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类文明顺利发展的基石。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思想,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置于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整体中考察。它既是一种宇宙论,又是一种方法论,同时也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哲学思想。天人关系始终是我国哲学的基本问题,“天人合一”则始终是我国哲学的基本精神,正如许多学者所说,这一学说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同一。天人和谐同一的思想几千年一直指导着人的社会生活,显示其特有的活力。
一、“天人合一”思想的产生
从远古到殷商为萌芽阶段。人类开始熟悉到生命既得之于自然,又得之于祖先。正如《尚书•尧典》中所说的“人神以和”,其意就在说明自然神与祖先神不仅相遇,而且关系亲和,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人神互参,人兽共体。由此,人们便有了天人而一的体悟。这正昭示着“天人合一”思想的萌芽。
西周是“天人合一”思想初步形成阶段。西周时期,天为最高主宰的意识进一步确立,这种天国与人间、神冥与世俗合而为一的本身就蕴含着人们试图要对自然与社会、天道与人道关系进行总体把握的意识。
春秋战国时期,“天人合一”思想完全形成。春秋战国时期百家都有自己的天人合一说,其中最重要的是儒家的有道德意义的天人合一说和道家的无道德意义的天人合一说。
二、“天人合一”思想的发展
到了汉代,董仲舒上承先秦,下启魏晋,提出了著名的“天人合一”观念:“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又说:“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其“天人感应”的思想便成了统治阶级的世界观。宋明清时期继续发展“天人合一”思想。种种天人合一说,到了宋代呈现出合流的趋势,“天人合一”思想以儒家的有道德意义的天人合一说为基础,而又吸收了道、佛、禅的天人学说,理论体系较为完备了。宋代的天人合一说大体分为三类:一类是以张载为代表,以“气为本体”的天人合一说;另一类是以程颢,程颐和朱熹为代表,以“理为本体”的天人合一说;第三类是以陆九渊、王阳明为代表以“人心为本体”的天人合一说。明代王阳明的天人合一思想更具有美学意义,它认为人与万物的关系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和谐的关系。到清朝,王夫之赞同“天人合一”思想,提出“寓天理于人欲”。之后,戴震发挥王夫之的“寓天理于人欲”思想,对天理和人欲进行了详尽的论述。这些派别尽管有分歧, 但基本精神相通,都是构制一种以道德为基础的超道德的精神境界。
三、“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
(一)“天人合一”思想在古代的深刻影响。庄子认为,能够认识到哪些是天的作为,哪些是人的作为,就是知识的最高境界了。“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司马迁作《史记》,“亦欲以穷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把探究天人关系作为其首要的宗旨。与之稍晚的杨雄认为,能够通达天地人之道理的人,才可以称之为儒者;只通天地之道而不通人道者,只能算作是有一技之长的匠人。这就是所谓的“通天地人曰儒,通天地而不通人曰伎”。北宋哲学家邵雍甚至认为:“学不际天人,不足以谓之学”。中国古代对“天人关系”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二)“天人合一”观念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当今世界,人们在功利思想的驱使下,片面强调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这种强烈的占有和奴役万物、企图主宰宇宙而与自然为敌的做法,导致了对自然资源的大量盲目开采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目前,重
视人类的生存环境,向大自然回归的呼声日益高涨。西方国家陆续新创立了生态伦理学、生态文化学、生态文明学等一批新兴学科。这些姗姗来迟却方兴未艾的科学理论与中国的天人观惊人地吻合。在某种意义上,它们的不约而同也意味着在自觉不自觉地从中国的“天人合一”中汲取营养,因为“天人合一”早就展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终极归宿和最高境界。中国传统中的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对于纠正现实当中的那种把人与自然截然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 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