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从纯军事的角度分析黄海大东沟海战。
一、战舰
北洋舰队是大清帝国的主力舰队,在黄海海战中也得到了来自广东舰队的部分巡洋舰。另大清帝国还拥有南洋舰队未参战。
日本联合舰队几乎是日本帝国的全部战舰组成,包括第一批老式战舰。
大清帝国海军北洋舰队1894.9.12大东沟护航编队:
定远(铁甲舰)、镇远(铁甲舰)、来远、经远、致远、靖远、济远、平远、扬威、超勇、广甲、广丙、镇中(炮舰)、镇南(炮舰)、福龙(雷击艇)、左队一号(雷击艇)、左队二号(雷击艇)、左队三号(雷击艇)
日本帝国海军联合舰队1894.8.13大东沟编队:
松岛、严岛、桥立、千代田、扶桑(旧式铁甲舰)、比叡(旧式铁甲舰)、吉野、浪速、高千穗、秋津洲、赤诚(炮舰)、西京丸(武装商船) 双方战舰对比:
大清帝国北洋舰队1894.9.12大东沟护航编队:
辖有2艘前向迎敌火力布局二等铁甲舰。辖有1艘前向迎敌火力布局防护巡洋舰。辖有2艘侧向迎敌火力布局穹甲巡洋舰。辖有3艘侧向
迎敌火力布局防护巡洋舰。辖有2艘炮舰。辖有3艘雷击艇(即鱼雷艇)。
日本帝国海军联合舰队1894.8.13大东沟编队:
辖有8艘侧向迎敌火力布局防护巡洋舰。辖有2艘侧向迎敌火力布局旧式铁甲舰。辖有1艘炮舰。辖有1艘武装商船。
通过比较不难看出,大清帝国北洋舰队1894.9.12大东沟护航编队(以下简称北洋舰队)部分舰船为前向迎敌火力布局,适用于横队,部分舰船为侧向迎敌火力布局,适用于纵队。而日本帝国海军联合舰队1894.8.13大东沟编队(以下简称日本联合舰队)所有舰船均为侧向迎敌火力布局,全部适用于纵队。
前向迎敌火力布局有利于撞击、雷击以及减小受弹面积,不利于侧舷火力投送。
侧向迎敌火力布局有利于战列线火力投送,不利于减小受弹面积。 但在北洋舰队优先发现日本联合舰队的情况下,北洋舰队将有更充足时间排成更有利于己方的阵型,而日本联合舰队则拥有速度优势,在排成本队-第一游击队(以下简称一游)阵型后拥有局部绝对速度优势和局部绝对侧向火力优势。如果北洋舰队能坚守阵型,依旧能够在铁甲舰的帮助下获得极大的优势。
在火炮方面,北洋舰队均为架退炮,日本联合舰队则部分采用了管退炮。按照19世纪90年代常用的射速×弹重计算,日本联合舰队采用的120毫米管退炮拥有较高的射速,其射速×弹重已经达到北洋舰队采用的305毫米架退炮的74%,而120毫米管退炮射程(7000米)也
接近305毫米架退炮(7800米)。而在大口径火炮领域,管退炮相对于架退炮优势并不明显。北洋舰队主力战舰为铁甲舰、装甲巡洋舰,对轻型火炮拥有较高的防御力。但北洋舰队中防护巡洋舰编队是侧向迎敌的主力,并不具有很高的防护能力,极易被多发命中后水线破裂,大量进水,倾覆沉没。日本联合舰队主力为防护巡洋舰,并不具有与北洋舰队主力舰进行长期轻型火炮“洗甲板”式的对射。北洋舰队的大口径火炮在远距离和穿甲能力上则具有决定性优势。
需要注意的是,日本联合舰队辖有“三景舰”,其安装的320毫米主炮可以有效贯穿北洋舰队主力舰的装甲。对北洋舰队有较大威胁。但松岛舰自开战以来未发一弹巨炮便被破片卡死,其余“三景舰”巨炮射速极慢,精度极差,未有命中。
在装甲方面,北洋舰队具有绝对优势。在订购定远、镇远两艘铁甲舰时,中国创造了炮罩。结合了装甲炮塔以及露炮台的优势,兼具防护能力与灵活性。虽然在定。镇二舰上的炮罩为初期的穹盖式,存在较多弊端,在开战前拆除;但其余各舰(除扬、超二舰)装备的炮罩均有一定防御能力。在舰体装甲上,中国也创造了结合垂直装甲与水平装甲的穹甲。防御能力有极大提高,较之防护巡洋舰,穹甲巡洋舰抗弹性能高,重量却未大幅增加,同时还提高了损管与抗沉能力,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总体来说,北洋舰队综合实力高于日本联合舰队。
二、战术
总体来说,北洋舰队选择的战术是正确的采用横队接战是正确的,可
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主力战舰的优势。在之前的一些资料中,有人批评丁提督的战术不利于火力发挥。认为采取横队将会更好的发挥火力。这种观点是绝对错误的。提出者明显没考虑到北洋舰队各舰的火力布局,直接套用1906年以后全中轴线火力布局。而北洋舰队如果采用纵队,则所有主力舰都只有50%的火力可以发挥,而采用横队,即使其他战舰的火力受到影响,但主力舰更强大的火力明显可以代替他们的发挥。在分析中,不难看出北洋各舰均拥有不错的综合战斗能力,但由于火力布局,不能够在同一个编队中得到很好的发挥。而北洋舰队各舰航速均不占优势,分兵则会加大劣势。
日本联合舰队由于只有侧向迎敌火力布局的战舰,只需要采用横队便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火力。而本队-一游配置则极好的发挥了数艘防护巡洋舰的速度优势,以轻型火炮射速和数量优势,“洗甲板”式的
攻击摧毁北洋舰队旧式慢速战舰。但如果遇到北洋舰队稳固的阵型和主力舰,也将不可避免的铩羽而归。 但是,在另一方面,将定远级的两座305双装主炮都算作前向火力也不正确(如图)。定远级的主炮其实是无法同时向前方(0°除外)射击的,需要错开一定的角度。这样设计是因为战术构想中定远级将会插入敌方队列中,发挥最大射角。
丁提督也是这么想的,但他忘了北洋舰队的航速劣势。本来准备捅进一游
的腰眼的,结果不仅一游没捅上,本队也只是捅上了尾巴:扶桑、比叡、赤诚。
在这种情况下,北洋舰队并没有最好的射角,但对本队末尾3舰依然有极大的杀伤力,以至于3舰受损严重。
要计算北洋舰队最好的转向距离,需要考虑到诸多因素。下面是一次基本模拟:假设北洋舰队在4000米距离上转向: 队形 /炮弹口305径 米 毫257米 35发 毫210米 125发 毫150米 180发 毫105米 27发 毫纵队(前射弹数 28发 30钟) 分纵队(后射弹数 56发 30钟) 横队(射射弹数 36发 击窗口期28分钟秒)
33分75发 222发 334发 22发 30发 116发 180发 48发 然而这并非最佳情况。在增加北洋舰队各舰火力投送的同时,也增加了受弹面积与日本联合舰队火力投送。所以最佳方案如下: 依旧保持横队,扬、超、广甲舰保持在定、镇二舰之间,其余战舰列于两侧,基本保持火力平衡,侧向迎敌火力布局战舰居于外侧,必要时推入定、镇二舰之间损管自救。舰队在4000米开始转向同时与日舰保持2500米到3200米的距离,发挥大口径主炮的威力,让舰队处于日本联合舰队包围圈中,以小半径转向,扭转航速劣势,同时发挥火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