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故事。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认识一个多音字。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与爱护,感悟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4、理解朱总司令的话,体会其中包含的意思。
[预习学案]
预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故事。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认识一个多音字。
预习内容:
一、我会读
1、糊涂 翻译 菩萨 糟蹋 怨不得 藏民 感激
春耕 播种 同胞 热火朝天 平平展展 尽心尽力
2、读准下面的多音字,给它们注上音。
挨饿 藏民
3、把课文读通、读顺,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
1、《菩萨兵》主要讲述的是在长征途中,( )总司令带领红军战士帮助藏族同胞( ),以实际行动感动了藏族同胞,他们赞颂朱总司令率领的红军是( )。
2、找出描写朱德司令说的话,在书上用“——”划出。
认真地边读边划,思考从这些句子中读懂了什么?
三、我不解
不理解的词语有( )
课文中不明白的地方( )
四、搜集有关朱德、长征、藏族等方面的资料。
[导学案]
一、小组合作探究:
1.《菩萨兵》全文按照( )的顺序,记叙了事情的前后经过。具体体现在哪几个词语?
2.读文章第六自然段,联系上下文理解“要让我们播下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句话的含义?
这里的“种子”表面上指( )
实际上指红军( )
3..藏胞为什么全都流出了感激的泪水?为什么会说出“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
二、深入探究:
请提出值得讨论的问题,也可以谈谈自己对《菩萨兵》的感受。
三、积累提高:编写故事提纲,把故事讲给大家听。
[课堂检测]
一、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菩(pú pó )萨 怨(yuān yuàn)不得 糟(zāozhāo )蹋
饶(ráo láo)恕 挨(āi ái)饿 结(jié jiē)果子
二、看拼音, 写词语。
zànɡ mín chūn ɡēnɡ dònɡ yuán tónɡ bāo
( ) ( ) ( ) ( )
hú tú ɡǎn jī bō zhònɡ xiàn duàn
( ) ( ) ( ) ( )
三、比一比,再组词。
译( )糊( )涂( )段( )
泽( )湖( )途( )断( )
四、照样子,写词语。
尽心尽力 百发百中
平平整整 干干净净
五、下面的句子该用怎样的语气朗读?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a、无可奈何的语气 b、关切的语气 c、发自内心的赞美
1、“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啊!”( )
2、“一定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那些藏胞一见到我们就跑,真糊涂啊!”( )
3、“这么多天了,藏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得想办法动员他们回来呀!”( )
六、想一想,再找几个小伙伴演一演。
藏胞们返回家园,看到干干净净的院子、平平展展的土地后,会说出一番怎样的感激的话呢?请你仔细观察插图,展开想象,说一说。
[课后作业]
拓展写话:同学们,一晃到了秋天,收割时,藏族同胞想表达对红军的感激之情,请你们代藏胞们给朱德和那些红军战士写封信。学生练写,交流。
[板书设计]:
13、菩萨兵
朱德:急坏了 怎么受得了 尽心尽力
藏民:躲跑 返回 流泪
[主题学习丛书]
1.阅读《主题丛书》125-173页文章。进行读书汇报交流。
2.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出现过数不清的杰出人物。他们就像天上的繁星,在历史的银河中永远闪耀着动人的光芒。搜集古今中外名人的故事,开一个故事会。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的时代背景是在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离学生的距离很远。如何能让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这是一个难点。尽管课前学生搜集了一大罗资料,但机械的文字无法吸引学生。所以倒是用了点心思让学生找寻一些长征途中的小故事,这个时候再去研读文本我想相对容易了许多。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有意识地抓关键句,找关键词进行分析感悟,收效不错。比如在品读“藏族同胞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一听说又有军队开过来,早就躲进了深山,谁也不敢露面。”这句时,学生找到了一个“尽”字,通过联想,他们仿佛看到了反动军是如何对老百姓进行烧杀掠夺,进行惨无人道的压迫的。课文中的“吃尽”不就是包含着老百姓对军队的惧怕和憎恨程度之深吗?这个时候,学生再去朗读这句时就是带着自己的情绪在里面的,同时,他们也感受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在课文里,朱德的三句话也是关键,学习的时候,我让学生结合藏胞当时的处境和季节环境进行多方位品读,并引进了歌曲《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 》,学生也有颇多的感受,对“朱德”这一人物形象也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当然,有的学生也对朱德的其中一句话作了质疑,平时总是说种子是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里朱德为什么会把它说成是“发芽、生根、开花、结果”。这个问题是我意料之中的,课前也作了一番查阅,发现原来朱德所说的这句话就是摘自“毛泽东语录”的。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与课堂上学生的反映,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研读文本的重要性,每教一篇文章,自己也增长了不少见识,真可谓“教学相长”也!这也是我以后的教学所要注意及努力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