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养生问答 疾病百科 养生资讯 女性养生 男性养生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实施与评价

2022-01-15 来源:华佗健康网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实施

与评价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脑病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相关实施、分

析、总结、评价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疗效评价及总结(2010年)

一、诊疗方案实施情况

对于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且适合并接受中医为主综合治疗的患者按中风科中风病的诊疗方案实施。 二、中医临床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及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指南》。

1.中医症候疗效评定标准

基本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症候积分减少大于

或等于95%。

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症候积分减少大于或等于70%。

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症候积分减少大于或等于30%。

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至或加重,症候积分减少

小于30%。 2.疗效评估指标 中医症状评估标准

采用计算公式:【(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以百分数表示、进行治疗前后比较。 3.疗效评估相关量表 表1:中医症状观察表

症状/感觉 1.半身不遂(手脚不听使唤) 2.口歪 3.言语蹇涩(因语言障碍影响 和他人交流) 4.肢体(手脚)麻木 5.眩晕(头晕眼花,甚至想要跌倒) 6.神疲乏力(浑身没劲,懒得说话, 只想躺在床上) 7.头痛 8.肢体疼痛(包括肩关节) 9.肢体浮肿 10.肢体抽搐 11.腹胀 12.纳差(没胃口,不想吃饭) 13.咽干口燥(嗓子干疼) 14.口苦 15.痰多 16.咳嗽 17.心悸(心慌、心跳) 18.心烦易怒(经常烦躁、想发火) 19.气促 20.口臭 21.头昏沉(整天昏昏沌沌,脑子不清醒,想睡觉) 22.健忘 例数 临床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23.睡眠障碍(失眠、多睡、睡眠颠倒等) 24.五心烦热(手足心热+心烦,但身体体温不高) 25.身热(全身发热) 26.自汗(特别爱出汗,稍动就出汗) 27.盗汗(晚上睡觉时出汗) 28.大便异常 29.小便异常 表2:中风病中医症状积分表

症状严重程度 无 轻 中 重 1 2 3 1、半身不遂(手脚不听0 使唤) 0 1 2 3 2.口歪 1 2 3 3.言语蹇涩(因语言障碍0 影响 和他人交流) 0 1 2 3 4.肢体(手脚)麻木 1 2 3 5.眩晕(头晕眼花,甚至0 想要跌倒) 1 2 3 6.神疲乏力(浑身没劲,0 懒得说话,只想躺在床上) 0 1 2 3 7.头痛 1 2 3 8.肢体疼痛(包括肩关0 节) 0 1 2 3 9.肢体浮肿 0 1 2 3 10.肢体抽搐 0 1 2 3 11.腹胀 1 2 3 12.纳差(没胃口,不想0 吃饭) 1 2 3 13.咽干口燥(嗓子干0 疼) 0 1 2 3 14.口苦 0 1 2 3 15.痰多 0 1 2 3 16.咳嗽 1 2 3 17.心悸(心慌、心跳) 0 1 2 3 18.心烦易怒(经常烦0 躁、想发火) 0 1 2 3 19.气促 症状/感觉 对生活的影响 无 轻 中 重 0 1 2 3 0 0 1 1 2 2 3 3 0 0 0 1 1 1 2 2 2 3 3 3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20.口臭 21.头昏沉(整天昏昏沌沌,脑子不清醒,想睡觉) 22.健忘 23.睡眠障碍(失眠、多睡、睡眠颠倒等) 24.五心烦热(手足心热+心烦,但身体体温不高) 25.身热(全身发热) 26.自汗(特别爱出汗,稍动就出汗) 27.盗汗(晚上睡觉时出汗) 28.大便异常 29.小便异常 0 0 1 1 2 2 3 3 0 0 1 1 2 2 3 3 0 0 0 1 1 1 2 2 2 3 3 3 0 0 0 1 1 1 2 2 2 3 3 3 0 0 0 0 0 1 1 1 1 1 2 2 2 2 2 3 3 3 3 3 0 0 0 0 0 1 1 1 1 1 2 2 2 2 2 3 3 3 3 3 (二)疗效分析 中医症状疗效评估

症状/感觉 1.半身不遂(手脚不听使唤) 2.口歪 3.言语蹇涩(因语言障碍影响 和他人交流) 4.肢体(手脚)麻木 5.眩晕(头晕眼花,甚至想要跌倒) 6.神疲乏力(浑身没劲,懒得说话, 只想躺在床上) 7.头痛 8.肢体疼痛(包括肩关节) 9.肢体浮肿 10.肢体抽搐 11.腹胀 12.纳差(没胃口,不想吃饭) 13.咽干口燥(嗓子干疼) 14.口苦 15.痰多 16.咳嗽 例数 287 123 189 临床痊愈 10 7 9 显效 112 45 54 49 68 34 有效 134 55 79 59 76 31 无效 31 16 47 30 46 7 总有效率(%) % % % % % % 146 8 196 6 78 6 198 87 49 23 12 95 17 25 65 65 11 4 3 1 1 7 1 2 4 5 60 32 17 8 3 38 5 10 23 21 87 45 25 9 7 45 8 10 26 25 40 6 4 5 1 5 3 3 12 14 % % % % % % % % % % 17.心悸(心慌、心跳) 18.心烦易怒(经常烦躁、想发火) 19.气促 20.口臭 21.头昏沉(整天昏昏沌沌,脑子不清醒,想睡觉) 22.健忘 23.睡眠障碍(失眠、多睡、睡眠颠倒等) 24.五心烦热(手足心热+心烦,但身体体温不高) 25.身热(全身发热) 26.自汗(特别爱出汗,稍动就出汗) 27.盗汗(晚上睡觉时出汗) 28.大便异常 29.小便异常 104 7 94 6 43 2 13 1 264 14 134 5 36 2 17 38 14 1 3 1 33 34 16 4 90 43 12 5 14 4 6 47 30 49 37 15 17 % % % % % % % % % % % % % 15 10 6 2 115 45 53 11 8 14 5 7 58 38 32 11 3 7 4 4 23 10 19 2 135 7 83 5 脑梗死总的临床疗效评估

中医症状积分 1-25 26-50 51-75 76-102 合计 例数 111 145 49 18 323 临床痊愈 7 10 2 0 19 显效 34 46 14 5 99 有效 63 78 27 6 174 无效 7 11 6 7 31 总有效率(%) % % % % % 三、难点分析与解决思路

中风证系急性脑血管病,其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复发率仍居高不下,如何有效降低“四高”,是目前中风病难点和焦点,从临床的角度来说,提高救治效果和康复效果又足关键所在。难点:如何提高中医救治水平,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解决思路:

(1)加强宣教。提高人们对中风病发病特点认识,及早就诊、紧急治疗。全社会及医务人员树立“时间就足生命,时问就是大脑功能”的观健康观念。

(2)改善医疗条件。建立快速救治体系,进一步强调卒中单元为神经科急渗超急的意义,不断提高救治质量,力求使中风病人能够在最有效的治疗时间窗内得到有效的救治,从而降低病死率及减轻残程度。

(3)中西医结合,取长补短。中医要发挥传统中医急救药物的研究如开发,如传统中成安宫牛丸,同时发挥中药的整体治疗优势。

(4)动态的辨证施治,治疗个体化。中风病情复杂,变化迅速,个体差异极大,不能一个证型,一个处方·直治到底。必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随病情演变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使治疗更具针对性。

(5)早期康复,提高生存质量。腑病科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卒中单元,形成救治——康复——健康教育与预防一体化的治疗体系。充分利用现代医的康复理论及康复设施,与中医针灸、推拿、烫疗等有机结合。

(6)加强研究力度,深入探索中风病病因病机,寻找新的治疗方法与措施,研制新的高效中药。

脑病科眩晕病疗效评价及总结(2010年度)

一、诊疗方案实施情况

对于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眩晕且适合并接受中医为主综合治疗的患者按中风科眩晕病的诊疗方案实施。 二、中医临床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中医疗效评定标准参照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订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一辑)中规定的疗效标准。并制定相应的疗效指数标准。

痊愈:眩晕等症状消失,疗效指数>90%;

显效:眩晕等症状明显减轻,头微有昏沉或头晕目眩轻微但不伴有自身及景物的旋转、晃动感,可正常生活及工作。疗效指数>70%,同时<90%;

有效:头昏或眩晕减轻,仅伴有轻微的自身或景物的旋转、晃动感,虽能坚持工作,但生活和工作受到影响。疗效指数≥30%,同时<70%;

无效:头昏沉及眩晕等症状无改善或加重,疗效指数<30%。 (二)评价方法

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的变化进行评价:1.主证:头晕目眩;2.伴随症状:如恶心呕吐,耳鸣耳耳聋,倦怠乏力,汗出等;3.发作频率。同时结合经颅多普勒等检查综合评价。

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中医眩晕程序分级评分表

症状 头晕目眩 恶心、呕吐 耳鸣耳聋 倦怠乏力 汗出异常 发作频率 分级量化标准 □0分:无头晕目眩;□2分:尚可忍受,闭目即止;□4分:视物旋转,如坐舟船; □6分:眩晕欲仆,不能站立。 □0分:无恶心、呕吐;□1分:轻度恶心、呕吐,但不影响日常生活及进食; □2分:影响日常生活及进食;□3分:频繁严重恶心呕吐,需卧床休息。 □0分:无耳鸣耳聋;□1分:偶尔出现;□2分:频繁出现,轻度听力下降; □3分:持续出现,影响工作和睡眠,明显听力障碍。 □0分:无倦怠乏力;□1分:乏力,偶有倦怠;□2分:时有嗜卧,乏力倦怠; □3分:整日困卧,对外界事物兴趣下降,坐时即可入睡。 □0分:无汗出;□1分:皮肤微潮,稍动更甚;□2分:皮肤潮湿,动则汗出; □3分:稍动汗出,如水流漓。 □0分:无发作;□1分:偶尔出现;□2分:经常出现;□3分:持续存在。 (三)疗效分析

2010年度我科共收治眩晕患者272例,其中治愈48例、显效116例、有效83例、无效25例,总有效率%。 三、难点分析与解决思路

如何预防眩晕复发

引发眩晕病因较多,在明确其病因后,给予药物、手术等对因治疗外,缓解期中医药辨证施治,求因治本较有成效,主要以“缓则固其本”为原则。缓解期多偏虚,有气虚、血虚、肾虚之不同,对中气不足,清阳之气有能上荣者,予以益气健脾,升清荣脑,药用黄芪、党参升麻、葛根、蔓荆子、细辛等,或用补中益气汤;对血虚不能上荣于脑者,予以益阴补血养肝,药用生地黄、当归、白芍、何首乌、枸杞子、菊花等;对肾精亏虚,髓海失养而脑转耳鸣者,予以培补肾精外,必知

肾乃水火之宅,有偏阴偏阳之别,对阴精不足者,宜滋补肾阴,药用生熟地黄、女贞子、旱莲草、白芍、当归等;偏肾阳亏虚者,药用肉苁蓉、菟丝子,仙茅、淫羊藿、补骨脂、覆盆子、杜仲等。在使用培补肾精时,要避免滋腻呆补,必补中寓通,可加入陈皮、谷牙、砂仁等健脾开胃药,慎防脾胃受伤,运化失司,复引痰浊内生而致复发。

同时,应提高身体素质,量力而行,适当锻炼,增强体质,劳逸结合;避免体力和脑力的过度劳累,避免强烈、突然的头部运动,少作或不作颈部旋转、弯腰动作,特别在已发现某一体位容易引发眩晕时,更应避免,以防诱发眩晕;同时要结合调情志,保持心情舒畅、乐观,忌暴怒、惊恐等刺激,饮食宜清淡,富于营养,结合适当的饮食方法;忌暴饮暴食,过食肥甘厚腻之品,以免伤及脾胃,酌生痰浊而发眩晕。

脑病病(脑梗死)急性期疗效评价及总结(2011年)

一、诊疗方案实施情况

对于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且适合并接受中医为主综合治疗的患者按中风科中风病的诊疗方案实施。 二、中医临床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及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指南》。

1.中医症候疗效评定标准

基本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症候积分减少大于

或等于95%。

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症候积分减少大于或等于70%。

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症候积分减少大于或等于30%。

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至或加重,症候积分减少 小于30%。 2.疗效评估指标 中医症状评估标准

采用计算公式:【(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以百分数表示、进行治疗前后比较。 3.疗效评估相关量表 表1:中医症状观察表

症状/感觉 例数 临床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1.半身不遂(手脚不听使唤) 2.口歪 3.言语蹇涩(因语言障碍影响 和他人交流) 4.肢体(手脚)麻木 5.眩晕(头晕眼花,甚至想要跌 倒) 6.神疲乏力(浑身没劲,懒得说 话, 只想躺在床上) 7.头痛 8.肢体疼痛(包括肩关节) 9.肢体浮肿 10.肢体抽搐 11.腹胀 12.纳差(没胃口,不想吃饭) 13.咽干口燥(嗓子干疼) 14.口苦 15.痰多 16.咳嗽 17.心悸(心慌、心跳) 18.心烦易怒(经常烦躁、想发火) 19.气促 20.口臭 21.头昏沉(整天昏昏沌沌,脑子不清醒,想睡觉) 22.健忘 23.睡眠障碍(失眠、多睡、睡眠颠倒等) 24.五心烦热(手足心热+心烦,但身体体温不高) 25.身热(全身发热) 26.自汗(特别爱出汗,稍动就出汗) 27.盗汗(晚上睡觉时出汗) 28.大便异常 29.小便异常 表2:中风病中医症状积分表

症状严重程度 无 轻 中 重 1 2 3 1、半身不遂(手脚不听0 使唤) 0 1 2 3 2.口歪 1 2 3 3.言语蹇涩(因语言障碍0 影响 和他人交流) 0 1 2 3 4.肢体(手脚)麻木 1 2 3 5.眩晕(头晕眼花,甚至0 想要跌倒) 症状/感觉 对生活的影响 无 轻 中 重 0 1 2 3 0 0 1 1 2 2 3 3 0 0 1 1 2 2 3 3 6.神疲乏力(浑身没劲,懒得说话,只想躺在床上) 7.头痛 8.肢体疼痛(包括肩关节) 9.肢体浮肿 10.肢体抽搐 11.腹胀 12.纳差(没胃口,不想吃饭) 13.咽干口燥(嗓子干疼) 14.口苦 15.痰多 16.咳嗽 17.心悸(心慌、心跳) 18.心烦易怒(经常烦躁、想发火) 19.气促 20.口臭 21.头昏沉(整天昏昏沌沌,脑子不清醒,想睡觉) 22.健忘 23.睡眠障碍(失眠、多睡、睡眠颠倒等) 24.五心烦热(手足心热+心烦,但身体体温不高) 25.身热(全身发热) 26.自汗(特别爱出汗,稍动就出汗) 27.盗汗(晚上睡觉时出汗) 28.大便异常 29.小便异常 0 1 2 3 0 1 2 3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0 0 0 1 1 1 2 2 2 3 3 3 0 0 0 1 1 1 2 2 2 3 3 3 0 0 0 0 0 1 1 1 1 1 2 2 2 2 2 3 3 3 3 3 0 0 0 0 0 1 1 1 1 1 2 2 2 2 2 3 3 3 3 3 (二)疗效分析 中医症状疗效评估

症状/感觉 例数 临床显痊愈 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1.半身不遂(手脚不听使唤) 2.口歪 3.言语蹇涩(因语言障碍影响 和他人交流) 4.肢体(手脚)麻木 5.眩晕(头晕眼花,甚至想要跌倒) 6.神疲乏力(浑身没劲,懒得说话, 只想躺在床上) 7.头痛 8.肢体疼痛(包括肩关节) 9.肢体浮肿 10.肢体抽搐 11.腹胀 12.纳差(没胃口,不想吃饭) 13.咽干口燥(嗓子干疼) 14.口苦 15.痰多 16.咳嗽 17.心悸(心慌、心跳) 18.心烦易怒(经常烦躁、想发火) 19.气促 20.口臭 21.头昏沉(整天昏昏沌沌,脑子不清醒,想睡觉) 22.健忘 23.睡眠障碍(失眠、多睡、睡眠颠倒等) 24.五心烦热(手足心热+心烦,但身体体温不高) 25.身热(全身发热) 26.自汗(特别爱出汗,稍动就出汗) 27.盗汗(晚上睡觉时出汗) 28.大便异常 29.小便异常 277 11 125 7 193 10 149 9 193 6 80 6 112 124 30 47 55 16 55 80 48 50 67 35 60 75 32 30 45 7 % % % % % % 178 88 52 10 11 105 21 21 68 68 109 98 11 5 4 3 4 10 2 1 5 5 9 6 55 32 18 3 2 41 6 9 24 25 35 36 15 5 87 53 24 6 7 4 7 46 30 77 45 26 3 3 48 9 9 27 25 50 39 30 6 4 1 1 6 4 2 12 12 15 1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8 2 13 1 254 13 155 5 76 14 18 28 15 1 8 2 14 7 5 2 112 42 63 24 8 8 5 6 56 35 33 14 3 5 4 4 21 10 21 4 130 7 80 5 脑梗死总的临床疗效评估

中医症状积例分 数 1-25 112 临床痊显愈 效 8 35 有效 61 无效 8 总有效率(%) % 26-50 51-75 76-102 合计 148 48 19 327 10 2 0 20 47 14 5 101 81 27 7 175 10 5 7 30 % % % % 三、难点分析与解决思路

中风证系急性脑血管病,其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复发率仍居高不下,如何有效降低“四高”,是目前中风病难点和焦点,从临床的角度来说,提高救治效果和康复效果又足关键所在。难点:如何提高中医救治水平,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解决思路:

(1)加强宣教。提高人们对中风病发病特点认识,及早就诊、紧急治疗。全社会及医务人员树立“时间就足生命,时问就是大脑功能”的观健康观念。

(2)改善医疗条件。建立快速救治体系,进一步强调卒中单元为神经科急渗超急的意义,不断提高救治质量,力求使中风病人能够在最有效的治疗时间窗内得到有效的救治,从而降低病死率及减轻残程度。

(3)中西医结合,取长补短。中医要发挥传统中医急救药物的研究如开发,如传统中成安宫牛丸,同时发挥中药的整体治疗优势。

(4)动态的辨证施治,治疗个体化。中风病情复杂,变化迅速,个体差异极大,不能一个证型,一个处方·直治到底。必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随病情演变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使治疗更具针对性。(5)早期康复,提高生存质量。腑病科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卒中

单元,形成救治——康复——健康教育与预防一体化的治疗体系。充分利用现代医的康复理论及康复设施,与中医针灸、推拿、烫疗等有机结合。

(6)加强研究力度,深入探索中风病病因病机,寻找新的治疗方法与措施,研制新的高效中药。

眩晕病疗效评价及总结(2011年度)

一、诊疗方案实施情况

对于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眩晕且适合并接受中医为主综合治疗的患者按中风科眩晕病的诊疗方案实施。 二、中医临床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中医疗效评定标准参照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订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一辑)中规定的疗效标准。并制定相应的疗效指数标准。

痊愈:眩晕等症状消失,疗效指数>90%;

显效:眩晕等症状明显减轻,头微有昏沉或头晕目眩轻微但不伴有自身及景物的旋转、晃动感,可正常生活及工作。疗效指数>70%,同时<90%;

有效:头昏或眩晕减轻,仅伴有轻微的自身或景物的旋转、晃动感,虽能坚持工作,但生活和工作受到影响。疗效指数≥30%,同时<70%;

无效:头昏沉及眩晕等症状无改善或加重,疗效指数<30%。 (二) 评价方法

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的变化进行评价:1.主证:头晕目眩;2.伴随症状:如恶心呕吐,耳鸣耳耳聋,倦怠乏力,汗出等;3.发作频率。同时结合经颅多普勒等检查综合评价。

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中医眩晕程序分级评分表

症状 头晕目眩 恶心、呕吐 耳鸣耳聋 倦怠乏力 汗出异常 发作频率 分级量化标准 □0分:无头晕目眩;□2分:尚可忍受,闭目即止;□4分:视物旋转,如坐舟船; □6分:眩晕欲仆,不能站立。 □0分:无恶心、呕吐;□1分:轻度恶心、呕吐,但不影响日常生活及进食; □2分:影响日常生活及进食;□3分:频繁严重恶心呕吐,需卧床休息。 □0分:无耳鸣耳聋;□1分:偶尔出现;□2分:频繁出现,轻度听力下降; □3分:持续出现,影响工作和睡眠,明显听力障碍。 □0分:无倦怠乏力;□1分:乏力,偶有倦怠;□2分:时有嗜卧,乏力倦怠; □3分:整日困卧,对外界事物兴趣下降,坐时即可入睡。 □0分:无汗出;□1分:皮肤微潮,稍动更甚;□2分:皮肤潮湿,动则汗出; □3分:稍动汗出,如水流漓。 □0分:无发作;□1分:偶尔出现;□2分:经常出现;□3分:持续存在。 (三)疗效分析

2011年度我科共收治眩晕患者298例,其中治愈51例、显效1123例、有效100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 三、难点分析与解决思路

如何预防眩晕复发

引发眩晕病因较多,在明确其病因后,给予药物、手术等对因治疗外,缓解期中医药辨证施治,求因治本较有成效,主要以“缓则固其本”为原则。缓解期多偏虚,有气虚、血虚、肾虚之不同,对中气不足,清阳之气有能上荣者,予以益气健脾,升清荣脑,药用黄芪、党参升麻、葛根、蔓荆子、细辛等,或用补中益气汤;对血虚不能上荣于脑者,予以益阴补血养肝,药用生地黄、当归、白芍、何首乌、枸杞子、菊花等;对肾精亏虚,髓海失养而脑转耳鸣者,予以培补肾精外,必知

肾乃水火之宅,有偏阴偏阳之别,对阴精不足者,宜滋补肾阴,药用生熟地黄、女贞子、旱莲草、白芍、当归等;偏肾阳亏虚者,药用肉苁蓉、菟丝子,仙茅、淫羊藿、补骨脂、覆盆子、杜仲等。在使用培补肾精时,要避免滋腻呆补,必补中寓通,可加入陈皮、谷牙、砂仁等健脾开胃药,慎防脾胃受伤,运化失司,复引痰浊内生而致复发。

同时,应提高身体素质,量力而行,适当锻炼,增强体质,劳逸结合;避免体力和脑力的过度劳累,避免强烈、突然的头部运动,少作或不作颈部旋转、弯腰动作,特别在已发现某一体位容易引发眩晕时,更应避免,以防诱发眩晕;同时要结合调情志,保持心情舒畅、乐观,忌暴怒、惊恐等刺激,饮食宜清淡,富于营养,结合适当的饮食方法;忌暴饮暴食,过食肥甘厚腻之品,以免伤及脾胃,酌生痰浊而发眩晕。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疗效评价及总结(2012年)

一、诊疗方案实施情况

对于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且适合并接受中医为主综合治疗的患者按中风科中风病的诊疗方案实施。 二、中医临床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及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指南》。

1.中医症候疗效评定标准

基本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症候积分减少大于

或等于95%。

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症候积分减少大于或等于70%。

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症候积分减少大于或等于30%。

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至或加重,症候积分减少 小于30%。 2.疗效评估指标 中医症状评估标准

采用计算公式:【(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以百分数表示、进行治疗前后比较。 3.疗效评估相关量表 表1:中医症状观察表

症状/感觉 例数 临床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1.半身不遂(手脚不听使唤) 2.口歪 3.言语蹇涩(因语言障碍影响 和他人交流) 4.肢体(手脚)麻木 5.眩晕(头晕眼花,甚至想要跌 倒) 6.神疲乏力(浑身没劲,懒得说 话, 只想躺在床上) 7.头痛 8.肢体疼痛(包括肩关节) 9.肢体浮肿 10.肢体抽搐 11.腹胀 12.纳差(没胃口,不想吃饭) 13.咽干口燥(嗓子干疼) 14.口苦 15.痰多 16.咳嗽 17.心悸(心慌、心跳) 18.心烦易怒(经常烦躁、想发火) 19.气促 20.口臭 21.头昏沉(整天昏昏沌沌,脑子不清醒,想睡觉) 22.健忘 23.睡眠障碍(失眠、多睡、睡眠颠倒等) 24.五心烦热(手足心热+心烦,但身体体温不高) 25.身热(全身发热) 26.自汗(特别爱出汗,稍动就出汗) 27.盗汗(晚上睡觉时出汗) 28.大便异常 29.小便异常 表2:中风病中医症状积分表

症状严重程度 无 轻 中 重 1 2 3 1、半身不遂(手脚不听0 使唤) 0 1 2 3 2.口歪 1 2 3 3.言语蹇涩(因语言障碍0 影响 和他人交流) 0 1 2 3 4.肢体(手脚)麻木 1 2 3 5.眩晕(头晕眼花,甚至0 想要跌倒) 症状/感觉 对生活的影响 无 轻 中 重 0 1 2 3 0 0 1 1 2 2 3 3 0 0 1 1 2 2 3 3 6.神疲乏力(浑身没劲,懒得说话,只想躺在床上) 7.头痛 8.肢体疼痛(包括肩关节) 9.肢体浮肿 10.肢体抽搐 11.腹胀 12.纳差(没胃口,不想吃饭) 13.咽干口燥(嗓子干疼) 14.口苦 15.痰多 16.咳嗽 17.心悸(心慌、心跳) 18.心烦易怒(经常烦躁、想发火) 19.气促 20.口臭 21.头昏沉(整天昏昏沌沌,脑子不清醒,想睡觉) 22.健忘 23.睡眠障碍(失眠、多睡、睡眠颠倒等) 24.五心烦热(手足心热+心烦,但身体体温不高) 25.身热(全身发热) 26.自汗(特别爱出汗,稍动就出汗) 27.盗汗(晚上睡觉时出汗) 28.大便异常 29.小便异常 0 1 2 3 0 1 2 3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0 0 0 1 1 1 2 2 2 3 3 3 0 0 0 1 1 1 2 2 2 3 3 3 0 0 0 0 0 1 1 1 1 1 2 2 2 2 2 3 3 3 3 3 0 0 0 0 0 1 1 1 1 1 2 2 2 2 2 3 3 3 3 3 (二)疗效分析 中医症状疗效评估

症状/感觉 例数 临床显痊愈 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1.半身不遂(手脚不听使唤) 2.口歪 3.言语蹇涩(因语言障碍影响 和他人交流) 4.肢体(手脚)麻木 5.眩晕(头晕眼花,甚至想要跌倒) 6.神疲乏力(浑身没劲,懒得说话, 只想躺在床上) 7.头痛 8.肢体疼痛(包括肩关节) 9.肢体浮肿 10.肢体抽搐 11.腹胀 12.纳差(没胃口,不想吃饭) 13.咽干口燥(嗓子干疼) 14.口苦 15.痰多 16.咳嗽 17.心悸(心慌、心跳) 18.心烦易怒(经常烦躁、想发火) 19.气促 20.口臭 21.头昏沉(整天昏昏沌沌,脑子不清醒,想睡觉) 22.健忘 23.睡眠障碍(失眠、多睡、睡眠颠倒等) 24.五心烦热(手足心热+心烦,但身体体温不高) 25.身热(全身发热) 26.自汗(特别爱出汗,稍动就出汗) 27.盗汗(晚上睡觉时出汗) 28.大便异常 29.小便异常 302 10 137 10 205 12 162 14 207 16 82 6 138 122 32 55 55 17 86 59 48 63 82 42 53 67 25 32 42 9 % % % % % % 180 75 58 12 10 125 32 19 74 74 112 105 15 5 4 1 4 32 8 3 10 11 28 18 72 35 26 6 3 51 12 8 25 26 46 41 17 5 92 72 36 9 7 6 8 51 31 65 30 24 3 2 30 10 7 28 26 24 29 13 4 64 66 34 7 6 6 10 39 32 28 5 4 2 1 12 2 1 11 11 14 17 7 2 38 38 15 3 3 4 2 21 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0 3 12 1 249 55 188 12 92 7 21 17 18 2 1 2 23 3 142 31 81 10 脑梗死总的临床疗效评估

中医症状积例分 数 1-25 125 临床痊显愈 效 10 60 有效 48 无效 7 总有效率(%) % 26-50 51-75 76-102 合计 151 53 21 350 14 2 0 26 63 16 6 145 64 31 8 151 10 4 7 28 % % % % 三、难点分析与解决思路

目前中风病的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和复发率仍居高不下,因此如何降低“四高”是中风病治疗中的难点。中医药在中风病的救治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是还是存在一些未能完全解决和目前尚无办法解决的情况。

1.在脑梗死超早期治疗中,尚无关于中医药治疗的循证医学的研究。

2.中风病恢复期可见的失语、假性球麻痹、肌张力增高、双向情感障碍(狂躁抑郁症)等问题,中医药尚未完全解决。 3.中医药在防治中风病复发的问题上应当发挥积极的作用。 针对上述中医治疗难点,脑病科在以后的工作中将按照以下的思路更好的发挥中医药的治疗作用。

1.对于超早期脑梗死积极采用中医药方法治疗,并进行系统观察、研究和总结,以期达到医生的临床实践、经验和客观的科学研究证据相结合,将最正确的诊断、最安全有效的治疗和最精确的预后估计应用于每位患者。

2.对于中风病的康复以及大面积脑梗死的治疗积极应用中医的综合手段,将中药内服、外用、针灸、功能锻炼等方法进一步细化、精化,尤其重视中医药的早期介入及中医非药物疗法的早期介入,不断优化诊疗方案。

3.运用中医药方法积极干预中风病的基础疾病,同时从饮食起居情志劳逸等方面预防复中。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防治中风方案,在重点专科协作组内开展临床验证研究。

4.研制中药方“偏瘫活络汤”进行足疗以平衡阴阳、既济水火、祛风通络,以期达到治疗及二级预防的目的。

5.进行中药芳香开窍醒脑方面的研究,探求有效解决失语之法;针刺治疗假性球麻痹;运用柔肝舒筋法达到减轻肌张力、恢复肢体功能的目的。

眩晕病疗效评价及总结(2012年度)

一、诊疗方案实施情况

对于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眩晕且适合并接受中医为主综合治疗的患者按中风科眩晕病的诊疗方案实施。 二、中医临床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中医疗效评定标准参照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订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一辑)中规定的疗效标准。并制定相应的疗效指数标准。

痊愈:眩晕等症状消失,疗效指数>90%;

显效:眩晕等症状明显减轻,头微有昏沉或头晕目眩轻微但不伴有自身及景物的旋转、晃动感,可正常生活及工作。疗效指数>70%,同时<90%;

有效:头昏或眩晕减轻,仅伴有轻微的自身或景物的旋转、晃动感,虽能坚持工作,但生活和工作受到影响。疗效指数≥30%,同时<70%;

无效:头昏沉及眩晕等症状无改善或加重,疗效指数<30%。 (二) 评价方法

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的变化进行评价:1.主证:头晕目眩;2.伴随症状:如恶心呕吐,耳鸣耳耳聋,倦怠乏力,汗出等;3.发作频率。

同时结合经颅多普勒等检查综合评价。

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中医眩晕程序分级评分表

症状 头晕目眩 恶心、呕吐 耳鸣耳聋 倦怠乏力 汗出异常 发作频率 分级量化标准 □0分:无头晕目眩;□2分:尚可忍受,闭目即止;□4分:视物旋转,如坐舟船; □6分:眩晕欲仆,不能站立。 □0分:无恶心、呕吐;□1分:轻度恶心、呕吐,但不影响日常生活及进食; □2分:影响日常生活及进食;□3分:频繁严重恶心呕吐,需卧床休息。 □0分:无耳鸣耳聋;□1分:偶尔出现;□2分:频繁出现,轻度听力下降; □3分:持续出现,影响工作和睡眠,明显听力障碍。 □0分:无倦怠乏力;□1分:乏力,偶有倦怠;□2分:时有嗜卧,乏力倦怠; □3分:整日困卧,对外界事物兴趣下降,坐时即可入睡。 □0分:无汗出;□1分:皮肤微潮,稍动更甚;□2分:皮肤潮湿,动则汗出; □3分:稍动汗出,如水流漓。 □0分:无发作;□1分:偶尔出现;□2分:经常出现;□3分:持续存在。 (三)疗效分析

2012年度我科共收治眩晕患者276例,其中治愈47例、显效125例、有效85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 三、难点分析与解决思路

如何预防眩晕复发

引发眩晕病因较多,在明确其病因后,给予药物、手术等对因治疗外,缓解期中医药辨证施治,求因治本较有成效,主要以“缓则固其本”为原则。缓解期多偏虚,有气虚、血虚、肾虚之不同,对中气不足,清阳之气有能上荣者,予以益气健脾,升清荣脑,药用黄芪、党参升麻、葛根、蔓荆子、细辛等,或用补中益气汤;对血虚不能上荣于脑者,予以益阴补血养肝,药用生地黄、当归、白芍、何首乌、枸杞子、菊花等;对肾精亏虚,髓海失养而脑转耳鸣者,予以培补肾精外,必知

肾乃水火之宅,有偏阴偏阳之别,对阴精不足者,宜滋补肾阴,药用生熟地黄、女贞子、旱莲草、白芍、当归等;偏肾阳亏虚者,药用肉苁蓉、菟丝子,仙茅、淫羊藿、补骨脂、覆盆子、杜仲等。在使用培补肾精时,要避免滋腻呆补,必补中寓通,可加入陈皮、谷牙、砂仁等健脾开胃药,慎防脾胃受伤,运化失司,复引痰浊内生而致复发。

同时,应提高身体素质,量力而行,适当锻炼,增强体质,劳逸结合;避免体力和脑力的过度劳累,避免强烈、突然的头部运动,少作或不作颈部旋转、弯腰动作,特别在已发现某一体位容易引发眩晕时,更应避免,以防诱发眩晕;同时要结合调情志,保持心情舒畅、乐观,忌暴怒、惊恐等刺激,饮食宜清淡,富于营养,结合适当的饮食方法;忌暴饮暴食,过食肥甘厚腻之品,以免伤及脾胃,酌生痰浊而发眩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