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养生问答 疾病百科 养生资讯 女性养生 男性养生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近代史内容概括

2024-01-02 来源:华佗健康网
中国近代史内容概括

中国近代史内容概括

【篇一:中国近代史内容概括】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

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整个中国近代史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

党政权覆亡,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

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

的历史。

19世纪中期,英、法等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

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西方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激化。70年代以后,列强对华侵略加剧,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1840年,外国资本主义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一场场强加给中华

民族的灾难。近百年来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对中国发

动过一次甚至多次侵略战争。有公然入侵,也有不宣而战;有单独

入侵,更有合伙劫掠,强迫中国签订了数以千计的不平等条约。通

过这些不平等条约,资本主义列强扶植封建势力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蚕食和鲸吞中国领土;出兵控制,窃取中国军事要地;划分势

力范围;控制重要通商口岸和建立租界;施行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

惠国待遇;通过战争勒索巨额赔款;在中国进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外国资本主义列强推行的殖民主义,引起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巨烈动荡,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中国

人民为摆脱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进行了长时期的、不屈不挠的斗争。

1840年以来,亡国灭种的危机一直威胁着千年古国。在中华民族危

难之际,一代民族精英觉醒:魏源等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洪秀

全领导的反清农民起义;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图强”;孙中山的

国民革命。正是他们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为反

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同仇敌忾,英勇奋斗,前赴后继,拼搏不息,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可歌可泣的悲壮篇章。

1851年,洪秀全领导号召农民在金田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53年春,太平军占领南京,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

建立农民政权,同清朝对峙。1856年,太平军摧毁江南大营,解除了天京之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不久,天京沦陷,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856年,英国提出修改中英《南京条约》,但遭清政府的拒绝.英国借此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这次英法联军出兵侵略中国,美俄是帮凶.虽然第二次鸦片战争与鸦片无关,但其实质与鸦片战争一样,因此叫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清朝廷被迫于1858年先后与俄(6月13日)、美(6月18日)、英(6月26日)、法(6月27日)签订《天津条约》,与沙俄签订《瑷珲条约》。1860年,英法联军再度攻占天津,一路烧杀抢劫,咸丰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让他的弟弟

恭亲王奕欣担任议和大臣,留守北京。接着英法联军洗劫并焚毁了北京西郊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占领了北京。并强迫清政府签定《北京条约》。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以奕欣为首。发展中国军事、民用、教育等,中国资产阶级产生并且有所发展。

1883—1885年,中法战争,签定《中法新约》,标志着中国西南的门户被打开了。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失败.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1900年,帝国主义国家为了镇压义和团起义,维护在中国的利益,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它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沉痛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

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

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中国的近代化艰

难起步,社会结构开始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 1919年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标志着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

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21年中国共

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

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为反抗国民党

统治,进行工农武装革命,开始了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1935年,日本发动华北事变,中

日民族矛盾上升为全国主要矛盾。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从此开始。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浴血奋战,终

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决战。中国共

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是国民党政府在美帝国主

义支持下悍然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三年多的解放

战争,推翻了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伟大胜利。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四个阶段,终于在1949年推翻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49年,第一届中

国人民政协会召开,标志着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 【篇二:中国近代史内容概括】

《中国近代史》简介《中国近代史(未删节本)》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从洋务运动到百日维新,从曾国藩到康有为,从李鸿章到孙中山,《中国近代史(未删节本)》将近百年的演变和人物娓娓道来,没有枯燥的考据,没有史料的堆砌,却尽显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社

会发展趋势。《中国近代史(未删节本)》以中国的近代化为线索,认为“中国人能否近代化将关系国家兴亡”,主要阐述了面对“数千

年未

有之大变局”,近代人所做的自强努力及其失败的原因,进而提出“近代化国防不但需要近代的交通、教育、经济,并又需要近代化的

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中国近代史(未删节本)》构

建的史学框架和断代史体系,曾引领了近代史研究的风潮,为后来

的研究者所推崇,被称为近代中国史研究的开山之作。作者: 分享《中国近代史》简介到:/名句 (7)人与人的竞争,民族与民族的竞争,最足以决胜负的,莫过于知

识的高低。科学的知识与非科学的知识比赛,好像汽车与人力车的比赛。中西的关系是特别的。在鸦片

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不平等条约的根源,一部分

由于我们的无知,一部分由于我们的法制未达到近代文明的水准。。。。。。。更多/名句《中国近代史》作者简介蒋廷黻(1895.12.7-1965.10.9),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外交家,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湖南宝庆人,1911年赴美求学,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23年回国任南开大学第一任历史系主任,

与梁启超成为南开大学史学的奠基者;1925调入清华大学任历史系主任,在任期间改革清华大学历史系,建立起全国一流的史学阵营;1935年受到蒋介石的赏识,弃学从政,任国民党行政院政务处长,1945年被任命为中国驻联合国常任代表,1961年任台湾驻美“......标签:##中国近代史资料#中国近代史内容介绍如果你发现本页的中国近代史简介/中国近代史内容介绍有错误,或者你有最新的中国近代史简介,都欢迎随时告诉我们进行更新。

【篇三:中国近代史内容概括】

本书依据近代中国救亡与启蒙、反帝与反封建运动发展的节奏和

文学发展所呈现出的阶段性,将近代中国文学的演变过程分为3个历史时期:(1)鸦片战争与洋务运动时期——近代文学的萌生与古典文学的衰落期;(2)维新变法时期——近代文学的形成与飞跃期;(3)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时期——近代文学的拓展与蜕变期。以此为线索,本书组织了上、中、下三编,全面细致地梳理了中国近代文学的发展演变过程。每编一开始有1个“概说”,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每一时期的历史背景以及这一时期文学的发展概况、主要特征,然后分章节详细、具体、客观地描述这一时期文学上主要的思潮、运动以及人物方方面面的情况,并将其放在社会政治经济的大背景下,进行总体的分析和评价。上编重点讲解了以龚自珍、魏源等为代表的开明知识分子的创作情况,介绍了爱国诗潮、桐城派、宋诗派等的发展情况,论述了1840-1894年间小说与文论的发展情况;中编围绕着资产阶级文学改良运动这个核心,着重介绍了梁启超、黄遵宪、康有为等维新派作家的创作情况,也介绍了“同光体”、汉魏六朝诗派、常州词派等传统诗文流派的情况,并论述了谴责小说的兴起及具体情况;下编主要介绍了辛亥革命大背景下20世纪初期中国文学的状况,重点阐述了革命派作家的诗文和小说创作,也描述了近代戏曲、翻译文学等方面的情况。

在民族生存危机、封建政治危机和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传统文化的危机下孕育发展的近代中国文学,犹如一部由数代人参加的,分别代表不同阶级、不同阶层思想情绪和审美趣味的多声部合唱,其中虽有着杂乱与不和谐,但救亡与启蒙、反帝与反封建却是其共同的主题。本书从当代人的〔]兴趣和思想出发,将那些过去被忽略的小说、戏剧作为近代文学的重要研究对象,并鲜明地指出了近代文学的这一特征。

本书是当时(1988年)最为详备、系统的一部近代文学史,填补了国内近代文学有零星研究而无“史”的空白。2009年本书再次重版,书中内容几经修订更加详尽、充实,更具权威性,更能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

作者简单介绍

任访秋(1909—2000),原名维焜,字仿樵,笔名访秋,河南

南召

县人。1923年入开封河南第一师范,并常在《河南民报》副刊发表

文章,后与白寿彝等人发起组织晨星社,发行《晨星半月刊》。毕

业后又考取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组织草虫社,在《益世报》发行《草虫周刊》(后改旬刊),并担任编辑。1933年毕业后任教于河

南洛阳师范。1935年再入北京大学研究院学习,毕业后又回洛阳师

范任教。1940年转河南大学中文系,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1952年,经著名教授王毅斋先生介绍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历任民盟河南

省第五、六届委员会副主委、民盟河南省第七、八届委员会顾问, 民盟开封市主委、名誉主委。1982年后,任河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副

主任、河南大学中文系名誉主任,河南省文学学会会长、名誉会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顾问,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会顾问。他

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中国文学史家。他一生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国

现代文学和中国近代文学3个研究领域,都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做出了富有开创意义的重要贡献。他文史兼治,古今不隔,学问淹博,精进不息,给世人留下了数百万字的学术著作和丰富的精神遗产。其主要论著有:《中国现代文学史稿》、《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论集》、《鲁迅散论》、《中国近代文学作家论》、《中国文学史

散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册)、《袁中郎评传》、《袁中

郎研究》、《子产传》、《聊斋志异选讲》等。 目录

绪论/ 上编 概说/

第一章近代文学的先行者——龚自珍/第一节生平及思想/第二节诗歌

创作/第三节散文创作/第四节龚自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第二章经世派作家的崛起/第一节经世派作家崛起的历史背景和文学

主张/第二节魏源/第三节王韬/

第三章鸦片战争时期的爱国诗潮/第一节爱国诗潮的形成/第二节爱国

诗潮反映的社会内容/第三节空前繁荣的讽刺诗/第四节爱国诗潮的艺

术成就及其影响/

第四章桐城派的中兴与复归/第一节鸦片战争前后桐城派的发展与危

机/第二节曾国藩与桐城派的中兴/第三节曾门弟子及桐城派的复归/

第五章宋诗派及其他诗词流派/第一节宋诗运动兴起的原因/第二节宋

诗派的诗歌理论/第三节宋诗派的诗歌创作/第四节金和及其诗歌创作/

第五节蒋春霖及其《水云楼词》/

第六章19世纪40~80年代的小说创作/第一节《荡寇志》/第二节《儿女英雄传》/第三节《三侠五义》/第四节狭邪小说/

第七章《艺概》及其他文论/第一节刘熙载及其《艺概》/第二节林昌

彝及其《射鹰楼诗话》/第三节太平天国的文学主张/ 中编 概说/

第一章资产阶级文学改良运动/第一节文学改良运动的历史进程/第二

节文学改良运动的目标与内容/第三节文学改良运动的历史意义/ 第二章梁启超/第一节梁启超的生平、思想和著作/第二节梁启超的

“文学改良”论/第三节梁启超的文学创作/第四节梁启超对近代中国文

化事业的主要贡献/

第三章黄遵宪/第一节生平与思想/第二节诗歌创作/第三节艺术成就及

其影响/

第四章康有为及其他维新派作家的创作/第一节康有为/第二节谭嗣同、夏曾佑、蒋智由/第三节丘逢甲与其他台湾爱国诗人/第四节林旭、刘

光第/

第五章“同光体”及其他诗歌流派/第一节“同光体”诗派及其诗歌理论/

第二节“同光体”诗派的诗歌创作/第三节王闿运与汉魏六朝诗派/第四

节樊增祥、易顺鼎与中晚唐诗派/第五节李慈铭/第六章清末常州词派/

第一节谭献、庄棫/第二节王鹏运、况周颐/第三节朱祖谋、郑文焯/第

四节陈廷焯、冯煦/

第七章谴责小说/第一节谴责小说的兴起及其作家队伍/第二节李宝嘉

和《官场现形记》/第三节吴沃尧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节

刘鹗与《老残游记》/第五节曾朴及《孽海花》/ 下编

概说/

第一章章炳麟/第一节生平与思想/第二节诗文创作/第三节对五四文学

革命的影响/

第二章秋瑾及其他革命派作家/第一节秋瑾/第二节邹容、陈天华/第三

节章士钊、刘师培/第四节金天翮/

第三章南社与南社诗人/第一节南社/第二节柳亚子/第三节陈去病、高

旭/第四节苏曼殊/第五节黄节、于右任等其他南社诗人/

第四章革命派小说及其他小说流派/第一节革命派小说理论/第二节苏

曼殊的小说创作/第三节黄世仲的《洪秀全演义》/第四节鸳鸯蝴蝶派

的小说/

第五章近代戏曲/第一节19世纪中、末叶的传奇杂剧及地方戏曲/第

二节戏曲改良运动/第三节吴梅、姚华的戏曲理论研究/第四节早期话

剧/

第六章翻译文学/第一节近代翻译文学的兴起/第二节严复的翻译及其

诗文创作/第三节林纾对西方小说的翻译/第四节苏曼殊、马君武、鲁

迅等人的翻译活动/

第七章王国维/第一节生平学术思想及成就/第二节悲剧论/第三节境界

说/第四节文学发展进化观/

结束语:中国近代文学的渊源与流变/后记/校勘后记/ 绪论

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上,能与中华民族如此辉煌灿烂而又持续不断的

历史文化相比者,确乎不多。在相对隔绝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环境中

发生发展并自成一体的华夏文明,曾有过极其显赫的过去,产生了

令人惊叹的文化与文学。但进入近代以后,尤其是西方帝国主义的

不断入侵与大规模的西学东渐,大一统的华夏民族和文化开始受到

严峻的挑战与冲击。这不仅给民族的生存,同时也给民族文化与文

学提出了1个严重的问题,即如何对付、迎接这种不可避免的挑战

与冲击,并在挑战与冲击中重新确立自己的方位,选择自己的出路。经过几代人艰难曲折的探索和数十年漫长而急遽的变革,至五四时期,中国文化与文学终于出现了新的转机。如果我们把百余年来中

国文学的演进历程视为1个不断走向开放的矛盾、艰难、曲折、坎

坷的现代化进程的话,那么,毫无疑问,这一进程发轫于近代。 全面的危机,构成了近代中国文学发展的基本历史背景。这种全面

危机主要表现在3个层面,即民族生存危机、封建社会的政治危机

和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传统文化的危机。西方列强的炮火轰开了中

国的门户,惊醒了封建帝国的睡梦,把这个封闭已久的封建帝国拉

入了开放竞争的近代世界格局。一次又一次的军事入侵与经济掠夺,1个又1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民族危机迫在眉睫,民族矛盾一跃

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救亡图存成为时代的最强呼声,也是

全民族每1个个体必须承担的重要责任。这一前所未有的危机,从

根本上改变了民族的生存意识,危机感与忧患感弥漫于近代先进知

识分子之中。从觉醒的先进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到资产阶级的改良派

和革命派,无不把自己的全部力量投入到挽救民族危亡和改革、革

命的时代洪流之中。与此同时,随着帝国主义入侵的加剧与深入, 进1步加速了徒有其表的腐败封建社会机体的瓦解、衰落与崩溃。 一次又一次的农民起义,一场又一场的政治动乱,社会政治危机也

达到了空前严重的关头。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相交织,构成了近代

中国社会的严重动荡与纷扰不安。昔日封建帝国的强盛已经变为自

我安慰而又虚无缥缈的梦幻。这种内外交织的危机已使得封建社会

无法按照传统的惯例,通过改朝换代的方式,调节自身的机能,恢

复整个封建社会大系统的平衡与稳定。与民族生存危机和封建社会

政治危机相伴随的则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传统文化的危机。这一

危机以更加隐蔽的方式影响到近代中国社会的各个侧面,影响到近

代中国文学的发展。

如果说,民族生存危机是以帝国主义的入侵为标志、政治危机是以

封建政体失调和政治动乱为形式表现出来的话,那么,以儒家文化

为主体的传统文化的危机则是以中西文化冲突日益加剧、深化而显

示出来的。发生于近代中国的中西文化冲突,是带有历史悲剧色彩的。这一冲突实际上是指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与近代

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冲突。这是2种具有明显时代差异和根本性质

不同的文化系统的冲突与交锋。这不仅是物质力量的交锋,更是2 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图式”,涉及语言思维体系、信仰追求体系、政治

经济制度以及人的生活方式和心态结构等系统整体的差异,其整体

功能的优势与劣势是不言而喻的。中国所面临的是1个在各方面都

比自己强大得多的敌人。值此民族危亡的严重时刻,中华民族在军事、政治上抗拒外侮的同时,也必然会张扬自己的文化传统,筑起

心理上的文化防线。在这种背景下,2种文化系统与“世界图式”一旦

相遇,冲突便不可避免。但是,以华夏为中心,以以尊临卑的文化

心理和以儒家礼乐教化、纲常伦理作为判断异质文化唯一价值尺度

的文化心理定势,曾经导致了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传统文化的困境

和严重危机。这种困境和危机主要是指,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传统

文化既缺乏内部的更新机制,压抑母体文化中的活跃因子,又无

扭转民族所面临的危机处境。危机本身便可能孕育着转机。“师夷长

技以制夷”这一战略口号所包含的价值取向,为处于困境中的中国文

化指出了1个新的方向与出路。从技艺的学习到政治经济体制的借鉴,进而又到文化思想的大规模输入,中国文化为更新自己的机制,摆脱封闭、僵化、危机的困境,开始了艰难痛苦的跋涉。

因此,近代中国这一特殊的历史氛围,决定了救亡与启蒙、反帝与

反封建必然成为这一历史时期的中心议题和首要任务。但救亡与启蒙、反帝与反封建,在近代中国的整个历史发展进程中,又构成了

两组既相互统一又相互矛盾,既相互交织而又有所背离的双重命题。近代思想、文化与文学的种种新旧杂糅与复杂矛盾性,均可在此找

到问题的根结所在。在这一矛盾的历史运行过程中,救亡与反帝日

趋深化,启蒙与反封建终于成为时代文化构成的迫切问题,中国文

学也在此过程中逐步确立了自己的历史出路,开始了全面的从传统

古典文学向现代文学的历史过渡。

在这种全面危机(民族生存危机、封建政治危机和以儒家文化为主体

的传统文化的危机)下孕育发展的近代中国文学,在其呱呱落地之后,时代之父便带领它开始了生命旅程上风驰电掣般的奔走。它来不及

回味母体的温馨,来不及述说梦般的憧憬,来不及思考生命的归宿,甚至来不及舒展一下它早熟但发育并不健全的肌体。历史的进程是

那样的迅猛,使它不得不以匆忙而惶惑的目光全神贯注地注视着瞬

息万变的现实世界。全面的危机像一股股强大的脉冲,使它的心灵

为之阵阵颤抖。它毫不犹豫地运用并不纯熟也无暇雕琢的艺术手段,参与了历史的进程:它不仅从各个侧面,真实而全面地反映了这种

危机,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同时又记录了民族心理结构、价值观念

和审美意识的深刻变迁过程;它不仅反映了中华民族所蒙受的种种

屈辱与在屈辱中爆发的空前的救亡反帝热情,而且也记录了中华民

族为抛弃沉重的历史包袱,进行启蒙与反封建的艰难步履。新旧文

化意识的交错杂陈与激烈交锋,决定了近代中国文学是1个矛盾复

杂的混合形态。传统文学的弊端与必然衰落在近代中国文学的发展

中得以证实和宣告,而新世纪的文学萌芽又在此过程中得以孕育、 成长。也许从整体上看,近代中国文学本身并没有达到审美表现与

完善的较高层次,但由于它的艰难探索,却为它以后的中国文学奠

定了基础,指出了根本方向与出路——走现代化之路。

仅有80年的发展历史却是跨越时代的中国近代文学,犹如一部由数

代人参加的,分别代表不同阶级、不同阶层思想情绪和审美趣味的

多声部合唱,合唱中的杂乱与不和谐是十分明显的,但在杂乱与

和谐中,救亡与启蒙、反帝与反封建的主旋律却是异常嘹亮。正是

由于这样,近代中国文学与近代中国历史现实保持了紧密的联系, 与近代中国社会进程、文化思想变革形成了1种共感共振效应。鉴

于此,我们在把近代中国文学视为中国文学走向现代化的历史开端

的同时,依据近代中国救亡与启蒙、反帝与反封建运动发展的节奏

和文学发展所呈现出的阶段性,将近代中国文学的演变过程分为3 个历史时期:一、鸦片战争与洋务运动时期——近代文学的萌生与

古典文学的衰落期

这一时期的救亡与启蒙运动是遵循着补天自救—避害自卫—中体西

用的逻辑顺序展开的。进入19世纪以来,清朝统治已由康乾时期的

巅峰状态走向衰敝,昔日的东方帝国面临着四处潜伏的危机:政治

腐败,经济凋零,军备松弛,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天灾人祸连年不绝。面对江河日下的社会局势,1种由危机感而触发的忧患意识在士

大夫阶层逐渐蔓延。出于1种起衰救敝的补天愿望,他们首先在学

术界发难,倡言革除烦琐、

空疏的学风,呼唤明末清初出现过的经世致用思潮的复归,同时, 他们激烈地抨击社会的各种弊端,以与天朝盛世的睡梦极不和谐的

音响刺激浑浑噩噩的国人。这是19世纪以来第一次具有微弱启蒙意

义的动作。

鸦片战争的爆发,扰乱了中国封建社会缓慢发展的旧有秩序:“天朝

帝国万世长存的迷信受到了致命的打击,野蛮的,闭关自守的,与

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页)在战争带来的生存危机面前,出于1种避害自卫,除弊御侮

的目的,中国的先进人士开始了对现存政治、思想、文化多方面的

批判、检讨与反省。反省仍是在传统的华夏中心与以夏变夷的思想

基础上进行的,他们没有也不可能认识到,战争的对手,代表的是

正在世界范围内泛滥的新兴的资本主义洪流,鸦片战争也仅仅是西

方列强把中国卷入世界市场,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第1步。他们过

分信赖封建帝国的强盛和以往处理夷敌局部战争的经验,因而对这

场“亘古未有之变”总是保持着1种盲目乐观的情绪。对内,他们希

图以自救的方式,通过现有政体与思想文化机制的自我完善与调节,使旧有秩序的紊乱趋于正常;对外,他们以为学得对方的船坚炮利,修缮加固城池海防,自可化险为夷。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与鸦

片战争前夕兴起的经世致用思潮自然地融合,形成了这一时期思想

界的旗帜。“经世致用”与“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潮在一定程度上

移转了士大夫阶层中空疏、烦琐的学风,促使一部分知识分子把目

光转向社会现实与对中国之外世界的注意。但这种远远不够的救亡

觉悟仅仅为少数先进知识分子所具有。与中国之外世界的长期隔绝,妄自尊大的民族文化心理与麻木愚钝的精神状态,扼杀与阻止了全

民族范围内的救亡总动员,生存危机意识并没有为全民族所共同接受。封建宗法制度、封建伦理纲常仍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对西方

世界的了解与借鉴也被牢牢控制在“中体西用”原则所能允许的范围

之内。

历史发展所带来的严酷事实是:中国封建政体与意识形态的腐朽已

到了再不能亢奋起来的地步,微弱而有限的机制调节在强大的资本

主义势力的进攻面前,几乎没有产生任何效应。经历了多次失望之后,在早期改良主义者中,终于萌生了朦胧的政体改良的要求。这

是十分可喜的思想进步,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文学的触觉是异常敏感的。东南沿海的炮声,打乱了封建士大夫悠

游从容的步武,他们从神韵、格调、性灵的艺术梦幻中惊醒。面对

血与火的社会现实,以高遏入云的嘹亮歌唱,代替了往日的浅唱低吟。这种以揭露侵略者暴行,抨击清政府及军队腐败,歌颂抗战英雄,宣扬抵抗意识为主题的歌唱,汇成了鸦片战争时期的爱国诗潮。爱国诗潮很快与先于它们出现的经世致用文学思潮汇拢,形成了鸦

片战争时期议论军国、臧否政治、描摹时变、慷慨论天下事的文学

主体精神。近代文学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文学与政治空前紧密结

合,与救亡启蒙运动亦步亦趋、息息相关的发展趋势,正是从这里开始的。

爱国诗潮是居于不同社会地位,抱有不同艺术追求作家的共同歌唱。战争没有引起中国知识分子深层文化心理结构的变化,因而爱国诗

潮所表现出的感慨称忧愤与文学史上曾经有过的战乱文学相比,并

没有明显的超越。在经世致用思想被学术、文学界普遍接受的同时,晚明以来形成并发展的人本主义和反理学思想却遭到冷落。作为鸦

片战争时期思想与文学界巨子的龚自珍,表现出了超人的胆识与目光。他在批判封建专制统治对人的尊严的藐视及对人性蹂躏的同时,表现出了对人身、人心自由与解放的热烈向往。他对世俗权贵的轻蔑、傲视,对母爱、童心的依恋、赞颂,以及他狂放不羁的气度,

不畏强御的风骨,都显示出1种叛逆人格的力量。他建立在肯定人(包括自我)在历史与文学活动中的创造主体地位基础之上的文学“三尊”说,是这一时期出现的具有启蒙意义的文学思想。他指出,在文

学创作活动中,要尊重作家个人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感受与价值判断(尊心),尊重作家的思想情感及其方式(尊情),尊重文学与作家个性

的自然表现(尊自然)。这种带有异端色彩的思想在当时的文学界并没

有引起太大的反响。也许是这种呼声还显得纤弱,或超越了现实, 也许是文坛过于麻木、积重难返,这种思想在半个多世纪以后方获

得巨大的嗣响。

战争给了无生气的文学带来了新的表现题材,也带来了新的兴奋点。这种兴奋暂时为老态龙钟的古典文学涂抹了一层酡颜。太平天国农

民起义的爆发,曾给学术界、文学界带来一片惊恐。尔后,随着所

谓“同治中兴”局面的出现,文学又恢复了依靠自身惯性的缓慢蠕动。人们对封建政体与文化机制尚未丧失其复元振兴的信心,也很难产

生诀别旧有文学体系的勇气和意图。温柔敦厚的诗教,文以载道的

古训,仍作为经典而被频繁地征引;学汉、学唐、学宋的复古主义

旗帜仍被不同的文学流派高高举起,微弱的创新意识,被紧紧包裹

于复古的大旗之中;文学作为封建政治与经学之附庸的局面并没有

改变,宋诗派、桐城派仍在学问还是性情、义理还是辞章的困扰中

作着小心的平衡与艰难的选择;小说戏曲依旧被大雅君子视为小道,即便如此,这个时期的小说戏曲中,同样渗透着封建思想与伦理道

德的说教。

文学期待着变革,期待着政治、思想革命的风暴给予它告别过去的

力量。

二、维新变法时期——近代文学的形成与飞跃期

甲午战争以中方的惨败而告结束。《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

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随着侵略活动的加剧,帝国主义划分势

力范围、瓜分中国的活动日益甚嚣尘上,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受到

严重的威胁。在严酷的社会现实面前,一场全民族范围内的救亡运

动开始酝酿形成,“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

为压倒一切的强烈呼声。资产阶级改良派作为这一时期先进政治力

量的代表,领导了以救亡图存为目的的维新变法运动。

维新思潮给近代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变革所带来的影响是既深且巨的。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所进行的古今中外全方位的思想求索,

促进了中西文化空前剧烈的撞击、交汇、融合。华夏中心、天朝至

上的思维定势被轰毁,自我封闭、妄自尊大的思想文化体系被打破,中华民族开始全面地重新认识世界,审视自身,寻求自强新生之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观念的引入,使人们从弱肉强食的普通道理

中领悟到民族危机问题的严峻;进化论与公羊三世说的结合,成为

维新思想家鼓吹变法图强的重要理论根据;民权论的传播,煽动起

人们对民主政体的向往;民权论与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黄宗羲

对君主制的批判思想交汇,铸就了维新思想家以实行君主立宪制为

核心的政治理想。

正当维新派满心喜悦、跃跃欲试地将其政治理想付诸实行时,却遭

到了封建旧势力的沉重打击,流血的现实促使维新思想家进1步探

求影响政治变革成功的原因。他们认为,变法的流产很大程度上是

由于思想与文化方面的变革进行得还相当不充分。于是,一场以“鼓

民力,开民智,新民德”为主要内容的新民救国运动在变法失败

后很

快达到高潮。中国近代第一次有目的的改造国民精神的总体工程由

此肇始。这场气势恢弘的思想启蒙运动给人们带来了思想观念上的

许多重要变化:人们开始习惯于用“人群进化、级级相嬗”的观念看

待社会历史的演进,尊王法祖、凡古皆好的传统思想受到挑战;西

方近代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越来越多地为中国人所接受,甚至某些

程度上被理想化,以夏变夷及中体西用的思想樊篱被打破;具有近

代意义的国家观念得到确立,民族的主权意识、独立精神与国民对

国家的义务、权力被同时接受,君统论、君权神授论受到进1步的

批判;冒险性、忍耐性、别择性与进取精神、群体意识被当做新国

民所应具备的德性,奴性思想以及造成奴性思想的根源——封建伦

理纲常受到冲击;对民族和国家兴盛、富强的向往,使理智的务实

精神得到张扬,重性理考据之学,轻视工商科技的观念得到动摇。 人们在社会观、伦理观、文化观、价值观诸方面的众多变化,深刻

地影响着甲午战争以后中国政治与思想文化的变革,同时也影响着

文学的变革。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文学的变革主要表现在以西方近代文学

范型为参照,不断粉碎传统的旧文学体系和引进、吸收西方的文学观念

与文学思潮、建立新型的文学形态2个方面。

在中日甲午战后救亡图存的政治热浪中,维新思想家是以文学无用

的否定目光,开始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学的重新审视。严复1895年发

表的《原强》与《救亡决论》,在对中西文化的全面比较中认为, 西方之所以强盛,是因为他们“先物理而后文物,重达用而薄藻饰”;中国之所以贫穷衰弱,是因为“其学最尚词章”,词章之道,虽能极

海市蜃楼、恍惚迷离之能事,却无补于救弱救贫。谭嗣同则更为激进,他认为在中外虎争的时代,即应将考据辞章、无用之呻吟统统

抛弃。

对旧文学的不满与批判,正是孕育新质的开始。维新派矫枉过正式

的激愤之辞,很快便为理性的思考所取代。他们随即发现,彻底抛

弃与摆脱母体文化与文学,是决计不可能的。唯一的出路在于打破

封闭着的传统文学体系,于中输入新的能量与物质,改变其旧有的

饱和僵死状态,使其焕发新的活力,产生新的机制。维新思想家们

开始了各种尝试。

严复、夏曾佑1897年合作的《国闻报馆附印说部缘起》,首次把进

化与人性的理论引入文学的研究。文章把人和人性看做是人类文明

进化的产物,而人性的共同点在于“崇拜英雄”“系情男女”。

中国古

典的说部、戏曲之所以经久不衰,为人所喜爱的程度远远超出圣经

贤传及一般史书,关键在于它反映了“英雄”“男女”这些普遍的人性,这便为小说、戏曲的升堂入室找到了理论支点。谭嗣同、夏曾佑试

图向旧体诗发动冲击,他们袭用格律诗的形式,撷取佛教与基督教

经典中的典故,掺杂以科学术语及外国语译音,作出诸如“纲伦惨以

喀私德,法会盛于巴力门”1类“扯新名词以自表异”的新派诗。梁启

超以半文半白、亦骈亦散、中西兼采、平易畅达、笔锋常带情感的

新文体鼓吹变法维新,其文赢得“一纸风行,海内观听为之一耸”(严

复《致熊纯如信》)的赞誉,使一切古文派相形见绌。

维新思想家具有探索意义的文学实践,为文学改良运动的形成提供

了可贵的借鉴。戊戌变法失败后,维新思想家把政治热情转移到以

新民为核心的思想启蒙运动中来。文学因其具有左右人心之“让人无

法相信之力”,而被认作是新民救国的最好途径。作为整个新民救国

运动领袖人物的梁启超,相继打出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戏曲

界革命的旗帜。梁启超为诸种文体革命所设置的目标,很大程度上

是以西欧、日本资产阶级近代文学的范型为依据的,充分表现出

新派对西方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创造进取风貌的热切追寻。与此同时,梁启超还为国人编造了许多域外文学救国的神话。这种“求新声于异邦”和“托外改制”的手段,有力地推动了文学改良运动的发展,并促

进了域外文学的介绍与引进。维新思想家、文学家的种种努力,终

于动摇了传统文学的根基,新的文学观念、新的文学形态、新的文

学表现形式纷纭呈现,给文坛带来了空前未有的喧嚣与骚动:——

随着“进化如飞矢”观念的深入人心,复古、拟古思想受到唾弃,创

新求奇,不依傍古人渐成为新的文学风尚。同时,以进化的观点看

待中外文学史的递进,古语之文学变为俗语之文学被看做是历史发

展的必然。

——文学重在表现人之情感的观念被普遍接受。严复、夏曾佑以表

现人类共性的多寡和方式评价小说、戏曲与史经贤传,梁启超以薰、

浸、刺、提来概括小说支配人道的力量,都是以情感作为其立论支

点的。稍后,至系统地接受了康德、叔本华、席勒美学思想的王国维,其对情感说的认同则表述得更为明确:“若知识、道理不能表以

议论而但可表以情感者,与夫不能求诸实地而但可求诸想像者,此

则文学之所有事。”(王国维《国学丛刊序》)这种对文学特质的认

识,已接近西方近代关于文学的理念,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对中国传统的

杂文学体系的超越。

——小说戏曲被引进文学的殿堂。小说被推为文学之最上乘,改变

了诗文被视为正宗,而小说戏曲往往不被人看重的传统文学观念。 随着小说地位的提高,各种小说刊物与新小说如雨后春笋,令人目

不暇接。政治问题小说,社会谴责小说,言情小说,科幻小说,品

种繁多,形式多样,给文学界带来异常喧闹的热烈气氛。小说堂而

皇之地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巨大家族,而观念的转变,却是从

这里开始的。

——创作方法的区分与文学批评的更新。梁启超在《小说与群治之

关系》中,把小说分为表现理想与反映现实2种。表现理想的称之

为理想派小说,反映现实的称之为写实派小说,表明在这一时期中

国文学家对艺术地把握世界的不同方式——创作方法的区分有了初

步的认识。而五四时期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创作倾向的双峰对峙、 双水并流,则是这种认识的进1步深化并走向了创作的自觉。在这

一时期的文学批评中,中国传统的评点式的文学批评方式虽仍被沿用,但批评的原则与方法却有了更新的趋势。批评家从被封建士大

夫视为诲盗诲淫的《水浒》、《红楼梦》中发现了民主、民权与反

封建道德的思想倾向,同时,对文学的审美功能与审美属性的探讨

也开始引起批评家们的兴趣。

——现代悲剧意识的萌生。在戏剧界革命的讨论中,蒋观云以西方

戏剧作为参照,指出我国戏剧界的最大缺憾,在于缺乏震撼人心的

悲剧,因而热情呼唤“陶写英雄之力”的悲剧在中国早日出现,以传

达民族蒙难时期悲壮的美感与崇高感。这种对英雄悲剧的呼唤与时

代的牺牲与尚武精神取得了完美的和谐。几乎与蒋观云同时,王国

维在《红楼梦评论》中,也吸收运用了西方悲剧观念。但他较多地

接受了叔本华哲学思想中悲观主义成分,用生活、欲求、痛苦无限

循环的观点来看待人生和描写人生悲剧的作品,更赞赏悲凉的美感。他们对悲剧的召唤和对悲剧意识的阐发,无疑开启了现代悲剧意识

的先河。

——语言出现变革的趋势。语言是民族文化与文学变革中最稳定与最保守的因素。随着新名词的介入和表达新思想的需要,以及人们对言文合一历史必然性认识的加深,这一时期文学语言出现了变革的趋势:形式较为自由的歌行体诗逐日增多;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词汇的新文体日益为人们所喜闻乐见;以启蒙新民为目的晚清白话文运动明确提出“崇白话而废文言”的口号。文学改良运动是近代中国文学自我扬弃和艰难选择的真正开端。它借助西方异质文化的撞击力量,击破了中国古老的封闭的文学体系,并在历史的废墟上,开始初步构建他们理想中的文学殿堂。一切进行的都是那么匆忙,时

代并没有留给他们从容思考与审慎选择的时机,维新派思想家、文学家凭着创造的热情和破坏的冲动,把文学庞大的支架建立在新民救国政治运动的基础之上。而当社会政治发生急骤变革,迫使他们退出政治与历史的中心舞台时,他们的文学大厦即开始倾斜。历史把思想启蒙与文学革命的接力棒传给了后来者。三、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时期——近代文学的拓展与蜕变期

在维新思想家惨淡经营于新民救国运动时,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也在成长壮大之中。他们出于对清政府“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投降行为的愤怒,以及对国家走向独立、自由、繁荣富强、摆脱帝国主义奴役的热切向往,提出了不同于维新派的救国方案。他们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为号召,决心以暴力、流血的方式,彻底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新型的中华共和国。

以救亡为出发点的队伍迅速在“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旗帜下集结,而三民主义的内容很快被凝聚和简化为最能煽动起人们行动热情的口号——“反满倒清”。华夷之辨、种族革命、天赋人权、无政治主义诸种学说与思潮,奇特地混合起来,成为各色人等反满倒清的思想支点。用暴力与流血推翻现有政府、建立共和国的革命热潮顿然使维新派新民救国主张与君主立宪的政治理想黯然失色,失去其原有的号召力。

辛亥革命的成功宣告了清王朝的覆灭,但刚刚树起的共和国旗帜也在风雨中飘摇。革命派“破坏告成,建设伊始”的喜悦并没有保持太久,清王朝刚刚落地的皇冠,使人垂涎,这便有一幕幕复辟丑剧的演出。革命后的失望、苦闷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投射来的阴影,给中国思想界带来灰冷的色调。而冲破这层灰冷,给人们燃起新的希望之火的,是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五四知识分子。他们试图以新的思想启蒙补救暴力与流血留下的缺憾。承继近代思想先驱者的

精神,他们举起了民主、科学的旗帜,召唤更具有平民色彩的国民

运动,而把伦理之觉悟看做是国民“最后觉悟之觉悟”,以人权平等、人格独立、个性解放、思想自由、婚姻自主等新的思想观念与

行为

模式,冲击与撕破缠绕在国民个体身心之上的有形或无形的封建网络,以个体的新生,赢得民族与社会的新生。

这个时期文学的发展,呈现着纷纭繁杂、多元对峙的局面。在辛亥

革命准备时期,维新派君主立宪的政治理想遭到唾弃,但以文学为

启蒙手段,促进国民觉悟,达到救亡目的的文学发展趋势并没有被

遏止。革命派中的一些作家如陈天华、邹容、秋瑾、黄小配及南社

早期诗人,无不热情地以文学鼓吹革命。与革命派具有浓郁社会功

利色彩的文学观相反,王国维则以非功利的眼光看待文学,以为美

是“可爱玩而不可利用者”,反对把文学当做道德与政治的工具。维

新派编造的域外文学救国的神话随着人们对西方文学的更多了解而

逐步消失,但对西方文学思潮、作家作品的引进、介绍却方兴未艾,并逐步走向系统化与有选择地进行,东欧与俄国及其他弱小民族的

文学也受到了注意。与此同时,以“保种、爱国、存学”相号召的国

粹思潮喧嚣噪起。国粹思潮侧重于对民族传统文化(包括文学)的认同

与弘扬,它具有“用国粹激动种姓,增进爱国热肠”的积极作用,但

也明显地带有复古与盲目排外的思想情绪;在叱咤风云,倡言革命

的诗文中,屈己就群,轻抛头颅,以词笔换兜鍪的群体意识与尚武

牺牲精神得到了极大的张扬。而对中国的传统与现状具有更深沉冷

静思考的思想家、文学家如鲁迅,则更注重民族文化心理结构,更

急迫地呼唤精神界的战士,更热切地期待尊个性,排流俗,富有人

道主义精神,洋溢着自由浪漫气息的文学作品的出现。辛亥革命后,共和国宏图初展但命运多乖,帝制的阴魂未散却已失去人心,旧的

社会秩序被打破而新的尚未建立,旧的生活图景失去诱惑而新的仍

显得朦胧。复辟丑剧与军阀割据愈演愈甚,给革命前驰骋战场的斗

士带来心灵上痛苦的颤动。世界性的战争,冲击着向西方寻求真理

的中国人的信仰堤防,使他们顿生“十年一觉扬州梦”的感慨称,而

将社会进化的希望转而寄托在东方文明之上。

但持续数十年的思想启蒙不会一无所获。经受欧风美雨洗礼,感受

到封建制度灭亡快慰的新一代知识分子,他们还年轻,他们决不肯

轻易放弃对新世界新生活的追求。近代社会的发展,科举制度的废除,给他们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人生体验和探索的广阔道路。在文学

创造活动中,五四青年群体以比他们的前辈更为激烈的态度抨击旧

文学,同时又以无比的热情呼唤新文学。他们同封建的载道文学揖别,从文言的束缚中走出,他们以现代人的审美感知方式与表现手

段,在各自深切感受过的人生领域,展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和人的

内心世界,以富有鲜明艺术个性的作品表现出新的时代精神与思想

风貌。绵延数千年的中国文学以五四文学为新的起点,开始了向现

代化的大踏步推进。近代文学家对文学的彻底突破和根本转换的期待,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中得到了落实,而近代文化与文

学的变迁则无疑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历史前奏和准备。 救亡与启蒙的主旋律回荡在近代文学发展的始终。国家、民族的生

存与进步,以无形的力量,从总体上影响与制约着近代文学家的情

感世界与审美系统。他们的体验、感知、想象、创造都无法摆脱政治、思想、文化变革所带来的巨大影响。近代作家与文学流派,由

于政治信仰、艺术造诣、审美情趣的不同,各自表现出了独特的个

性风格与流派风格。但如果我们超越对具体作家、流派风格的考察,而着眼于宏观的、历史层次的把握,则可以发现,近代文学的主导

风格与审美风貌,走过了悲痛忧愤,渐趋于昂扬躁厉,终至于明朗

乐观的发展轨迹。

鸦片战争与洋务运动时期,东方帝国、天朝盛世的釉彩在人们的惋

惜声中一块块地剥落,封建政体千疮百孔,祖宗成法屡试不灵,内

忧外患纷扰不已。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亘古未有之变”,牵动着一

代诗人的情怀。由历史盛衰对比所带来的沧桑之感,由民族耻辱所

激起的忧愤之怀,由补天无术所产生的焦灼之情,给他们的作品带

来悲愤与怅惘交错、慷慨与凄婉杂陈的色调。封闭着的封建文化体系,使他们不得不在民族的本源精神中寻求支撑,“乱世之音怨以怒,亡国之音哀以思”,“厚人伦,移教化,美风俗”的古训仍被作为其审

美理想与审美价值观念的准则,屈原式封建士大夫的忠怀孤愤,于

他们仍具有强大的人格上的支配力量。他们不满于社会现状却没有

力量改变它,他们觉察到封建大厦的岌岌可危却不得不全力扶持。 他们的歌唱,充满着悲痛忧愤的情调,显示出1种沉郁而又有几分

悲凉的美。

维新变法与辛亥革命准备时期,维新派、革命派满怀激情,全力以

赴地为他们认定的政治理想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他们在传统文

化与异质文化的冲突面前,表现出除旧布新的恢弘气度。他们为古

老的民族与国度,偷运来再生的火种。他们把文学作为救亡与启蒙

的号角鼙鼓,为奋起前行者助威,使昏睡迷惘者清醒。他们的创作,

充满着凝重的现实感、崇高的英雄感,透露出民族再造的自信。文

学在他们的驾驭之下,勉力分担着时代的重任,显示出昂扬躁厉的

风度,是1种单色而富有力度的美。

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覆灭的命运触动封建文人的怀旧意绪与凄

情怀。他们以悲怆低咽的基调,抒写着故国铜驼神思,麦秀黍离感

慨称。随即,他们又参加了保孔保教、维护封建伦常道德的合唱。 然而这些不过是历史的1个小小插曲,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对旧道德、旧文化的批判面前,他们的言行显得那样颟顸、迂腐。五四青年群

体以敏感的心灵感应着新生活的召唤,他们以狂飙般的热情讴歌生命,讴歌青春,讴歌爱情,讴歌自然。他们对昨天不屑一顾,对明

天则充满着渴望;他们对传统投去鄙视的目光,对创造则倾注着全

心的向往。他们以具有浓烈个性色彩、表现人生价值和生命骚动的

作品,取代了维新与辛亥革命准备时期揭示单一政治主题的作品; 以冷峻、率直、真诚、抒情、富有哲理等多样的文学风格取代了前

十几年间流行的由热情自信、历史使命感与牺牲精神凝聚而成的悲

壮崇高的文学风格,他们的创作显示出明朗乐观的色彩,是1种斑

斓的洋溢着青春气息的美。

在痛苦选择中演进的近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大转折点。它所

表现的深刻历史价值和意义在于:它一方面是中国传统古典文学的

承续与终结,另一方面又是中国文学走向现代的先声。作为历史“中

介物”——过渡转折期的近代中国文学,其承先启后的作用是显而易

见的,也正因为如此,它本身也就不可避免地呈现出过渡转折时

所特有的矛盾性、复杂性与多重性。只有基于这一点,我们才有可

能从整体上对这一时期出现的各种思潮流派、文学家、思想家的功

过是非作出较为恰当的评价,全面认识近代中国文学发展的特点和

演变的一般规律,进而阐明从近代中国文学向现代中国文学发展的

历史必然性。一、近代中国文化的复杂性与近代中国文学的复杂性

近代中国社会,为各种思想观念、文化意识、政治势力提供了1个

充分活动的历史大舞台。正如我们已充分意识到的,近代文学的发生、发展和演进,是全面危机与思想文化变革导致的自觉过程与必

然产物。因此,近代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的复杂性和深刻矛盾也必

然从各个侧面,以各种方式投射到文学之中,1个动荡而充满矛盾的

时代,必然也会产生充满矛盾的文化与文学。

如果我们不满足于描述外在的思想、政治、文化形态的复杂性而专

注于民族文化心理的构型的话,我们无疑会发现形成近代文学复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