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养生问答 疾病百科 养生资讯 女性养生 男性养生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如何解决我国棉花产业的风险问题

2020-03-02 来源:华佗健康网


我国棉花产业的风险困境与解决对策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xx( 2006年6月2日)

近年来我国棉花的进口大幅度增加,棉花生产忽增忽减,棉花价格大起大落,棉花市场似乎处于一种无序可循的混乱状态。我国的棉花产业,正在成为一个高风险产业。棉花生产者、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和纺织企业,都处于一种无所适从的状态中,对本产业发展的不安全感越来越强。造成这种状态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如何做从根本上解决这种风险困境?怎样构建起我国棉花产业稳定发展的政策体系?本报告尝试着对这些问题做一探讨。

一、我国棉花产业所面临的风险困境

棉花产业主要由三大市场主体和利益主体构成: 种棉农民、棉花收购加工经营者和纺织企业。 在这三大利益主体,都面临着风险困境。

对于纺织企业来说,其关注的利益是能够获得棉花原料供应保障,具体包括四个方面:

供应及时,数量充足,质量优良,价格低廉。供应及时,数量充足,这是棉花供给的基础,否则的话,纺织企业就会开工不足乃至停工,因此,纺织企业一定要根据生产计划,预先购入一定数量的棉花,作为库存,以确保企业运转。棉花质量问题同样非常重要,用棉企业对棉花质量要求的弹性很小。这与大豆等其他一些农产品不同:

无论任何等级的大豆,都可以榨油和做饲料,其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等质量指标只对价格有影响,对大豆加工后的产品影响不很大。棉花则不同,如果达不到一定质量要求,无论价格多低,企业也无法

1 / 7

使用。在购买价格方面,纺织企业当然希望越低越好。只是,同数量和质量问题相比,价格问题的弹性要大一些。如果价格始终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则纺织企业不会感到太大的问题,因为所有其他企业也同样。问题最突出的是价格波动剧烈,这时,纺织企业面临着艰难的购买选择:

买晚了和买少了,可能发生原料短缺;买早了和买多了,以后价格如果下降了,与别的纺织企业相比就会处于竞争劣势。而近年来棉花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几乎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使得纺织企业叫苦不迭。

对于种棉农民来说,所希望的是,在种植之前就能够大致知道棉花未来的价格如何,希望到了棉花收获季节,能够及时地将棉花卖出去,并且卖出一个比较理想的价格。问题在于,农民在种植的时候,无法判定棉花收获之后会是什么价格,只好根据去年的情况;而近年的价格情况是一年大涨,一年大落,农民的根据去年价格做的生产增减决策恰恰与价格起落方向相反。

农民在棉花收获季节也面临着艰难的选择:

如果前一年的价格比较高,则农民会惜售,总觉得价格还会继续走高,结果最后价格大跌;如果前一年的价格较低,则农民可能很快就将棉花销售出去,而最后的结果是价格不断上涨,农民会后悔不已。

对于棉花收购加工企业来说,最关心的是两头的价格,即籽棉的收购价格和皮棉的销售价格,或者更准确地说,是这两个价格之差。也就是说,不仅仅低价购进、高价售出可以赢利,高进高出和低进低出也可能赢利,只要这收购价格和销售价格之差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之上。两个价格之差应当高于收购、加工、运输、储藏、贷款利息等等费用。通常每个企业根据具体情况,都很清楚自己的费用底线,或价格差底线。棉花经营企业的难处在于:

收购与销售并不是同时发生的,从收购籽棉,经过加工,然后还有运输,还要等待纺织企业的购买,这中间有相当的时间后滞。如果棉花价格比收购籽棉的时候升高了,经营企业就会超常赢利;如果棉花价格比收购籽棉的时候降低了,经营企业就会出现亏损。目前,许多棉花经营企业面临着的就是后一种情况,出现了一片叫苦声。

2 / 7

二、我国棉花产业困境的主要成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定幅度的市场波动是不可避免的。波动本身并不一定是问题,如果波动是由于客观因素所引起的,有一定的规律可寻,可以预见和预测,则波动就不是可怕的。例如,蔬菜和水果价格经常发生季节性波动,但由于有规律可寻的,因此无论对生产者还是消费者来说,都不构成突出问题。我国的棉花市场波动之所以成为一个极为突出的问题,在于两个方面:

一是波动幅度很大;二是波动对于市场参加者来说,难以预见和预测。制约价格波动的,是需求和供给变化。决定供求变化的因素有很多方面,其中包括各种政策因素。在需求方面,主要影响因素包括:

(1)国内市场对纺织品的需求,这主要与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相关; (2)纺织品出口的前景;

(3)化纤原料的价格,取决于石油价格。这三方面因素,总体上都有一定的可预测性。因此,在棉花需求数量方面,具有一定的可预测性。

供给方面的因素则更为复杂一些。决定棉花供给的因素有:

国内生产、进口和库存。国内生产是由面积和单产决定的,具有一定的可预测性,因为每年的棉花种植面积在种植季节开始之后,就是可以进行调查和推算的,而单产则可根据棉花的长势进行估测。库存可通过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棉花协会进行调查和公布。棉花供给中,最不确定的是进口。按照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现在棉花的进口配额为89.4万吨,配额内进口关税为1%。如果进口数量超出配额,则最多可征收40%的配额外进口关税。如果对配额外棉花进口真正征收40%的关税,则配额外的进口就是不可能的。为了保证纺织工业对棉花原料的需求,近两年我国主动增加了棉花进口配额,开始时采取配额内关税,从2005年开始对新增的配额进口征收5%左右的滑准税率。由于两种配额的关税都很低,因此,配额的数量就决定了进口的数量。配额的不确定性,决定了供给的不确定性。

造成我国棉花市场近期以来的高风险性和混乱性,有种种原因。第一是配额问题。应当实事求是地

3 / 7

说,国家有关部门在确定配额多少时,是经过认真考虑,尽到了最大努力,力求做到科学合理的。但是,配额的问题不是具体数量问题,更不是配额主管部门是否尽责的问题,而是配额体制本身有严重缺陷。所有的市场参与者,事先都无法判定国家到底要发放多少配额。在棉花年度开始的月份,即棉花收获、收购和加工的高峰月份10月到12月,种棉农民、棉花经营企业和用棉企业,都难以判定次年国家会发放多少棉花进口配额。于是,就只能进行猜测,带着一种近乎赌博的态度,去进行销售、收购或者购买的决策。更重要的是,即便在配额数量公布之后,也没有人敢断定,本年度内是否还会增发新的配额。因而,配额成了影响市场价格预期不准确性的最大因素。

第二个因素是期货市场机制没有得到很好利用。郑州商品交易所于

2004年6月推出了棉花期货交易。期货的最基本功能之一,就是通过套期保值,来规避市场价格风险。无论是棉花收购加工企业,还是纺织企业,都可以充分利用期货交易的这一重要机制。2005年的棉花收购旺季,收购企业的棉花收购成本经折算为每吨不到1.4万元,而当时和其后的几个月中,2006年夏季月份的棉花期货价格均在1.5万元以上。如果棉花收购企业选择套期保值,出售2006年夏季月份的棉花期货合约,则这些收购企业完全是保证一定的赢利水平的。对于纺织企业,也同样可以利用套期保值的方式,提前利用买入期货,锁定棉花的购买价格。棉花生产者个人由于生产规模小,棉花生产数量少,难以利用期货交易机制,但是,如果联合起来,组织起棉花合作社或者协会,则也可以利用期货进行套期保值,避免价格波动风险。

第三个因素是企业的不成熟性和投机心理。对于期货市场利用不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企业投机心理较强。这一点,在棉花收购和加工企业方面最为突出。棉花年度,棉花价格大幅度增加,当时囤集棉花的经营企业,都大大赚了一笔。许多企业仍然记着当年的经验,希望重现价格上涨的局面。这是为什么许多企业不利用期货进行套期保值的重要原因。因为,进行套期保值,虽然避免了价格下跌的风险,但是也放弃了价格暴涨所能带来的超额利润。

第四个因素是棉花生产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较差。长期以来,国家在棉花生产能力建设方面投入甚少,使得国内棉花单产的不稳定性较强,有关的政府服务也比较薄弱,例如棉花技术推广、病虫害

4 / 7

防治、种子服务等等。国内棉花的质量也有待提高。国内生产能力的不足,不能够满足纺织工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从而不得不加大了进口数量。

最后,也需要指出,有人将我国近年来棉花市场的剧烈波动归因于国际棉商操纵市场和炒作投机的结果,这是不准确的。任何商业行为中,总有投机的成分。但是,棉花产品具有一些特殊性,使得其与金融产品和矿产品不同,其中最大的区别就是难以长期储备,现货交易是难以操纵市场的,也没有哪个企业有这样的实力。就期货交易而言,其市场的投机性和可操纵性也要比股票市场小得多。任一只股票,在短期内就可以暴涨或者暴跌几倍、十几倍乃至几十倍,但是期货产品的价格波动幅度在一年之内是非常有限,很少超出一倍的,绝大部分情况下在几十个百分点或者还要小的多的范围内波动。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

从事股票交易的大量是一般股民,比较盲目;而从事期货交易的都是业内人士,不易跟风;更重要的是期货有交割期,到交割期的期货价格无法与现货价格偏离,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货价格最终是由现货的供求关系决定的,不是随便就可以操纵的。

三、构建我国棉花产业安全体系的建议

棉花产业三大主体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关系,但更多是相互依赖和依存关系,一损俱损: 如果市场波动不已,那么前一期的获利方,必定在后一期受损;反之,如果市场平稳发展,各方面利益就会比较均衡发展。因此,我国棉花市场的理想状态,应当是纺织工业的棉花需求得到很好满足,棉花市场透明度较高,棉花价格变化比较平稳。这样的状态,对于产、销、用三方均有益。为实现这样的理想状态,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其中当务之急是有关政策做出重要调整,合理的政策框架是棉花产业安全的基础。

第一,改变配额发放办法。目前的配额颇多诟病,除了造成市场的不可预见性之外,还有分配难以公平以及腐败诱惑巨大的缺陷。由于国内外棉花差价较大,每吨配额相当于数百元乃至上千元以上的超额利润,因此,分配配额就相当于分配利益。有的企业每年拿到30万吨的进口配额,相当于获得2-

5 / 7

3亿元的利润。建议改变配额分配方法,对全部配额进行公开拍卖。拍卖所得用于建立国内棉花产业发展基金。拍卖是最为公平、最为透明、最能防止腐败产生的办法,并且符合世贸组织规则。

第二,不再增发配额。对于超出向世贸组织承诺配额的进口,可自由申报,并征收统一的配额外进口关税,关键是确定合理的进口关税水平。根据向世贸组织的承诺,我国配额外的棉花进口最高可实行40%的关税。从促进国内纺织业发展的需要出发,可以将实际应用关税降低到10%-15%的水平,或者继续实行滑准税率,但是要提高滑准税率水平,使得国外棉花进口之后的价格不低于每吨15000元。同目前的滑准税配额办法相比,这种办法对于纺织企业有诸多好处:

(1)只要愿意缴纳统一关税,可以进口任意数量的棉花,没有配额限制; (2)与其他企业处于平等竞争的地位,而没有因配额多寡导致的不公平; (3)有利于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的市场地位,淘汰效率低下的企业; (4)减少出口企业的恶性竞争,减少国外市场反倾销的危险。

(5)国外棉花供货商无法根据我国发放配额的数量哄抬价格。唯一的不利之处是要缴纳较高一些的关税。

第三,充分发挥期货市场的避险作用。对于棉花经营企业,最主要的措施是在提供收购贷款时,鼓励进行期货套期保值。也就是说企业在收购棉花时,如果进行折算后,套期保值有利可图,就应当在期货市场上出售次年某个月份的期货合约,数量与其收购量相当。从技术上看,银行可以通过期货市场,很容易地保证收购只进行套期保值而不进行纯粹的投机活动。也鼓励种棉农民组织起来,联合进行利用好期货市场的转移风险机制。

第四,建立棉花产业发展基金。如果对89.4万吨的进口配额进行拍卖,则拍卖所得资金至少有数亿元。利用这笔资金,就可以不额外增加国家财政负担,建立起棉花产业发展基金。

基金的使用范围包括:

6 / 7

加强对棉花科研投入,加强抗逆性的新品种的选育,加强植物疫病和减少“三丝”方面的技术推广服务,加强市场信息服务,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提高农业抗灾能力,等等。此外,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宣传,使得种棉农民认识、了解和掌握棉花市场波动的规律,避免跟在价格变动后边频频和大幅度调整面积,而是保持棉花面积的大体稳定,从而稳定棉花的生产。

7 /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