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养生问答 疾病百科 养生资讯 女性养生 男性养生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是否所有70岁犯罪者都应该被判入狱?

2021-06-11 来源:华佗健康网

犯罪嫌疑人年龄达到七十岁的,不能从轻或减轻处罚,要达到七十五周岁才能减轻或免于刑事处罚。刑事责任年龄为已满十六周岁的人,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需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可从轻或减轻处罚。刑事责任能力受年龄、精神状况等因素影响。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在主观方面、定罪时的作用以及处罚方面有所不同。过失犯罪需发生危害结果才能构成犯罪,法定刑较故意犯罪轻。

法律分析

犯罪嫌疑人年龄达到七十岁的,依据刑法的规定,不能从轻或者减轻刑事处罚,要达到七十五周岁才能减轻或者免于刑事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第十七条之一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影响刑事责任能力的因素有哪些

一是刑事责任年龄。

二是对于无责任能力的判断,应同时采用医学标准与心理学标准。

四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五是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六是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的区别

1.主观方面明显不同。

2.结果在定罪时所起作用有所不同。

3.从处罚方面看,过失犯罪的法定刑明显低于故意犯罪。

由于过失的主观恶性明显小于故意,所以刑法对过失犯罪的规定不同于故意犯罪,具体如下:

A.过失犯罪均以发生危害结果为要件,而故意犯罪并非一概要求发生危害结果。过失犯罪情况下,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既不追求,也不放任,而是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或已经预见却轻信能够避免,主观上根本反对发生这种危害结果,因而主观恶性较故意犯罪要小得多

B.刑法规定“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责任”,“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体现了刑法以处罚故意犯罪为原则,以处罚过失犯罪为特殊的精神。过失犯罪只有当行为已经给社会造成危害结果的情况下,才能构成犯罪。如果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就不存在过失犯罪

C.刑法对过失犯罪规定了较故意犯罪轻得多的法定刑。过失犯罪只有在刑法分则条文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才能负刑事责任。如果刑法分则条文没有规定的,无论某一过失行为危害程度如何,都不能构成犯罪。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犯罪嫌疑人年龄达到七十岁时,可以考虑从轻或者减轻刑事处罚。刑事责任年龄是判断是否负刑事责任的重要因素之一。除此之外,影响刑事责任能力的因素还包括对无责任能力的判断、精神病人的辨认能力以及醉酒、聋哑、盲人等特殊情况。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有明显的区别,包括主观方面、定罪时的作用以及处罚方面的差别。刑法对过失犯罪的规定较故意犯罪更为宽松,仅当已经造成危害结果时才能构成犯罪。如果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就不会构成过失犯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2012修正):第三章 刑罚的执行 第一节 收监 第十九条 罪犯不得携带子女在监内服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戒严法:第四章 戒严执勤人员的职责 第二十七条 戒严执勤人员对于依照本法规定予以拘留的人员,应当及时登记和讯问,发现不需要继续拘留的,应当立即释放。

戒严期间拘留、逮捕的程序和期限可以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的限制,但逮捕须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2012修正):第三章 刑罚的执行 第五节 释放和安置 第三十五条 罪犯服刑期满,监狱应当按期释放并发给释放证明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