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课程与素质教育有着内在精神的契合,为此,隐性课程建设的价值左位要以素质教育理 念为导向,以大学特色文化为内涵:隐性课程的设计途径决是于大学领导者的视野和水平以 及大学教师的隐性课程意识。 大学素质教育隐性课程
一、 隐性课程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在精神契合
隐性课程又称潜在课程、隐蔽课程,大学管理者越来越重视隐性课程,因为它的作用是内隐 的、潜移默化的、持久的。研究者对于隐性课程及英作用持有不同的看法。隐性课程是区别 于列人教学计划、有一泄教学材料、采用一泄教学方法的显性课程而言的。杰克逊就是从生 活的考察中借助解释学的方法,对于学校日常生活体验的潜在教冇功能成功地作出了结构性 的描述。 纵观传统、现代、后现代的课程观,当人们把课程解释为学生从学校习得的一切文化的总和 时,就包含了隐性课程概念所代表的内容。这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文化当然具有一种隐性功 能,隐性课程首当发挥隐性文化的功能。隐性虽是隐含的,但却是确实存在的。从心理学的 角度讲是一种非认知心理,靠情感、直觉来体验、体悟的,是一种非理性的无意习得。当然 这种无意习得需要创设一泄的情境,隐性课程并非是无意的,也需要建构。
隐性课程体现为学校的隐性文化,不只存在于课堂教学中,也存在于校园文化、校园建筑、 学校图书馆等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当中。隐性课程功能的发挥主要通过无意注意,通过情感体 验和深切的体悟产生作用。所以隐性课程作用于学生是一种体悟、内化的过程。当然这一过 程包含反思,通过反思获得智慧。
教冇从重知识与技能掌握到重智能发展,再到重素质的养成与完善,是对教育本质的逼近。 从根本上说,素质不仅仅是指特长,更重要的是指内在的灵魂:素质教育的重点也不在于发 展兴趣特长,而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大学生素质教育是一种近于教育本质的教育,注重人的个性自由和全而发展,而个性的核心 是个人的创造精神。创造精神是探索,是追求负责任的、理智的自主。素质教育的主要目的 是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这就需要一疋的氛围。\"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 创造精神的力量\"。人是一种丰富的存在,人都有自己的生命诉求,素质教育是一种切合人 性的具有理想意义的教育观念,并不是一种教弃模式、方法。素质教冇要培养一个整全的人, 而不是一个畸形的人。杜威的教育观点对素质教育很有启示,他认为教育即生活、教冇即生 长,把教育当成一个发展的过程。素质的养成过程是一个内化的过程,知识的习得过程是一 个外烁的过程。素质教育不只是增加知识的教育,也是素质养成及内化的过程。
中国的素质教育,就基础教疗领域而言,针对的是应试教育;就高等教冇领域而言,针对的 是一种狭智教育。之所以称其为狭智教育,是因为它一方而仅将教育偏于知识教育,另一方 而又在知识教育中疏略人文知识教育。素质教冇的提出是教育观的变革、是时代的呼唤,加 强大学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素质教冇不仅指向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及智能发展,也指向 精神生活及品性的养成。在这个层面上隐性课程与素质教育有着精神上的内在契合,都注重 教育的内化。 二、 隐性课程建设的价值定位
隐性课程作用是内隐的、潜移默化的,因为是内隐的,不像显性课程那样有一泄的汁划、教 材及评价模式,故隐性课程以潜在性和非预讣性为主要特征。隐性课程通常体现在学校和的 情境之中,包括物质情境、文化情境、人际情境,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或干扰教 疗目标的实现。有人认为隐性课程只是一种隐性的说法,旨在说明在学校生活中有许多因素 也在对学生的成长产生影响,这些影响有时甚至超过有意安排的课程活动。但对是否要开发 或利用潜在课程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既然是隐性的、非人为的因素也人为化的话,可能 是事与愿违,弊大于利:也有人主张既然实际上产生着影响,就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因素,以 便更好实现教育
目的。所以,隐性课程建设需要对其价值进行定位。 (一)
隐性课程建设要以素质教育为导向
隐性课程与素质教育都需要内化,在精神上存在高度的契介。隐性课程建设是素质教育的重 要内容,也是素质教育全而实施的必要条件。隐性课程通过潜移默化的力量,以润物细无声 的方式来感染学生,通过对美的享受来吸引学生。康徳认为美是最高意义的善,蔡元培曾经 提出“以美rn弋宗教\",隐性课程主要给学生以一种审美的享受,营造一种追求美的氛用。比 如当学生走进古朴幽雅的校园,英中的乌语花香、富有个性的建筑,学子间的相互尊重、理 解和关爱,便会使宁静、庄重之感油然而生,也易激发人的灵感和对未来的憧憬。
审美离不开一左的形象,美感具有形象性。色彩、线条、肖奏、音韵、旋律、端庄、淸秀、 髙雅、和谐等等都是基本的美学要素,大都通过直观、直感作用于人,通过情感和体悟作用 于人。审美还有一个审美感受的问题,与审美的前视角有一泄影响。隐性课程不但是非学术 的,也是学术的。比如当学生走进挂满了字画的图书馆走廊时,当学生经过富有特色的雕像 校园时,对于字画和雕像本身的理解程度决龙了学生是否会产生美感,对于字画和雕像人物 知识的了解程度决立了是否会产生审美共鸣。如果这个学生没有与此相关的知识,也就无需 提到美感乃至审美共鸣。\"
隐性课程建设需要与显性课程建设对接起来,隐性课程显著的徳育、智冇功能可以发展学生 的个性品徳,陶冶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提髙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受教育者全 而发展0。为此,隐性课程建设也要注重大学生素质的养成和内化,营造有利于学生成才的 良好氛用。 (二)
隐性课程建设以大学特色文化为内涵
大学文化体现岀大学的理念与特色,一所大学的隐性文化彰显一所大学的个性。大学隐性文 化首先在物质层而上要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比如优美的校园、幽雅的环境、富有特色的校园 文化、学术气息浓厚的图书馆、庄严古朴的博物馆等,总之隐性文化要与教学环境密切相关。 教学环境主要包括教学自然环境、教学物质环境、教学人际环境、教学观念环境、教学环境、 教学社会环境。
隐性课程建设应注重文化性,塑造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素质的文化氛囤,充分发挥\"文化疗人\" 的功能。从价值论的角度看,\"大学实际上是一个特殊的价值系统。大学这个价值系统之所 以特殊,在于它承载的任务不是简单地创造一种物的价值,而是要创造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 价值,而且是这些特殊的精神文化价值通过某些特殊的途径内化到大学生的心灵之中,并通 过他们的价值追求去创造社会的价值、国家的价值和民族的价值。大学的价值是而向大学生、 而向社会的,也是而向未来的\"。大学实现自己的价值系统需要构建自己独特的隐性文化, 因为隐性文化的个性往往体现大学的个性与特色。
隐性课程建设要结合本校的历史文化传统,既要尊重基本的教育规律,也要凝练自己的特色。 其主导思想应是: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营造文化育人的氛用,创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 凝练岀独特的大学精神,培冇师生奋发向上的精神,让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対外,在 加强校园硬件建设过程中要注重人文氛弗I的塑造,既要体现人为性的品格,又要体现自然性 的品格。总之,隐性课程建设既要体现科学内涵,又要体现人文氛用,具有足够的超越性和 神圣性,有利于培育大学师生的科学素养,提升人文精神。
大学应是彰显文化的场所,学校文化既要独立于社会文化,又要融入社会文化。学校要以自 己独特的先进文化去培养学生,越是特色鲜明的文化,对学生的有效作用越明显,也使隐性 课程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三、隐性课程建设的途径 (一)
大学领导的视野和水平
隐性课程建设作为素质教冇的重要组成部分、隐性文化的体现者,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反映出 大学领导者的视野和水平。素质教冇是一种教育理念,要求大学领导者具有以人为本、培养 学生
全而健康发展的教育理念。理念是全局性的、前瞻性的,应渗透到大学建设的各个环节。 大学领导者提岀教书育人,也提管理冇人、服务育人,苴中都包含隐性课程的功能。
大学领导者对于隐性课程建设的视野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岀苴对大学精神的理解,体现 大学文化的特色。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叶圣陶、蔡元培、梅贻琦、吴玉章等都注重学 校隐性课程的建设。
从隐性课程建设的内容来看,包括学术方而的和非学术方而的。大学的学术信念、学术理想、 学术民主是大学领导者必须考虑的。当今大学行政权力的泛化,很少被自觉予以扼制。对待 学术民主的态度很可能取决于其学术信念,学术信念本身就是隐性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只 有民主的氛囤、自由的空气才容易孕冇创造的种子,创新是个性的内涵,也是素质教育的真 谛。非学术方面来看,领导者要着力增厚学校人文底蕴、提升伦理地位、创建有特色的校风、 校貌,在管理中注重文化建设。 (二)
大学教师的隐性课程意识
大学生的成长需要良好的氛国和环境,对人才培养质量起主要作用的还是在课堂。课堂不仅 是常规课程的也是隐性课程的阵地,教师应努力创造各种条件,使之具有更鲜明的个性,产 生更大的隐性教育作用。事实上,学生在校园里接触最多、最久、最直接的是课堂,是其所 在的基地。应当说,小小的与课堂,从形式上看可做的文章与整个校园比要少得多,但从内 容上看则大有文章可做。教师的\"教风\"、的\"班风\",可做的建设性工作确实不少,教师肩负 着最重的任务0.
大学教师要树立隐性课程规划意识。如何解剖隐性课程,教师要做好应对的准备,要考虑到 隐性课程可能涉及到的影响因素,实现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对接。创设一个学生易于接受 的学习情境,教师的学术品质、学术风格、态度、情感都可能成为一种影响学生的\"弦外之 音\",也许若干年后,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是教师的思维品质。
教师在课堂上应主动开展体验教学,体验是需要情感和体悟的,而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复 杂而又充满激情的体验。教师和学生都是有自己独特情感的个体,教育就是为了人的全面自 由的发展,使人成为一个整全的人。人的复杂的心理世界、思维方式都会随着情感的体验而 改变,只有能体验的才是深刻的,只有能产生体验的才是能理解接受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