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养生问答 疾病百科 养生资讯 女性养生 男性养生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题

2024-04-05 来源:华佗健康网
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题

学校: 姓名: 班级: 考号: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1-12;13-16;17-20)

1. 如图所示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的是 ( )

A. 春天冰雪遇暖消融 B. 水烧开时,壶嘴冒出“白气”

C. 洗手后,用电热干手器将手烘干 D. 冬天,窗玻璃上出现美丽的“冰花”

2.诗词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中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诗词还包含着神奇的物理原理。《汉·乐府·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诗中,关于露的形成;《魏·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诗中,关于霜的形成。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 前者是汽化放热,后者是凝华放热 B. 前者是凝华吸热,后者是升华吸热 C. 前者是液化放热,后者是凝华放热 D. 前者是液化吸热,后者是凝固放热

3. 北方的冬季会出现“树挂”和霜,形成这类现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 ) A. 凝固 B. 液化 C. 升华 D. 凝华

4. 长春市的冬季,有时路旁树枝上会出现霜,从而形成雾凇景观,这一现象属于 ( ) A. 汽化 B. 升华 C. 凝固 D. 凝华 5.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

A. 早春河面上冰层消融 B. 初夏海面上雾气弥漫 C. 深秋的草木上结了霜 D. 寒冬的树上出现了雾凇 6. 以下有关物理量的估测,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 A. 一支2B铅笔的长度约为18 cm

B. 六月份南京的平均气温约为50 ℃ C. 中学生跑完50 m用时约4 s

D. 教室内一盏日光灯额定功率约为200 W

7.下列做法中,文明的是 ( )

A. 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照明 B. 用手电筒照同学的眼睛 C. 汽车在高速路上超速行驶 D. 夏天空调温度调得很低

8. 下列物态变化属于放热的有( )

A. 北方冬天的雾淞 B. 早上笼罩树林的雾渐渐散去。 C. 干冰升华制造舞台效果。 D. 春天来了冰雪熔化, 9. 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A. 早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 B. 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

C. 深秋,红红的枫叶蒙上白霜 D. 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

1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非晶体熔化时放热

B. 扇扇子是通过加快汗液的蒸发而使人感到凉快 C. 高压锅可以使锅内液体的沸点降低

D. 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的“白气”,是从冰箱里冒出的水蒸气

11. 小天在使用冰箱时,发现了许多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现象。他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 拉开冷冻室的门,有时能看见“白气”,这是液化现象

B. 湿手伸进冷冻室取冰棒时,有时感觉手被冰棒粘住了,这是汽化现象 C. 放入冷冻室的矿泉水结了冰,这是凝华现象

D. 从冷冻室取一瓶冰冻的汽水,过一段时间后瓶的外壁出现了小水珠,小水珠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12.夏天,小明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几个冰块,放入盛有常温矿泉水的杯中,过一会儿,他用吸管搅动冰块,发现这几个冰块“粘在一起了”,如下图所示。其主要成因是 ( )

A. 水的比热容较大 B. 水的凝固 C. 水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 水的汽化 13. 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 放置于衣柜中的樟脑球逐渐变小,是汽化现象 B. 烧开水时,锅中水面上冒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C. 深秋,地面上出现的霜,是凝固现象

D. 严冬,结了冰的衣服也能变干,是升华现象 14. 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 )

A. 初春,积雪消融 B. 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

C. 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D. 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了

15.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 )

A. 给湿头发吹热风 B. 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C. 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 D. 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

16. 北方的冬天,可以看到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清晨,人们有时会看到路边的草或树叶上结有露珠。这些都是 ( )

A. 汽化现象 B. 液化现象 C. 升华现象 D. 凝华现象 17. 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会蒙上一层小水珠,是汽化现象 B. 衣柜里的樟脑片逐渐变小,是由于樟脑片熔化了

C. 北方冬天美丽的雾凇是空气升华形成的 D. 夏天往饮料里加的冰块是凝固形成的

18. 夏季,人们漫步浑河边,微风吹过,分外凉爽。每当夜幕降临,太阳能路灯亮起,美丽的大桥倒映水中,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桥在水中成的是等大的实像

B. 风加快人体汗液蒸发,蒸发吸热,人感觉凉爽 C. 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D. 路灯同时亮、同时熄灭,所以路灯是串联的

19.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

A.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20. 冬天戴眼镜的人进入温暖的室内时,镜片会变得“模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室内的水蒸气发生了 ( )

A. 液化 B. 凝华 C. 汽化 D. 凝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2;13-17;18-20(空))

21. 如图所示,在一些大型演出中,人们会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制造出“云雾缭绕”的场景。由于干冰发生_______变成气态,大量吸收了空气中的热量,使得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______而变成了液态的白雾(以上两空都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2. 重庆是名符其实的“雾都”, 雾日之多不仅冠于全国,就是世界著名的国际雾都也望尘莫及,究其原因是重庆处于川东盆地的边缘,四面群山环抱,两江在此交汇,江水______不易扩散,潮湿的空气处于饱和状态,水蒸汽由于________凝结成雾。

23. 木块A长度是___________; 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图中温度计的读数是_____________.

24. 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该物质_ ___晶体(填“是”或“不是”),该过程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_____min,熔化过程中它的内能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5. 如图是小天探究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该晶体的熔点是 ℃,它在熔化过程中需要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26. 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用酒精灯对水进行加热,实验中完全燃烧了5.6 g酒精,则放出了 J的热量;若这些热量的30%被150 g、25 ℃的水吸收,则水升高的温度

是 ℃。[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 J/(kg·℃),酒精的热值为3.0×10 J/kg,环境为1标准大气压]

3

7

27. 今年举行的武汉马拉松吸引了两万多名国内外选手参赛,如图为选手们通过建成通车60周年的武汉长江大桥时的情景。半程马拉松的距离约21 km,排名第一的选手用时约70 min,这名选手跑完半程马拉松的平均速度为 m/s。赛前气象部门实施人工降雨,有效减轻了赛事当天的降雨量。人工降雨的方式之一是将干冰投撒到云层中,干冰 时从周围吸收大

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 成小水滴或 成小冰晶,下落而形成雨。

28. 冰箱内壁的霜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凝华过程中要 热量,市面上销售的 “无霜” 冰箱是通过加热系统短时升温,将霜 (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成水后马上恢复制冷因此“无霜”。

三、综合题(除29(2)最后一个空 3分,其它每空2分,共21分)(29;30)

29.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防冻冷却液

汽车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利用防冻冷却液在散热器管道内循环流动,将发动机多余内能带走,使发动机能以正常工作温度运转。防冻冷却液主要由水和不易汽化、密度比水小的某种防冻剂(简称原液)混合而成,原液含量(防冻剂占防冻冷却液体积的比例)越高,防冻冷却液的比热容越小,防冻冷却液的凝固点和沸点与原液含量的关系分别如图甲和图乙所示。 选用时,防冻冷却液的凝固点应低于环境最低温度10 ℃以下,而沸点一般高于发动机最高工作温度5 ℃以上。

甲 乙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水代替防冻冷却液,在北方寒冷的冬天,停车时间比较长,会因水结冰容易导致散热器管道胀裂,为什么?因为当水结冰时, ,所以把散热器管道胀裂。

(2)设某品牌汽车的发动机工作温度为90~101 ℃,所在地区最低温度为-17 ℃,应选用何种较合适比例的防冻冷却液 (填“35%”“45%”“55%”或“65%”),简述选用理由: 。(3分)

(3)现有原液含量为75% 的防冻冷却液长时间使用后,由于汽化会减少,与原来相比,防冻冷却液的哪些物理量发生了变化,如何变化?(示例:体积变小)

① ,② ,③ , 30. 小明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加热一定时间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 ℃; (2)当观察到 时,说明水已沸腾;

(3)水在沸腾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再升高,但酒精灯要持续加热,这说明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 ;

(4)图乙中能正确表示实验过程中水温度变化的图象是 (填“A”“B”“C”或“D”)。

四、实验题(除31(2) 3分,其他每空2分,共19分)(31;32;33)

31. 将两支内径不同、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观察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计的示数。 (1)观察到的现象是( ) A.内径细的上升得高,示数大 B.内径粗的上升得高,示数大 C.内径细的上升得高,示数一样 D.上升高度一样,示数也一样

(2)试简述出现上述现象的理由。(3分)

(3)用这两支温度计测同一液体的温度,内径 (填“粗”或“细”)的温度计测得的温度更准确些。

32.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萘的熔化和凝固的实验装置,小丽根据实验中得到的数据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乙所示。

(1)由图乙可知萘熔化用时 min,在这段时间试管中的萘处于固液共存态。 (2)通过萘的熔化实验图象可知,萘属于 (填“晶体”或“非晶体”)。

33. 如图(甲)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这种物质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BC段,物质处于 (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不断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

参考答案

1. 【答案】B【解析】冰雪消融属于熔化,选项A错误;冒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选项B正确;洗手后,手被烘干属于汽化,选项C错误;窗玻璃出现的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选项D错误。

2. 【答案】C【解析】露的形成是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 ,霜的形成是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液化、凝华都是放热的过程,C正确。

3. 【答案】D【解析】北方的冬季出现的树挂和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选项D正确。

4. 【答案】D【解析】树枝上出现的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选项D正确。

5. 【答案】A【解析】冰层消融是熔化现象,选项A正确;雾气弥漫是液化现象,选项B正确;草木上结了霜是凝华现象,选项C正确;寒冬的树上出现雾凇是凝华现象,选项D错误。 6. 【答案】A【解析】一支2B铅笔的长度在20 cm左右,选项正确A;夏季最高气温一般不超过40 ℃,选项B错误;中学生跑完50 m用时在7 s左右,不可能达到4 s,选项C错误;教室内一盏日光灯额定功率在40 W左右,选项D错误。

7. 【答案】A【解析】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可以节省能源,故A是文明的;用手电筒照射同学的眼睛,有可能弄伤同学眼睛,故B是不文明的;在高速路超速行驶会有危险,故C是不文明的;夏天将空调温度调的太低对身体不好,且浪费资源,故D是不文明的。

8. 【答案】A【解析】北方冬天的雾淞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为固态形成的,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A符合题意为答案。

雾是小液滴,早上笼罩树林的雾渐渐散去是汽化现象,汽化吸热,故B不符合题意。 干冰升华吸收热量,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来制造舞台效果,故C不符合题意。 春天来了冰雪熔化,是熔化现象,熔化吸热,故D不符合题意。

9. 【答案】A【解析】早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属于熔化现象,熔化吸热。 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热。 深秋,红红的枫叶蒙上白霜,属于凝华现象,凝华放热。 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属于凝固现象,凝固放热。 故A符合题意为答案。

10. 【答案】B【解析】无论是晶体还是非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都需要吸收热量,选项A错误;扇扇子可以加快汗液的蒸发,蒸发吸热,因此人会感到凉快,选项B正确;高压锅内的气压很高,提高了液体的沸点,从而能使食物熟的更快,选项C错误;夏天打开冰箱看到的“白气”,是周围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冰箱里冒出来的冷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选项D错误。

11. 【答案】A【解析】冰箱冷冻室冒“白气”,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选项A正确;手被冰棒粘住,是由于手上的水遇到冷的冰棒凝固成冰,选项B错误;矿泉水结冰是矿泉水

遇冷凝固形成的,选项C错误;冰冻的汽水瓶外出现小水珠,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选项D错误。

12. 【答案】B【解析】夏天,小明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几个冰块,放入盛有常温矿泉水的杯中,因为冰的温度很低,冰吸热升温,而冰块间的水放热降温,当水的温度等于0 ℃后,继续降温则水凝固成冰,从而使冰块粘到一起,故答案选B。

13. 【答案】D【解析】放置于衣柜中的樟脑球逐渐变小,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属于升华现象,选项A错误; “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悬浮在空中所致,属于液化现象,选项B错误;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固态,属于凝华现象,选项C错误;严冬,结了冰的衣服也能变干,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属于升华现象,选项D正确。

14. 【答案】B【解析】积雪消融,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故B符合题意;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固态的冰直接变成水蒸气,属于升华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15. 【答案】C【解析】给湿头发吹热风,可以提高液体的温度和加快空气流速,从而加快头发上水分的蒸发,故A不符合题意;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可以提高液体的温度和加快空气流速,从而加快衣服上水分的蒸发,故B不符合题意;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可以减慢酒精周围空气流速,从而减慢酒精的蒸发,故C符合题意;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可以增大水的表面积从而加快水分的蒸发,故D不符合题意。

16. 【答案】B【解析】“白气”是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露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选项B正确。

17. 【答案】D【解析】镜片上的小水珠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液化形成的,属于液化现象,故A错误;樟脑丸逐渐变小,是由于樟脑丸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B错误;北方冬天里美丽的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故C错误;冰块是水由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故D正确。

18. 【答案】B【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桥在水中成的是等大的虚像,故A错误;风加快人体表面空气流速,加快人体汗液蒸发,蒸发吸热,所以人感觉凉快,故B正确;太阳能可以从自然界源源不断得到,属于可再生能源,故C错误;路灯工作时互不影响,连接方式是并联,故D错误。 19. 【答案】D【解析】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附着在植被表面,故A错误;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附着在植被或者建筑物表面,故B错误;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故C错误;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D正确。

20. 【答案】A【解析】本题通过生活中的现象考查对液化过程的理解.从寒冷的室外进入室内后,眼镜的温度很低,而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发生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镜片上,使镜片模糊.

21. 【答案】 升华 ; 液化

【解析】“云雾缭绕”的场景。由于干冰发生升华变为气态时,吸收了空气中的大量热量,使

得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液化而变成了液态的白雾。

22. 【答案】 蒸发; 液化

【解析】重庆是名符其实的“雾都”, 究其原因是重庆处于川东盆地的边缘,四面群山环抱,

两江在此交汇,江水蒸发不易扩散,潮湿的空气处于饱和状态,水蒸汽遇冷由气态变为液态,液化凝结成雾。

23. 【答案】 1.30 ;热胀冷缩 ; -28℃

【解析】由图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木块A的长度=7.30cm-6.00cm=1.30cm。

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温度计刻度向上变小,故为零下温度,因此温度计的示数为-28℃。

24. 【答案】 是;6 ; 增大

【解析】由图可知,该物质熔化图像有一段平直的线段,表示物质吸收热量温度不变,该物

质是晶体。

熔化过程从第6min开始至第12min结束,大约持续了6min,熔化过程中它吸收热量内能增大。

25. 【答案】60; 吸收

【解析】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即为熔点,由图可知为60 ℃,熔化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26. 【答案】1.68×10 ;80

5

【解析】酒精放出的热量Q放=mq=1.68×105 J,水吸收的热量Q吸=30%Q放 =5.04×104 J,由Q吸

5.04×104J=cmΔt得,Δt===80 ℃。 𝑐𝑚4.2×103J/(kg·℃)×150×103kg

𝑄吸

27. 【答案】5; 升华 ;液化 ;凝华

【解析】由题意知路程s=21 km=21 000 m,运动时间t=70 min=4 200 s,可求得平均速度v=𝑡=

21000m

=5 m/s;干冰投撒在云层中,在常温下可直接升华为气态,并吸收大量的热,使温度降低,空4200s

𝑠

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者凝华成小冰晶落下,形成降雨。

28. 【答案】放出; 熔化

【解析】水蒸气凝华过程需要放热,霜是固态,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过程,吸收热量。

29.(1) 【答案】体积变大

【解析】相同质量的水结冰后,由于水的密度大于冰的密度,根据ρ=𝑉知,水结冰后体积变大; (2) 【答案】55% 此含量符合题设条件要求:①凝固点低于环境温度10℃以下;②沸点高于

发动机最高工作温度5 ℃以上;③防冻冷却液的比热容较大。(或者:原液含量55%的防冻液凝固点低于-27 ℃,沸点高于106 ℃,而且它的比热容比含量为65%的大 )

𝑚

【解析】发动机所在地最低气温为-17 ℃,防冻冷却液的凝固点应低于环境最低温度10 ℃以

下,则混合液的凝固点在-27 ℃以下;汽车的发动机工作温度为90~101 ℃,而沸点一般要高于发动机最高工作温度5 ℃以上,则混合液的沸点在106 ℃以上;且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所以选择55%的防冻液较为合适;

(3) 【答案】①密度变小 ②比热容变小 ③沸点升高 ④凝固点升高 ⑤质量变小

【解析】由于原液不易汽化,则汽化减少的主要是水分,防冻液的体积减小,质量减小,与原来相

比,防冻液的原液含量增大,密度变小,比热容减小,结合图甲、乙可知,防冻液的凝固点和沸点的升高。

30.(1) 【答案】89

【解析】由图可知,温度计的每一个大格代表10 ℃,每一个小格代表1 ℃,故示数是89 ℃; (2) 【答案】水中产生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杯口出现大量的白气

【解析】因为水在沸腾时,水气化在水内形成大量小气泡,大量气泡会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得到

补充,由于越往水面液体的压强越小,所以气泡会越变越大,当气泡到达液面时,又因表面张力过大而破裂;

(3) 【答案】吸热

【解析】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持续吸热来保持沸腾的状态,故水虽然温度不再升高,但仍需酒精灯持续加热; (4) 【答案】A

【解析】水的沸点是固定的,当吸收足够的热量后,水达到沸点,如果此后继续提供热量,则随着时间的增加,水的温度是保持不变的,因此A是正确的。 31.(1) 【答案】C

(2) 【答案】同一杯热水温度相同,所以两支温度计示数相同。由于两支温度计玻璃泡内的水银量相等,水银体积的变化量相等,所以内径细的温度计银上升得高。 (3) 【答案】细

32.(1) 【答案】6

(2) 【答案】晶体

33. 【答案】晶体;固液共存;吸收;48

【解析】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非晶体在熔

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图(甲)BC段随时间的增加(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态。观察温度计,可得示数介于40到50之间,因此读出48 ℃,不要误读为52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