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我们周围的物质》是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的内容,是物质科学领域的基础单元,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认识到物体具有轻重、颜色、形状、表面光滑度等特征,这些将为他们以后理解课程标准中所描述的“物体具有一定的特征,材料具有一定性能”等一系列主要概念奠定基础。
《认识物体的形状》是《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第3课。学生在前一课的学习中已经通过不同方法多次比较物体的轻重,认识物体的一个基本特征——轻重。在本节课中,学生将对“形状”这一物体的基本特征展开研究,形状反映了物体占据空间的状况。在这节课中,学生关注的重点不是认识物体的具体形状,而是通过游戏化的研究活动——摆放,知道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平铺时占据空间的状况不同,同一种物体不同的平铺方式占据空间的状况也可能不同,从而发展学生对“形状是物体的重要属性”的认识。
本课的研究主题是:“如果把物体装进盒子里,怎样装得更多?”主要目的是研究物体的形状是怎样影响其占据空间的。
1.聚焦:教材先提出了本课的研究主题——如果把物体装进盒子里,怎样装得更多?这是一个比较有新意的研究主题。
2.探究:这部分内容主要包含两个探究活动:活动一、哪种物体放的数量最多?这个活动的重点是通过比乒乓球、木块、橡皮和螺母的数量,发现不同形状的物体平铺的数量不同。学生通过实验会发现乒乓球平铺时中间有空隙,而木块等平铺后中间没有空隙,意识到物体的形状会影响其占据的空间。活动二、寻找四种物体的所有平铺方式,这个活动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平铺方式摆放物体,发现同一物体用不同侧面摆放(比如“躺着”或“立着”),会出现不同的摆放数量。本课通过这两个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形状;物体的形状对其占据空间的影响,有可能其摆放、拼接或堆放的方式也不同。
3.研讨:主要围绕“同一种物体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平铺方式?”这个关键问题进行讨论,重点要引导学生体会物体形状的特殊性会对装入盒子中的数量产生影响。
二、学情分析
根据课程标准,学生在小学阶段要认识“物体具有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对于“形状”这个词学生并不陌生,他们在生活中、幼儿园的学习中和一年级上册的数学学习中,已经知道了物体的许多形状,如正方体、长方体、球形等,所以对“认识不同的形状”这一环节不再展开。这节课认识“形状”是从“占据空间”这个角度来理解的,为学生在小学阶段建立对质量和体积的初步认识打下基础。由于“占据”空间这个概念对学生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教材用一个“固定大小的盒子”来使这个概念具象化。
虽然教材对活动的难度做了一定的控制,但是本课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困难。因此,本课以“物体填满盒子的游戏”为载体,尊重学生的天性,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动手摆一摆、动脑思考,不同的摆法很自然就在玩游戏中找出来了,这样的教学可以促使学生在游戏中逐步提高探究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认识到许多物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形状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 意识到物体的形状会影响它的平铺方式。 2、科学探究目标
能用简单的方法比较出不同物体的形状有所不同。 了解不同的物体,会有不同的摆放或堆放方式。 3、科学态度目标
发展对物体进行研究的兴趣。
认同物体的特征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会到生活中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形状,有可能其摆放、拼接或堆放的方式不同。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到许多物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并且从“占据空间”的角度理解形状是物体的重要特征之一。
2、教学难点:探究多种“平铺”方式,意识到物体形状会影响其平铺的方式。
五、教学准备
1、小组:方盒子每组4个;乒乓球、木块、橡皮和螺母每组若干;记录单2张;收纳盒每组1个。
2、全班:课件、班级记录表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游戏激趣、聚焦问题 1、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用“称一称”的方法比较了几种物体的轻重。还记得是哪几种物体吗?
(出示布袋)
(2)师:老师在这五个布袋里分别放了我们上节课称过的五种物体,在不打开布袋的情况下,你们有办法可以判断出谁在哪号袋子里吗?
(预设:引导学生用“摸”、“看”的方法进行猜测,根据“形状”判断袋中的物体。)
(3)师:形状、轻重,都是物体的重要特征。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物体的形状》。
板书:认识物体的形状 2、头脑风暴、聚焦问题
师:这里有四个同样大小的方盒子,要想把这四种不同形状的物体分别装进里面,怎样才能装得更多呢?
(师生交流多种装入的方法,统一用“平铺一层”的方式进行) 二、思维碰撞、探究铺法
1、探究不同物体平铺在盒内的方式 (1)演示平铺的方法
师:怎样平铺一层乒乓球呢?(学生演示平铺、记录数据) (播放视频演示平铺方法和如何填写表格) (2)平铺比赛
师:每个小组将四种物体平铺在盒内,比一比,哪组最快,哪组的盒子里装得多?
(教师将各个小组的数据填写在班级记录表中)
(3)研讨平铺结果
1)师:现在,每个盒子里都分别平铺这四种物体,大家平铺的结果一样吗?为什么四种物体平铺的数量都不一样?
(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补充指导,归纳整理每个组的乒乓球和木块的数据相同,而螺帽和橡皮数据不同。)
(观察、比较记录单中乒乓球和木块的数据)
2)师:为什么乒乓球能摆进盒子的数量比大小差不多的木块少这么多? (教师梳理与提升:乒乓球平铺时中间有空隙,无法填足盒子的空间,而木块平铺后中间没有空隙,基本填足了盒子的空间。)
2、探究同一物体平铺在盒内的方式
(1)师:为什么螺母和橡皮各组出现不同的结果?
(学生展示交流不同数据的“平铺”方式,归纳总结:螺母和橡皮摆放方式不同,装的数量也不同。)
(2)师:同一种物体,有几种平铺方法?你能都找出来吗!
(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把四种物体分别铺在盒子里并记录数据;教师将各个小组的数据填写在班级记录表中。)
三、研讨铺法、解释原因 (教师组织学生观察班级记录表)
师:螺母有2种,橡皮有3种?同一种物体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平铺方式? 师:为什么乒乓球和木块只有1种铺法?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乒乓球和木块每个侧面的形状都是一样的,所以不管怎么摆平铺一层的数量不会有变化;螺母和橡皮的侧面形状不同,“躺”着摆或“立”着摆的时候,用来平铺的那个“面”形状不一样,所以平铺一层的数量也不一样。)
四、拓展应用、知识提升
(活动手册:玩一玩,怎样能放得更多)
师:石块、石子和沙子,怎样放入杯子中能放得更多?为什么?回家和爸爸妈妈试一试,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想对不对!
七、板书设计
认识物体的形状
乒乓球 个数 几种铺法 个数 几种铺法 个数 几种铺法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第6组 第7组 第8组 个数 几种铺法 木 块 螺 母 橡 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