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养生问答 疾病百科 养生资讯 女性养生 男性养生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1年浙江省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题及答案

2020-05-14 来源:华佗健康网
2021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祖母梦神人自云中送儿下,因名云。五岁不能言,异人拊之,更名守仁,乃言。年十五,访山海关,观山川形胜。弱冠举乡试,学大进益好言兵,..且善射。登弘治十二年进士。朝议方急西北边,守仁条八事上之。正德元年,刘瑾逮给事中御史戴铣。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十一年,南方盗贼蜂起。前巡抚托疾避去。守仁至,知左右多贼耳目,乃呼老黠隶诘之。隶不敢隐,因贳其罪,令阴觇贼,贼动静无勿知。檄福建、.广东会兵而讨贼。守仁亲率锐卒,佯退师,出不意捣之,俘斩七千有奇。所将皆文吏及偏裨小校,平数十年巨寇,远近惊为神。十四年,宁王宸濠反。守仁急趋吉安,治器械舟楫,传诏暴宸濠罪,俾守令率吏士勤王。复战,官军却,守仁斩先却者。诸军殊死战,贼大败。守仁联舟为方阵,尽出金宝犒士。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贼平,京师闻,诸大..臣震惧。张忠尝纳宸濠贿,忌为守仁所知,轻守仁文士,强之射。徐起,三发三中,京军欢呼。忠扬言帝前曰守仁必反守仁入九华山,日晏坐僧寺。帝觇知之,曰:“守仁学道人,何谓反?”守仁已病甚,疏乞骸骨,行至南安卒,年五十七。丧过江西,军民无不缟素哭....送。守仁天资异敏。游九华归,筑室阳明洞。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其为教,以致良知为主。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守仁以直节著。从诸书生扫积年逋寇,平定孽。文臣用兵,未有如守仁也。

(节选自《明史•王守仁传》)

第 1 页 共 7 页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B

A.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

B.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

C.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

D.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乡试,古代科举考试之一,由各地主持考试,一般在八月举行,又称“秋闱”。 ..

B.檄,即檄文,古代官方用以征召、晓谕或声讨的文书,文中指声讨敌人的文书。 .

C.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也称为“京都”“京国”“京城”,现泛指首都。 ..

D.乞骸骨,是自请退职的委婉说法,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 ...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第 2 页 共 7 页

A.王守仁名出有因,拥有传奇童年。他的名字“云”是祖母梦见神人从云中送儿下人间而起的,他直到五岁被异人抚摩且改名,才开口说话。

B.王守仁富有奇计,获得远近叹服。在平定南方盗贼的行动中,他出奇制胜,凭借薄弱的人员和兵力,平定了长久以来的大患,远近为之叹服。

C.王守仁文武兼备,取得战功胜利。平宁王之反时,他战策得当,趁宁王以金宝犒劳其群臣时,发动突袭;且善射,他“三发三中”赢得京军欢呼。

D.王守仁天资聪敏,开创阳明心学。他筑室阳明洞,悟出格物致知应当自己求之于心,重点培养学生良知,求学的人纷纷跟从他,后有“阳明学”。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隶不敢隐,因贳其罪,令阴觇贼,贼动静无勿知。

②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

(5)张忠为什么在皇帝面前说王守仁一定会造反?皇帝对此的反应怎样?请简要说明。

【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句意、虚词和结构判断。

(2)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答题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

第 3 页 共 7 页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5)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本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作答时明确题目要求,筛选正确信息概括。

【解答】(1)“守仁”属于后句的主语,整体为“守仁因俗化导”,意思为“王守仁根据习俗加以引导”,排除A、C;“相率”属于后句,是“伐木为屋”的状语,整体为“相率伐木为屋”,意思为“纷纷伐木造屋”,排除D。句子翻译为:王守仁刚正地上奏章营救戴铣,刘瑾发怒,在朝廷上杖责王守仁四十杖,王守仁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生草木,苗、僚杂居王守仁根据习俗加以引导,夷人欢喜,纷纷伐木造屋,让王守仁居住。

(2)B.“文中指声讨敌人的文书”表述错误,文中“檄”指征调福建、广东兵力的文书。

(3)C.“趁宁王以金宝犒劳其群臣时,发动突袭”分析错误,原文“守仁联舟为方阵,尽出金宝犒士”指王守仁拿出全部金宝犒劳将士,而不是宁王,正确表述应为“趁宁王正在晨朝他的群臣时,发动突袭”。

(4)①贳:赦免;阴:暗中;觇:侦查。句子翻译为:仆隶不敢隐瞒,王守仁借机赦免了他的罪行,令他暗中侦察贼寇,贼寇的动静没有不知道的。

②胶浅:搁浅;仓卒:仓促;遁:逃跑。句子翻译为:朱宸濠的船搁浅,仓促换船逃

第 4 页 共 7 页

跑,王冕手下的士兵追赶捉住朱宸濠。

(5)第一问:根据文中“张忠尝纳宸濠贿,忌为守仁所知,轻守仁文士,强之射。徐起,三发三中,京军欢呼。忠扬言帝前曰守仁必反”可知,因为张忠曾接受朱宸濠的贿赂,担心被王守仁知道,于是诬告王守仁。

第二问:皇帝听了张忠的报告,不相信张忠对王守仁的诬告,原文为“帝觇知之,曰:‘守仁学道人,何谓反?’”,认为王守仁是学道之人,说王守仁造反是没有根据的。

答案:

(1)B

(2)B

(3)C

(4)①仆隶不敢隐瞒,王守仁借机赦免了他的罪行,令他暗中侦察贼寇,贼寇的动静没有不知道的。

②朱宸濠的船搁浅,仓促换船逃跑,王冕手下的士兵追赶捉住朱宸濠。

(5)①因为张忠曾接受朱宸濠的贿赂,担心被王守仁知道,于是诬告王守仁。②皇帝不相信张忠对王守仁的诬告,认为王守仁是学道之人,说王守仁造反是没有根据的。

参考译文:

第 5 页 共 7 页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祖母梦见神人从云中送儿下人间,因而取名云。王守仁五岁还不能说话,有个不寻常的人抚摩他,为他改名为守仁,于是他就能说话了。十五岁的时候,王守仁访游山海关,观赏山川壮美之地。二十岁乡试中举,学业大有长进,更加喜好谈论军事,且善于射箭。考中弘治十二年进士。朝廷正急于议论西北边境的战事,王守仁条列八件事奏上。正德元年,刘瑾逮捕给事中御史戴铣。王守仁刚正地上奏章营救戴铣,刘瑾发怒,在朝廷上杖责王守仁四十杖,王守仁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生草木,苗、僚杂居王守仁根据习俗加以引导,夷人欢喜,纷纷伐木造屋,让王守仁居住。正德十一年,南方盗贼蜂起。前巡抚托病避去。王守仁到达,知道左右多有贼寇的耳目,就召来老而狡黠的仆隶诘问。仆隶不敢隐瞒,王守仁借机赦免了他的罪行,令他暗中侦察贼寇,贼寇的动静没有不知道的。于是传檄令福建、广东会合兵力,讨伐贼寇。王守仁亲自率领精锐士卒,假装退兵,出其不意发起进攻,俘虏斩获七千多人。王守仁统率的都是文吏和偏裨小校,平定为患数十年的大寇贼,远近惊为神。正德十四年,宁王朱宸濠谋反。王守仁急往吉安,修治器械舟楫,传诏书揭露朱宸濠的罪行,命令地方守土大臣各自率吏士尽力于王事。再次战斗,官军退却,王守仁斩杀先退却的人。众军拼死搏斗,叛贼又大败。王守仁连船结成方阵,拿出全部金银珠宝犒劳将士。第二天,朱宸濠正在晨朝他的群臣,官军突然杀到。王守仁用小舟装载柴薪,乘风放火,焚毁朱宸濠的副船。朱宸濠船搁浅,仓促换船逃跑,王冕手下的士兵追赶捉住朱宸濠。叛贼被平定,京城听到了消息,众大臣震惊。张忠曾接受朱宸濠的贿赂,担心被王守仁知道,他轻视王守仁是个文士,强迫王守仁射箭。王守仁缓缓站起来,三发三中,京军欢呼。张忠在皇帝面前扬言说王守仁一定会造反。王守仁就上九华山,日晏时坐在僧寺。皇帝探查得知,说:“王守仁是学道之人,为什么要说他造反呢?”王守仁后来病得很重,上疏请求退休,走到南安就去世了,享年五十七岁。灵柩经过江西,军民无不披麻戴孝哭着送别的。王守仁天资十分聪明。游九华山返回,在阳明洞中建筑房屋。忽然悟出要推究事物原理获得知识,应当自己求之于心。他从事教育,专以培养良知为主。学者一致跟从他,世上于是有“阳明学”的说法。王守仁因正直有气节而著名,率领众书生扫除多年的贼寇,平定反叛的藩王。文臣用兵,没有

第 6 页 共 7 页

比得上王守仁的。

第 7 页 共 7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