在职业教育整体框架上,建立比较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加强机械设备维修专业建设与企业的融合,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内涵建设,加大课程体系与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完成具有共享性的专业核心课程资源建设,通过工学结合的培养途径,培养得到企业广泛认可的高素质的专业技能人才。优化办学条件,形成专业教学的优势和特色,在本区域职业教育发展中发挥示范、辐射作用,专业建设达到区域内职教领域同类专业领先水平。
2具体目标
①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深化校企合作、实行产学结合,探索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和项目引领、案例驱动的教学安排,形成本专业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②积极推进专业课程建设。建设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以校企合作共建优质核心课程。
③加强教学资源库建设。建成3门完善的优质精品核心课程。
④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加强与高校联系暑期骨干教师教育培训、引进企业技术骨干、聘用企业专家等方式,建立一支技能型、专兼职互补的专业教师队伍。大力培养1~2名专业带头人,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加强教师技能培训力度,使双师型教师比例达90%;聘请企业技术能手和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和专业顾问。
⑤完善实训基地建设和改造。将基地建成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应用推广等功能于一体的生产性实训基地,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企合作新模式,与企业开展校企紧密型合作。
⑥加强社会服务与对外交流。充分利用专业师资和实训室资源,开展社会培训工作,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六、人才培养模式
1.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
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必须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要正确处理好:思想与业务、理论与实践、学习与健康,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确保培养目标的实现。
2.突出针对性和应用性
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应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设置课程。课程内容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目标,基础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教学要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应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学习的基础。
3.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要做到理论与实践、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能力培养要贯穿教学全过程。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训与生产实践,减少演示和验证性实验,实训课程可单独设置,以使学生得到比较系统的专业技能训练。
4.贯彻工学结合思想
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要面向市场和经济建设,从实际出发,主动适应地方建设需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工学结合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基本途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实施过程应主动争取企业参与,可与企业共同制订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各个教学环节既要符合教学规律,又要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妥善安排。
5.体现整体优化
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应从提高综合素质出发,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立足教学过程全局,对教学内容选择配置、有效组合和合理排序,实现教学计划的整体优化。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上可有所侧重,充分发挥办学优势和特点。
6.实现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人才培养方案的体系结构与教学模式可多样化。
七、结束语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而目前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是短缺的,这一层次人才的培养就要靠高等职业教育。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中高职要发展不能光靠学校和教育部门本身,更要与劳动保障和人事部门共同联手,以就业为导向,走工学结合之路,只
有这样,才能解决接受高职教育学生的就业问题。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要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使学生成为企业生产服务一线迫切需要的技能型、应用性人才。要以能力为本位构建培养方案,对职业岗位进行能力分解,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岗位工作技能为支撑,明确专业领域核心能力,并围绕核心能力的培养形成专业领域课程体系。培养方案要体现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以使学生毕业时确实具备相应的上岗能力。
总之,通过对上述企业的走访与调研,对机电类行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及培养模式的探索有了新的认识,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专业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机电制造业的不断发展,我国要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经济和制造业高速发展,为提高产品质量及加工效率,实施自动化生产,企业对高精度、高技术含量的机电设备的需求已大势所趋,机电一体化技术技能人才已被各制造业部门引起足够的重视,业内已出现严重缺口,这给中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及其教学改革提出了崭新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