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资源概况
马来西亚森林总面积201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3。4%,其中永久性林业用地1400万公顷,龙脑科林占87。8%。森林总蓄积量48亿立方米。胸径大于45厘米的商品材13亿立方米。天然林每公顷平均生长量为2.13~3.55立方米。 马来西亚天然林在地域上分布为独立的三大林区:马来半岛(西马)、沙巴和沙涝越。 马来半岛的森林为典型的热带雨林,其群系类型和植被带按海拔高度可划分为:
(1) 高山雨林:海拔1500~2200米,植被带为山地杜鹃林。 (2) 山地雨林:海拔760~1500米,植被带有栎樟混交林和婆罗双(shouea)林。 (3) 低地常绿雨林:海拔760米以下,植被带为库氏婆罗双(s.curtisii)林和平滑叶婆罗双(s.laevifolia)林。 (4) 低地沼泽林:以南洋棱柱木(gonystylus bancanus)为主,盛产重要的商品材。 (5) 低地龙脑香混交林:马来西亚高原,丘陵和300米的山脚,大量分布可供开发利用的低地龙脑香林。其中有婆罗双、龙脑香、羯布罗双、喃喃果等属树种。 沙巴州大部分的森林位于东海岸的山打根和塔瓦岛(斗湖)地区。其森林类型可划分为:山地林、次生林、辟龙时林、红树林、淡水沼泽林低地龙脑香林。在沙巴州150余种龙脑香树种中,有60%~70%种为出口材。 沙涝越森林,按照分布及林分结构可分为:高山林、灌木林、龙脑香混 交林、泥炭沼泽林、红树林等。主要树种有:婆罗双、羯布罗双、龙脑香、南洋棱柱木、指茎野牡丹和沼泽假油楠(pseudosindora palustris)。
2 天然林经营体系的发展
马来西亚对森林生产经营的目标并不追求向原始林顶极状态发展,而是在要求达到商品材持续收获的同时,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其天然林经营体系中,马来西亚实施了一致经营作业法(malaysia uniform system 即 mus)和选择经营作业法
(selective management system 即sms),目前还在广泛指导其森林经营工作,对我国的热带天然林经营 有很多可借鉴之处。 随着经济形势和社会的发展,马来西亚在热带天然林经营中采用过不同的的作业法,20世纪初,采用分区改进法。此法为在作业中只采成熟的商品材树种,对伐区的非目的的树种进行环剥毒杀,以改善目的树种幼树的生长环境,达到促进商品材树种发展的目的。到20世纪30年代,薪炭材和矿柱材需要量不断增加,原来被认为是非商品树种发展的树种也有了销售市场。因此,对一些树种采用的环剥毒杀做法,改为一起采伐运出,作薪炭材,矿柱材销售或其他用途。这是马来西亚当时推行的商业更新伐作业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锯材原料需要量急剧增加和采伐作业机械化程度加大,同时,从森林生长发育状况已经看出,在日本侵略期间没有进行过抚育采伐的皆伐迹地和受暴风雨灾害而更新起来的森林,非目的树种占优势,一般生长慢的经济树种处于劣势,根据木材生产形势要求和森林现状,从1948年开始,在低地雨林推行一致经营作业法(mus),在山地雨林推行经营作业法(sms)。
.1 马来西亚一致经营作业法(mus) 一致经营作业法是指在林分中有采伐价值的树木一致地加以采伐,余下的都是没有采伐价值的树木;林分的成熟期与轮伐期一致。主伐只在森林成熟时进行,经营期内进行抚育采伐。这一作业法是期望通过主伐收获,将树种繁多、结构复杂的异龄低地雨林,改造为接近同龄、经济树种占较大比例的林分,使商品材增加。此法在低地雨林最为常用。其缺点是经营周期长,虽然一次收获量大,但林主长期不能从木材收获中取得效益。
2.2 选择经营作业法(sms) 一致经营作业法在低地龙脑林中应用很成功,但在山地龙脑香林则不理想,主要原因是山区地形复杂,林木分布不均,异龄林,伐前林内天然更新不足;在山地采伐容易损伤保留木,使大量幼树死亡。另外,坡地土壤易受冲刷,商品材树种天然更新更加困难。因此,在山地森林推行了经营作业法。 选择经营作业法以择伐方式为主导,对采伐木和保留木要作出精心选择,包括各树种采伐木最小直径限额的选
择。为了确定最小采伐胸径和采伐木的选择,伐前需要进行林分调查,起测胸径5厘米,按树种、径阶分布统计每公顷株数、蓄积,并对天然更新幼树、幼苗进行调查统计,在此基础上提出伐区作业设计。选择经营作业法的主要技术措施。在实践中,一般希望择伐周期为25~30年,第2次采伐龙脑香树种的经济材产量为30~40立方米。其具体规定如下: (1) 龙脑香树种最低采伐直径要大于50厘米,海米新棒果(neobalanocarpus heimii)采伐胸径要大于60厘米。 (2) 非龙脑香树咱采伐胸径大于45厘米。 (3) 伐后林每公顷保留30~45厘米的健壮商品树种立木不少于32株。 (4) 伐后林中胸径大于30厘米的树木中,龙脑香树中所占百分率不应低于伐前林分的百分率。 根据对实施选择经营作业法的伐后林调查表明:采用适宜的采伐限额和保留足够的中等径级的商品材树种,经过25~40年的自然生长就可以再次获得足够的经济采伐收获量。
伐后林中,胸径30厘米以上的平均年直径生长量为0.8~1.0厘米,每公顷蓄积年增长量为2.0~2.5立方米,约有3/4的山地森林择伐30年后至少能生产与原始山地森林相当的净产量,即40~45立方米/公顷。需要指出的是,在采伐过程中使损伤的中径木低于30%是个重要条件。 马来西亚选择经营作业法是一种基于择伐方式,具有合理利用资源,保护森林环境的热带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途径,其主要优点在于: (1) 能够保护森林资源; (2) 森林恢复工作投入量小; (3) 减少对林木生长的损害; (4) 采伐浪费最小,从而可实现森林资源的是佳利用。 3 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为了提高次生林质量,改善林分结构,马来西亚进行了伐后天然林人工促进更新措施,且取得良好效果。在马来西亚沙巴州的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龙脑香科幼树胸径平均年生长量超过1厘米,树高平均年生长量超过1米。4年生幼树胸径最大为8厘米,树高最高为11米。
3 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3.1 树种选择和苗木培育树种选择是实现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成功的关键,人工更新
树种选择的原则为: (1) 乡土树种; (2) 具有经济价值或商品材树种; (3) 生长快的树种; (4) 天然更新或人工繁殖容易的树种; (5) 适应林下生长的树种。 3.2 造林技术 在树种选择的基础上,采用合适的造林技术措施,保护森林资源,减少对森林生态环境的破坏,提高造林存活率和保存率。具体措施如下: (1) 更新方式:带状,带间距10米; (2) 确定更新带的走向; (3) 砍除带内藤本; (4) 统计带内中心线两侧1米范围内的目的树种,在低于10%的地方进行补种; (5) 种植苗木,一般用铁锹挖一深度为9厘米的穴; (6) 标记:栓红塑料布的是第1次种植,蓝的是天然更新树种,白的是第2次种植。
4 可持续经营规划设计与资源管理
4.1 立地类型划分 森林产地类型的划分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基础,马来西亚划分森林地类型的主要因子是坡度,根据不同的坡度,划分成不同的立地类型,不同的立地类型采取不同的经营方式和技术措施,规定坡度大于40度的森林禁止采伐。立地类型的划分通过gis系统实现,并绘制立地类型分布图。 4.2 伐区资源调查与规划设计 对伐区资源进行全面实测调查,并建立数据库。统计森林资源,根据择伐技术规程,确定采伐量和采伐木。对采伐木进行详细调查,并作标记包括倒向。为了防止水土流失,规定各种河流的两岸20米范围内禁止采伐。每公顷保留4侏健壮母树,要求定位并输入计算机。每公顷集材道长不超过300米,运材道长不超过40米。 5 借鉴 马来西亚地处热带,气候环境条件优越,森林资源丰富。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中木材生产占很大比重,生产的林材90%出口,且以原木为主,是亚洲热带木材出口的主要国家。天然林经营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热带天然林实现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 马来西亚选择经营作业法(sms)对我国热带天然林经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此法在不破坏森林环境的前提下,进行适当强度的择伐,保证经济树种的天然更新。为使下一个择伐周期的经济材产量、林分结构和质量不降低,保留足够数量的胸径在30厘米以上中径木,并通过一系列营林措施促其加
速生长是必要的。马来西亚选择经营作业法实际上是一种径级择伐方法。根据择伐周期,确定合适的择伐径级限,保留健康且分布过程的有效监督和管理等,是实现热带天然林可持续经营的重要环节。 (2) 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是改善天然林林分质量的重要途径。马来西亚对伐后天然次生林有进行林下人工改良,已经取得一定的成功经验,尤其在林下更新树种选择、苗木培育和林下造林都形成了成套技术和生产规模,更新林分已经表现出一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潜力。我国在森林改良方面主要是对一些残次林进行改造,一般情况下是将天然林皆伐后,造人工林,由于森林环境的变化和树种选择不合适,种植的树木生长表现常不理想,而且部分人工林逐渐转化成天然林。
我国目前有大面积的热带天然次生林,在海南岛现存的天然林中,除自然保护区外,几乎都是经过一次或多次不同程度的人为干扰后形成的天然次生林或残次林。林分组成、结构与原始林相差甚远,根据对海南岛霸王岭林区天然次生林的恢复研究表明,如果完全依靠天然恢复,需要时间在100年左右,其中部分残次林要通过天然恢复到预期原始状态几乎不可能或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此,采用可行的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恢复热带天然次生林或残次林是非常必要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