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亚洲蹲的动作在朋友圈刷屏,它是指在全脚掌着地的情况下,下蹲到最低处,大小腿折叠,臀部靠近脚跟的蹲姿。
“亚洲蹲”是亚洲人常采用的蹲姿,即双脚要完全着地,臀部贴近脚踝而双膝要分开。由于习惯与身材比例方面的原因,欧洲人很难做到这个蹲姿,而亚洲人却能轻易做到,因此这个蹲姿得名“亚洲蹲”。据称这种蹲姿源于印度,然后传到中国,亚洲人发现这个蹲姿是最理想的进食姿势,同时也是最方便的排便姿势。
和“亚洲蹲”类似的还有一个词,叫“泡菜蹲”,这两个词意思相似。美国一个在线的俚语词典这样解释“泡菜蹲”的:这是一个军队里流行的军事俚语,90%的亚洲人都能蹲,大多数亚洲人能够在等公交车、抽烟、上厕所的时候长时间保持蹲姿,但只有不到5%的美国人能够保持这种姿势。
“亚洲蹲”这种姿势的要点就是双脚要完全着地,臀部贴近脚踝而双膝要分开。身体的重量主要集中在脚跟而不是在足尖,这样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撑。而且这种姿势对身形也有要求,腹部不能太多赘肉,稍胖一点可能会蹲不下来。它还在考验小腿肌肉的柔软性,例如经常穿高跟鞋的女性会有困难,她们的小腿肌腱紧绷,就像穿平底鞋走路会不舒服一样,双脚完全着地的下蹲姿势同样会让她们不适。
在外国网站上有“为什么只有亚洲人能做亚洲蹲”的提问,根据一项调查称,只有13.5%的美国人可以做到亚洲蹲,而其中不是美籍亚裔就是瑜伽狂。“亚洲蹲”真的只有亚洲人才能做到?该网站上,很多国外网友认为,欧美人普遍身材太壮腿太长,导致他们下蹲不灵活。不过,经过训练,大部分人还是能够很轻松“亚洲蹲”的。在国外健身论坛上,“亚洲蹲”成为一种能够舒筋活络、减肥塑形的潮流方式。
南京市第一医院骨科医生蒋逸秋博士告诉记者,完成“亚洲蹲”,同时需要腰、髋、膝、踝四个关节协作以及身体多块肌肉相互配合完成,下蹲动作中被用到的肌肉为:竖脊肌、臀大肌、股四头肌、腘肌、小腿三头肌。任何一块肌肉出现问题,都会导致“亚洲蹲”功能的丧失。此外,还有一些疾病,比如膝关节、髋关节、踝关节以及腰椎出现一些病理性改变,同样会导致不能完成“亚洲蹲”。
所以综上所述,这个姿势必须是各个关节和肌肉都很协调才能做得起来。当然,不能完成“亚洲蹲”还很可能是太胖!
常做“亚洲蹲”,可以强身健体
蒋逸秋医生说,“亚洲蹲”其实是最简单实用的锻炼方法!
首先,下蹲运动可以强健血管。人蹲下去,身体变成三折叠,被挤压的血管收缩,气血冲向全身未被挤压的血管,迫使它们扩张、鼓起来;人一站起来,全身气血又冲向原来被挤压的血管,为它们灌满血液。在这样的一蹲一起、一压一放、一冲一回的气血往复运动中,就像涮瓶子一样,使全身血管得到了反复冲洗,使血管软化、加快血液循环和体内的新陈代谢、激活免疫系统。
第二,下蹲运动可以强健关节、骨骼和肌肉。下蹲可增强腰、髋、膝和踝关节的活动范围,增强膝关节的灵活性,延缓关节的老化。常做下蹲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尤其是下肢的肌肉力量;两条腿的力量增强了,可有效预防跌倒,走路时您会感到身体轻松。
第三,减肥效果明显。下蹲能消耗很多热量,可以减掉身上多余的脂肪,特别是臀部和大腿堆积的脂肪。另外,下蹲时由于挤压腹部,促进腹腔脏器周围的脂肪燃烧分解,减少脂肪的积累;亦可刺激胃肠的食物消化,促进消化酶的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