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养生问答 疾病百科 养生资讯 女性养生 男性养生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五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2023-11-01 来源:华佗健康网
小学五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73人,参加考试的73人,总体来看,均分为21.13%,优秀率为12.8,及格率为38.8%,参考率为10%。四率之和是82.73%。

二、试题分析:

本次试题是五年级上册全部内容和《数学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编造而成,具有以下特点:

1、试题考查全面,覆盖面广。本试题共计六个大题,涵盖了教材中的所有内容,比较全面的考查了学生的学习情况。本卷在考查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适当考查了教学过程,较好的体现了新课标的目标体系。试题内容全面,覆盖了教材的所有知识内容,其中观察物体和图形的面积计算约占17%,计算题和应用定律与简便运算约占17%,单位换算约占12%,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约占35%,其他约占19%。试题又较好的体现了层次性,其中基础题约占85%,稍难题约占15%。

2、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生活价值,《课程标准》认为:“学习素材应尽量来源与自然、社会和生活,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考试试题应更是这一观念的航向标。本卷试题从学生熟悉现实情境和知识经验出发,选取来源与现实社会、生活,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可以直接额接触到得事和物,让学生切实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生活价值。

3、注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能力与创新有了较高的要求,一方面创新能力和思维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另一方面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的`培养需要教师的认同和相应的教学策略,所以创新题的出现应逐步使教师适应使学生适应。本次试题创新题的出现是比较适度。

三、试卷分析

(一)填空题内容的正确率65%,差的方面及成因分析

(1)1.05公顷=( )平方米,学生对公顷和平方米的进率记不准,导致答案正确率下降。

(9)找规律这样摆下去第24个是( )图形,由于学生对长方体和长方形的概念不清楚,不会画长方体,而画成长方形或者写成长方形的都算错了,其实学生是知道按规律下来是哪个图形,写长方形和画长方形的其实都是正确的答案。

(二)判断题的正确率为80%。

差的方面及成因分析:(5)2.5×4÷2.5×4=1( × )学生对这样的运算老是习惯性的同时算左右的乘法,最后算中间的除法,这是由于学生爱犯的一些习惯性的错误,不认真的缘故造成的。

(三)选择题失分为40%。

差的方面及成因分析:(6)市话是0.4元3钟学生都是按一分钟0.4元进行计算的,造成错误的原因主要是我平时没有进行这方面的强调,学生平时训练的都是一分钟多少钱,也有少数的学生写对的,细心的学生就发现是3分钟0.4元。

(四)计算正确率为70%。

直接写出得数出错较多的是1.5÷30,学生对小数点的移动总是掌握的不是很好。

竖式计算0.42×8.63在列竖式的时候学生不知道根据老师说的利用乘法的交换律把两个数交换一下位置这样计算简便,不容易出错,而是写成三排这样造成数位不对齐,或者根本就没乘完,这是学生不细心造成的。

能简便的要简便计算的题(3.2+0.128)÷0.8出错的较多,原因是学生对小数的除法在计算的时候老是不能很好的掌握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和缩小相同的倍数,计算中出错的都是因为计算不熟练,不能细心计算,计算完以后不能检查。

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学生出错的很少,说明学生在这方面掌握的较好。 (五)名师讲堂正确率为90%。

对于圆木、钢管堆成的梯形的根数的计算,平时训练的较到位,学生基本可以掌握,但对于一部分潜能生仍然有一些计算上的错误出现。

(六)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这部分很少学生拿满分。

1、(1)肖红跳过了多少米?(2)陈英跳的高度比李明低多少米?学生90%能计算对,只有一少部分同学在计算小数加减的时候老是不细心。

2、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计算收稻子的情况90%的同学能计算成,只是有少部分同学仍然是计算上的错误。

3、(1)可以从2人的双人观光船想起。 ( 2 ) 可以从3人的双人船开始想起。

从学生所列的表格来看学生对这部分掌握的不是很好,主要是平时落实的不到位,复习的时候也没有重点复习的缘故。

4、本题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题,大部分学生做的还可以,只有一少部分学生没有理解题的意思,主要是平时也,没有给学生训练过这方面的题,一些理解能力较差的同学就完成不了。

5、这个题是统计图,也是实践性很强的一个题,大部分同学能完成,基本上都会绘制条形统计图,也能根据看图获得信息,个别人不会安排怎么进货。说明孩子们还是实践的少,不能变知识为能力。

四、对今后教学工作的建议。

1、继续加强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这次的试题来看学生的学习习惯不是很好。

2、加强数学知识和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形成过程与能力发展并重。 3、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注意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4、注重知识的落实和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5、教学设计的提问和练习要满足不同学生的求知欲。对难度较大的题目平时尽量提高要求,达到学生能掌握的范围,对与一些基础的知识一定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掌握落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