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学案
【学习目标】
1、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积累“更、拏、沆砀、焉得、强”等文言词。 2、通过想象,感受雪后西湖凝静清绝的意境之美。 3、沉潜涵泳,体悟作者的故国之思。
【学习重点 】
1、感受雪后西湖凝静清绝的意境之美。 2、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
【学习难点 】
体悟作者的故国之思。
【自主研学】
1、 作者简介
张岱(1597~1689),字 ,号 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文学家。著有 和 等。 特别提示:张岱乃异乡之客;亡国之人。 2、 创作背景: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收录在回忆录《陶庵梦忆》中的一篇叙事小品,写于明王朝灭以后,是作者把自己对故国往事的怀念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山水之中而创作的小品文。 3、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
更( )定 余拏一小舟( ) 拥毳( )衣 雾凇( ) ....沆砀( )( ) 与余舟一芥( ) 铺毡( ) 强( )饮 .....4、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人鸟声俱绝 (2)是日 (3)更定 .....(4)余拏一小舟 (5)拥毳衣炉火 (6)雾凇沆砀 ....(7)上下一白 (8)焉得更有此人 .....(9)强饮三大白 (10)莫说相公痴 ....
(11)及下船 (11)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1
5、翻译句子。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3)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4)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5)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6)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合作探究】
1. 读课文,理清文章记叙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2. 作者写作此文时,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明朝纪年,你能说出其中有何深
意吗?
3.“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
4.“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5.文章从哪几个角度写西湖雪景的?
2
6.文中有关“湖上影子”的几句描写很有特点,试做具体分析。
<知识链接>白描原是一个绘画术语,指在绘画中只用线条勾勒,不著颜色的画法。在写作上,白描是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用简练的文字,朴实地进行描写的方法。
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白描用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使事态毕现,生动形象。
7.发挥你的想象和联想,用自己的话描绘湖心亭雪景。
8.“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一句,与文中哪句话相互映衬?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两句话的深层内涵和表达效果。
9.文中哪个词最能体现张岱的性情?张岱痴迷于什么呢?
【中考链接】(2017齐齐哈尔)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环滁皆山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节选)
1.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1)雾凇沆砀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
3
2. 选出与“山之僧智仙也”一句中 “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B.何陋之有?
C.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D.属予作文以记之。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译文:
(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译文:
4.《湖心亭看雪》《醉翁亭记》两文作者都寄情山水,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请结合两篇文章意的内容和背景加以分析。
答:
《湖心亭看雪》答案
【自主研学】
3、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
gēng ná cuì sōng hàng dànɡ jiè zhān qiáng
【合作探究】
1、 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 地点:湖心亭 人物:“我”、舟子,两客,童子
4
事件:看雪,奇遇。
2、表达了作者对故国家园的深深怀念之情。
3、营造了一种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作用:为下文“独往湖心亭看雪”作铺垫。
4、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凡响),为下文作伏笔。 5、6、8见全解84页课后习题答案
9、痴,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高雅之趣;痴迷于故国家园的梦忆之中。 【中考链接】
1. (1)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2)蔚然:茂盛的样子。
2. C
3. (1)我尽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
(2)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啊。
评分说明:(4分)每小题2分,重点词语“白” 然”漏译或错译扣1分。
15. 张岱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表现出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也流露出在明王朝灭亡以后对故国往事的怀恋。
欧阳修被贬之后寄情山水,表现出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