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认,采访中确实存在提前准备了稿子让受访者念的现象。之所以这样做,或者是稿子先行,受访者配合新闻采访的需要﹔或者是为了受访者在镜头前说得流畅,表达效果好。也许我们不能完全否认受访者对着稿子所念内容的,但如果是记者提前准备的同期内容,它真的是当事人对当时所发生的新闻事件准确无误的表达吗?会不会有主观臆断的可能?这种功课是不是做得有点过了头?如果所念内容是记者与被采访对象沟通的结果,那么为什么就不能让被采访对象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呢?这样生硬死板地去念稿,很难有好的宣传效果。因为它不仅让人对采访内容打了问号,同时也对新闻现场采访的记者留下采访不深入﹑敷衍了事的印象。
记者是新闻事件的记录者,而不是主导者或参与者,如果新闻事件中加入了记者的主观意愿,新闻事件发生的过程是在记者的主导或安排下完成的,有太多摆拍的痕迹,那么我们很难相信这样经过导演的新闻的真实性。。
。然而,个别新闻记者有意或无意地编排新闻事实,导演新闻场景,放大新闻细节等行为,却向公众传递了片面或错误的信息,造成新闻虚假失实。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愚弄伤害了观众的感情,最终使电视新闻采访的可信度滑坡,媒体的公信力遭到公众的否定和质疑。。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容不得半点虚假。它让大家冷静下来,认真反思自己的行为﹕我们的新闻采访是不是讲了真话?是否遵循了新闻真实性原则?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真实性是新闻规律的客观要求。如果一则电视新闻丧失了真实性,就丧失了存在的价值。作为记者,我们的职责是讲真话,将第一手最真实的信息传递给观众。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电视新闻的客观真实,从而增强其可信度呢?
第一,新闻记者要有强烈的责任心。新闻媒体要加强对一线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的教育,不能有主观制造假新闻的故意。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新闻队伍中总有个别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或是谋取私利铤而走险,捏造事实吸引观众眼球。。
第二,对新闻线索要严格把关,认真筛选。新闻获得的渠道很多,许多媒体都设有新闻热线,获得的线索五花八门﹑鱼龙混杂,要对获得的线索有一定的甄别能力,及时删除那些没有新闻价值或是片面的不能反映事件全貌的线索。
第三,要重视电视新闻采访的技巧。
1.对有矛盾冲突的事件性采访要倾听双方当事人的声音,从而使新闻不失偏颇,准确反映客观情况。
2.要善于沟通,真正融入采访对象所处的环境中,和他们打成一片,消除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隔阂,这样才能听到他们的心里话,增强新闻的权威性和可信度。记者采访的对象涉及社会各个阶层,他们所受的教育﹑经历﹑性格等都不一样,在采访时除了做足功课外,还要揣摸采访对象的心理,因人而异地调节他们的心理状态,使他们愿意谈、乐意谈,从而获取第一手材料。目前新闻媒体广泛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记者深入基层,采写了一大批鲜活的新闻,反映了群众的心声。
3.采访方式要不拘一格,灵活多样。为了获取最真实客观的新闻素材,不同的新闻事件需要不同的采访方法。对于监督类新闻,记者不公开身份采取隐性采访的方式,采访对象没有任何防范和掩饰,往往能够达到常规采访无法达到的效果。对于突发事件,记者要快速反应,选取独特的视角,深入事件发生﹑进行的核心地带应急拍摄,在第一时间采访到当事人或知情者。。。
4.要善于随机应变。在采访过程中,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有时采访对象因为某种原因拒绝采访,有时新闻现场与之前了解的情况大相径庭,有时新闻事件突然发生变化,这就要求记者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及时调整思路,挖掘到最真实、最有深度的新闻。
5.要多运用现场声﹑同期声。电视新闻的现场声﹑同期声能够最大限度地展示新闻现场的原生态,把记者对现场的干预降到最低,增强新闻的可信度,使视听新闻魅力独具。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挥电视媒体的优势,尽量通过不加修饰的镜头语言反映事物本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新闻频道在《走基层·我在基层当干部》栏目连续五期播发的“招工局长”陈家顺的故事,真实地展示了为了广大农民兄弟姐妹的福祉无私奉献的基层干部的形象,播出后反响强烈。。
第四,减少新闻表述的随意性,真正把准确性落实到新闻采编的全过程。观看电视新闻时受众经常会听到“近日”﹑“日前”﹑“长期以来”等似是而非的新闻语言,新闻事件发生时间模糊﹑词语使用不当﹑表情达意不准确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用“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等言过其实的句子,夸大新闻事实。新闻表述应该准确、客观,避免笼统、含糊,既不能躲躲藏藏闪烁其词,更不能随心所欲夸大其词。只有这样,才能给人真实可信的感觉。它要求记者抱着科学严谨的态度,深入采访,反复推敲,使播发的新闻无论从主题本身还是细节展现﹑语言表述等方面尽可能地做到真实可靠。我们看到,许多电视新闻在播发时屏幕上都标注了记者拍摄画面的时间,这是为了向观众传递最为准确的信息,以免因为新闻播出与新闻采访出现时间差,导致新闻与事件本身有出入。
第五,“导演”新闻要不得。。这类导演的新闻看似真实,其实向受众传达的是虚假的信息,这些“无中生有”的新闻,具有一定的迷惑性﹑欺骗性和危害性,玷污了新闻真实性原则。。某家媒体的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为了表现孤儿们懂得感恩的一面,精心编排了暑期孩子们到窑场搬砖打工挣钱补贴家用的故事。笔者不禁诧异,难道这家媒体的新闻就是这么做出来的?他们播发的新闻可靠吗?新闻本应客观地反映现实,而不是电视剧或者电影,可以根据导演的主观意图随意进行修改。有的记者在采访客观存在的新闻事件时,为了使其更加吸引人﹑感动人,片子更加出彩,人为地设计一些故事让采访对象配合着表演,本身存在的新闻事实被“注水”,这些导演出的新闻只能是“赝品”。
。
;;前几天有境外的一家会计事务所,了一份“全球不良贷款研究报告”,称“中国的不良贷款额为9110亿美元。。
。
为什么热点新闻会屡屡“失实”?; ;?四是对“不实新闻”的单位,缺乏严厉的惩治措施。。
在社会已进入信息化的时代,在网络日渐普及的时代,新闻、特别是“热点新闻”对人们的生活有相当大的影响,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有责任维护“热点新闻”的真实性。新闻的“真实性”比新闻的“时效”、“独家”要重要的多。
众所周知,作为目前主流的新闻传播形式,电视新闻的主要特点是用画面呈现新闻事件。其较之报纸及广播,具有视觉优势,不仅可以运用语言、声音和文字进行新闻表达,还可以使用视觉效果传达新闻信息。根据人类感官学研究,由视觉刺激获取的信息量占人们感知信息量的60%以上,而电视新闻就是依靠视觉刺激进行画面传播和表达的②。从电视诞生开始,电视新闻的素材采集都是采用镜头拍摄的,无论是ESP还是ENG、SNG都是如此,它们只不过采用的电视信号传输不同而已。电视新闻采用摄像机获取电视新闻素材,并制作生成电视画面,进行新闻传播。电视新闻透过光学镜头摄取的现实事物映像,真实性是其重要特征和原则。。而动画的原理却不尽相同。动画是基于设计而形成的,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人工参与性,似乎很难和客观真实性挂钩。这就导致了很多学者对其是否符合新闻传播核心理论——真实性理论的争议。说起“动画”,很多人只是简单地将其理解为“会动的画”,这样的理解是不科学的,其与动画概念的本质有着较大的偏差。。比如将一组新闻照片组合在一起进行动态表现,那就是基于现实的动画呈现。随着数码相机的不断普及,很多定格动画开始出现,它的造型手段就是真实场景。动画的最大优势是可以完整呈现各种基于现实、但是又与现实有所区别的“动”。从动画的本质来说,动画是以逐格制作、连续播放为本质的。因此动画不一定是艺术的,动画也是可以展现现实场景的,其可以承载非虚构内容。其既可以实现艺术的美,也可以展示现实的真。严格意义说,动画不存在与新闻真实性的对立,其并非是电视新闻的对立物。。同样,即使在以真实性为第一特征的电视和电影纪录片中,也经常采用动画来反映客观现实。早在1918年,温瑟•马凯先生就制作了世界上第一部动画纪录片《鲁斯特尼亚号的沉没》,当时采用的还是无声的影像。最近也有很多充满动画元素的纪录片上市,包括中央电视台制作的《消失的军团》和BBC制作的《与恐龙同行》等纪录片。。它不但不会对真实性造成影响,而且可以更好地反映新闻事实。。。;第二,相关新闻从业人员应该坚持实地采访,积极获取第一手资料,不能因动画手段的可替代功能就放弃实地采访,让动画成为了放弃实地采访的偷懒理由;第三,相关新闻从业人员要提高自己的动画技术运用水平和审美品位。。
从动画的制作原理出发,人们不难发现其具备高度的可控性,逐格制作、连续播放令其拥有很高的发挥空间③。。。众所周知,在采集电视新闻的时候,很多现场画面是无法获取的,但是通过动画却能完整地呈现所缺少的画面,而动画的广泛利用,有利于更好地反映新闻事实。
1.动画可以预演事件趋势
在电视新闻中,记者可以实现新闻事件的现场拍摄,却无法穿越时空局限获取未来的真实影像,即使新闻事件在下一秒就会发生,也无法获取。面对这种将来时态的叙事,动画却可以轻松完成。动画可以直接展示即将发生的事件,对未发生的事件进行预演,诸如“神舟九号”即将发射之前,央视就开始对其发射和运行轨迹以及与天宫一号对接进行模拟。这样一来就让电视观众在屏幕面前获得了较为直观的印象。这样,动画在新闻中的运用构成的动新闻,能够演示事件规律,带来可视化的画面演示。尽管观众可以从电视上明显分辨出这是动画制作的画面,但是观众都不会否认其具备的客观真实性。
2.动画可以再现没有拍到的画面
。。因此,新闻事件发生后,许多关键画面是无法摄取的。要解决画面素材缺乏的难题,只好采用其他方式弥补,包括字母、画外音、主持人口述、外景记者出镜等方式。但是这些方式对于以视觉画面为特点的电视媒体来说,并不是最好的补充方式。为了让观众获得更直观的印象,有的电视台甚至聘请演员来重新展现事件场景,这种做法无疑是“劳民伤财”之举。而动画的出现,则更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用动画再现新闻场景,既直观又可以降低成本。
3.动画能凸显重点信息与细节信息
新闻事件的实拍画面具有时空一体性,虽然可真实反映新闻内容,但是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无法集中表达空间形态内的情感和理性内容。但是动画则可以将抽象的内容具象化,将零散的信息集中化,可采用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方式集中展现新闻事实,可以在单位时间内增加新闻传播的信息量。与此同时,动画的很多特技效果可以对重要信息进行特殊化处理,有助于凸显重点信息,展现事件关键部分,呈现事件的细节,让画面更加生动,让观众获得更好的感官享受,更简明且深入地获取信息,也为观众在短时间内全方位地理解信息创造了条件。
1.动画滥用可能影响新闻客观真实性
。而电脑动画通过电脑设计就可以完成画面构建。。因此,其动画有被滥用的可能。伴随着动画技术的发展,通过精心设计的动画影像和现实事件的相似度会越来越高,甚至可能高到无法辨别④。现在,合成画面已经被广泛地采用。比如前面提到BBC制作的《与恐龙同行》的动画纪录片,它们几乎可以将动画角色与实拍场景(或现实角色与虚构场景)进行完美地混合,这种画面看过去,几乎让观众无法分辨虚拟和现实⑤。这样一来,就可能带来真实性的危机。。
关键词 电视新闻;故事化;叙事形式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7-0009-02
电视承载着的新闻传播职能,电视新闻是电视节目的骨干类型。。这种综合性表现方式,使电视新闻在满足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基础上可以采用较为灵活叙事技巧。。
1 电视新闻故事化由来已久,并已经成为一种成功的电视节目模式
新闻故事化在电视新闻界由来已久,1968年,美国电视节目制片人的唐・休伊特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创办了后来成为电视新闻王牌栏目的《60分钟》,在节目的计划书中,唐将这个节目设定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是一个故事,由一个记者串联讲述并出镜采访,节目整体既要保证一定的严肃性,又要使新闻具有观赏性。在《60分钟》创办之后,深刻的影响到了美国乃至世界电视节目的形式,中国在90年代开始了故事化新闻节目的探索和制作,《焦点访谈》等一大批节目也都获得了成功并取得了良好社会影响和收视率。。
2 电视新闻故事化倾向的原因
第一,新闻具有情节逻辑特征。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程士安教授所认为:“新闻的本质是‘说事’,新闻学又称‘事学’,它运用一种特殊的叙事方法对受众讲述新近发生的事情。” 而对于什么是“故事”,英国著名小说美学家福斯特给出了这样一个定义:“故事就是对一些按时间顺序排列的事件的叙述。”由此可见,当新闻事件作为一系列原因所产生的结果呈现时,溯时而上,挖掘整个事件之后的本源,经过前后因果关系的梳理之后,新闻事件就产生了情节。
电视新闻的类型,从区域方面上来讲它可以分为国际新闻、国内新闻、地方新闻入地无门从内容方面上来说可以分为社会、财经、军事、历史文化、科技、汽车、房产、体育、娱乐、健康等,分类宽泛繁杂,但归根结底无非是两类,一类是事件性的,一类是非事件性的。
事件性新闻具有清晰的时间、具体的空间和核心内容,非事件性新闻是在一段时间、几个空间里、系列事件的阶段性总结。。
第二,新闻情节的具备偶然性特征。。现代心理学研究,已经承认好奇是人类的基本心理机能,塞米利安在《现代小说美学》中说,“对读者来讲,几乎都有着偏爱情节的本能。”
第三,观众对于故事的喜爱,推动了新闻故事化。作为一种意识活动,受众接受与否,来自电视新闻节目所带来的复杂的心理感受。。。
3 新闻故事化应把握的原则和技巧
第一,新闻故事化要符合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是辨证唯物主义基本的新闻观,没有事实依据就够不成新闻。新闻的核心是事件,在新闻故事化的过程中,必须把握真实性原则,还原事件的客观真实。首先,新闻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等要素必须真实准确;其次,新闻背景资料的介绍,包括整个事件的推进变化和与之有关的周边信息必须真实;三,新闻故事化的情节描写必须真实,人物的语言应采用当事人采访内容,对于新闻相关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思想变化的不能以想象代替,应有相关采访证据;第四,客观公正不能以偏概全,以点代面,在顾及到单个事件的真实 ;第五,对于新闻的解读要合乎客观事实本身的逻辑,通过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
第二,在不伤害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设置“悬念”。
。情节上“不变”与“变”的对立构成了叙事的动态平衡,这样的动平衡节点往往是我们设置悬念的关键点所在。另一方面,新闻事件有其自身的时间线,人物和事件的发展有相应的时间点对应,在打破原有的时间顺序后,利用新闻事件背后的对立和矛盾组织情节,也可以发现“在时间线上设置悬念”的规律。
进入21世纪之后,电视媒体既具备先天优势又带有自身的行业压力的特质突出显现。。。
参考文献
[1]程士安.电视节目的影响力探源―关于电视栏目的叙事与结构.新闻大学,2006(1).
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报告内容来看,我国网民数量在16年间实现了高增长,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6.32亿,其中,手机网民5.2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6.9%。网民上网设备中,手机使用率达83.4%,首次超越传统PC整体80.9%的使用率,手机作为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更加巩固。在单位和家里上网的使用情况明显增长,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18.7个小时,而1997年每周上网超过10小时的人数仅占20.1%。笔者也曾做过一些青年人群的调查,在18~22岁的大学生中,只有10%通过电视新闻渠道获取新闻信息,有80%以上的大学生通过互联网获知新闻信息。。
二、网络时代下电视新闻变革必要性及重点方向
1.变革必要性
当前,大学生活足以让大部分青年人养成从网络获取新闻信息的习惯。如果电视新闻不进行改革,当这些年青人成为社会主流一代,那么电视媒体的生存环境将面临极大的挑战。因此,面对网络化的大潮电视媒体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变革,因为网络化大潮是这个时代的趋势,也是“大势”,若我们从其而行,就应顺势而起。
2.变革重点
变革从何处开始,这就要看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本人认为在保证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改变节目编排形式,增强新闻内容吸引力;畅通新闻信息渠道,让电视新闻真正成为人们“喜闻常见”的“大众新闻”是当前改革的重点。新闻若要保持舆论主导地位,首先要具有真实性,只有真实的新闻才会发挥相应的“正”传播效果,所以在保证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必须让新闻内容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三、结语
一、电视新闻的重要地位
按照新闻媒介问世时间的先后顺序,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四种传媒各有所长,互相之间无法取代。但从传播新闻这一功能来看,电视具有快速且声画并茂的特征,消息类新闻在传播速度上占有绝对优势,人们开始通过广播收取信息逐步变成通过电视新闻获得信息。
各级电视台的发展史告诉人们,建台伊始是以设立新闻部开始的,自办节目是从消息类新闻开始的,只要建立电视台,就要先办新闻节目。历史和现实对新闻节目的“偏爱”,使得各级党和政府对电视新闻十分重视。电视新闻成为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的纽带,政府政令的渠道,沟通领导与群众关系的桥梁。电视新闻的重要性在我国是不言而喻的,其权威性是需要花大气力来维护的。我国电视新闻代表党和政府的声音,负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在表现形式上也要求有很强的规定性和严肃性。正是有了这些统一的要求,使我国电视新闻有了规范和标准,从而带来了电视新闻权威性。
二、电视新闻的真实性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正因为如此,我们党向来重视新闻的真实性。。由于电视新闻具有“照相般”的写真功能,每一个画面和同期声,都要经得起亿万观众的审视,任何取巧行为,都逃不脱观众敏锐的目光,一旦有失实之处,就会失去存在的价值,也会动摇电视传媒的权威性。
。。。如有失实,应主动承担责任,及时更正”。
三、电视新闻的时效性
;;卫星电视打破区域的限制;。虽然今天我国的电视机构具备了先进的器材设备,但这并不等于电视新闻的时效性就可以随之而来,还需要电视从业人员观念进一步更新。时效性是新闻价值的重要因素。心理学的分析表明,“先入为主”是一个重要的规律,同一件事由于接受先后不同,对心理影响的效果也有明显差异,先到者印象深刻,传播效果好。因此新闻媒介竞争也体现在时效上,抢独家新闻,抢首播,以此来提高新闻节目的收视率。。
在提高时效性方面,电视界想方设法,不断提高口播新闻和字幕新闻的数量及质量,口播新闻可以增加新闻的时效性。。在电视节目播出中,每当有重要新闻需要及时传播,而又不便中断正常节目播出时,常用字幕在画面下方左右移动出现,它传播的是最新的、又为观众感兴趣的新闻信息。电视新闻的时效性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它并不是一味地图快、抢时效,有时播出是为了选择最佳的传播时机,这种最佳时机就是节目新闻价值最大的时候,当快不快,便会使节目内容成为明日黄花,失去应有的价值和作用;不当快而快,则可能添乱,使问题复杂化。电视新闻传播面广影响力大,每个节目都应力求最佳时机播出,其中的“快”与“慢”、“等”与“抢”的辩证关系是要认真把握的,把握的技巧需要总览全局,服从于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选择播出的最佳时机。
四、电视新闻的社会性
新闻媒介面向广大观众,它的传播是向社会开放的,因此具有社会性。传播的社会性是新闻的共同属性,传播社会性规律也起着制约作用。。越是面向大众、面向社会大多数的新闻,群众越是欢迎。。因此,电视新闻选题取材要有针对性,满足群众期待心理,突出群众欲知、未知、应知的内容。电视新闻的社会性另一层含义是依靠群众办新闻。同志说:“我们的报纸也要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而不是少数人关起门来办。”全党办报、群众办报,历来是党报的优良传统,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新闻工作的基本规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