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法律文书综合习题
一、简答题
1.简述法律文书的概念、种类及其与司法文书、诉讼文书的联系与区别。
法律文书是我国司法机关(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检察院、法院、监狱及劳改机关等)、公证机关、仲裁组织依法制作的处理诉讼案件和非诉讼案件的法律文书,以及案件当事人、律师和律师组织自用或代书的法律文书的总称。
法律文书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A按照制作主体的不同,可分为侦查文书、检察文书、裁判 文书、公证文书、仲裁文书、律师实务文书等;
B按照文书名称和用途的不同,可分为报告类文书、通知类文书、决定类文书、裁判类文书等;
C按照表达方式和表现形式的不同,可分为文叙述式文书、填空式文书、笔录式文书和表格式文书;
D按照文书体例的不同,可分为信函式文书、致送式文书、宣告式文书等。
2.法律文书的基本恃点有哪些?
A主旨的鲜明性;B材料的客观性;C内容的法定性;D形式的程式性;E解释的单一性;F使用的实效性。 3.简述法律文书的主要作用。
A具体实施法律的重要手段;B生动宣传法律的现实教材;C记录法律活动的文字载体;D考核法律人才的重要内容;E保存法律事务的文书档案。
4.法律文书在叙写事实时应掌握哪些要点?
A事实要素,齐全完备;B关键情节,具体叙写;C因果关系,交代清楚;D争执焦点,抓准记清;E财务数量,记叙确切;F叙述事实,平实有序;G材料选择,真实典型;H列举证据,确凿可信。 5.法律文书应从哪些方面阐述理由?
A认定事实,以实为证;B分析事理,以法为据;C引证法律,明确具体;D前后照应,统领全文。
6.简述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的概念和功能。
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是指公安机关侦查人员对受理刑事案件的材料经过审查,认为符合立案条件,并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案件,报请领导审查批准是否立案的法律文书。
其功能:A是依法确认案件成立,是刑事诉讼活动开始的文字凭据;B是对侦查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因为立案报告书对案情进行了一定分析,并提出了侦查计划,指导侦查工作顺利进行。 7.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的正文应写明哪些内容?
A立案的事实依据:包括(1)案件来源和报案人员简况;(2)案件和侦查对象的情况。
B立案的理由和法律依据:这一部分通过案情分析,阐明立案的理由和法律依据,以说明立案侦查的正确性、必要性,并为制作侦查计划打下
基础。
C侦查计划:包括(1)侦查的方向和侦查的范围,以及主要任务;(2)查明案情应当采取的措施、方法和步骤;(3)侦查力量的组织和分工;(4)需要有关方面配合的各个环节如何紧密衔接;(5)侦查的时间要求,即预计各项任务完成的时间,整个案件侦破的时间。 8.通缉令的正文部分应写明的内容有哪些?
A简要案情:应以概括的方法写明案件事实,需要保密的,则有选择进行叙写。B被通缉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身份证号码、体貌特征和携带物品。C工作要求和注意事项。D联系人、联系电话。E附项:即在通缉令中附被通缉人照片、指纹及社会关系。 9.简述提请批准逮捕书的概念和功能。
提请批准逮捕书:是公安机关对符合《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的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提请同级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时制作的法律文书。
功能:它是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的基础和依据。人民检察院收到提请批准逮捕书,必须在法定的期限内对案件进行审查,并作批准逮捕、不批准逮捕或者补充侦查的决定。 10.简述起诉意见书的概念和功能。
起诉意见书:是指公安机关就侦查终结的案件,认为犯罪嫌疑人涉嫌某罪,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依法向同级人民检察院提出起诉意见时制作的法律文书。
其功能:A它是公安机关对侦查终结的案件的总结和结论,也是公安
机关请求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的法定文件。检察机关必须依法予以审查,并决定是否起诉。B它也是检察机关审查案件的基础和依据。C它标志着公安机关侦查工作的结束,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的开始,并且体现了公、检、法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分工负责、互相配合和互相制约的原则。 11.起诉意见书的正文部分应写明哪些内容?
A犯罪事实:应写明经侦查终结认定犯罪嫌疑人所犯的罪行。即写明犯罪嫌疑人在何时何地,在何种情况下,出于何种动机何种目的,采取何种手段实施犯罪,涉及哪些人,具体犯罪情形怎样,造成什么危害后果,事后态度如何,有哪些证据证实犯罪事实属实,等等。
B提出起诉意见的理由和法律依据。主要说明犯罪嫌疑人的行为触犯了我国刑法哪条哪款,涉嫌什么罪,因此应当依法审查起诉。之后援引《刑事诉讼法》第129条作为法律依据。 12.简述要求复议意见书的概念和功能。
要求复议意见书:是指公安机关认为同级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决定或者不起诉决定有错误,依法要求同级人民检察院对其决定重新复议时制作的法律文书。
功能:它是公安机关行使要求复议权的具体体现,对人民检察院进行刑事诉讼活动有制约作用,可以促使人民检察院正确执行法律,严格依法办事,避免差错,确保办案质量。 13.什么是立案决定书,它的功能是什么?
立案决定书:是人民检察院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依法应由本院决定立案侦查时所制作的文书。
功能:它是人民检察院对案件进行侦查的合法依据。决定立案后,人民检查站才能依法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各种侦查措施。立案决定书是人民检察院在审查起诉阶段前最主要的法律文书之一。
14.简述批准逮捕决定书的概念、功能及制作时应注意的问题。 批准逮捕决定书:是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案件进行审查后,依法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时制作的文书。
功能:它是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的凭证,也是公安机关执行逮捕的依据。
制作时应注意:A对已撤销原批准逮捕决定而被释放的犯罪嫌疑人,又需要逮捕的,人民检察院应当重新制作批准逮捕决定书。B人民检察院输审查批捕案件时,发现应当逮捕而公安机关未提请批准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应当建议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 15.简述起诉书的概念和功能。
起诉书:是人民检察院经侦查或审查确认被告人的行为构成犯罪,依法应当交付审判,而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的文书。
功能:A对侦查机关来讲,起诉书是确认侦查终结的案件,犯罪事实、情节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侦查活动合法的凭证;B对检察机关来讲,起诉书是代表国家对被告人追究刑事责任交付审判的文书,又是出庭支持公诉,发表公诉意见,参加法庭调查和辩论的基础;C对审判机关来讲,起诉书引起第一审程序的刑事审判活动,既是人民法院对公诉案件进行审判的凭据,又是法庭审查的基本范围;D对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来讲,起诉书戏是告知已将被告人交付审判的通知,又是公开指控被告人犯罪行
为的法定文书。
16.写作起诉书的理由时应阐明哪些内容?
A概括阐明被告人行为的犯罪性质和构成罪名;B指出被告人犯罪行为触犯的刑事法律条款,这是定罪和追究刑事责任的根据;C认定被告人是否具有从重、从轻、减轻处罚的情节和法律依据,依法提出量刑的倾向性意见;D写明作出起诉决定的法律依据,即写明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对被告人提起公诉的法律依据。 17.简述不起诉决定书的概念和功能。
不起诉决定书:是人民检察院对侦查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时所制作的文书。
功能:不起诉决定是重要的检察措施。不起诉决定书是人民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的凭据,具有终止本案刑事诉讼,免予追究被不起诉人刑事责任的法律效力。不起诉决定书一经送达,犯罪嫌疑人羁押的,应当立即释放。
18.简述公诉意见书的正文部分应写明的内容。
A阐明检察人员出庭支持公诉的法律根据、法庭上的身份、职责。应当按规定程式写明。B简要概括评述法庭调查结果。这部分主要是公诉人阐述对法庭调查的意见,目的是用法庭调查的事实、证据、充分肯定公诉意见。应根据具体情况,力求简明、准确。C阐述支持公诉的意见。这是本文书的主体部分。应当充分运用论据,围绕下述内容展开论证:论证本案认定的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揭露本案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论证起诉书定性、定罪意见的正确性;分析本案从重、从轻处罚情
节,阐述法定理由;阐述依法惩处的法律、政策依据;剖析犯罪原因,并结合本案实际,阐述预防犯罪的有关问题。 19.简述刑事抗诉书的概念和种类。
刑事抗诉书:是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确有错误的刑事判决或裁定依法提出抗诉时所制作的文书。
种类:A第二审程序的抗诉: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人经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时,在法定时限内,应当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B审判监督程序抗诉: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决定和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20.民事〈行政〉抗诉书的概念和适用范围是什么?
民事(行政)抗诉书:是人民检察院依照我国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关于法律监督的规定,对确有错误并已生效的民事(行政)案件的判决、裁定,向有关人民法院提出抗,要求重审予以纠正进所制作的文书。 适用范围是:对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行政)案件,在适用法律、认定事实等方面存在问题,导致确有错误的判决、裁定。 21.简述第一审刑事判决书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第一审刑事判决书:是人民法院对于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或者自诉人提起自诉的刑事案件,按照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第一审普通程序或者简易程序审理终结后,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法律规定,确认被告人有罪或无罪,构成何种罪名,适用何种刑罚或免除处罚而作出的书面
决定。
其特点:由于我国诉讼制度实行的是两审终审制,所以第一审刑事判决书的法律效力是处于待定状态,但它仍具备相应的法律约束力。如法定的上诉、抗诉期届满而检察机关、当事人均不抗诉、上诉,该判决即发生法律效力;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被告人无罪或者免除刑事处罚的,宣判后即应当释放在押被告人而无须等待判决发生法律效力;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处拘役或有期徒刑宣告缓刑的,尽管判决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第一审人民法院也应当先行作出变更强制措施决定,将被羁押的被告人改为监视居住或取保候审。
其作用:它在整个刑事诉讼活动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2.第一审刑事判决书的首部包括哪些内容?
包括:A法院名称和文书名称;B案号:依次由立案年度,制作法院、案件性质、审判程序的代字、顺序号组成。C公诉机关;D被告人:依次写明被告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出生地、文化程度、职业或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和因本案所受强制措施情况、现在何处。E辩护人:只写姓名、工作单位和职务。F案件的由来和审判经过。 23.第一审刑事裁判书在叙写案情事实方面应包括哪几部分内容? A控辩主张:(1)公诉机关的指控:包括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犯罪的事实、证据以及公诉机关对本案适用法律的意见。(2)被告方的辩护:一方面包括被告人的供述、辩解和自行辩护意见,另一方面包括辩护人的辩护意见和有关证据。
B经审理查明的事实和证据:对于人民法院经审查认定的事实,应写
明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被告人作案的动机、目的、手段,实施行为的过程、危害结果和被告人在案发后的态度等,紧密围绕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兼叙影响定性处理的各种情节。
24.第一审刑事判决书的判决理由部分应当写明哪些内容? A确定罪名:应以弄清分则规定的罪状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规定》为依据,首先结合案件具体事实并围绕犯罪构成要件叙述罪状,从而得出其触犯何种罪名的结论。罪名必须准确无误。
B明确情节:被告人是否具有法定或酌定从重或从轻、减轻、免除处罚等情节中的一种或多种时,应当予以认定并明确表述。 C对公诉机关指控表态。
D对被告人的辩解及辩护人的辩护意见表态。
判决的法律依据:引用的法律依据,应当包括司法解释在内。引用法律依据时,应当准确、完整、具体,并要有一定的条理和先后次序。 25.简述第二审刑事判决书的概念和特点。
第二审刑事判决书:是第二审人民法院受理当事人不服第一审判决提出上诉或者公诉机关就第一审判决提出抗诉的刑事案件后,经审查查明原判决在适用法律上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或者原判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经二审查清事实后依法改判时作出的书面决定。
其特点:A是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抗诉案件,由审判员三至五人组成合议庭进行;B是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抗诉案件,应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九条第(2)、(3)项第一百九十条、第一百
九十六条之规定,作出改判的决定;C是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抗诉案件后所作出的判决,是终审判决。
26.第二审刑事判决书的写作重点是什么? 写作重点是正文部分:
A事实和证据:(1)对控辩主张的表述:有分歧的事实和理由应当详写,没有分歧的事实和理由可以略写。对上诉、抗诉意见无论是否采纳,都应当进行分析论证,并阐明是否予以采纳的理由。对不予采纳的意见,只须客观表述“不予采纳”即可,不必进行“批驳”。(2)对“经审理查明”的事实和证据的表述:应当针对一审判决中的错误以及上诉、抗诉的意见和理由进行叙事,二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和证据与原判没有变动或者无根本性变动的,重点叙述原判认定的事实和证据,而对第二审“审理查明”的事实和证据,进行概括叙述。对原判有较大改变的,重点叙述二审与原判认定事实和证据的不同之处,并据以证明其事实成立。
B判决理由:主要应当阐明二审查明事实成立的理由和适用的法律依据,即应根据我国的刑事法律及相关司法解释,从现有证据和犯罪构成上论述二审认定被告人犯罪成立或不成立或部分成立,以及应当如何定性处罚,有无区别于一审的法定从轻、减轻、免除处罚或者从重处罚的情节和法律依据。总之判决理由和依据应当详尽准确,具有说服力和针对性。 27.第二审刑事判决书的判决主文应当如何表述?
A写明人民法院对被告人判处主刑、附加刑以及主刑的起止时间等,对被告人改判无罪的,写明“宣告被告人无罪”。
B对于原审判决结果未分项表述,而第二审作部分改判的,则应当分
三项表述为:“一、维持__人民法院(__)刑初字第__号刑事判决中的。(写明维持部分的内容);二、撤销__人民法院(__)刑初字第__号刑事判决中的。(写明撤销部分的内容);三、。(写明改判的内容)。” 28.试举出三种常用的刑事裁定书。
A驳回自诉用刑事裁定书;B准许撤诉或按撤诉处理用刑事裁定书;C第二审维持原判用刑事裁定书。
29.简述第一审民事判决书的概念和它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第一审民事判决书,是人民法院按照第一审普通程序的规定,依法组成合议庭对一审民事案件进行审理后,就已经查明的案件事实和计算所,依照有关实体法的规定,对当事人之间的实体权利义务争议作出的书面处理决定。
它应包括的主要内容:A案由、诉讼请求、争议的事实和理由;B判决认定的事实、理由和适用的法律依据;C判决结果和诉讼费用的负担;D上诉期间和上诉法院。判决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和《样式(试行)》的要求,本类判决书由首部、正文(事实、理由、判决结果)和尾部三部分组成。 30.在第一审民事判决书中如何写清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A首先应按原告、被告和第三人的顺序分行列写当事人及其基本情况。若原告、被告、第三人不止一人时,应逐一列写完原告后,再逐一列写被告,最后写第三人。B其次,若当事人有诉讼代理人的,应在该当事人之后另行列写诉讼代理及其基本情况。
C当事人为自然人的,写明法律称谓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
族、职业或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住址为其住所所在地,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写经常居住地。当事人为法人的,写明其单位的全称和住所地,并另行写明法定代表人及其姓名、职务;对法人的住址的表述应书写“住所地。”。当事人为非法人组织的,写明其名称或字号和住所地,并另行写明代表人及其姓名、性别和职务。当事人为个体工商户的,写明业主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和住址;起有字号的,在其姓名之后用括号说明“系。(字呈)业主”。
D在诉讼过程中,被告提起反诉且成立的,还应分别写明各当事人在反诉中的法律称谓以表明各当事人在反诉中的诉讼地位。如“原告(反诉被告)__”、“被告(反诉原告)__”。
E诉讼代理人应具体写明法律称谓是法定代理人、指定代理人还是委托代理人。有多个代理人的,首先写法定或指定代理人,后写委托代理人。法定或指定代理人应写明姓名、性别、职业或工作单位与职务以及住址,并在姓名后括注其与当事人的关系。委托代理人是律师的,只写明其姓名、工作单位和职务。
F写诉讼参加人及其基本情况时,遇到特殊情况时可作适当变通。 31.第一审民事判诀书的正文部分应当写明哪些内容?
A事实:首先应写明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和争议的事实与理由,然后另起一行写明法院认定的事实和证据。
B理由:包括判决的理由和判决所依据的法律。主要是根据法院认定的事实和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或习惯,阐明法院对纠纷的性质、当事人责任和解决纠纷的看法。判决依据的法律是判决引用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
释。
C判决结果:是人民法院根据案件事实,依照法律,对案件实体问题作出的处理决定。判决结果应根据确认之诉、变更之诉或给付之诉的不同情况,正确地加以表述。特别是给付之诉,不论是给付物品、货币,还是要求义务人履行一定的民事行为,在表述上更要倍加注意,做天表述明白、肯定、具体、完整。
32.第一审民事判决书中交待上诉事项的规范写法是怎样的? 向当事人交待上诉事项,应表述为:“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__人民法院。”
33.民事调解书与民事判决书有何区别?
A适用的条件不同:民事调解书是人民法院依法进行调解,促成当事人自愿、合法达成解决纠纷的协议而予以认可时适用的法律文书。民事判决书则是人民法院对案件经过审查,就案件依法作出判决时适用的法律文书。
B体现的意志不同。民事调解书是人民法院在合法的前提下,对当事人自愿达成的协议的确认,着重体现了双方当事人的意志;民事判决书主要体现了人民法院依法先例的国家审判的权力。
C反映的内容及其文书格式不同:民事调解书的格式较为简单,内容扼要;民事判决书的格式较为复杂,且内容详实。
D发生法律效力的时间不同。民事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而一审民事判决书在送达当事人后并不立即生效,只有超过
了法定的上诉期限,当事人不诉的,才发生法律效力。 34.民事调解书的正文部分应当包括哪些内容?
A当事的诉讼请求和案件事实。诉讼请求包括原告、被告及第三人的主要意见。对于案件事实,可简明扼要地将民事案件事实的各种要素表述清楚,侧重写明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案情复杂的,可以叙写得详细一些,但与一审民事判决书的事实部分相比,仍简明概括得多。 B协议内容:是主文。在写作上不仅要规范,还要明确、具体、完整,便于履行。
C协议确认:法院对协议的确认应写在当事人达成的协议之后。 35.简述民事裁定书的概念和适用范围。
民事裁定书:是指人民法院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依法先例审判权,就解决诉讼程序方面的问题依法作出的书面处理决定。
适用范围:不予受理起诉;对管辖权提出异议;驳回起诉;诉前财产保全和诉讼财产保全;解除财产保全;先予执行;准许或者不准许撤诉;按撤诉处理;中止或终结诉讼;被正判决书中的笔误等。 36.简述第一审行政判决书的概念和功能。
第一审行政判决书:是第一审人民法院依照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的程序,对第一审行政诉讼案件审理终结后,依照法律、法规,参照有关行政规章,就案件的实体问题作出的书面处理决定。
功能:作出一审判决的案件,必须是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终结的案件(尚未审理终结的案件不能使用行政判决书);该判决必须是解决当事人之间争议的实质性的问题,即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是否合法、正确作出
公正判断的判决。如果是解决审理过程中的某些程序问题,则只能使用行政裁定书,不能使用行政判决书。 37.如何叙写第一审行政判决书的事实?
应写明合议庭根据庭审查证属实的证据认定的行政法律事实。该事实应包括被告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起因、过程、程序、目的(或被告不作为的事实);被告认定的原告行为的事实;被诉具体行政行为适用法律的情况等。认定案件事实应当坚持客观真实的原则。写作时应注意:A叙述的案件事实应当是行政法律事实;B应当清楚全面;C都有采信的证据印证;D避免合议庭认定的事实与当事人诉辩内容和合议庭认证结论间的简单重复。
38.第一审行政判决书的判决结果有哪几种?
A维持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B撤销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C部分撤销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D驳回原告诉讼请求的;E确认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与否的;F判决变更行政处罚的;G判决被告在一定期限内履行法定职责的。
39.提请减刑、假释意见书的正文部分应当写明哪几部分内容? A悔改或者立功表现的具体事实。这是减刑、假释的必备条件和事实依据,是重点内容,应当具体地、详细地叙写清楚。 B减刑、假释的理由:(1)依事论理。(2)依法论理。 C法律依据及监狱的意见。
40.监狱起诉意见书与公安机关起诉意见书有何区别?
A文书制作的法律根据不同:前者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21条第1
款,而后者的法律根据是《刑事诉讼法》第129条。
B文书适用范围不同:前者只适用罪犯在服刑期又重新犯罪或者发现了判决时所没有发现的罪行,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后者适用范围具有广泛性,社会上发生的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各类刑事案件一般均适用。
C要求起诉的对象不同:前者是正在服刑的罪犯;后者一般属于社会上的自由人,在文书中称为“犯罪嫌疑人”。两种文要求起诉的对象所处的法律地位不同。
D制作主体不同,署名不同:一为隶属于司法行政机关的监狱,一为公安机关。
41.对“死缓\"罪犯提请执行死刑意见书的正文应写明哪两项内容? A具体范围事实及有关证据。对罪犯故意犯罪的事实,应当具体地、详细地记叙清楚,特别是犯罪的时间、地点、涉及到的人和事、动机、目的、行为过程、主要情节、危害结果等要素要交代清楚。同时还应列举有关证据,证明所记叙的犯罪事实是客观存在的,确系该罪犯所为。 B提请执行死刑的理由和法律根据。通过对犯罪事实的分析评论,应得出“故意犯罪”的结论,并指明犯罪性质和社会危害性等,从而阐明执行死刑的理由。接着援引《刑事诉讼法》第210条第二款的规定作为法律根据,最后提出请求事项。
42.简述民事起诉状的概念和功能。
民事起诉状: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因自己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民事争议时,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依据事实和法
律,按照法定程序,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时制作并使用的法律文书。 功能:它既是人民法院受理民事案件的依据,也是原告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工具。
43.民事起诉状的正文部分应当写明哪些内容?
A诉讼请求:是指民事诉讼的原告诉请人民法院解决的具体问题。书写要明确具体,合法合理。
B事实与理由:是诉状的核心内容,一般分叙写。事实是提起诉讼、实现诉讼请求的基础和依据,也是人民法院进行裁判的基础和依据。叙写事实应当写明原告、被告民事法律关系存在的事实,以及双方发生民事权益争议的时间、地点、原因、经过、情节和结果。叙写事实应当注意:(1)必须实事求是;(2)应当围绕诉讼请求叙写;(3)既要反映案件的全貌,又要突出重点。
C证据:是证明案件事实真实性、可靠性的依据。应当注意:(1)证据的名称应当规范,必须符合法律规定;(2)有仅要写明证据的名称,还要写明证据的来源;(3)涉及证人证言的,应当写明证人的姓名和住址。 44.简述民事答辩状的概念和功能。
民事答辩状:是指民事诉讼的被告或被上诉人针对民事起诉状或民事上诉状的内容,针对原告提出的诉讼请求或上诉人提出的上诉请求作出答复,并依据事实与理由进行辩驳的法律文书。
功能:答辩状就是行使答辩权的有效工具。通过答辩状,被告可以充分阐明自己的观点与主张,使人民法院能够全面了解案情,作出公正裁决。
45.简述民事上诉状的概念、功能及其写作内容。
民事上诉状: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不服人法院作出的第一审判决或裁定,在法定上诉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请求撤销、变更原审裁判或请求重新审理的诉讼文书。
功能:民事上诉状是当事人行使上诉权,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有力工具,也是上一级人民法院依法对下一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或裁定进行全面审查,经过审理并依法作出裁决的依据。
其写作内容应当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称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及其代表的姓名;原审人民法院名称、案件的编号和案由;上诉请求和理由。 46.简述刑事自诉状的概念和功能?
刑事自诉状:是指刑事自诉案件的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为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制作并使用的法律文书。
功能:刑事自诉状是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工具,也是人民法院受理案件,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主要依据。 47.刑事自诉状正文部分的写作内容是什么?
A案由和诉讼请求:应写明控告的罪名和要求人民法院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请求。
B事实与理由:是核心内容应当分两部分叙写:事实部分应写明被告人犯罪的具体事实,理由部分应当以案件事实为基础,以有关法律规定为准绳,阐明起诉理由。
C证人姓名和住址,证据的名称、来源。证据是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
48.如何阐述刑事上诉状中的上诉理由?
上诉理由主要是针对原审判决、裁定的不当之处提出不服的理由,即上诉理由是上诉人对原审裁判的辩驳。叙写时应当摆事实、讲道理,要有的放矢,并引用有关法律作为依据。
实践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A针对原审认定事实的错误进行论证。B针对原审适用法律的错误(含对案件的定性错误)进行论证。C针对原审违反诉讼程序的错误进行论证。 49.简述行政起诉状的概念和功能。
行政起诉状:是行政诉讼的原告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具体行政行为的侵害,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依法处理的法律文书。
功能:行政起诉状是原告指控被告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非法的一种法律文书,是维护碑合法权益的工具,也是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的依据。 50.行政起诉状的正文部分包括哪些内容?
A诉讼请求:即原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所要达到的目的。应当简洁明了,言简意赅。
B事实与理由:叙写事实应当抓住关键性问题,写明被告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侵犯原告合法权益的事实经过、原因及其结果。理由应当根据不同的案情,有针对性地进行论述。首先应当提出对具体行政行为的不服之处,然后进行论述,说明行政机关处理的错误所在,表明自己的行为不
应当受到此种处理或对待。
C证据:举证责任在被告,但为了使人民法院查明事实,分清是百,正确适用法律,从而对案件作出公正的裁决,原告举证也是案件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51.简述法律意见书的概念和作用。
法律意见书:是指律师应当事人的要求,针对某项非诉讼法律事务,根据掌握的事实和材料,运用法律进行阐述和分析,作出肯定或否定结论后出具给当事人的书面意见。
其作用:就当事人的某些法律问题给予书面解答,为当事人确定行动的法律依据。
52.简述仲裁文书的概念和特点。
仲裁文书:是仲裁法律关系主体在仲裁活动过程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和仲裁规则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
其特点:A仲裁文书的制作主体是仲裁机构和仲裁当事人。B仲裁文书的制作必须符合法律和仲裁规则的规定。C仲裁文书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
53.简述仲裁协议书的概念、结构和写作内容。
仲裁协议书:是各方当事人自愿将他们之间已经发生或者将来可能发生的争议提交仲裁解决的书面协议。
其结构:一份独立的仲裁协议书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 其写作内容:A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应当是真实的明确的,即各方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或签订其他形式的仲裁协议时,一致同意采取仲裁方式
解决他们之间已发生或将来可能发生的争议。B仲裁事项:指各方当事人提交仲裁的争议范围。C选定的仲裁委员会:当事人在签订仲裁协议时,必须约定有权解决争议事项的仲裁委员会。 54简述公证文书的概念和功能。
公证文书:是国家公证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办理公证业务时所制作的各种具有国家证明效力的法律文书的总称。
其功能:公证书所证明的是一种法律行为、法律事实或有法律意义的文书。
55.试举出三种常用公证文书。 A合同、协议类的公证文书; B资格类的公证文书;
C招标、拍卖、提存类的公证文书。 56.试举出三种常用笔录。
A诉讼笔录;B讯问笔录;C现场勘查笔录。 57.辩护词主要应从哪几方面进行辩护? 辩护词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说明论辩:
A有关事实认定方面的论证和辩驳。事实是构成案件的基础,因此辩护人对检察院或自诉人所认定或提供的事实是否属实,有歪曲,往往是辩护词不达意中产生必须涉及的根本问题。倘若事实有误,特别是有重大出入或根本不存在的,则首先必须澄清事实,通过举证,说明事实真象。 B有关定罪问题的论证和辩驳。辩护人如作无罪辩护通常首先要从否定事实作起。而今主要是认为被指控的罪名不当,予以辩证。这种驳辩常
常要涉及不同罪名所构成的要件和特征;进行比较剖析,有的甚至要进行必要的法理论证。
C关于量刑问题的辩护。有关量型问题的辩护,在辩护词中多属于正面阐述观点和意见。根据事实和法律,正面阐明被告人应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意见和理由,并要引证相关的法律。
D有关程序问题的驳辩。如针对一审中所存在的程序上的错误,在二审中首先就程序问题予以驳辩,也是被告人的辩护人理应尽到的一种职责。
58.代理词应围绕哪些问题说理驳辩?
A确认法律事实或法律行为是否存在及其有无法律效力;B确认有无法律关系及其相互间是否享有权利和应否承担义务的问题;C确认案件性质和原被告方有无法律责任的问题。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1个或1个以上的正确答案} 1.从涵盖的内容来看,法律文书包括( C ) A司法文书、公证文书、仲裁文书、诉讼文书 B.司法文书、公证文书、仲裁文书、律师实务文书 C司法文书、公证文书、仲裁文书、民用法律文书 D.司法文书、民用法律文书、诉讼文书
2.依表达方式和表现形式的不同,法律文书可分为〈D 〉
A.侦查文书、检察文书、裁判文书、律师实务文书、公证与仲裁文书 B.报告类文书、通知类文书、决定类文书、裁判类文书 C信函式文书、致送式文书、宣告式文书
D.文字叙述式文书、填空式文书、笔录式文书、表格式文书 3.为判决书确定统一格式和写作内容始自( D ) A.唐代 B.宋代 C.明代 D.清代
4.法律文书的程式性主要表现在( BD )
A材料客观化 B.结构固定化C制作合法化D.用语成文化 5法律文书在论述理由时的基本要求是( ABCD ) A认定事实,以实为证 B.引证法律,明确具体 C分析事理,以法为据 D.前后照应,统领全文 6.通缉令属于侦查文书中的( A )文书。 A立案、破案类 B.强制措施类 C.侦查措施类 D.侦查终结类
7.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的正文部分应写明的内容是(ABCD ) A立案的事实依据 B.立案的法律依据 C立案的理由 D.侦查计划
8呈请拘留报告书的性质和特点表现为( ABCD ) A是公安机关内部使用的文书B.是签发拘留证的依据 C需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方能发生法律效力 D.属于刑事诉讼文书
9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应当作出的决定有( ABD )
A批准逮捕 B不批准逮捕 C撤销案件D.退回补充侦查
10.起诉意见书的首都与正文之间的成文化用语是(BC) A经我局侦查预审证实,犯罪嫌疑人__有下列犯罪事实 B.经我局侦查终结,证实犯罪嫌疑人__有下列犯罪事实 C经我局侦查终结,证实犯罪嫌疑人__有下列犯罪事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