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的月缴纳基数一般是按照职工上年度全年工资的月平均值来确定的,每年确定一次,且一旦确定以后,一年内不再变动。地税部门按照参保人实际工资和缴费比例征收用人单位的社会保险费,原则上社保缴纳基数就是参保人的实际工资。但根据有关法律政策规定,社会保险各险种缴纳基数均设有上、下限。
1、职工工资收入低于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60%的,以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为缴纳基数;
2、职工工资收入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300%的,以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300%为缴纳基数;
3、职工工资在300%—60%之间的,按实申报。职工工资收入无法确定时,其缴纳基数按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公布的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为缴纳工资确定。
社保缴费基数和退休金的关系社保基数和职工退休工资是有关联的。因为社保缴费基数越高,缴费年限越长,退休工资就会越多。退休养老金是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的。其中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而社保缴费基数越高,个人缴纳的费用就会越多,到了退休时的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自然也就会越多,所以退休工资也自然会更多。以个人缴费比例8%为例,若是社保缴费基数是3千的话,那职工个人每月要缴的费用就是:3000×8%=240元;而若是社保缴费基数是5千的话,那职工个人每月要缴的费用就是:5000×8%=400元。另外,社保基数也影响本人平均缴费指数,这个数值是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中的重要参数,所以也会影响到未来退休工资的多少。以上这些内容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社保缴费基数的算法,以及社保缴费基数和退休金的关系了,希望能帮到大家。值得注意的是,社保的缴费基数并非是全国一致的,大家还是要当地的标准来计算。
法律依据:《社会保险法》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权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
《劳动法》第七十二条
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第七十三条劳动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一)退休;
(二)患病、负伤;
(三)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
(四)失业;
(五)生育。劳动者死亡后,其遗属依法享受遗属津贴。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条件和标准由法律、法规规定。劳动者享受的社会保险金必须按时足额支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