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检测某一植物组织细胞,发现分解有机物缓慢,酶的催化效率极低,则该细胞正在( )
A.分化 B.分裂
C.衰老
D.癌变
参考答案:
C
2.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用8%的盐酸可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 B.《观察洋葱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可以用低倍镜观察原生质层和液泡大小 C.《三大有机物的鉴定实验》还原性糖类和脂肪的鉴定原理相同,都是用显微观察法 D.在《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中可用95%的冷酒精析出含少量杂质的DNA
参考答案:
C
【考点】19:检测蛋白质的实验;1E: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1K:检测还原糖的实验;1P:检测脂肪的实验;3U: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L8:DNA的粗提取和鉴定.
【分析】1、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的作用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将染色体上的DNA和蛋白质分离,便于染色剂与DNA结合.据此答题.
2、观察洋葱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液泡大小、颜色的深浅、原生质层和细胞壁的位置. 3、DNA的溶解性
(1)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0.14mol/L溶解度最低),利用这一特点,选择适当的盐浓度就能使DNA充分溶解,而使杂质沉淀,或者相反,以达到分离目的. (2)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是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则溶于酒精.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将DNA与蛋白质进一步的分离.
【解答】解: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用8%的盐酸可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A正确;
B、《观察洋葱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可以用低倍镜观察原生质层和液泡大小,B正确; C、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不需要显微镜观察,C错误;
D、在《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中,DNA不溶于酒精,而其它杂质可以溶于酒精,因此可用95%的冷酒精析出含少量杂质的DNA,D正确. 故选:C.
3. 如图为患红绿色盲的某家族系谱图,其中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 )
A. 1号 B. 2号 C. 3号 D. 4号
参考答案:
B 【分析】
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7号为男性患者,故7号的致病基因来源于母亲。
【详解】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7号为男性患者,Y染色体来源于父亲,故7号的致病基因来源于母亲,而母亲不患色盲,故5号母亲的基因型为XB
Xb
,5号的父亲为正常男性,不携带色盲基因,故5号的色盲基因来源于母亲,即2号,故正确的选项选择B。 4. 下列有关内环境及其稳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血浆中含有血浆蛋白,血红蛋白,胰岛素等物质
B.长期营养不良导致浮肿时,血浆和组织液中的水分可以相互交换 C.剧烈运动后,内环境pH的相对稳定主要靠H2PO4﹣
/HPO42﹣
维持
D.心肌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直接来自于血浆
参考答案:
B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分析】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解答】解:A、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 B、水属于自由扩散,可以在血浆和组织液中相互交换,B正确;
C、剧烈运动后,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可以和血浆中NaHCO3发生中和反应,内环境pH的相对稳定主要靠缓冲物质H2CO3/NaHCO3,C错误;
D、心肌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直接来自于组织液,D错误. 故选:B.
5. 下列生物群体中属于种群的是 A. 生活在同一森林中的所有食草动物
B. 培养在同一培养皿中的所有的大小两个种的草履虫 C. 种在同一块地里的所有的二倍体小麦和普通小麦 D. 生活在某一地区的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等所有的人
参考答案:
D
6. 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体所发生的变异都可以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B.同一种群的雌雄个体之间可以相互交配并产生后代,同一物种的雌雄个体之间则不能 C.喷洒农药可使害虫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提高,而使害虫朝抗药性遂渐增强的方向进化 D.地理和生殖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
参考答案:
C
【考点】B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B8:物种的概念与形成.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可遗传的变异(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解答】解:A、只有可遗传的变异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错误; B、同一物种的雌雄个体之间可以相互交配并产生后代,B错误;
C、农药可以对害虫进行选择,保留抗药性个体,淘汰不抗药的个体,使害虫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提高,进而使害虫朝抗药性逐渐增强的方向进化,C正确;
D、生殖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新物种的形成不一定经过地理隔离,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物种的概念,要求考生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
要内容,掌握物种的概念,能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需要注意的是A选项,要求考生明确变异非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只有可遗传的变异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7. 下图表示基因型为YyRr的二倍体生物某器官核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D时期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目是E~I时期细胞中的两倍 B.L时期基因组成可能为YYRR、YYrr、yyRR、yyrr
C.E、M时期,由于遗传物质的解旋,染色体逐渐恢复为染色质 D.在G和I时期,细胞可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参考答案: C
8. 以下对高等动物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以及受精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核中的1∕2的遗传物质 B、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数之比为1:1 C、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是完整的精子
D、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是多种多样的,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因此 子代个体可有多种多样表现型 参考答案: D
9.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蓝藻、霉菌、水绵的细胞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 B.绝大多数细菌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但其主要成分不同
C.人和动物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都能分解有机物,释放少量能量并产生二氧化碳 D.抑制细胞膜上载体活性或线粒体功能,会阻碍根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 参考答案: C
10. 下列可以不在人体细胞的细胞器中进行的化学反应是
A.CO2的生成 B.胃蛋白酶的合成 C.血红蛋白的合成 D.ATP的合成
参考答案: D
11. 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0,如有一个两条链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是12276。合成这个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数目和指导合成它的DNA分子脱氧核苷酸数目依次是 ( )
A.144,432 B.144,864 C.120,360 D.120,720
参考答案: D
12. 观察到的某生物(2n=6)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如图所示。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体没有相互分离 B.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单体没有相互分离 C.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
D. 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 参考答案: A
13. 下列对糖尿病患者 “尿多”原因的解释,正确的是 A. 糖尿病患者的肾脏病变,导致产生的尿量增多
B. 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有葡萄糖,增加了尿液的渗透压,导致尿量增多 C.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浓度高,导致口渴,水喝得多而尿量增多
D. 胰岛素促进肾脏对水的重吸收,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减少导致尿量增多 参考答案: 答案:B
14. 关于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 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 D.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
参考答案:
A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一般情况下,富含氧气的血浆从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生成组织液,生活在组织液中的组织细胞通过有氧呼吸消耗部分氧气,导致毛细血管静脉端回流的组织液通常氧气含量相对较低. 【解答】解:A、一般情况下,生成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高,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低,故A选项错误;
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故B选项正确;
C、血浆中的大部分小分子物质均可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故C选项正确;
D、组织液中的大部分小分子物质也可以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故D选项正确. 故选:A.
15. (07苏、锡、常、镇四市联考)下列观点不符合生态农业设计思路的是 A.循环利用农业有机废弃物 B.调整产业结构,开展多种经营 C.保持生态系统内的生态平衡 D.以高能耗获得农业的高产量 参考答案:
D
16. 如图为分泌蛋白从合成到排出细胞外的全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分泌蛋白是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 B.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内质网、高尔基体和囊泡 C.④代表的物质是ATP
D.图中表示的过程在原核细胞中也能进行 参考答案: D
17. 下列能参与DNA合成的原料是
)
A.Dgtp B.ATP C.TTP D.dUTP 参考答案:
A
18. 科学家将含人的α——胰蛋白酶基因的DNA片段,注射到羊的受精卵中,该受精卵发育的羊能分泌含α——胰蛋白酶的奶。这一过程不涉及
A.DNA以其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
B.DNA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自我复制
C.RNA以自身为模板自我复制
D.按照RNA密码子的排列顺序合成蛋白质
参考答案:
C
19. 在果蝇中,长翅(A)对残翅(a)是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B)对白眼(b)是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现有两只雄果蝇甲、乙和两只雌果蝇丙、丁,这四只果蝇的表现型全是长翅红眼,用它们分别交配,后代的表现型如下:
甲X丁 乙X丙 乙X丁 ↓ ↓ ↓ 长翅红眼 长翅红眼 长翅红眼、残翅红眼 长翅白眼 长翅白眼、残翅白眼 对这四只果蝇基因型的推断正确的是( ) A.甲为AaXBY B,乙为AaXBY C、丙为AAXBXb D.丁为 AaXBXB
参考答案:
B
【考点】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知识,重在考查分析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 利用隐性纯合为突破口,先判断乙和丁的基因型,后判断甲和丙的。
20. 两个红眼长翅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设颜色基因为A、a,翅型基因为B、b。眼色与翅型性状的遗传方式分别是
表现型 红眼长翅 红眼残翅 白眼长翅 白眼残翅 雌性 3 1 0 0 雄性 3 1 3 1 A.常染色体遗传、伴X 遗传 B.伴X遗传、常染色体遗传
C.都是伴性遗传 D.都是常染色体遗传
参考答案:
B
21. 右图是果蝇细胞减数分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I表示的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4个染色体组 B. ①过程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和自由组合 C.图III中的a、b、c、d 4个细胞不可能有三个极体 D.若a细胞内有5条染色体,一定是过程②出现异常 参考答案: C
22. 健康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各种疾病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健康,下列关于各种疾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和风湿性心脏病都属于免疫缺陷病 B.艾滋病能传给下一代,因此这是一种遗传病
C.禽流感病毒入侵人体后,能诱发人体产生效应T细胞释放出抗体 D.用DNA探针检测肝炎病毒,利用的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参考答案:
D
23. 图甲表示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过程示意图,图乙表示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式图,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图甲中,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③
B.图甲中,④内CO2浓度最高 C.图乙中,⑥可处于不同的营养级 D.图乙中,⑧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参考答案:
B
24. 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增殖过程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周期的有序进行需原癌基因的严格调控 B. 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会大量利用T与U C. 有丝分裂的细胞中不含有性染色体 D. 染色体数目与DNA分子数目始终保持相同
参考答案:
A
原癌基因可以调控正常的细胞周期,A项正确;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进行DNA复制和RNA合成,会大量利用T与U,B项错误;有丝分裂的细胞中含有性染色体,C项错误;着丝点未分裂时,染色体数目是DNA分子数的2倍,D项错误。 【点睛】细胞周期中T与U的利用规律:
(1)分裂间期首先大量利用U,合成RNA,进行解旋酶、DNA聚合酶的合成。 (2)随后大量利用T,进行DNA复制。 25. 下列对“细胞学说”理解合理的是
①揭示了动植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②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的 ③提出了细胞膜结构的流动镶嵌模型 ④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
D
【知识点】细胞与化学组成综合
解析:细胞学说揭示了动植物结构的统一性,都是由细胞组成的,故①正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故②错误;细胞学说没有提出细胞膜的结构,故③错误;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他自己的生命,又对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④正确。综上,D正确。 26. 具有降血糖作用的胰岛素最可能出现在下列哪个细胞结构中?
A.内质网腔中 B.内质网产生的具膜小泡中 C.高尔基体腔中 D.高尔基体产生的具膜小泡中
参考答案:
D
27. 生物实验中常用盐酸处理实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盐酸解离根尖的同时也为龙胆紫染色创造酸性环境 B.盐酸处理染色质能促进DNA与吡罗红结合
C.盐酸浓度过高会破坏过氧化氢酶的空间结构导致其失活 D.盐酸处理细胞有利于健那绿对线粒体染色
参考答案:
C
【考点】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分析】盐酸是生物实验中常用的处理实验材料的物质.在观察有丝分裂实验中要用盐酸解离根尖,使细胞相互分离开来;在观察DNA和RNA分布实验中要用盐酸处理细胞,使细胞通透性增大;盐酸浓度过高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导致其失活.
【解答】解:A、在观察有丝分裂实验中要用盐酸解离根尖,使细胞相互分离开来;解离后要用清水漂洗,防止解离过度,A错误;
B、甲基绿和派洛宁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其中甲基绿能使DNA呈绿色,B错误; C、酶的作用条件温和,浓盐酸能破坏酶的空间结构而使酶失去活性,C正确;
D、健那绿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即线粒体的染色必需在活细胞中进行,而盐酸能破坏细胞的结构导致细胞死亡,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观察细胞中DNA、RNA 的分布、PH对酶活性的影响及观察细胞中线粒体实验中盐酸的作用,对于此类试题,学生需要加强对实验原理及操作过程的学习,明确实验试剂的使用目的与注意事项.
28.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从原代培养物或细胞系中选择和纯化可以获得细胞株 B .动物细胞培养基添加胰岛素的目的是调节血糖浓度 C .定期更换培养液的原因只是为了给动物细胞提供营养物质
D.胚胎干细胞培养时,加滋养层是为了抑制胚胎干细胞分化
参考答案:
A
29. 糖蛋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复合糖类,它 ( ) A. 由氨基酸和糖组成 B. 参与细胞基因调控 C. 参与细胞识别作用 D. 只存在于细胞质中 参考答案:
C
解析: 糖蛋白是由蛋白质与寡糖结合而成,不是由氨基酸和糖组成,它存在于细胞膜上,主要和细胞识别有关,不参与细胞基因调控。
30. 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脱氧核苷酸对模型(图中氢键数依此为2、3、2、2),其中正确的是 ( )
参考答案:
D
31. 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我国已经对转基因食品和转基因农产品强制实施了产品标识制度 B. 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都在转基因食品标签上警示性注明可能的危害 C. 开展风险评估、预警跟踪和风险管理是保障转基因生物安全的前提 D. 目前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主要集中在食用安全性和环境安全性上
参考答案:
B
32. 如图所示为不同条件下的同种酶促反应速度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影响AB段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是底物的浓度 B.影响BC段反应速度的主要限制因子是酶量 C.温度导致了酶促反应I和Ⅱ的速度不同 D.曲线I显示,该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为37℃ 参考答案: D
33. 下列关于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脂质中的磷脂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 B.维生素D和性激素不属于固醇类物质 C.脂肪比相同质量的多糖彻底氧化产能少 D.脂质在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上合成
参考答案:
A
【考点】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
【分析】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固醇,其中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 脂质中的磷脂和胆固醇是组成细胞膜的组成成分;
脂肪和糖类的元素组成均为CHO,但是脂肪的碳氢比例高,因此等质量的脂肪消耗的氧气多,释放的能量也多.
内质网与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有关,也是脂质合成的“车间”. 【解答】解:A、脂质中的磷脂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故A选项正确; B、维生素D和性激素都属于固醇类物质,故B选项错误;
C、脂肪的碳氢比例比糖类高,因此脂肪比相同质量的多糖彻底氧化产能多,故C选项错误; D、脂质在内质网上合成,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故D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脂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脂质的种类和其中的固醇的种类;识记并比
较脂肪和糖类的元素组成和能量的释放;明确脂质是在内质网上合成的.
34. 已知突触小体释放的某种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可导致突触后膜神经元产生抑制。能正确表示突触后膜接受该种递质后的膜电位状况以及兴奋的传导方向的图示是( )
参考答案: B
35. 研究发现,直肠癌患者体内存在癌细胞和肿瘤干细胞,用姜黄素治疗,会引起癌细胞内BAX等凋亡蛋白高表达,诱发癌细胞凋亡;而肿瘤干细胞因膜上具有高水平的ABCG2蛋白,能有效排出姜黄素,从而逃避凋亡,并增殖分化形成癌细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肿瘤干细胞与癌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同 B.肿瘤干细胞的增殖及姜黄素的排出都需要消耗ATP C.编码BAX蛋白和ABCG2蛋白的基因都属于原癌基因 D.用ABCG2抑制剂与姜黄素联合治疗,可促进肿瘤干细胞凋亡
参考答案:
C
【考点】57:细胞凋亡的含义;5B:细胞癌变的原因.
【分析】1、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属于正常的生命现象,对生物体有利;细胞坏死是由外界环境因素引起的,属于不正常的细胞死亡,对生物体有害.
2、癌细胞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特征为:(1)能无限增殖;(2)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3)癌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细胞间黏着性降低,易于在体内扩散转移.
【解答】解:A、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肿瘤干细胞与癌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同,A正确; B、肿瘤干细胞的增殖及姜黄素的排出均为耗能的过程,都需要消耗ATP,B正确;
C、BAX蛋白为凋亡蛋白,与细胞凋亡有关,故控制其合成的基因不属于原癌基因,C错误; D、姜黄素能诱发癌细胞凋亡,而ABCG2蛋白,能有效排出姜黄素,从而逃避凋亡,用ABCG2抑制剂与姜黄素联合治疗,可促进肿瘤干细胞凋亡,D正确. 故选:C.
36. 水中氧含量随水温的升高而下降。生活在寒温带湖泊中的某动物,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与其生活的水温有关。右图中能正确表示一定温度范围内该动物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随水温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
A
37. 一般来说被子植物双受精时,分别与两个精子结合的雌配子体细胞是
A.卵细胞与助细胞 B.卵细胞与中
央细胞
C.助细胞与中央细胞 D.中央细胞与反足细胞 参考答案:
B
38. 某种植物(二倍体)叶缘的锯齿状与非锯齿状受叶缘细胞中T蛋白含量的影响,T蛋白的合成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 T和t)控制,基因T表达的产物是T蛋白,基因A抑制基因T的表达。基因型为AaTt植株自交,F1中锯齿状植株与非锯齿状植株的比例是13:3,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F1产生的雌雄配子之间的结合是随机的 B.叶缘细胞含有T蛋白的植株,叶缘呈锯齿状 C.F1群体中,T基因的基因频率为2/3
D.能确定基因型为aaTT的叶缘细胞和根尖细胞中T蛋白的含量相等
参考答案:
A
解析:F1在形成F2时,F1产生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故A正确;由于F1中锯齿状植株与非锯齿状植株的比例是13:3,故aaT_为非锯齿状,其余都是锯齿状,则叶缘细胞缺少T蛋白,呈锯齿状,故B错误;F1群体中,TT占1/4,Tt占1/2,tt占1/4,则T基因的基因频率为1/2,故C错;aaTT的个体的叶缘为非锯齿状,即叶片细胞中含有T蛋白,由于细胞分化的原因,根尖细胞中T蛋白基因不表达表达,所以根尖细胞中不含T蛋白,D错误。
39. 据下图判断,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细胞吸收K+
时,ATP→甲+丁和甲+丁→ATP速度都会加快 B.乙中不含高能磷酸键,是RNA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C.丙物质为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
D.ATP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需要经过图示的整个过程
参考答案:
D
40. 用酶解法去除植物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然后在含14
C标记的葡萄糖培养液中培养3小时后,用放射自显影技术观察,该植物细胞内含有14C最多的结构可能是
A.核糖体 B.高尔基体 C.内质网 D.细胞核
参考答案:
B
二、 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
41. 下列与酶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探究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可以是酶的种类 B.探究酶的专一性时,自变量一定是酶的种类 C.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自变量不止一种 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因变量不止一种
参考答案:
D
42. 右图为高等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是动物细胞的 结构模式图,其中与细胞相互识别功能有关的糖蛋白位于 (填序号),与细胞分泌物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 (填序号)。
(2)组成该细胞的化学元素中,质量分数占细胞干重最多的是 。若该细胞为蛔虫的体细胞,则应没有的细胞器是[ ] 。若该细胞为衰老的细胞,则其特点之一是细胞膜通透性 。
(3)若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对图中细胞染色,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现象是 。
(4)能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相对稳定的结构是[ ] ,其功能特点为具有 。 参考答案:
43. 胰岛细胞的内分泌活动的协调有利于维持血糖平衡。如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胰岛素作用机理及引起胰岛素分泌异常的部分机理,其中抗体1、抗体2分别与相应受体结合后,能阻止葡萄糖或胰岛素与相应受体结合。
⑴由图可知: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是 ,其中枢位
于 。支配胰岛细胞的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促进胰岛β细胞的分泌,却不影响胰岛α细胞的分泌,原因
是 。
⑵胰岛素可通过作用于下丘脑神经元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验证此现象的实验思路是:将大鼠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在其下丘脑神经元周围施加适量的胰岛素溶液,另一组施
加 ,测定并比较施加试剂前后血液中 。
⑶用高浓度的糖溶液饲喂一只动物后,每隔30min检测其血糖浓度,结果见下表。请在答题卡指定位置构建一坐标图,并在坐标图上绘制血糖浓度变化的曲线图,并根据血糖浓度变化在同一坐标图上画出血浆中胰岛素浓度(μU·mL-1)变化趋势的曲线图。
⑷胰岛β细胞含有与某病毒相似的结构,若人体感染该病毒,自身免疫系统会产
生 (抗体1/抗体2)消灭病毒时可破坏胰岛β细胞,引起Ⅰ型糖尿病,该病可通过 治疗。
参考答案:
⑴神经-体液调节 下丘脑 胰岛α、β细胞与神经递质结合的受体不同(或胰岛β细胞上没有与该神经递质结合的受体)
⑵等体积(等量)生理盐水 胰高血糖素的浓度
⑶
⑷抗体1 注射胰岛素
本题考查的是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1)由图可知,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其神经中枢位于下丘脑,支配胰岛细胞的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促进胰岛β细胞的分泌,却不影响胰岛α细胞的分泌,原因是胰岛α、β细胞与神经递质结合的受体不同。(2)依题干可知,该实验探究的自变量为是否施加适量的胰岛素,可知对照组为空白对照,为控制无关变量,对照组应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测定并比较施加试剂前后血液中 胰高血糖素的浓度。(3)以时间为横坐标,血糖浓度为纵坐标,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以及胰岛素的作用可得:
。(4)Ⅰ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β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
足引起的,若人体感染与胰岛B细胞结构相似的病毒,自身免疫系统会产生抗体1消灭病毒时可破坏胰岛β细胞,该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