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养生问答 疾病百科 养生资讯 女性养生 男性养生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所见袁枚范例

2023-02-15 来源:华佗健康网

所见袁枚范文1

(一)

记者:我们提出要建设摩梭家园和保护摩梭文化,此举的重大意义体现在哪里呢?

严汝娴:摩梭人以母系大家庭为主,特别重视母系的亲属血源关系,母方的亲属被认为是骨肉血亲。摩梭文化是一种世界文化遗产,这种纯粹的母系结构制社会在世界上也不多见了。但是摩梭这种母系制又不是亘古不变的,它又在动态的变化中保持了平衡。再者,现在大部分人了解的摩梭文化可能都是对其本身的误读,尤其是有的商家为了招揽生意,杜撰了很多根本不存在的故事,这是对摩梭文化的亵渎。

施传刚:为什么要保护摩梭这个文化遗产?要是全世界都是摩梭人,摩梭文化还需要保护吗?正是摩梭文化与汉族文化、彝族文化等有不同,才有必要保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就在于人类所创造的每一种文化都对其他文化有借鉴的意义。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就在于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并使现在生存的每一个人及其后裔都不会丧失自己的文化归属感。摩梭文化和世界的其它文化一样,生存环境的变化和改善生存条件的愿望会不可避免地导致文化变迁。

(二)

记者:对不了解摩梭人和摩梭文化的人来说,确实是抱着猎奇的心态去的。那开放式的开发和保护是否会导致摩梭母系文化的消失呢?

施传刚: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是有悖论的,摩梭人向外宣扬自己的文化,这本身是好事,可以让文化传承,吸引更多的人来了解摩梭文化。但要明白杜撰不是真正的摩梭文化。摩梭人想要推销自己这个文化产品,可能也会在其中有些妥协,但旅游开发要适度,经济开发要服从文化保护,摩梭文化中最本质的以家户为中心的结构、母系制文化、异居走访制以及体系、节庆人生礼仪等仪式过程应该是不会变化的,否则就不是摩梭文化了。

李锦:摩梭母系文化所在的泸沽湖周边,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但是,纵观摩梭历史,外来文化如藏文化、中原汉文化的影响一直就没有间断。特别是在摩梭地区社会发展进程与中国社会进程同步后,一些行政力量开始推进其向父系制家庭发展,直接干预摩梭文化的核心母系制家庭。而到了上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地方自治条例明确规定不干预摩梭人的婚姻形式,摩梭人立即在居住形式和两性关系上都回归了母系社会。可见,摩梭母系文化有着强大的涵化力。

(三)

记者:既然要保护,在保护过程中,最核心的问题是什么?专家们都提到了要建设摩梭家园,应该如何建设?

严汝娴:其实与外界隔绝的保护是违反历史潮流的,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在保护中注意哪些方面。我只说两点,第一,摩梭文化中最核心的母系家户要保护。这种生活的形态,不仅是古文化的一种,而且符合现代和谐社会的理念。现在的有些小家庭个人主义膨胀,他们都应该来了解摩梭文化,看看他们四世同堂、五世同堂是怎样和睦相处的。第二,搜集代表摩梭人和摩梭文化的典型。像以前我们搞摩梭调查,和那些摩梭老人们交流,就挖掘了很多第一手资料。每一位老人都是一座博物馆,现在不少摩梭老人都过世了,这对摩梭文化来说损失太大了,所以我们要将调查继续下去。

至于摩梭家园如何建设,他们自己说了算,摩梭人自己选择未来的发展道路,我们只能提供建议。。建设摩梭家园,一定要合理规划,注意泸沽湖山水旅游和摩梭文化民俗旅游并重,发展健康的旅游业。

李锦:摩梭母系文化的保护,必须以摩梭人为主体,要尊重摩梭文化的价值观及其内聚力。文化保护的关键是保护这个文化内生的传承机制。摩梭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自己抗拒文化冲击的独特机制,使自己的母系文化可以灵活应对不同的文化冲击。尊重摩梭文化强大的内聚力,需要我们摆脱文化进化论的单线思维,充分认识摩梭文化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尊重摩梭文化的价值观,需要我们放弃现代的男权思想和性别角色概念,放弃个人拥有的财产才是私有财产的财富观,让摩梭人自己选择他们对现代化的适应方式。要尊重摩梭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选择。

必须弘扬摩梭文化传统,提高摩梭人的发展能力。摩梭的文化传统中,民主、互助、注重母系大家庭整体竞争力等优秀民族文化传统,都可以在提高摩梭人发展能力方面发挥作用。

必须指出的是,任何传统的生活方式都是可以保留的,但同时也必须付出代价。关键是应该由这个社会本身来决定他是否采取行动,采取怎样的行动来保留旧的生活方式,并承担为此必须付出的代价。

(四)

记者:建设摩梭家园,我们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呢?

严汝娴:我们要建立多民族多文化和谐共居的保护机制。摩梭家园的居民不仅有摩梭人,还有彝族、纳西族、藏族、汉族等其他民族的居民。在保护摩梭文化的同时,也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使他们可以共享摩梭家园建设的成果。

所见袁枚范文2

关键词:煤化学试验;教学模式;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3-0028-02

随着煤化工技术工艺的不断进步和成熟,发展煤化工产业愈来愈受到国家和业界的高度重视,煤化工人才紧缺的矛盾日趋突出。现许多高职院都开办了煤化工专业,煤化学试验作为煤化工专业中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实践性课程,试验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煤质化验方法和操作技能,能进行煤质评价,为煤炭加工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独立操控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以满足从业需要。我们针对本课程的特点,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经过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通过认识实习,加强从业认识和职业道德教育

为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我校对煤化工专业的大一学生,在上学期末安排他们到煤炭企业的质检中心(或化验室)进行三至五天的认识实习。先让企业质检中心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学生讲解质检中心在企业的地位和作用、化验员的基本素质要求,再让学生从煤炭的采集、制样、化验全过程跟班一遍,加强他们的感性认识。

通过实习,使学生认识到质检中心是一个专业性强涉及面广的技术部门,它为企业每天的正常生产、产品销售、质量控制和生产技术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技术数据,能有效地监控煤炭质量不致发生差错而造成损失,同时也能有效防止欺诈行为,是企业产品质量的监督把关者。它要求煤质化验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标准,既要有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又要有熟练的操作技能,才能提供真实可靠的技术数据。然后在认识实习报告中附加一条:今后的试验我该怎样做?实践证明,这样的方式,对培养学生试验中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是行之有效的。

二、完善试验条件,加强实践性教学

为提高工作效率,现企业已广泛使用各种先进的自动化煤质分析仪器。高职教育的特色在于突出专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本专业的应用技能,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能迅速适应实际工作需要。为此,我校与时俱进,购置了数台自动量热仪、自动测硫仪、全自动工业分析仪、智能马弗炉、微波水分测定仪等较先进的煤质分析仪器,不断完善试验条件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同时对煤化学教学大纲的内容进行了调整,适当压缩了理论课学时,增加了试验课学时,煤化学理论课和试验课学时比由原来的3:2改为1:1,理论和试验教学各48学时,并且把试验课从煤化学中分离出来独立开课,以加强实践性教学。

三、试验内容模块化,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

煤化学试验课程的主要内容是煤炭的采样、制样、煤质分析化验方法,且试验规范性很强。为保证化验结果准确可靠,试验方法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能进行煤质评价,为煤炭加工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表1煤化学试验模块设置表

通过上表四个模块试验,可使学生全面掌握煤质化验方法和操作技能,突出了应用技能的培养。

四、放手学生试验,培养学生的独立操控能力

针对试验项目多,课时有限,有的试验耗时长,课内根本无法完成,且仪器价格贵、设备装配有限,不可能人手一套,加之学生基础不一,基础好学生在计划学时内已能较好完成试验而需拓展试验能力进行设计性试验或研究型试验,基础差的学生在计划学时内对试验过程的某步操作掌握不够或试验结果不合理或试验失败而需重新试验。在实验室运行模式上,我们因材施教,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计划学时外开放实验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开发实验室的空间和资源,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和配套能力。这样既能满足优生优培,又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

开放实验室,放手学生试验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预习”,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根据试验内容和试验指导书,写出试验提纲,做到对试验心中有数,提纲交给指导教师审核合格后,发给实验室“准入证”,凭“准入证”方能进入实验室,让学生独立完成从煤样采集(由于条件的限制,我们采用的方法是“模拟采样”,即准备一堆废样,学生只练习采样的方法和过程,所采集的煤样并不用于制样)、煤样制备、试验准备(包括试剂配制、仪器装配和调试)、试验操作、结果报出的全过程,若试验中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再与指导教师共同讨论完成试验。通过对工业分析与检验(煤化工方向)081班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独立操控的能力。遇到企业送来煤样,我们分成两份,一份学生做,一份教师做,最后两份结果作对比,误差完全符合国标的要求,实践证明,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操控能力是行之有效。

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

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传统的煤化学试验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核心来组织教学活动的,即从煤样的采制、试剂的配制到仪器的装配均由教师完成,试验前教师详细讲解并作示范,学生按步就班完成试验,教师根据实验报告评定成绩。这种教学模式易于组织,也能培养学生的基本试验技能,但学生仅为完成试验任务而做试验,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因此,试验教学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我们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在煤化学试验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善于结合试验内容,适时设问,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交给学生写论文的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如,在库仑法测定煤中全硫的教学中, 国标规定在煤样上铺一层三氧化钨,适时设问:三氧化钨的作用是什么?能回收再利用吗?若能回收利用,请设计出试验方案,并验证其可行性。学生课后通过查阅资料、分组讨论、归纳总结,得出三氧化钨是酸性氧化物,能溶于碱生成钨酸盐,再用强酸处理其盐生成钨酸,钨酸受热易分解为三氧化钨和水,理论上是可行的。然后设计试验方案、试验、再以回收的三氧化钨为催化剂用标煤做验证试验、最后得出结论、撰写小论文。类似问题在煤化学试验中很多,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抓住时机适时设问,激发学生思维,布置作业,就能让学生学会进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六、严格要求,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随着计算机应用日益广泛,Excel电子表格处理软件是一种数据处理系统和报表制作工具,只要将数据输入到按规律排列的单元格内,便可利用多种公式或函数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分析汇总各单元格中的数据信息,并且可以把相关数据用统计图表的形式表示出来。如何结合煤化学试验教学实际,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我们做了有益的尝试。

煤炭分析化验与煤样状态有关,煤质化验结果常以煤的不同状态(基)报出,计算比较复杂,稍不注意,即可能出现差错,因而煤化学试验教学一开始就要求学生保证每一步骤的原始记录的完整清晰,绝不允许随意涂改原始记录,试验数据的记录和化验结果要求学生全部以Excel电子表格形式报出,涉及计算,绝不允许用计算器或手算出结果输入表格,必须使用Excel电子表格中的公式或函数功能,煤质分析的测定结果的报出应按数字修约规则进行。这样的训练,既避免了计算出错,又便于汇总统计分析,即使今后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也受益匪浅。

七、试验结果对比分析与研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八、结语

通过对煤化学试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活动,我们深感建立有特色的煤化学试验教学模式,开设高质量、高水平的试验课,已成为高职教育具有挑战性的课题。我们将不断努力,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改革,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把学生真正培养成为符合现代煤化工发展要求的高级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杨金和,陈文敏,段云龙.煤炭化验手册[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4.

所见袁枚范文3

关键词校园文化校园媒体和谐校园

建设高校和谐校园,是遵循教育规律,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高校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是充分调动高校师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高校师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如同和谐社会的建设一样,高校和谐校园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因素。其中,师生共同的思想基础、校园舆论环境、校园文化状况以及高校的社会形象等等因素在和谐校园构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而这些因素的共同基础都与校园舆论宣传的导向息息相关。。本文谨就此作一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一、发挥舆论引导功能,倡导和谐理念,为和谐校园夯实共同思想基础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是对媒体的本质要求。当前,我国改革和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社会思想意识空前活跃,各种思想观念相互交织,各种文化相互激荡,各种思潮不断涌现,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深刻影响着和谐社会的建设,而高校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也是各种意识形态碰撞和较量的前沿。在这种情势下,更需要用统一的指导思想和共同的理想信念来凝聚人心,强基固本,为政治稳定、校园和谐提供根本的思想保证。校园媒体作为校园主流媒体,一定要强化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将各种宣传阵地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理直气壮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总要求,正确把握宣传引导的方向,积极谋划宣传引导的思路,切实体现宣传引导的实效,唱响促进校园和谐的主旋律。坚持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及时把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方针和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政策部署传播给广大师生员工,让师生能时时处处看到、听到、触摸到和谐的声音,加深对和谐社会理论和构建和谐校园的理解,引导激励师生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进和谐校园建设上来。。。通过舆论引导理顺情绪,化解矛盾,营造良好氛围,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二、突出信息传播功能,为和谐校园搭建沟通交流平台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和信息发展瞬息万变,高校师生时时处于良莠难辨的海量信息中,健康的、颓废的、真实的、虚假的信息充满校园。这就要求校园媒体发挥沟通信息主渠道功能,辨真伪、正视听,坚持传播科学信息,严防虚假信息在校园误传误导。在和谐校园建设中保持信息沟通交流非常重要。高校的各项改革决策、日常管理事事关系师生的切身利益,引起广大师生的高度重视,很容易形成舆论中心。这些舆论形成于校园生活,传播于校园范围,影响于学校建设。处理得好,能争取人心,获取支持;反之,则可能影响学校正常工作的开展。校园媒体要及时准确地将学校的各项工作决策和改革措施传达给师生员工,促进学校各部门、校领导和学校师生之间的互通互动,增进了解;同时。要成为上下沟通的桥梁,积极反映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将他们的呼声上传到学校领导和职能部门,促进学校决策的科学化和针对性。。校报、校刊、广播、校园网要及时提供信息交流和思想交流的栏目平台,让师生畅所欲言,抒发胸臆,疏通矛盾,化解不良情绪,发挥校园传媒的各自优势,使信息得以传播,观点得以交流,校园更加和谐稳定。

此外,校园媒体也是宣传学校展示形象的窗口。要善于透过校园媒体向社会广泛介绍学校的专业学科和师资力量、办学业绩,宣传学校的良好教风学风校风和优美环境,增强学校师生校兴我荣的集体荣誉感,也使社会各界可以透过校园媒体了解学校、理解学校、支持学校,扩大学校的美誉度和影响力,为学校和谐校园建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强化思想教育功能,服务人才培养中心工作,促进大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

人的和谐是高校和谐校园的核心,促进大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应有之义。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自我发展和个性张扬最活跃的时期,是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面对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什么是最适合自己的,什么是自己最需要的,常常困惑无所适从,需要通过一定的渠道获取他们喜欢和需要了解的信息、渲泄成长的快乐与烦恼,表达思想情感与激情。。校园媒体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和特点,强化“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理念,充分适应大学生接收新生事物快、求知欲望强烈的群体特点,以更加丰富多彩的内容形式,弘扬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和社会主义道德准则,对大学生进行润物无声的思想引导、情感熏陶、意志磨炼和人格塑造,引导他们的价值判断和善恶是非观念,实现道德评价与规范,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和谐健康成长。

当前,尤其要大张旗鼓地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时时事事考虑到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真心做到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爱护学生。。

四、发展先进文化,弘扬大学精神,丰富积淀校园文化内涵与精髓

所见袁枚范文4

【关键词】煤炭企业;员工退出机制;探索

近年来,虽然国有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改革在大步前进,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还有一些问题没有得到改善。一是基础管理相对薄弱,因为当下煤炭市场基本面较好,所以缺乏危机感和竞争意识,导致人力资源创新管理没有运行新机制;二是管理体制落后,整体运行还达不到闭环管理;三是某些方面还停留在人为管理阶段,而未进入制度管理状态;四是员工退出机制没有得到完善,无法使企业发展及时补充新生力量。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应加大管理创新力度,通过科学规划、合理配置、培训开发、绩效激励和员工退出等机制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从而使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达到最优状态。

一、员工退出机制的内涵

煤炭企业员工退出机制的建立,是战略发展的需要,为了煤炭企业早日实现人才与开发、岗位与能力、绩效与薪酬等整体规划,和谐开发的必经之路。通过制度建设,结合绩效考核,使那些达不到要求的员工依据不同差距采用降职、调岗、培训、离职、解聘、退休等措施,让那些不能同企业共同发展的员工直接或间接地退出,实现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配置。通常认为退出就是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实际这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在退出之间还存在着缓冲带,如上所述的降职、调岗等,而直接裁员和解除劳动合同是最下策,这样做虽然能够解决和减轻企业存在的一些问题,但由此会引发员工的家庭矛盾、产生激情上访等一系列后遗症,等于把问题推向社会,直接造成了社会的不和谐,而且这些问题出现后就很难在短时间内得以解决。因此,通过员工退出机制的建立健全,能够更好、更快的解决这一突出问题。这也是国有煤炭企业为了提高队伍的市场竞争力而必须进行的有力决策。

二、建立退出机制必要性的探索

过去一段时间,国有煤炭企业在煤炭市场处于低谷时期,曾经通过减员增效来改善经济效益严重滑坡,窘况而被动的局面,于是就掀起了一股下岗、裁员的风潮,造成企业隐性失业明显化,这是国有煤炭企业一次集体的人才退出,频繁的员工流动,造成人才的无序性和随意性,也就是说缺乏科学的员工退出机制,同时也为社会增添部分问题至今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建立和完善员工退出机制,使企业员工处于合理流动状态,企业就好比一间房子,员工的招聘相当于一扇打开的窗户,退出机制相当于另一扇打开的窗户。员工只有招聘,而缺乏退出机制就没有流通的空气,如果长时间下去,房间的空气 就不会新鲜了。员工退出机制是国有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决策、和谐有效的退出机制,有利于企业的活力与动力,对企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美国的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提出来的双因素理论认为,引起人们工作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保健因素,二是激励因素。只有激励因素才能够给人们带来满意感,而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人们的不满,但不会带来满意感。本文的目的就是探索营造一个能进能出、能者上、庸者下的考核、激励、竞争的氛围,最根本的结果是引入退出机制给员工造成一定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促使他们保持较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为他们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提供动力。

三、完善退出方式,消除潜在危害

国有煤炭企业员工退出机制的主要途径:一是实行员工的提前退休计划。员工在取得一定的经济补偿,提前退出工作岗位,享受退休待遇,就像依法破产企业一样,将年龄调整到科学合理,并被企业与员工都能接受的阶段;二是通过实施公开、公正、公平的绩效考核,并根据员工的考核结果做好退出机制的缓冲工作。这一环节如果做得好,就可以从退出机制中获益,如果做得不好,不但不会起到应有的作用,而且还会影响到员工士气和忠诚度。三是实行轮岗转换退出机制。以不断加强培训转岗的管理为抓手,并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和员工应当具备的执业标准能力,以及满足岗位任职上岗条件的具体情况,对员工不符合要求和落聘的员工实行岗位退出,进入企业内部人力资源市场,使员工在正规、有序的流动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四是对已经达到所任职位年龄高限的中层管理人员,计发一定额度的离职补贴,然后退出中层管理岗位等方式。

四、实现退出机制,提高绩效留人才

成功的国有煤炭企业除了要留住核心员工外,还要有方法使那些对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的员工退出组织。企业为了保持人力资源的质量,必须对绩效考核结果不佳、无法满足和胜任工作需要的员工进行调整,员工所在岗位也早就不是“铁饭碗”了,如果不能学习新技能,适应新环境,就有被淘汰的危险。因此退出机制能使员工感受到竞争压力,从而激发原动力,使企业的发展充满生机。退出机制建立在绩效考核的基础上,考评结果所反映的员工能力与岗位的匹配程度,显示了国有煤炭企业今后的发展状态是否有持久力。而引进退出机制则能使员工通过暂时的离岗去进修学习,从根本上解决效率低下、人浮于事的局面,规避了员工的职业通道逐渐变窄。退出机制的实行真正有效地避免了各种问题的发生,留住企业所需要的有用之才,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增添人力资源保障。

综上所述,人员退出的途径是多样的,但是国有煤炭企业还要根据自身的用工实际制定适宜的员工退出机制,前提条件是必须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要求,避免走入误区。

参考文献

[1] 李文武.企业人才退出机制的构建[J].经济与管理,2007(4):53-55.

[2] 洪 琳.国有企业如何有效发挥薪酬体系的激励性[J].厦门科级,2007(02):46-48.

所见袁枚范文5

关键词:多媒体;园艺植物栽培养护;教学

目前,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日益普及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对于传统教学中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和复杂的变化过程等,多媒体课堂演示教学能够通过动画模拟、局部放大、过程演示等手段予以解决,从而激发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多媒体课件在专业教学中的运用可谓有喜有忧,它既具有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的优点,又存在缺少教学互动、不利于提高教师教学技能的弊端。。

一、园艺植物栽培养护课程的特点园艺植物栽培养护是园艺专业的专业课,主要讲授培育和推广园艺植物新品种的原理和方法,有着其自身鲜明的特点。

1.园艺植物栽培养护讲授培育园艺植物新品种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以及这些理论、知识在新品种培育过程中的机制、方法、调控的手段。课程的学习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学会根据园艺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明确的、切实可行的育种目标,运用育种学的理论确定最佳的育种途径,培育或引入园艺植物的新品种,并采取措施繁殖和推广新品种,使新品种由生产资料迅速转变为生产力[1]。。

2.园艺植物栽培养护学是一门涉及多学科基础的综合课程。它涉及园艺生产的各个环节和专业基础,需要运用到遗传学、气象学、土壤学、植物生理学、昆虫学、病理学、栽培学等方面的知识[2],上课时需要建立大量的图表进行演示和分析,由于牵涉的知识点很多,学生学习理解时的难度较大。

3.园艺植物栽培养护学的理论性、系统性较强,并要求具备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在课堂讲授时较为抽象,也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一定的困难。从课程自身的特点来看,园艺植物育种学的教学过程中,如果采用“粉笔+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一方面无法生动直观地演示园艺生产存在的问题、培育新品种的理论模式、育种过程中多种因子的相关变化;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在课堂上用大量的时间板书,例证多种因子的影响变化过程,效率极低。。随着昆明、曲靖等大中城市建设生态、宜居、园林城市步伐的加快,城市绿化和园林产业开始蓬勃发展,园艺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呈逐步扩大趋势。曲靖农校早在1995年就开设了中专园艺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园艺人才。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为借助多媒体丰富专业课程的教学载体,通过视听感受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笔者尝试并设计制作了一系列简洁实用、内容丰富的课件,应用在《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的课程教学中,实践证明教学效果较好。

二、园艺植物栽培养护多媒体教学中的优势1.易于理解及掌握各种园林植物的栽培技术。

经过这一方法,同学们尽管没有亲临现场,也对该种植物的各种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

2.便于植物的识别和区分。学习本课程首先要熟悉常见园林植物的种类和识别特征,了解它们的生长习性和在园林景观中的价值。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各地气候差异很大,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培育出丰富的观赏植物,常见植物南北、东西差异较大,如果学生仅靠当地可见的园林植物进行识别宣讲,那么将不利于学生对整个学科的掌握。。

3.缓解实习矛盾,提高教学效率。所谓教学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教学信息的传递和学生掌握知识、开发智力的速度。人们对知识的掌握是通过多种感官感知信息、接受信息和加工处理而成的,多媒体技术大大延伸了人的感官,而且多媒体具有信息量大、速度快的特点,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内容,使教学效率明显提高,弥补了传统教学中教学学时不足的问题。传统的黑板上写字非常费时,且各种植物生长周期长,实习需要的时间长,也不可能把所有常见植物都实际从育苗到栽培管理都操作一遍,而通过多媒体Power Point、动画的制作、网上VCD的放映,可以节省教师写字、教学、实习时间,使学生短时间内掌握了大量植物的栽培管理技能,从而缓解了实习时间少的矛盾,提高教学效率[3]。

4.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知识面。如各种园艺设施仅靠课本上的文字及少量图形的描述,教师的口头讲解,不但费时,而且有时费很多口舌也不一定能讲清,而这些内容通过幻灯投影及录像等手段,可使学生比较直观具体地看到这些内容,增加感性认识。各类专业书刊电视等媒体上有关的最新科技和研究成果,也能及时拿来用于教学,丰富教学内容。.

5.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在植物栽培教学中,传统的语言课堂教学信息有限,许多知识无法在课堂上直接呈现给学生,学生只能从文字上理解、想象。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则实现了真实景观在课堂教学上的再现,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实感,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容易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依据生态习性分类园林植物”一节课时,先播放不同种类植物及其年生长周期与生命周期,可以让学生看到色彩鲜艳的图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按片中的顺序依次向学生讲解不同的花卉种类的特点;最后再借助多媒体技术把不同种类花卉放在一起比较。这样,学生身在课堂就可以观察到不同种类花卉的特点,体验到壮美与秀丽、动与静的结合,掌握不同种类花卉的区别。

三、 园艺植物栽培养护多媒体教学中的不足1.幻灯片的切换不便于学生做笔记,且图文分离不便于学生形成图文结合的整体记忆效果。我们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主要是播放利用powerpoint制作的幻灯片,或是用flash软件制作的动画。。

2.过多依赖于多媒体课件,会使教师学生之间失去互动性,难以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用大量时间在播放课件上甚至手忙脚乱,指导性下降,学生大量时间在看,就像看电影一样,动手、动口的时间少,学习能力得不到提升。

四、园艺植物栽培养护多媒体教学改进措施1.注重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的共同应用。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手段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方法,而要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不是“满堂看”,在课堂上,除了播放、讲解课件外,应开展师生双向交流,解除灌输式教育,引导学生培养创新思维。传统的黑板上板书,边画边讲解,解读出其中的创作想法与设计思路,使学生学到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领悟到了设计过程与方法[4]。

适时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的兴趣与热情,表达出他们的想法,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由灌输式教学中的处于服从、接纳的听客,转变成与老师积极互动的参与者,学习积极性、设计创新力提高了,课上也不疲劳打瞌睡。

2.提高多媒体课件质量。课件的制作体现了教学思路的设计,也体现了教学的要求和内容。可根据教学大纲、讲授内容、多媒体讲课与传统讲课的不同点,通过精心、认真的教学设计,制作出最适合园艺植物栽培养护学特点、图文并茂的动画多媒体课件,克服传统教学中语言描述的不确定性、抽象性以及图示的乏味和片面性,体现教学的灵活性、趣味性和直观性。制作课件时,可根据传统教学板书的先后顺序、需要重点强调的内容、例证、结论等,利用“自定义动画”把讲授内容全部制作成可随时调动的动画课件,内容可添、可删;。教师应针对学生水平与教学大纲要求,通过精心的策划、创意、构思,结合各种表现方式,制作出通俗易懂、文字精炼、图面简洁的课件。。课前要准备好模型、挂图、碟片,尤其是记住碟片播放地段,以免耽误课堂宝贵时间,分散学生注意力。

3.与传统教学实验、实习相结合。综合性、实践性是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的主要特点,学习时不能只看不做。植物栽培养护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潜力,因而更加重视实验教学。在实验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不是用来代替教师演示操作和学生实习,而是要发挥辅助实验教学、指导实验、规范操作的作用。所以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实验应尽量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以获取第一手资料,享受第一感觉,加深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5]。而对于一些条件限制,不能进行的或效果欠佳的实验,才考虑用单纯的多媒体教学弥补实际操作的不足。

笔者认为,多媒体教学完成了许多人力所不能及的任务,但它仍处于教学中的辅助地位,不能代替教师的全部工作,教学过程的诸环节仍需教师来组织实施。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加大情感投入,让学生通过感受教师的声音、表情和手势接受其传递的信息。我们要充分理解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辅相成的关系,做到有的放矢、扬长避短,不断开发和提高课件的制作水平,使师生双方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提高和改善园艺专业课程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辉,张祖成.中职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探讨[J].职业教育,2009,(3).

[2]蔡军,潘远智,陈其兵,刘维东.园林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构想及课程设置[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4,1.

[3]顾建中,李巧云,等.“双证融通、能力为本”的高职园林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实践[J].中国校外教,2008,8.

所见袁枚范文6

一、美术教师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是教研机制缺失,教学成长缓慢。首先,部分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只有1~2名美术教师,难以组织起持续、长效的教研活动,即使有也是走过场式的教研或是所有非考试学科混在一起的集中学习,缺乏学科专业性和领导力;其次,部分学校只要求教师把课上好,而对其专业成长缺乏具体的指导;最后,部分教师漠视教学研究的价值,不能全身心地参与教学研究。

二是专业知识不全,教学适应度低。根据某县部分专职美术教师的问卷结果统计,只有5%的专职美术教师认为自己能够胜任当前的美术教学。他们表示自己在大学的专业学习较为单一,教学中遇到熟悉的内容就讲得多,不熟悉的内容就讲得少甚至不讲。为适应教材教学需求,虽然工作以后也坚持专门练习,但是水平不高,提升不快。

三是培训层次不高,培养力度不强。首先,美术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很高,但是接受高层次培训的机会较少,能够参与的通常是县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活动,较少能参加高层次的省培、国培;其次,美术教师参与的多是教学观念、教学方法、课改理念等培训,而接受专业水平、专业能力的培训较少;最后,美术在学校尤其是初中学校仍处于“小学科”地位,学校对美术学科教师培养力度不强。

四是教师能动性弱,缺乏职业理想。美术教学质态的提升关键是要发挥美术教师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然而部分教师走上工作岗位后,对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探究、教学反思以及教学经验的总结缺乏主动性,不坚持专业技能训练,找不到个人生长点,工作没有目标,缺乏职业理想。

二、城乡协同开发优质美术教师资源

1.划片成组,联动教研

针对学校美术教师少、缺乏专业引导的问题,仪征市教育局将全市初中学校分成4个教研片,小学分成5个教研片,开展“学科区域联动教学研讨活动”。

“联动教研”有教学研讨、教学观摩、书画交流等形式,由片内名师领衔,专业引领;定期活动,保证实效;人人参与,促进成长,其中基于“个人思辨-组内辩课-区域考辨-集体后辩”的“同课异构”活动已经成为县域品牌教研活动。

2.多维培训,提升能力

为有效提升美术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仪征市教育局多渠道开展美术教师培训。

一是组织新教师培训,每月集中一次,通过讲座、课堂演练、专业提升等途径,以帮助新教师快速适应美术教学。

二是组织美术教师技能培训,结合教学需求有针对性地开设版画、泥塑、国画、儿童创作辅导等培训班,拓展美术教师的专业技能广度。

三是以赛代训,通过课堂教学、基本功、书画、微课等比赛,促使美术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专业创作,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眭。

四是加强名师的辐射作用,通过师徒结对、送教到校、示范课等方式,充分发挥名师的专业引领和榜样作用。

五是“请进来,走出去”,在邀请省市专家、名师来市内做培训讲座的同时,加大美术教师外出培训的力度。近年来有5%的教师参加了国家级培训,49%的教师参加了省级培训,其余教师均参加过市级美术培训活动。通过系列培训,极大地促进了城乡美术教师协同发展,帮助其快速成长为各学校美术教学的中坚力量。

3.常态流动.外源发展

“外源型”发展是指通过对口支援、送教下乡、教师轮岗、定期交流、义务支教等方式来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最终实现城乡教育之间的均衡发展。。

一是选派美术教学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开展结对活动,帮助美术教师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二是借助互联网络,协调城乡学校之间共用资源,优势互补,紧密合作,开展“城乡学校网上结对”活动。

三是实施美术教师区域定期交流政策,实现优质师资的流动,带动更多美术教师获得职业发展。

四是开展美术教师支教活动,让优秀美术教师到农村学校工作,帮助农村学校的美术教师开展教学研究、课程建设,同时选派农村学校美术教师到县城优质学校委托培养,帮助他们快速成长。

4.校本研训,促进内生

为克服“外援”给学校优质美术教师资源建设带来的不稳定影响的问题,各校加强了教师发展的校本研训,促进教师的“内生型”生长。“内生型”发展是指“通过多种途径和平台来吸收、挖掘和培养学校自身的师资队伍,促进本土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培养发掘学校自己的优秀教师队伍”。

首先,教育主管部门通过异地新建、校舍加固等形式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加大对教育信息化的投^力度,各学校硬件资源趋于均衡,为校本研训提供有力的物质保证。

其次,师资科结合江苏省教师培训管理系统,密切监控各所学校校本研训的实施进展情况,保证研训的实施效果。

最后,各校基于校本研训,大力支持、强化美术教师的培训、考察和进修等活动,发挥教师专业成长的“造血”功能,促进美术教师“内生”发展。

5.多措并举,优化结构

当前学校美术教师主要由专职、兼职两部分组成,培养稳定、高素质、结构合理的美术教师队伍,首先要促进城乡学校专职美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增进他们的专业知识、技能,以适应新时代美术教育发展的要求。

其次,要加强各校兼职教师的固定化建设,强化他们准专业化培养的力度,转变其教学行为,发展其美术技能,提升其美术素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