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首写西湖颇具盛名的七言律诗。这首诗写早春的西湖极有特色,读后会同诗人一样,爱上这湖光山色。白居易是在公元822年的七月被任命为杭州剌史的时候创作了这首诗。白居易在杭州时,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这诗处处扣紧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好处。
)
关键词:咏春诗歌 赏析 教学步骤
教学目标
了解吟诵古诗的基本要求,做到有节奏、有感情地吟诵古诗。
掌握诗歌学习的基本步骤,以及诗人扣住早春特点写景的方法,能品味佳词妙句。
感受诗人对早春景色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写过不少赞美春天的诗歌,还记得小学时学过的一首诗即白居易的《忆江南》吗?一起念一遍。今天这节课呢,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写春的诗,也是白居易写的,《钱塘湖春行》。虽然现在正值秋天,但我相信大家能从诗歌中找到春的踪迹。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标题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对,时间、地点。“钱塘湖”是哪里?杭州西湖。!
二.初读,读出节奏
1.吟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屏显)
2.个别读
3.听范读
4.齐读
三.译读,读出画面。
译读:初读完了之后我们要进行译读。即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一下诗句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再读。
诗歌有个特点,字数不多,但想象的空间却很大,都说诗中有画,我们刚才的解释好像还不足以形成美的画面,那下面我们以颔联和颈联为例:
(屏显)请任选一联,运用想象,用描写性的语言说说你所看到的画面。
颔联:“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颈联:“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在诗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或者感受到了什么?
【范例】
颔联:几处早早飞出的黄莺,争抢着栖息在向阳的暖树上,婉转悠扬地唱着春天的歌儿;在湿润的湖岸边,不知是谁家新到的小燕子,唧唧啾啾地忙着衔泥筑巢。西湖是鸟儿们理想的天堂,它们中的先到者早早地开始雀跃了起来。诗句在对莺歌燕舞的动态写照中,传达出西湖生动的早春气息。
颈联:放眼望去,形形的野花开的开,发的发,摇曳在春风中,将要使人眼花缭乱;绿茸茸的春草还不够深,骑马走过,刚刚能遮住马蹄―――花草都处在竞相荣发滋长之中。可以想见,过后不久,西湖将开出一个姹紫嫣红、五彩缤纷的绚丽春天。
3.下面我们看一个短片,来欣赏一下另外一种形式的《钱塘湖春行》。
这个短片,很美,歌声也动听,其实,我们读诗时在心里也可以放映这样的动画,只要你用心品读,展开想象,你就能看到诗中隐藏的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不怕诗写得不美,就怕你想得不美。下面我们来进一步品读诗歌。
四.品读,读出情感。
古人写诗常常是“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为了精当地用好每个字,往往要绞尽脑汁、费尽心思。这首诗中白居易写“早春”,亦是如此,所用字数不多,但处处紧扣早春,字字皆妙笔,你能找出体现早春特点的字词并赏析它的妙处吗?(从准确度、表现力、修辞、想象空间等角度进行赏析)
教师示范:
比如:“水面初平”的“初”,是刚刚开始的意思,这里写出了西湖水刚刚开始上涨,湖面与堤岸齐平的开阔景象,非常贴合早春特点。
?诗中有没有直抒胸臆的词语?(“最爱”)
下面我们就带着感情吟诵一下,希望大家能读出诗人内心对西湖早春的喜爱。配乐齐读。
3.写法总结:从刚才的学习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紧紧扣住景物的特征来写春天,具体来说就是抓住了自然界中植物和动物的变化来写早春。这一点值得我们在写作时借鉴。
五.学以致用
赏析完了《钱塘湖春行》,相信大家对写春的诗歌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下面我们就趁热打铁、学以致用,一起来赏析一下苏轼的《惠崇》。
1.这首诗我们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围绕一些问题。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画面,加以适当想象。
2.对精妙的字词加以赏析。
3.找出两首诗在写法上的共同点。
4.想一想,其他写春的诗句中,还有哪些也是抓住景物特征来写春天的。
1、浅草才能没马蹄翻译:春草还没有长高才刚刚没过马蹄。
2、出处与原文:《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
一、积累拓展式作业设计
语言的积累可以从课堂、课外两个大环境入手;也可以从口语、书面语言入手。
口语积累式作业形式多样,教师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进行创新设计。比如每节课前抽出3-5分钟,让学生轮流登台口才锻炼,讲笑话、说幽默、模拟讲话、新闻联播、谜语竞猜、故事复述等等,增强学生表现参与意识,给他们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为正式讲授新课做热身运动。
书面语积累式作业范畴更广。组织学生搜集名人名言、格言、诗句、歇后语、俗语、谚语、成语、摘抄名著精彩片段等。人教版课本设置“综合性学习”就是很好的参照。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状况、兴趣爱好进行新的探索,从而设置有弹性、有新意的作业,拓展学生的语言范围,丰富他们的语文知识。
作业形式予以规范。如制作分类成语卡片,整理与“马’有关成语,‘马革裹尸”、“鞍前马后’等。教会学生以小见大,逐日积累的良好习惯,明白“处处留心皆学问”的真谛。。l、仿写句子,如“生活是什么?生活是一本无字的书,生活是一条崎岖的路,生活……”;2、制作读书摘录卡,根据所好设计相关项目。
这种类型的作业旨在培养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并能锻炼语言组织能力,学会归纳总结,迁移扩散,形成开阔,囊括四海的思维方式。
二、合作探究式作业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桃花源记》为例,教师可以把第二题布置成作业,让学生分组探讨,参与讨论的学生每人发言,把看法和感悟集中记录在一位学生作业本上,呈交给教师批阅。除了在课文“研讨与练习”中筛选外,教师还可根据具体情况精心设计,如余秋雨的《信客》一课,布置作业:“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诚信是这个职业的生命,其实也是维系社会秩序的道德准则。生活中被利欲践踏的例子实在太多,于是有人把这种文章归结为一种危机,你是如何看的,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是重利益,还是重信用?学生作这道题,就能体现出他们朦胧的人生观。教师应及时引导,对偏激、低靡的做法予以纠正,培养学生健康的人生观。
合作式作业操作上必须周密详实,教师要在学生整体认知水平布置,设计相关程序。首先,确立课题,明确目的;其次,选择合适讨论形式;最后,讨论结果反馈,教师点评。
三、分层递进式作业设计
教师必须深入细致了解并研究每位学生,采取自愿,设计难度迥异的作业。例如,讲授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等五首古诗后,作业如下:A组,“研讨与练习”原题,从《钱塘湖春行》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是初春景象?B组,把了解的、关于春的诗句写3到5个;C组,比较杜甫《丽春》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两首诗在描绘春景上各有什么特色。三组题难度系数呈阶梯状,从易到深,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为了避免某些学生的惰性,能做C组题的却做B组,能做B组的却选做A组这种情况发生,教师可根据月考或季考测试成绩并结合平时具体表现为分组参照依据。划分要作到心中有数,未能按自己能力选做题的学生,教师在批阅时即可指出,让学生自行调整。同样,部分学生也会选择高于自我水平的题型,教师应在鼓励的基础上提出建议:打好基础,一步一个脚印攀升。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3、《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一、课始“引趣” 古诗教学伊始,教师可采用猜谜语、讲故事、提问题、设悬念等方法,精心引发学生兴趣。
如教学李白的《赠汪伦》时,可先讲述汪伦用计诚邀李白到桃花潭做客―――汪伦是当时有名的歌手,隐居在安徽泾县西南的桃花潭畔,对李白佩服得五体投地,日夜吟诵他的诗。有一回,汪伦听说李白来了安徽,就修书一封。信中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早知汪伦是一方豪士,便欣然前访。见面后,李白方知“受骗”:所谓桃花,只是桃花潭,并无“十里桃花”;所谓“万家酒店”,只是店名,并无酒店万家。但李白哈哈大笑:“临桃花潭,饮万家酒,会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于是,两人结为金兰之好。临别时,李白即兴写下七言绝句《赠汪伦》。―――这个故事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赠汪伦》一诗的兴趣。又如教学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就可采用设悬念的方法―――古代有位大文豪写了一首七绝,在诗中直接将西湖比作美女西施,这位大文豪是谁呢?这首诗叫什么呢?是怎么写的呢?再如教学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可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句千古佳唱着手,激疑设趣,从而引导学生欣然诵诗。
采取“引趣”之法,促使学生兴趣倍增,情感激荡,再引导他们学习全诗,教学效果往往会出人意料。
二、课中“持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