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恩施市盛家坝乡大集场小学
冷 冰
自学能力是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是适应当今知识总量急剧增长的有效对策,是一个人取得学业、事业成功的基础,是培养开拓型、创造型人才的必经途径.教师通过教学不但要打开知识的大门,引导学生走进去,还应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掌握。学生一旦掌握了这种能力,就正如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让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让预习成习惯 在自主求学中渐成自学能力
预习课文。要使学生养成自觉预习课文的习惯.指导学生预习要从低年级抓起,要求每个学生准备好工具书(一本字典,一本词典)和一本预习笔记,并提出具体预习要求:(1)通过查阅工具书和资料,掌握生字、新词;(2)了解作者、背景;(3)辨认文章体裁;(4)划分段落,归纳中心、段意;(5)摘抄名言警句,记录疑难问题;(6)表情朗读,反复回味,加深影响。这种要求,要体现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使学生不仅养成预习习惯,而且在无意中形成自学能力。
二、以课堂为途径 在交流引导中提高自学能力
1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主要途径.既然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学生上课认真听讲便成为获取新知识的关键.因此,要求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认真听老师对课文的分析讲解.在听课时,强调学生应注意自己在预习中遗漏了什么内容,什么地方理解有误,什么地方还有困惑,老师在授课时又强调了什么,补充了什么……都要及时记在笔记本上(或者标注在书页的字里行间)。不只是记下来,还要想,还要对照反思。如果对某一问题的理解与老师不同,可以找出根据与同学、老师展开讨论.这样,不仅能加深对课文(某个知识点)的理解,还能很好地促进教与学的交流。这样,当一篇课文学完后,书本上便布满了各种各样的附注和标记,这种笔记法不仅不影响当时课堂的听讲,而且也便于以后复习。另外,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优势,通过音频、视频、多功能展台等手段,可以把抽象、深奥难懂的知识,生动、形象、具体地再现在学生的眼中、脑中,加快自学的速度,加深自学的难度,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提高课堂自学的质量.
三、善于阅读指导 在拓展视野中提升自学能力
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1)指导学生明确课外阅读的目的,给学生推荐阅读书目。首先要求学生通读与语文课本配套的《实用写作读本》;其次是开列出一些课外阅读必读的文学名著书目;三是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报刊目录,如《语文学习辅导报》《小学生天地》等。(2)指导学生制定读书计划。学生的年龄层次不同,其阅读对象也不同;即使同一年龄层次的学生,因其智力水平不同,其阅读对象也应有所不同。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阶段性读书计划(一周、一月、一学期或一学年),要循序渐进,遵循由浅入深,由少到多的规律,长期坚持下去。
(3)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阅读方法有很多,但要因人而异,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常见的阅读方法有:A:浏览法。浏览报刊是一种便捷的阅读方式,对知识含量大、信息内容广的一般报刊适宜用这种方法。B:三步品读法。即把同
2
一篇文章连续读三遍,每一遍一个重点,三遍之后全面理解。如茅盾的“鸟瞰-—-—精通--——吸收”法,叶圣陶的“了解——--批评-——-接受”法,都是很好的经验总结.C:摘录法.对于经典性作品,因为其博大精深,一时难以读懂,所以就先把它摘录下来,留待日后再慢慢欣赏、揣摩.D:读写结合法。读书贵在能有所得,写读书札记,或心得、评价、仿写、创新,都是促成学生对阅读对象内化吸收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课外阅读的同时,一定要学生动手,通过写能巩固阅读的成果,能欣赏到自己的进步,更有利于课外阅读的开展和强化。
四、强化独立作业 在举一反三中养成自学风格
独立完成作业是学生经过自己头脑的独立思考,自觉、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所学的知识具体化,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的过程。因此,指导学生独立完成作业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1)解决问题,应该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思考的结果。(2)布置作业时应精选那些有代表性的综合题,以便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切忌搞题海战术。(3)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也可以适当选择一些难度较大的具有代表性的综合题,目的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灵活运用知识解决较复杂问题的能力.对于难题,经过独立思考后,如果还不能理解、解决,就要鼓励学生向同学或老师请教,引导他们做一个勤学好问的好学生。
总之,提高学生的素质,自学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学生有了自学能力,就能够独立地获取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能够终身受益,诚如是,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就达到了不需要教的“最高境界\"。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