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一、知识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复述文章内容。 2.积累词语,掌握文中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文言现象。 3.了解作者的相关信息,强化文言文相关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习课文的结构的详略安排。 2.反复朗读,讨论探究,加强文言文语感训练。
【学习重点】
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方法,感悟曹刿的民本思想和军事才能。
【学习难点】
掌握文中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文言现象。
【新知探究】
(一)相关知识链接: 1.背景简介:
春秋初期,齐襄公政令无常,他的两个弟弟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分别逃到鲁国和莒国,齐 襄公被杀后,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取王位,他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齐桓 公。公子纠也在鲁国军队的护送下,回国抢夺王位,但被齐桓公打败。鲁庄公十年,齐桓公 借口鲁国曾帮助过公子纠,举兵攻鲁,弱小的鲁国在长勺打败了入侵的齐国。
2.《左转》相关文学常识:
《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明的编年体史书,共 18 万余字。作 者相传为春秋末期鲁国的史官左丘明,记事起自鲁隐公元年(前 722 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 年(前 468 年),记载了 250 年间列国在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礼俗等方面的重要活动, 是研究我国古代社会特别是春秋时代社会历史的重要文献
(二)易错字音 曹刿ɡuì
又何间焉 jiàn
1 / 4
肉食者鄙 bǐ 小信未孚 fú 夫战,勇气也 fú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
牺牲玉帛 bó 吾视其辙乱 zhé 望其旗靡 mǐ
2.阅读全文,找出文中共出现哪些人物?主要论述的是哪次战争? (四)阅读文章第一段 1.重点词义: 齐师伐我: 又何间焉: 肉食者鄙: 小惠未徧: 牺牲玉帛: 神弗福也: 小大之狱:
2.阅读第一自然段,找出“十年春”指的是哪一年?
3.第一句中的“伐”是什么意思?齐国为什么要攻打鲁国?
4.从文中的对话分析,曹刿在当时处于什么样的社会地位?
5.曹刿“请见”的原因是什么?
6.“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可以看出曹刿有怎样的品质?
7.鲁庄公认为自己做好了哪些战前准备?从原文中找出答案。
8.曹刿认为这些准备中哪一点是唯一重要的?曹刿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9.概括这一段的主要内容。
2 / 4
(五)阅读文章第二段 1.重点词义: 公将鼓之: 战于长勺: 败绩: 登轼而望之: 公将驰之:
2.此次战争由谁来指挥的?两军在哪里交战?
3.曹刿为什么要等到“齐人三鼓”后才让鲁庄公击鼓进军?
3.尝试概括第二段的主要内容?
(六)阅读文章第三自然段 1.重点词义: 既克: 盈: 故: 逐:
2.鲁国获胜后,“公问其故”的“故”是什么意思?曹刿又是如何回答的呢?
3.尝试评价鲁庄公的人物形象?
4.概括第三段主要内容?
5.本文观点和哪篇文章的观点有相似的地方?
6.文章的内容上作者是如何安排的? 为什么这样安排?
3 / 4
【课堂活动】
1.齐鲁长勺之战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这次战争,鲁国能以弱胜强,仅仅是因 为曹刿有军事谋略吗?曹刿问鲁庄公“何以战”,鲁庄公应当回答他有关兵马装备方面的数 字,然而似乎答非所问,曹刿却说“可以一战”,你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
2.下面两句话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和神态?谈谈你的看法。 (1)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既克,公问其故。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曹刿的军事谋略,其实无论是战争还是日常生活中的与人 相处,我们“人和”都是最重要的。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也能谨记取信于民的重要。
【精炼反馈】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曹刿请见( 小信未孚( 小惠未徧(
) ) )
又何间焉 牺牲玉帛
( (
) ) )
)
登轼而望之 (
(二)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B.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C.公将驰之。
D.彼竭我盈,故克之。
4 /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