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养生问答 疾病百科 养生资讯 女性养生 男性养生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网络银行业务发展及风险规避策略探讨

2024-01-06 来源:华佗健康网


网络银行业务发展及风险规避策略探讨

[摘要]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已渗透到金融的各个领域,网络银行已经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元素,发展网络银行也成了金融领域新的利润增长方式。我国的网络银行业务是一种创新的业务品种,还尚处于起步阶段,用户和银行均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需要全方面的对其加以完善。本文首先介绍我国网络银行业务的现状,并分析了网络银行业务所面临的主要风险,探讨了我国网络银行业务的风险防范对策。

[关键词] 网络银行 业务 风险

一、中国网络银行发展状况

(一)网络银行的定义

网络银行,又称网络银行,是建立在IT(计算机通讯技术)之上的网络金融,是一种以高科技高智能为支持的AAA 式银行,即在任何时候(Anytime)、任何地方(Anywhere), 并以任何方式(Anyhow)为客户提供服务的银行。它是金融领域的一场革命,将引发金融业经营管理模式,业务运作方式,经营理念风险监管等一系列重大变革。我国网络银行的建设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经过十年的高速发展,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并持续高速发展,为我国网络银行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网络银行作为网络支付的中间环节,对这个群体的网络消费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也看到在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辅助下,网络银行得以焕发活力。

(二)中国网络银行的发展趋势

正是由于具有比传统银行更多的优势,网络银行在我国的发展非常迅速,自从1998年,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开通网络银行服务,此后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以及农业银行等也陆续推出网络银行业务。在上届年会上,CFCA正式发布了《2010中国电子银行调查报告》。去年的调查报告根据目前电子银行发展状况,新增了手机银行、电话银行和第三方支付用户的调查。报告显示,去年个人手机用户比例有所上升,第三方支付的使用也随着网络购物的兴起而得到用户更多的关注;个人网银用户比例稳步攀升,活跃用户的比例以及网银的使用频率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企业网银用户比例保持稳定,柜台业务替代率有所增长。2010年,在经济形势强劲扭转、大众的选择更趋理性并注重时尚元素的环境下,电子银行以其安全、稳定且高效、方便的产品及服务为用户青睐。

据世界银行预测,在未来几年,中国网络银行业务量占银行业务量比重将达20%左右。可见,我国网络银行产品将从投入期进入发展期,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在全球网络经济的巨大推力下,我国网络银行呈现出爆炸式增长。

二、影响网络银行业务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一)主观因素

1、网银使用的便捷性

网银使用的便捷性可以分为使用者在进行登陆和操作业务模块这两部分的便捷性。

网络银行的登陆方式影响着消费者是否选择网络银行,较简便和安全的登录方式更受消费者青睐。现在网络银行提供的登录方式一般有数字证书认证和数字静态或动态密码认证。数字证书是一种权威性的电子文档,由权威公正的第三方机构,即CA机构,又称为证书授权(Certificate Authority)中心签发的证书。它以数字证书为核心的加密技术可以对网络上传输的信息进行加密和解密、数字签名和签名验证,确保了网络信息传递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2、网银的风险性

网银的风险性是指消费者在使用网络银行时对于该行为可能带来的各种后果的主观预期。若是消费者感觉在使用网银时会产生较高的风险,他们就很有可能会拒绝使用网络银行。根据CFCA电子银行研究中心的《2009中国网络银行用户行为和态度调查研究》数据显示:准备开通网银的人75%认为自己所选择的网银风险很小是安全的,他们的信心主要来自认为自我防范意识能力强和对银行的信任;不准备开通网络银行的人67%认为网银的风险性很大是不安全的,形成这种观点的主要原因是对网络银行安全手段不了解和相关的负面报道。

(二)客观因素

1、外界环境的驱动

消费者在外界环境的驱动下可能采取一些不自主性的行为。这种环境的驱动分为强制性和自主模仿性两种。

强制性是指来自社会包括正式和非正式的,促使人们采纳同一态度、行为和做法的压力。比如银行的内部员工是通过网络银行业务来发放每月工资的,这样人们就是被强制来选择采纳网络银行业务。

自主模仿性是指社会上的个体根据已经存在的习惯性做法或是模仿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而自主采取的动作。生活中,人们往往倾向于模仿社会中大部分人采取的行动。因此,自主模仿性也能够促进消费者选择采纳网络银行。

2、互联网发展的影响

互联网是网络银行开展业务最为基本的一项客观因素。截至2010年底,中国网民的规模达到了4.57亿人,相较于2009年的3.84亿人增长了15.97%,互

联网的普及率在逐渐的稳步上升。《2009-2010年中国网络银行行业发展报告》中的数据显示了2006到2010年不管是中国个人网络银行用户的规模还是中国个人网络银行的交易额规模都在不断地增长,随着中国网民规模的不断增长,相应的个人网络银行用户规模和网银的交易额规模也在逐渐的增加。中国的互联网在不断发展,外在的因素先作用于网络的接受和使用程度,加上互联网又是网络银行的技术支持平台,从而间接的影响到消费者对于网络银行的选择。

三、中国网络银行风险规避对策

(一)对技术风险的防范

1、建立健全自身的网络安全系统

随着网络银行业务发展,必然出现很多金融业务创新,也必将涉及到现行金融管理体制和政策的空白点或禁区。同时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系统极易遭受黑客和病毒的袭击,内部技术和操作故障都难以避免,而由此产生的损失则因我国涉及到网络交易方面的条款还不健全,各方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在网络环境下,银行业一些传统业务的风险将被放大,使银行面临的风险更大。因此,银行应尽快建立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体系,不仅包括防范计算机犯罪、防病毒、防黑客,还应包括各类电脑识别系统的防护系统。以及防止自然灾害恶意侵入,人为破坏,金融诈骗等各类因素。

2、大力发展先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

目前我国在金融电子化业务中使用的软、硬件系统大部分由国外引进,而且信息技术相对落后,因而增大了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安全风险和技术选择风险。因此,应大力发展我国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关键技术水平,在硬件设备方面迅速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提高关键设备的安全防御能力。

(二)对信誉风险的防范

1、加强信用制度的建设

互联网开放性的特征使得网络银行交易的真实性不易考察和验证,这就对社会信用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建立全国性的用户信用管理信息系统,将用户划分为不同的信用等级,针对不同等级的用户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应共享客户资料信息库,与其他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世界各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及时将客户的守信情况和违约情况记录入库。

2、加强信誉风险管理

信誉对网络银行业务至关重要,因此,为了防范信誉风险,可定期对系统安全进行检查,以及时预防信誉风险的发生。当出现故障时要有及时防止措施,对灾难的恢复要及时,或能马上采用替代方案,如果出现客户资金被挪用的现象,

必须马上弥补客户所遭遇的损失,同时尽快的查明造成此事的原因。

(三)对法律风险的防范

1、加强内部管理及监督

银行的内部管理是否得体,直接会影响网络银行业务的正常有序的开展以及法律纠纷的发生与否。因此,为了加强银行的内部管理,银行应该广泛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而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在内部规章制度上,要根据市场和客户的需要不断完善,在业务协议上,要充分满足客户的根本需要,根据客户的权利与义务要有明确规定,体现协议制定的公平公正原则。

2、加强法律制度建设

针对网络银行业务的特点和风险,加快立法工作,制定对应各种风险和业务流程的规章制度。同时加强对高级管理人员网络银行知识的考核,应强制要求了解网络知识,熟悉网络银行业务,使网络银行的各项程序都有章可循,按规定办事。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net.cn/dtygg/dtgg/201101/P020110119328960192287.pdf,2011-01.

[2]艾瑞咨询集团.2009-2010年中国网络银行行业发展报告.http://wenku.baidu.com/view/7f0b66d428ea81c75894.html,2010.

[3]吕诗芸.风险感知对消费者网络购物行为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0年,第30期:45-47,50-52.

[4]梁慧颖,郭春梅,李红霞.网络银行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年,第19卷:120-12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