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养生问答 疾病百科 养生资讯 女性养生 男性养生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

2020-02-06 来源:华佗健康网
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的方法. 2.通过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及书写工整、规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连减式题. 教学手段

投影片、有条件的可采用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式引入

1.(出示图片“连加 连减”)教师叙述例1的已知条件. 2.提问:

(1)听完老师的叙述,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2)根据这些已知条件,可以提出一个什么问题呢? (3)待学生回答后,完整的出示例1:

同学们到西瓜园里摘西瓜,第一组摘了28个西瓜,第二组摘了

34个,第三组摘了23个.三个组一共摘了多少个西瓜?

(4)要求三个组一共摘了多少个西瓜,你准备怎么列式? 二、新授

第1页/共6页

1.教学例1 (1)提问引导

①观察,这道题有什么特点? ②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③这道题的数比较大,口算起来比较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2)分组讨论三种方法的优劣 要求:

①先分小组讨论这道题的计算方法(你们组准备怎么做). ②把本组讨论出的方法做在练习本上.

③如果一个组讨论后得到了几种不同的方法,可以都记录下来. [讨论过程中,重点提示学生:

①首先,在别的同学发言时,要认真地倾听同学的发言,找出其

他同学的优缺点.

②其次,在听完别人的发言后,要善于给同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③要善于在交流的过程中学习.学习别人的好方法、好思路、好习

惯等.]

方法一:

对比三种方法,选择最优方法

问:谁来说说,这三种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方法一: 优点:

1、 同学们比较熟悉这种竖式的书写方法.

第2页/共6页

2、 在计算过程中,难度较小,不易出错. 缺点: 1、 费时间.

2、 这两个竖式不太好安排格式,如果写不好,容易显得很乱. 方法二: 优点:

1、 写起来会比第一种方法省点时间,少写了一个62,竖式由两

个减少到了一个.

2、 这个竖式写起来会比较美观.(相对于第一个竖式而言) 缺点:

容易丢掉第二步的加号. 方法三: 优点: 1、 更省时间.

2、 计算时比较简单,只要一位一位的计算就可以了. 缺点:

1、 在计算的过程中,容易丢掉进位.

2、 对于一些计算不熟练的同学来说,计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师:这三种方法各有各的优缺点,在同学们自己做题时,可以选

择一种自己最喜欢的,最省时的方法.

(5)小结:

问:做完这道题,大家有什么收获?

第3页/共6页

2.教学例2 (1)直接出示例2 52-20-18= (2)对比

问:这道题与例1有什么不同?

[ 例1:是一道连加的两步式题.能得到三种不同的算法. 例2:是一道连减的两步式题.只能用例1中的前两种方法.] (3)师生、生生多边交流 问:这道题怎么算最好?

[ 用两个竖式计算最保险;第一步口算,第二步用竖式算.] (4)小结:哪一步如果能口算,就可以口算,在计算过程中,提高

自己的计算能力.

三、巩固练习 四、总结、质疑、发展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1.大家有什么收获? 2.还有什么问题吗?

3.除了同学们总结出来的方法,你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连加、连减这部分知识是在100以内的加、减法基础上教学的。

第4页/共6页

教学开始就用直观的形式导入,运用画面与语音相结合的导入方

法,使学生的兴趣得到提高。

教学时首先让学生充分地进行尝试,探讨出竖式的多种写法,充

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随后在此基础上合理地运用迁移的方法,使学生在刚学的“旧”知识基础上自主地学习新知识。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整节课设计得较为细致,考虑得也非常周到。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

第5页/共6页

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第6页/共6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