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金属性强(弱)——①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生成氢气容易(难);②氢氧化物碱性强(弱);③相互置换反应(强制弱)Fe+CuSO4=FeSO4+Cu。
3、非金属性强(弱)——①单质与氢气易(难)反应;②生成的氢化物稳定(不稳定);③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含氧酸)酸性强(弱);④相互置换反应(强制弱)2NaBr+Cl2=2NaCl+Br2。
4、离子化合物: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一定有离子键,可能有共价键)
5、共价化合物: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只有共价键)
6、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金属阳离子,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
关键词:高中化学;探究性思维;培养方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高中化学又因知识点零碎繁杂,需要记忆的内容多,而号称理科中的文科。这些特点决定了高中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掌握这些方式、方法,既是学会知识、接受国家选拔的需要,又是培养创新思维、推动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探究性思维的培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由之路,下面通过四个方面分述高中化学探究性思维方式的培养方法。
一、整合知识点,构建知识网络
为了便于教学,高中化学教材的编写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将部分重点、难点分散到相同年级的不同章节或者不同年级的不同章节。。。
构建知识网络包括构建知识点网络和构建解题网络两个方面。
1.知识点网络
以教材为本,全面梳理各个知识点,认真剖析其内部结构,掌握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异同。高中化学的基本内容包括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化合物、化学计算、化学实验四大部分,这是培养化学能力的基础。平时学习中要注意构建好每一部分的知识点网络图,并通过练习去丰富网络图的内容,长此以往将会加深对化学知识的透彻理解。
知识点的整合可以采取要点总结法、列表法、框图法、画知识树等方法。。
以化合物与混合物(单质)、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几组概念为例,用要点总结法说明它们的异同点。
(1)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都是化合物。
(2)混合物和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3)离子化合物都是强电解质,但强电解质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4)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但共价化合物不一定是弱电解质。
根据自己的整合,先画好每一部分的知识点网络图,积累下来,最后就能形成清晰的高中化学知识网络。
2.解题网络
构建解题网络,就是在平时学习中,将不会的题、做错的题、经典的题,分门别类,一一重新总结归纳,从审题、思路、方法等方面深入剖析,编制成自己的解题网络,形成自己的化学思维图,并在练习中不断丰富、加深理解、化为己用。
可以运用摘抄、剪贴等方法建立错题本和好题本,养成随时总结、周周复习、月月巩固的好习惯,不断强化正确思维,完善解题网络。
例如,化学计算中的量变引起实验现象不同的题目,运用元素化合物性质,结合守恒定律来解决,往往事半功倍。这是这类题目的通解,掌握一个,举一反三就能解决一类。这就是构建解题网络的好处,能使思维系统化、条理化。
二、精选题目,科学训练
高中化学习题训练,切忌漫无目标的题海战术,必须提高做题质量。以单元训练为主,兼做综合题,适当做高考真题和近年高考模拟题。这样做题不是很多,但效果显著。
而一份好的单元测试卷能够覆盖本单元的所有知识点,个别试题的绝对难度会高于综合试卷。最关键的是它与刚刚学过的内容密切相关,能很好地检验学习效果,以利于有针对性的查缺补漏。
高考题是命题专家长期研究的结晶,题目规范经典。高考模拟题是名师之作,思路独特。平时适当做一些高考真题和近年高考模拟题,能够开阔视野,逐步了解高考命题动向,有意识的加以训练,将会在高考一轮复习中掌握主动权。
科学训练,就是要求做题达到“真会”――对于有价值的题目及时归纳总结,有意识地进行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练习,从而不断地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注意研究题目的共性,掌握一类问题的普遍解题规律,形成思维套路,可以大大缩短思考过程,节省解答时间,提高解题正确率,加深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三、规范实验,培养感觉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故实验是高中化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化学素养的有效手段,实验题属于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因此,不管是老师的课堂演示实验,还是要求自己操作的动手实验,都必须高度重视。实验应该提前预习,认真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还有其它方法吗?哪种方法更好?
所谓规范实验,指的是必须严格遵守化学实验的操作规范,正确处理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仔细分析实验现象,研究实验数据,把实验原理、实验设计和安全操作结合起来,做到实验过程了如指掌、操作程序烂熟于心,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本质上掌握高中化学实验的规律性。逐渐的,就能培养出对化学实验的感觉,提高化学实验的兴趣,增强创造性思维,增加自身化学知识的厚度,进而提高化学成绩。
例如,苯酚和浓溴水反应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沉淀的实验,教材中要求浓溴水过量。不少人没有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这个要求的原因:为什么要求浓溴水过量?不过量会如何?因而出现了用浓溴水去分离苯和苯酚混合液的错误。这是典型的缺乏探究性思维的表现,只有通过不断训练来培养。
四、课外补充,适当拓宽
适当参加化学竞赛培训是培养探究性思维、提高化学能力的有利手段,也能有效提升化学成绩。因为化学竞赛培训时,老师会给学生一个阶段性目标,学生在这个看得见的近期目标激励下,往往学习效率倍增,探究性思维水平和成绩都随之迅速提高。而且高中化学竞赛培训涉及一部分与高中知识相关的大学内容,学了更高层次的知识,再回头看高中化学知识,会有茅塞顿开的感觉。实践证明,参加过化学竞赛培训的同学,无论竞赛是否得奖,解答高考化学题,都能够站得高、看得远,手到擒来,正确率远比未参加过培训的同学高许多。
参考文献:
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它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初中化学记忆内容较多,大部分同学死记硬背,以“记忆、重现、模仿”的学习方法为主,学生养成很强的依赖性。初中教材浅显易懂,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的自然现象或者演示实验入手,学习化学概念和知识,时间也充裕,在老师的“知识翻炒”下,学生感觉初中化学并不难学。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难度加大,要求学生不是单纯记忆,而是举一反三,能灵活应用和推理。高中化学容量大、知识点多,课时少,要求学生具有建立知识体系的能力。实验方面也不是照搬照做,不仅要明白实验原理和目的,并且学会设计实验探究,思维方法在理性层次跃迁。高中化学不仅需要一定的学习能力,还要有钻研精神和创新能力。初高中化学的不同要求和脱节导致学生进入高中感觉化学很难学,高中老师大部分没有教过初中化学,也不了解初中化学的学情,感觉学生很难教。因此,怎样做好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一个课题。
二、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探究
1.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实现学生心理的衔接。
进入高中的学生,是通过中考筛选出来的优秀学生,他们有着优等生的优越感和对高中的迷茫感。在初高中的衔接教学中,我们要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让他们感觉初高中的异同,既要让学生有接受挑战、战胜困难的准备,又要有在新的学习阶段争创佳绩的信心。精心设计一些挫折,使学生在知识点和思维上的弱点暴露,让他们了解高中化学并不是像初中化学那么容易,找到努力方向,并且付之行动,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也要加强表扬和鼓励,让他们对高中化学充满希望,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2.梳理知识要点,实现知识内容的衔接。
在化学衔接教学中,知识点的梳理是我们高中化学老师必须要做的一个重要事情。哪些知识是初中化学有的,哪些知识是高中化学需要延伸和深化的,哪些是初中化学没有涉及的,是全新的概念,不能让学生产生陌生和恐惧的想法,高中化学老师做到心中有数,调整教学计划,优化教学系统,处理教材和准备教学内容做到胸有成竹。例如,对于电解质这块内容,初中化学学习了常见酸碱盐的电离,我们高中化学就要在此基础上深化扩展,为离子反应的书写埋下伏笔。还比如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初中化学浅尝辄止,就从得氧失氧的角度简单做介绍,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它不断的深化。从化学价的变化和电子的得失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从电子的转移到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和配平,从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书写到原电池、电解池的学习与应用,应该说氧化还原反应是在与初中教学的衔接中不断升华。通过与旧知识的衔接,学生也能顺利走上学习轨道,在深化中不断获取新内容,逐渐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而对于一些初中化学没有涉及的知识,我们应该精心设计,做到“开门红”,不能让学生对新知识有恐惧和拒收的感觉。通过笔者调查,大多数对高中化学产生恐惧和失去学习信心的原因是关于“物质的量”的学习。物质的量是高中化学学习的第一个新知识,是贯彻整个高中化学的重要内容,但这是个抽象的概念,没有实验的引入,也没有具体物质的反应。学生对这个概念完全陌生,这需要化学老师精心设计教学,在学生以前学习的分子、原子、离子的微观世界慢慢引导他们接受这个新概念,做好缓冲教学,从而让学生转入并接受高中化学的学习。
3.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实现教学方法的衔接。
初中化学侧重知识点记忆,高中化学更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有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这要求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艺术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在教学方法上做好衔接,有利学生化学素养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初高中化学的衔接桥梁。加强实验教学,可以增加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亲切感,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打开思维空间。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我们除了教师演示实验,更注重学生个人实验。高中学生有一定的自学和理解能力,也有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因此,自学指导法、问题讨论法、实验探究法、类比推理法、归纳总结法等教学方法的逐步加入,更有利建立“让学”课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4.指导正确的学习方法,实现学习方法的衔接。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高中化学教师更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刚进入高中的学生学习方法还是停留在初中阶段,有一定的依赖性。高中化学老师根据高中化学的教学特点,指导他们多质疑、勤思考、好动手、多归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好学习方法的衔接。。比如元素化合物知识,找出同一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学习起来轻车熟路。还比如有机化学的学习,其中氯代烃、醇、醛、酸、酯之间的相互转化等,建立知识网络图,复杂的有机题目迎刃而解。只要学生掌握正确的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对于高中化学的学习就不再是生搬硬套,而是能应用自如。
5.建立师生良好关系,实现师生情感的衔接。
高一新生进入高中,对一切很陌生和迷茫,我们高中化学老师要多和学生接触与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反馈的信息,主动关心和帮助学生。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赢得学生的信赖,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实现师生情感的衔接。良好的师生关系,会除去师生之间由于陌生而带来的不适应感,会增强学生对老师的好感,从而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与信心,在以后的教学中师生配合默契,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总结
关键词: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含义;理论依据;积极作用
一、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含义
所谓生活化教学,就是将具体的教学活动、教学内容、教学知识点置于学生所熟悉的现实生活背景之中,从而在诱发学生强烈情感共鸣、促使其将短暂的学习冲动转化为持久学习动机的基础上真正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该科目的相关学习活动之中。。
二、高中化学实施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1.新课标明确了高中化学实施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基于高中学生的这一认知背景,高中化学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当时刻谨记将具体的化学学科知识点巧妙而灵活地同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如此,方能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帮助他们逐渐学会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2.陶行知“生活即教育”先进理念决定了高中化学实施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我国著名教学专家陶行知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的先进理念。陶行知认为“生活就是教育”。。。陶行知“生活化教育”这一理念同样为高中化学实施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支撑。
三、高中化学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积极作用
1.高中化学实施生活化教学模式有利于帮助学生实现对所学知识点的深刻理解
不同于语文、英语、历史等人文性显著的学习科目,高中化学学科更具较强的逻辑推理与抽象性特征,这就使得学生理解一些较为复杂的知识点存在着较大的难度,大大制约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而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运用却可以极大地改善这一尴尬现状。
例如,在教学“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这一知识点时,学生可能不能充分了解到糖类之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鉴于此,教师完全可以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例子辅助运用到课堂具体知识点的讲解活动之中。(如当人生病不能做到像正常人一样进行有规律的饮食行为时,医生通常会建议该患者注射一定浓度的葡萄糖,这是为什么?)之后,再借助这一生活实例向学生引申、展开具体的化学知识点。这样,学生就能充分认识到糖类在人体健康中的重要作用,从而轻松实现对所学抽象知识点的深刻认知。
2.高中化学实施生活化教学模式有利于帮助学生实践运用能力的显著发展
所有学科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了服务于学生日后的社会生活实践,高中化学同样也不例外。对此,在高中化学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化学学科知识素养的稳固发展,而更应侧重于发展学生对所学化学知识的灵活实践运用能力,即能应用所学的高中化学知识自如地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摘 要】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不仅符合广大师生的教学要求,而且有利于推行实施素质教育。本文从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实效性角度,首先阐述了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课堂实效性的意义,然后提出了几点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课堂实效性的策略,最后总结全文。
关键词 高中化学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时效性;提高
前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入,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检验新课改效果的重要因素。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知识水平的关键。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对于高中学生来讲,学习化学不单单是学习化学的基本记忆知识,而且要有一定的化学理解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课堂的实效性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高中化学基础知识,而且帮助学生培养独立思考、创新探究和实验动手能力,其在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和学习主动性上也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本文就如何高中化学教学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视角,提出一些自己对提高课堂实效性的认识,希望能给高中化学教学提供一点帮助。
一、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课堂实效性的意义
教学课堂的时效性就是通过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让学生了解、理解和掌握教学知识,并能够从中得到进步和发展。课堂实效性的特点是老师授课同步、教学内容全面、授课清晰、教学多样化、积极引导和指点学生尽快投入到学习中去,同时表现在老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探索创新和实验动手能力。
课堂实效性的意义在于老师能够全面的向学生讲述基本内容而且不会间断,通过在课堂上开展有趣的教学活动和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老师在课堂讲述同一内容,保证学生在统一时间接受公平的教学内容,通过充分性和连续性的教学,老师可以有充足的时间掌握更多的内容提高自己的分析和快速反应能力。根据学生平时的兴趣,引导学生将教学中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不仅加深学生对高中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能够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了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因此,教学课堂的实效性就是最大效率利用课堂时间,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和高中化学的教学效果,确保学生学习成功率。
二、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课堂实效性的策略
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课堂的实效性的主体是学生,关键在老师,只有老师和学生之间做到积极配合、紧密互动,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展现给学生丰富的化学结构图、实验结果、实验现象等丰富的视、听信息,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因此,笔者分别从化学实验课堂展示,提高学生课堂活跃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合理应用多媒体教学,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丰富;精心准备课题引入和内容的讲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四个方面具体阐述一下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课堂实效性的策略。
(一)高中化学教材提供了大量丰富的教学实验和实验结果展示,丰富的实验效果和实验现象一定会给学生带来联想,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老师可以将教学实验安排在课堂上,充分体现了化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结合,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基础知识的运用上具有重要意义。
(二)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广泛应用于教学实验。新课改的安排正是在此基础上,鼓励学校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安排教学,通过电脑、音响、投影仪、多媒体课件等来辅助现代教学手段。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一些化学知识复杂,化学反应过程抽象,学生不能深刻理解化学知识和化学实验。。
(三)教师的讲课形式和方式也决定着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尤其对于高中化学来讲,教学内容讲解的切入点有时候也是决定学生知识掌握的关键。教师在讲解各章节内容时,可以先大致罗列主要的知识点,清楚哪些知识点需要学生掌握,哪些知识点只需学生了解,哪些知识点是需要学生理解记忆,并能够分清主次。
(四)良好的教学环境是老师积极参与教学,学生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学习的关键。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仅使学生的学习轻松、愉悦,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而且有利于老师高效得教学。良好教学环境构建的关键在于老师,老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和课下生活中,在学生心中树立上课时严肃认真、课下和蔼可亲的亦师亦友形象。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容易建立良好的情绪,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总结
高中化学课堂上,老师指导学生学习化学的基础知识,并且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高中化学的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教育课程改革的优势,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探究,优化教学的整个环节,切实有效地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徐远征,甘耀明.关于构建中学化学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J].化学教育,2011,12(10):016-018.
[2]沈潇.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J].新课程学习:中,2012,06(02):102-103.
[3]张瑜,朱广涛,王宝珍等.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整合环境下的学生角色分析[J].中小学电教:教师版,2012,10(12):028-030.
[4]齐玉和.从2010年高考试题中的“STS”试题谈近年高考试题中“STS”试题的走向及启示[J].化学教育,2010,07 (12):010-011.
关键词: 化学教学 过渡 衔接 立体探究
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注重化学教学的基础性和启蒙性,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然而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学侧重于各种化学规律、定理的理解和运用,知识得到了很大的扩展和延伸,学习难度也大大增加,很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急速下滑,因此在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抓住知识的衔接点,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
一、注重课程内容的衔接
初、高中化学作为两个完全不同的教学阶段,课程内容有着极大的不同。初中阶段注重化学教学的基础性和启蒙性,其知识层次仅要求学生“知其然”,课程内容通俗、易懂,直观性、趣味性和实践性很强;而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学注重化学教学的系统性、理论性和实践性,其知识层次要求学生“知其所以然”,即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课程的系统性、逻辑性很强。因此,在高中教学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化学知识点的重复、交错、断层等,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课程知识点的衔接。
1.初中阶段学过的,但是高中需要进一步深化、加深的。由于初、高中的教学目标不一样,对同一个知识点的阐述方法或者解决思路也不相同。比如,在初中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学生只需要掌握“物质得氧即被氧化,失氧即被还原”;而在高中阶段,学生不仅要掌握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得失和转移,还要掌握其中的化学守恒定律及大量的化学式,能够根据相关定律对化学式进行配比,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必修条件,等等[1]。相比初中,高中的知识点更系统性、深刻性和科学性,因此在初、高中衔接教学中,教师要意识到初、高中知识点的异同,根据不同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方法,将不同观点进行比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理论。
2.初中阶段没有接触过,但是高中阶段有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一种是由于新可变的改编,原来老教材中的部分知识点被删除,但是高中教学中却需要。还有一种是老教材没有,新教材中出现的知识点。如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画法,离子的概念、电离子的概念,等等。总之,面对这种知识点断层、衔接不上的状况,教师要认真研究相关教材,及时查漏补缺,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2]。
。
二、注重教学方法的衔接
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侧重点是基础性和启蒙性,直观性、趣味性和实验性很强,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是从学生熟悉的事物、或者具体、直观的自然现象或者实验演示入手,帮助学生直接地感受化学,进而强化学生的化学概念和化学规律。而在高中阶段,随着知识的系统化、深化、复杂化,除了传授学生化学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引导学生通过抽象、理想化的模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帮助学生从初中阶段的“知其然”过渡到“知其所以然”。因此,在衔接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遵循先慢后快的教学节奏,帮助学生逐渐适应高中深层次化学教学学习。
另外,在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上教师要懂得创新。初中化学学习以识记为主,化学课堂教学主要以传统灌溉式教学为主,学生机械记忆相关知识点。。。
三、注重学习方法的衔接
初中阶段的化学知识点通俗、简单,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主要就是记忆、模仿、死记硬背,学习方法单一、依赖性大,缺乏必要的独立思考能力。而高中化学知识点数量庞大、知识理论深化,单纯的死记硬背很难搞定必要的化学知识,因此衔接教学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化学学习方法,逐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如要求学生课前做好预习功课、课上做好随堂笔记、课后独立完成作业、学会及时归纳总结知识点,并且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深化记忆。
例如,在新课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先问学生一些与本科内容相关的针对性问题,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考。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和学生相互配合、长期努力。
如何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一直是教师长期研究的重要课题,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立足本班学生的实际化学掌握情况,理清教学思路,综合运用一切科学的教学方法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工作,引导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化学教学,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实现高效教学。
参考文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