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 第一章 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
1、社会变革的需要:社会学产生的直接要源和关键因素 2、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 3、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
二、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代表人物:孔德、斯宾塞 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代表人物:马克思、涂尔干、韦伯 三、社会学的发展:
1、社会学发展中心从欧洲向美国的转移
**芝加哥学派的主要学术成就:(1)开拓了现代城市社区研究,使社区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2)开创了人文社区位学研究的先河;(3)创建符号互动论。
2、战后欧洲社会学特点:(1)研究重心转向现实社会;(2)研究领域多样化;(3)理论研究也趋向多元化;(4)制度化建设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3、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1)传入时期(1891—1911)康有为、谭嗣同、严复、章太炎等成长时期(2)(1912—1927)在中国初步实现制度化;陈达、于天休(3)建设时期(1928—1952)许仕廉、张鸿钧清河镇试验区调查、费孝通江村调查、毛泽东农村阶级状况调查恢复重建时期(4)(1979—)费孝通、田汝康、雷洁琼等 四、社会学本土化:
1、社会学本土化的概念:是一种使外来社会学与本土社会的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社会学理论与研究方法的学术过程。
2、社会学本土化的实践与发展:许仕廉明确提出建设“本国社会学”;吴文藻认为社区研究最适合中国国情,也是社会学中国化重要步骤;晏阳初乡村建设和社区发展理论、潘光旦“位育”理论、费孝通“差序格局”理论。
3、实现社会学中国化的具体做法:(1)社会学的基本理论首先应当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2)把研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社会化作为社会学的基本任务;(3)立足中国社会的现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理论研究和实际研究相结合;(4)采取积极的态度,借鉴国外和中国过去的优秀成果,进行创新形成中国社会学学派;(5)造就一支愿意并有能力为之奋斗的社会学专业队伍。 知识点:
1、被称为“政治管术家”的是:格劳恩特;第一个提出“社会学”概念并创立社会学的人是:斯宾塞 2、孔德的代表作:《实证哲学教程》孔德认为,社会学是科学之“王后” 3、在斯宾塞的著作中,被严复译成中文:《社会学研究》
4、认为社会学的主要目的是发现社会有机体的形态学和生理学原理的是:斯宾塞
1
5、第一位学院派社会学家、系统的社会学功能分析推理方法创建人是:涂尔干(也是第一个在大学里讲授社会学的人,社会学年鉴派创始人)涂尔干认为,社会学研究的特殊对象是:社会事实。如果打乱社会秩序,社会对个人意愿的控制就会失效,社会就会放任自行其是,涂尔干将此称为:失范 6、韦伯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合理性。韦伯比较社会学的方法论基础是:理想类型 7、最早把欧洲社会学引入美国的是:萨姆纳
8、在美国社会学发展史上,对世界社会学发展最具影响力的首推: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是:斯莫尔 8、在教学大纲分类学科中提出“群学”之名的我国学者是:康有为。(再次肯定还是中文人名好记) 10、在《仁学》一书中提出“社会学”名称的是:谭嗣同。中国最早进行独立社会调查的学者是:陈达。 11、费孝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密切结合中国的实际,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社会学 第二章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综合性社会科学。它具有整体性(最基本的特点)、综合性、实证性和应用性等主要特征。 二、社会学的功能有:
(1)研究功能①描述性功能是指那些为了解和掌握发生了什么事、什么情况而进行的探索性研究 ②解释性功能是指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加以说明的过程 ③预测性功能 ④规范性功能
(2)教育功能①帮助人们自觉的完成社会化 ②帮助人们合理选择 (3)社会管理功能①建立规范②提供模式③反馈信息
(4)社会批评功能:对旧的思想、观念和阻碍社会进步的事物、行为进行揭露,进行理论分析
三、社会学研究方法主要是指以实证的方式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所产生、形成、变化的人们的关系、行为、态度以及各种社会现象进行科学探索的一种研究方法。社会学实证的一般程序是:筹划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
四、社会学研究的资料收集方法主要有问卷调查法、实地研究法、社会实验法和非介入研究方法。 五、社会学研究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关系:实际研究中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经常配合使用,在进行定量分析之前,研究则需借助定性方法确定研究对象的性质;在进行定性分析过程中,研究则又需借助定量研究确定现象发生质变的数量界限和引起质变的原因。两者的不同点有:①着重点不同。定性分析着重事物质的方面。定量分析着重事物量的方面 ②依据不同。定性分析依据是大量历史事实和生活经验资料。定量分析依据的主要是调查得到的现实资料数据 ③手段不同。定量分析主要使用经验测量、统计分析和建立模型等方法;定性分析则主要运用逻辑推理、历史比较法等方法。④ 科学基础不同。定量分析以概率论、社会统计学为基础,定性分析则以逻辑学、历史学为基础。⑤在研究中所处的层次不同;⑥结论表述形式不同,定量分析主要以数据、模型、图形等来表述。定性分析结论多以文字表述为主。定性方法是定量方法的基础,是它的指南,但只有同时运用定量方法,才能在精确定量的根据下准确定性。
2
六、社会学的主要理论观点:1、经典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人们在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主转移的生产关系。2、结构功能理论: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创立,提出社会行动有三个要素:目标、情境和规范。3、冲突理论:与结构功能论相反,强调冲突时社会发展的推动力。辩证冲突论的提出者是:达伦多夫4、交换理论:美国霍曼斯和布劳创立。基本观点是人类的相互交往和社会联合是一种相互的交换过程。5、符号互动论:又称象征互动论,是一种侧重于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社会的理论。代表人物赫伯特〃布鲁默和欧文〃哥夫曼。
1、韦伯认为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形为。齐美尔认为社会学研究的对象: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社会学发挥作用的第一步是:描述性研究
3、费孝通“社会学最根本的任务是要解决一个生活在社会里的人怎样学会做人的问题”这体现了社会学的:教育功能。
4、模式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秩序性安排,比如科层制、董事会制、听证会制,就是:结构模式。 5、强调亲临其境,融入社会,“打成一片”的社会学研究资料的收集方法是:实际研究。 6、被美国社会学家艾尔巴比称为“社会调查支柱”的是:问卷
7、一般说,实地研究和非介入性研究属于:定性方法
8、帕森斯认为,行动者经过努力要获得的东西或要达到的预测状态是:目标
9、在帕森斯的“A-G-I-L”框架中,“A”指的是:适应环境(这种题完全可以用逻辑推理,不用背) 第三章 社 会(最早出现于:唐《旧唐书〃玄宗上》)
一、社会是以一定物质资料生产为基础的共同体,其基本特征是:1、社会以人为主体2、社会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3、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4、社会来源于自然又不同于自然。
二、人只有在社会里并通过社会才能生存和发展。西方学者在回答个人与社会何者是真实的问题时形成了两种理论观点,即社会唯名论(个人才是真实,代表人物马克斯〃韦伯)和社会唯实论(社会才是真实,代表人物图尔干)。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观是科学的社会观,其基本观点是:1、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2、劳动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3、需要是人们社会行为的动力4、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5、马克思主义社会观是科学的社会观(分析):(1)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社会观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科学。(2)发展性和创造性是马克思主义社会观的生命之所在。(3)马克斯主义社会关于具体社会生活相结合,创造性地促进社会关系良性运行,从而推进了自身的丰富和发展。(4)马克思主义社会观在同形形色色的错误社会观的不断斗争中发展,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四、社会是个人以角色名义与他人互动构成的关系网,这种关系网就是个人与社会的全部关系,表现为角色人格、价值规范、权力制度和行为交换四个相互联系的关系体系。
五、社会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包括先天的亲属关系和后天通过自己创造性的社会行为逐步建立的关系。
六、 人的社会关系是以一定生产关系为核心而建立的社会关系体系,分析的社会学视角有:1、初级社会关系(家庭、邻里和亲属关系)和次级社会关系(人们在初级社会关系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各种关系的总和,
3
如政治关系、宗教关系等)。2、结合关系和对立关系(以外在的关联形式为标准,根据肯定或否定的状态)。结合关系可以分为和睦关系、协作关系、共同关系和强制关系四种;对立关系是人们的相互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对立或相互否定的一种社会关系。3、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人类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畜牧业与农业的分工后)和业缘关系。
建立与发展新型的社会关系: 1、逐步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2、努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3、加强党风和社会风气建设;4、加速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用法律形式保护已经建立的新型关系和促进消除陈旧落后的社会关系。
七、社会结构一般是指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观:社会的基本结构与社会的基础相互联系而存在不同的社会基础产生不同的社会结构。以劳动或物质资料的生产与再生产作为社会的基础,社会的基本结构必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的关系的体系
八、社会的基本要素:1、人口资源:指在特定地域了具有一定数量、质量和关系人的总称。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2、自然资源,是与人类活动相关连的全部自然条件的总和,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特点:(1)自然资源的有限性;(2)潜力的无限性(3)系统性(4)自然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3、文化资源
九、可持续发展(率先提出概念:布朗。)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他们需要的能力和机会构成危害的发展。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的不可调和性决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矛盾。但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具有深远的意义。(1)可持续发展尤其突出强调的是发展,消除贫困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不可缺少的条件(2)可持续发展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联系起来(3)可持续发展强调代际之间的机会均等,指出当代人享有的环境权利后代人也同样享有(4)可持续发展强调了要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要求人们多利用,少排放(5)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必须彻底改变对自然界的传统态度建立起新的伦理道德和价值标准,把再把自然界看作是被人类随意盘剥和利用的对象,而应看作人类的资源和价值源泉。 1、社会关系系统最基本的要素是:人;社会的基本关系是:生产关系 2、决定角色行为的取向和目的是:价值标准 10、人与社会的第三层关系体系是:权力制度体系。社会共生的基础是:结合关系 第四章 文化
一、文化的特征:1、创造性 2、习得性(吃饭不是文化,吃什么,怎样吃才是文化)3、共享性 4、累积性 5、特殊性和共性
二、文化的构成要素:1、物质形态要素(基本要素) 2、精神形态要素 3、语言符号要素 4、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
三、文化的结构:1、文化特质,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也称文化元素 2、文化集丛 3、文化模式 四、文化的功能:1、社会整合功能,包括价值整合(最基本功能)、规范整合和结构整合 2、社会导向功能 3、反功能,也会对深会整合与社会进步起着阻碍乃至破坏作用。
五.习俗(最古老最普遍的文化现象)的起源和形成:1、习俗根植于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2、习俗还和社会环境有关,不同的社会发展水平,不同的阶级阶层的人们会有不同的习俗。3、习俗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的
4
发展水平决定的。4、习俗虽是比较持久稳定的行为模式,但是它也是发展变化的,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变化,习俗也在变。
六、法律的本质和特征:本质是统治阶级意志,是最具有强制力的社会行为规范。特征:1、公正性 2、强制性。法律的社会功能:惩罚功能,威慑功能,教育功能
七、宗教的正向功能:1、促进社会团结,维持社会秩序 2、振奋民众精神,促进社会发展 3、寻求生活意义,为个人提供精神安慰.
八、宗教和邪教的区别:1、宗教劝人热爱生活,尊重世俗,维护社会秩序;邪教宣扬世界末日,贬低世俗,劝人毁灭,破坏社会秩序. 2、宗教的神是超人间的,宗教教义有经典,邪教的神就在人间,它把生活在现世的教主当作神,把教主的话视为经典. 3、宗教宣传博爱,爱教徒,爱大众,邪教害人,以残忍的手段残害信徒,残害他人。
九、文化传播分为三个阶段:1)接触与显示阶段 2)选择阶段 3)采纳融合阶段。
十、文化才借:又称文化杂交,是指一种文化接受或吸收另一种文化的某些文化元素或文化丛,融入本文化的过程。文化冲突的根源除了民族性之外,更有阶级性。
13.文化交流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1)1979年中国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扩大了中西文化交流,这才使中国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2)80年代中国刚刚开始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一些国家对中国还不了解,还有偏见. 3)进入90年代,中国宣布实行市场经济,直至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使中西文化交流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全面展开,对中国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4)这次文化交流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中国是以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完全自主地进行中西文化交流的,不是清代的被迫交流. 5)但是当前的中西文化交流也有不对等的地方,即在物质交流方面,中国向西方出口的产品技术含量低,西方向中国出口的产品技术含量高,这在劳动付出上是不对等的.6)要改变这种不对等交流,中国只能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发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使中国民富国强,这样才能实现对等的中西文化交流.7)中西文化交流要立足于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节的吸引感召力,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和人类文明做出更大的贡献 知识点:
1、在历史上,首先把文化当作专门研究对象的是:克莱姆。英国人类学家泰勒于1871年《原始文化》第一个给文化下了明确的定义。
2、指出文化应包括“已改造的环境和已变革的人类有机体”两个部分的人类学家是:马林诺夫斯基 3、认为文化只有在社会结构发挥功能时才能显现出来的是:布朗 4、法律的强制性表现为:违法必究 5、宗教的中心特征是:对神圣的信仰 6、文化交流始于:文化传播
7、文化传播要有媒体,最原始、最基本的媒体是:人
8、歌舞厅、咖啡馆、超市融入中国城市人的生活,这种现象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可称为:文化融合
5
第五章 社会化
一、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人的文化教化和个人对社会主动选择并能动调适相统一的社会过程。社会化的内涵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1)在时间上,社会化涉及到人生发展的全过程,(2)在内容上,社会化关注到个人作为社会一员所应具有的全部文化内涵:(3)在社会关系上,社会化注重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以及社会化结果的社会性。
二、社会化的主要功能:(1)文化传承功能;(2)社会稳定功能;(3)个人自我完善功能。 三、社会化的内容:从广义上说,包括人们所处的历史时代的全部文化遗产。然而,从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的需求来说,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1、生活技能社会化:是人们学习并获得维持生存状态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本领的过程; 2、价值观念社会化:是人们认知与认同社会主导价值观念的过程; 3、政治社会化:是个人逐渐学习和接受被现有政治制度采用和确定的政治信念、思想体系、社会制度和政治态度的过程; 4、行为社会化:是人们按照通行的社会行为规范模塑自己行为的过程;5、角色社会化:就是按照社会上规定的角色的要求来支配自己的行为,使个人行为符合于一定社会期望的品质特征。 四、社会化的类型:(1)基本社会化:就是“生物人”通过社会文化教化,获得人的社会性,获得社会生活资格的过程;(2)继续社会化:是人在成年以后的社会化,或称二级社会化;(3)再社会化:也称重新社会化,它是使个人改变以前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建立起新的、符合社会要求和新的形势需要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的过程;(4)正向社会化:是指上代人对下代人的文化传递和教化过程;(5)反向社会化:是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过程,这各社会化又称为“文化反哺”。 **再社会化的意义:理想的社会化过程,是使人们能够适应日常社会生活的要求,实现与其他社会成员的正常交往,按照社会要求安排生活,维持人与社会的正常关系与生活秩序。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完全如此。由于个人的或社会方面的诸种原因的影响,一些人可能难以实现理想的社会化。如有些人没有获得正常的受教育机会;有些虽有这种机会,却因环境的影响而未能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本领;还有一些人虽有一枝之长却不懂社会的行为规范和不具备正常的角色能力;甚至有些人的行为还可能背离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价值准则,走上犯罪道路等等。这都是社会化失调的结果。因而需要再社会化。 ***联系实际生活阐述继续社会化的意义
答:继续社会化又称二级社会化,其主要意义表现在:①社会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任何个人的现有知识、才能,都难以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因而,基本社会化只是为人基本自下而上和发展能力打下基础,一个要适应未来社会的环境和要求,只有在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中继续学习,不断提高;②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们面临着知识的增长与更新急剧加快的潮流,因而,一个人如果不在更广阔的范围内继续学习,接受自己所需要的新知识,就可能被社会淘汰;③基本社会化时期的教育范围有较大局限性,面对个人交往范围的逐步扩大,必须充实更多更广泛的社会生活经验;④人不仅仅是学习社会文化,还肩负着发展社会文化的责任,成年人在生活的实践中更能主动地选择和内化知识,更能通过学习开创未来。⑤继续社会化是基本社会化的延续、完善和发展。
6
五、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化八阶段划分法: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在《童年和社会》中把个心理成长的历程划分八个阶段 社会化六阶段划分法:美国心理学家把人一生社会化过程分六个阶段:(幼儿期)、(儿童期)、(青年期)、(成年早期)、(中年期)、(老年期)。
六、社会化的条件:(1)生物因素:即个人所带有的一种由上代为下代提供的、有利于人类从事社会活动的特殊跗素质。(2)环境因素,包括家庭、学校、伙伴群体、工作单位、社区和大众传媒等影响个人社会化的全部社会环境。(3)社会实践:主要表现为观察学习、角色扮演、知识积累等环节。 ***联系实际生活阐述社会实践在社会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 ①社会实践是实现知识内化与积累,达到社会化目标的根本途径。个在社会实践中的社会化主要表现为观察学习、角色扮演、知识积累三个方面。观察学习的对象来自实践,观察学习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完成的;角色扮演既能检验所学知识的真理性,又能通过亲自实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知识累积既是实践活动的动力,又是实践的成果。②社会实践是社会化根本环节。但是,个人对社会知识的积累和对生活的创新,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超越具体社会生活条件、历史时代的社会实践是不存在的。
**生物因素的主要表现:生物因素是人类在长期进化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主要表现在:人有异于其他动物的身体结构,为人发展自己的社会性准备了首要的先天生理条件;人有一个组织特殊的大脑,为认识世界、学习社会文化、接受社会教化提供了生理物质基础;人还具有高级神经活动系统,有第二信号系统——语言活动,而语言又是社会化的强有力的工具和杠杆。
七、社会实践概念:是实现知识内化与积累,达到社会化目标的根本途径。通常包括生产活动、科学实验、社会斗争和人际交往等形式。社会实践在实现社会化过程中的主要表现:(1)观察学习;(2)角色扮演;(3)知识积累。
八、人的社会化的基本目标:从根本上说是(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社会化的现实结果就是(培养人适应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各种角色能力)。社会化的最高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全面发展是一个过程。当代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实现人的现代化。
九、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一切属性的全面发展。所谓一切属性,既包括人的智力和体力,又包括人的思想、情操、道德、审美能力等。 ***联系实际阐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
答: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人口最多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仅面临着不断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迅速提升综合国力的重任,而且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也负有不可回避和无法推卸的责任。人的全面发展同社会的全面进步、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必将对人的全面发展产生重大的促进促进作用,必将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和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因此,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既要加快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同时,又要不失时机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积极推进的现代化。
7
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一定的条件。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先进的社会生产关系是人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
十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一切属性的全面发展。所谓一切属性,既包括人智力和体力,又包括人的思想、情操、道德、审美能力等;马克思主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科学地提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把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总体标志;从历史唯物史观的高度论述人的全面发展,提示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是马克思主义之外的其他学说无法比拟的。
3、基本社会化的任务:可以简括为两个方面:一是生理性成熟,即通过人化的生理发育过程,形成完善健全的身心基础;二是社会性成熟,即通过社会文化的教化,成为具有独特个性行为能力的社会成员。 1、人的根本属性是:社会性。认为“社会化是人们终生的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的是:罗伯逊 2、人的社会化作为个人与社会互动的成果,具有:强制性和能动性 3、一个人比较稳定的生理、心理素质和行为特征的总和是:人格 4、较早将“角色”一词用于社会心理学的是:米德
5、基本社会化是人的生命早期的社会化过程,也称:一级社会化
6、成人教育是一种常见的:发展社会化过程。职业学校教育属于:预期社会化 7、社会化从教化方向上可以分为:正向社会化和反向社会化 8、上代人对下代人的文化传递和教化过程是:正向社会化 9、社会化的第一要素是:家庭。最初的社会化途径是:父母施教 10、马克思主义为人的社会化提出的最高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 11、当代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实现人的:现代化 第六章 社会互动
一、社会互动是人们对他人采取行动或对他人的行动作出反应的过程。构成因素:1、必须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互动主体。2、互动主体之间必须发生某种形式的接触。3、参与互动的各方有意识地考虑到行动“符号”所代表的“意义”。
二、社会互动的理论p130--:1)符号互动论布鲁默 2)拟剧论戈夫曼 3)常人方法学(始人是:加芬克尔)社会互动的最重要特征就是“印象管理”或“自我呈现”。在现实生活中,社会成员依据一定的规则和程序来进行社会互动,这些日常生活中不成文的,大家公认的互动规则是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 三、社会互动的形式:交换、合作(社会互动的最普遍形式)、竞争、冲突;符号:语言和身体语言 1、交换的四要素:1)目标 2)付出 3)回报 4)效益 类型:1)物质的交换 2)非物质的交换 2、合作的类型:1)自发性合作 2)制度化的传统合作 3)指导性合作 4)契约式合作 3、竞争的类型:1)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竞争,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竞争,群体和群体之间竞争 4、冲突的类型:1)争论 2)拳斗和械斗 3)仇斗 4)战争 5)其他
8
四、个人空间指的是环绕一个人周围的直接的物理区域。霍尔的个人空间理论:对美国东北部中产阶级成年人的研究,他提出四种空间: 1)亲密距离 2)个人距离 3)社会距离 4)公众距离
五、社会网络是经过各种媒介、通过社会互动所形成的个人之间的复杂联系网。特征:1)社会网络的形成是地缘,血缘,学缘,业缘等多方面的因素使然。2)社会网络反映个人和社会关系的本质。 3)社会网络是经过个人之间的社会互动所形成的。4)社会网络对个人来说具有效益。5)社会网络是相对稳定的。 六、社会网络的形态及其功能:1)封闭形态和开放形态 2)稳固形态和松散形态 3)互利形态和互补形态。社会网络的功能体现在社会网络具有社会控制和社会整合
1、人类的基本活动单位是:行动 2、人们对他人采取行动或对他人的行动作出反应的过程就是:社会互动 3、“他人对我是明镜,其中反映我自身”,这体现了社会互动理论中的:符号互动论 4、提出“镜中之我”理论的是:库利
8、雇主给雇员分配一份工作,雇员按照雇主的要求去工作,就会得到这份工作带来的各种回报,这就是社会互动形式中的:交换。在物质的交换中,最典型的是:商品交换 5、最古老和最具有普遍意义的合作形式是:自发性合作
6、在一些农业地区逐步形成的大家一起收获庄稼的合作习惯通常是:制度化的传统合作 7、将冲突分为经济冲突、政治冲突、文化冲突的依据是:冲突的性质 8、拟剧论是用表演和比喻来说明日常生活中人的互动的理论 9、最常用、最丰富的符号是:语言 11、个人空间理论的提出者是:霍尔
11、根据个人空间理论,亲密距离是指:相距18英寸以内的距离
12、有的社会网络比较排斥新成员的加入或者对新成员的加入有严格规定,一旦加入这样的社会网络,也很难退出该社会网络,这样的社会网络就是:封闭形态
13、以个人和社会网络的连接的紧密程度可将社会网络的形态划分为:稳固形态和松散形态 14、就社会而言,社会网络的功能体现在社会网络具有社会控制和社会整合功能 第七章 群 体
1、群体是人们通过某种社会关系联结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和感情交流的集体。群体的主要特征:(1)有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2)有一定的为群体成员所接受的目标;(3)有明确的成员关系,并形成归属感;(4)有一定的行为准则;(5)时间上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2、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群体分为初级群体(社会群体中最古老、最基本的形式)和次级群体。初级群体主要包括家庭、邻里和伙伴群体三种类型。现代社会,随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初级群体出现了衰落的趋势。
3、家庭是由具有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的人们组成的长期共同生活的群体,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群体形式。婚姻关系、血缘关系和收养关系是形成家庭的基本关系。家庭的产生和发展是同一定的社会物质条件相联系的。婚姻是家庭的基础。家庭是历史地变化着的社会现象。
9
4、家庭结构是家庭中的代际结构和人口结构的统一组合形式。我国当代家庭结构主要有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以及残缺家庭、断代家庭、单身家庭等类型。家庭的主要功能有:(1)规范性行为功能;(2)经济生活功能;(3)精神生活功能;(4)教育功能;(5)抚养、赡养功能等。具体的家庭都有建立、扩展、抚育、收缩、空巢、消亡的生命周期。
5、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家庭也出现了同西方家庭变迁某些相似的趋势。目前,我国家庭在婚姻、生育、教育、养老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家庭问题的解决,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现代家庭建设紧密相联。我国家庭的现状与趋势:(1)家庭规模趋于缩小(2)家庭功能有所变化(3)家庭价值观的认识趋向现代化
6、利益群体是在社会利益体系中具有相同的利益地位,有着共同的利害和需求、共同的境遇与命运的群体。利益群体的特征:(1)利益关系是利益群体的核心关系(2)群体规模具有不确定性(3)群体成员之间的交往具有多样性。
利益群体划分:从群体目标特点可把利益群体分为经济利益群体、政治与社会权力利益群体和社会公众利益群体;从群体组成形式上可把利益群体分为机构性利益群体、社团性利益群体与自组性利益群体。 7、既得利益集团是指对公共资源享有支配权的社会阶层,为了共有的特殊利益而结成的共同体。其最大特点在于,为维护少部分人的利益而不惜牺牲大多数人的利益。我国现阶段既得利益集团的产生和存在,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与此相适应的政治体制建设的步伐,是防止既得复兴集团产生和存在的根本举措。 知识点:
1、将群体定义为“一大群或一小群的人”的社会学家是:斯莫尔
2、构成群体的主体基础是:群体成员。既是群体功能的具体体现,又是组织的灵魂的是:群体目标 4、搭乘公共汽车的乘客、商店里购物的顾客、电影院里观看电影的观众等属于:偶发聚集体 5、以成员的互动关系特征为标准,可将群体分为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学校、职业群体、社团等属于次级群体。以群体的关系结构和组织功能为标准,可将群体划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朋友群、游伴群等属于:非正式群体
10、最先提出内群体和外群体这两个概念的是:萨姆纳。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正式成为社会学术语是在:霍桑实验之后。提出“参照群体”这一概念的社会学家是:海曼
16、一切家庭形式中最稳定的形式是:核心家庭。核心家庭只有一个核心,即:夫妻关系
18、只有两对或两对以上都是异代的夫妇而没有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主干家庭。只有一代未婚青少年与祖父母组成的家庭是:断代家庭
21、从夫妇结婚之日起,到第一个孩子出生之前,是:家庭建立阶段。从第一个孩子离家之日起,到最后一个孩子离家,是:家庭收缩阶段。 世界家庭发展的趋势是:家庭小型化 26、认为“每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的是:马克思 28、我国的工会、妇联、学生联合会等属于:政治与社会权利利益群体 29、那些以“关系网”为基础组织起来的利益群体,大都属于:自组性利益群体
10
第八章 组织
1、组织是人们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有计划地建立起来的具有比较严密结构的制度化群体。特征:1)具有特定的组织目标。组织目标是组织的灵魂,是确定组织活动方向的基础,是衡量组织活力和效率的标准。2)具有一定的权威体系.权力的划分是组织的核心.协作和管理是组织分工的内在要求.3)组织成员的角色化.角色化意识着一个人要成为一个合格的成员,组织首要考虑的不是个性张扬,而是符合组织提出的角色要求. 4)正式而比较明确的规定.组织成员在组织中的活动经及成员之间的关系都有明文规定。
2.组织过程:1)组织决策.(第一是情报阶段;第二是设计阶段;第三是抉择阶段;第四是审查阶段) 2)组织沟通 (横向沟通和纵向沟通) 3)组织控制(预先控制,现场控制和反馈控制) 4)决策,沟通,控制这三个组织过程不是相互割裂的过程,而是在具体的现实运行过程中相互联系和交织在一起的,任何的组织行动都包含了这三种过程.
3、科层制理论:指建立在法理型统治基础上的,以正式规则为管理主体的,具有职权分工和职位等级体系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又译官僚制,是马克斯.韦伯提出的,他认为,几乎在所有的人类团体和组织中间,都可以找到命令和服从关系,即存在着统治。他把统治归纳为三种:传统型,魅力型,法理型
4、科层制的特征:1)明确规定的固定权限2)明确规定的职位等级3)执行职务建立在公文基础上. 4)职务的专业化和量才录用. 5)照章办事
5.科层制组织的优点和弊端: 1).最大的优点在于,相比较其它组织体系和管理方式,行政管理效率高. 2)科层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以下一系列问题一形式主义; 二繁文缛节; 三用人困境 ; 四人情味欠缺 ; 五对外界变化反应不灵敏 6.组织管理理论:
(一)科学管理理论:其主要的代表人物有美国工程师泰罗和法国管理学家法约尔.把人看作经济人 (二)人际关系理论:认为人是组织中最重要的因素,人不是简单的生产工具,影响职工积极性的原因并不主要是物理因素和生理因素,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以及在工作中形成的人际关系.这个理论是由梅约和罗伊斯伯格等人指导的著名的“霍桑实验”中逐步形成的。
(三)组织行为理论:是从人际关系理论发展而来的组织管理理论。其代表人物有巴纳德和麦克雷戈。巴纳德提出了“组织平衡论”观点,认为组织的存在和成功取决于在组织成员的贡献与满足之间所维护的平衡。麦克雷戈则提出了“X理论”和”Y理论”。
(四)权变理论,又称情势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摩尔斯和伊杰.洛斯奇提出的“超Y理论”,这种理论是对X理论和Y理论的发展。其基本观点: 1)人们是带着不同的需要和动机加入工作组织的。2)不同的人对组织管理方式的要求是不同的。3)组织目标,工作性质,职工素质等因素对组织结构和领导方式的效率有很大的影响。总之,超Y理论强调组织的管理者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人,因事,因其不同的情境而采取的管理方法。
7.现代社会的组织格局: 1)公共部门 2)私人部门 3)第三部门如基金会,俱乐部,工会,商会,非营利性的社会福利机构等。
11
8.私人部门,指为私人所有,并以利润最大化为组织目标,通过在市场上出售其产品或提供服务以求得利润的各类工商企业组织。
私人部门的基本特征:1)私人部门向社会提供的主要是私人物品2)私人部门的组织由私人作为投资主体,其权益归私人所有,其组织资源因而亦属于私人资源3)私人部门的组织目标在于本企业的利润最大化4)市场是私人部门实现目标的竞争性活动领域,也是诗人部门的主要调节机制。
私人部门优势和缺陷:1)私人部门的效率优势2)市场失灵:A并非所有人都能够在市场上获得私人部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B私人部门为了追求更多的利润,常常不考虑生产的外部成本。C消费者并不总能以尽可能低的价格获得尽可能好的产品或服务。D虽然一般认为市场是提供私人物品的最好机制.
9、公共部门组织的基本特征: 1)公共部门向社会提供的主要是公共物品2)政府组织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是公共部门的主要职能。3)公共部门掌握的资源属于公共资源4)公共部门用来从事公共管理的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 5)公共部门的组织目标在于实现公共利益.
10、公共部门的优势和缺陷:优势1)提供私人部门不愿和不能提供的,对社会来说又是必需的公共物品. 2)向社会的弱势人群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3)约束私人企业组织的行为,以防止其利用消费者的信息不足来损害消费者的权益. 4)约束私人企业组织的行为,为减少企业行为产生的外部影响. 缺陷,政府失灵。 11、第三部门组织,即不是政府的某个部门或下属组织,又不追求组织拥有者的私人物质利益,他们介于国家和市场之间。基本特征1)以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 2)组织独立于政府组织. 3)不以营利为组织目标4)是自主管理的自治组织. 5)组织依靠组织成员的志愿参与.
12.第三部门在现代社会的作用: 1)可以提供公共部门尚未提供的公共物品. 2)可以满足不同人群对公共物品的多样化需求. 3)组织可以向弱势群体提供他们所需要的物品. 4)组织常常是更可靠的物品和服务提供渠道. 5)是公民参与的一条重要途径. 6)是倡导公民意识和志愿精神的实践领域. 第九章 社会制度
1、社会制度是基于一定的价值标准而设立和形成的一套相对稳定的、模式化的、被人们习惯和自觉遵守的规范体系。社会制度的形成一般经过两个途径:一是自发形成,即从民俗升格为民德,再从民德发展为制度。二是立法产生。
2、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1)价值要素,指主体对客体的有用性以及用处大小的判断 2)规范要素,和价值要素一样是构成社会制度的基本要素3)组织要素,是社会制度的实体部分,是价值和规范的载体 4)设备要素,是社会制度运行的物质基础。一类是象征性的物质设备,如厂徽;另一类属于运行性物质设备,如法律制度得以运行的法庭,监狱
3、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 1)社会制度的核心是价值标准2)社会制度是非人格化的权威力量. 3) 社会制度具有稳定性和差异性. 4)社会制度具有抑扬性.
4、社会制度的基本功能:1)行为导向功能 2)行为调控功能 3)文化创新功能 4)社会化促进功能 5、社会制度包括:1)家庭制度,关于家庭的性质、形式、关系、功能、权力和义务的一整套规范体系。2)经济制度,是社会用以限制、调节或促进人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行为的社会规范体系,主要由经
12
济法规、条令、经济组织条例及其职能和性质的规范等方面构成,是关于生产要素的分配,产品的生产、分配和交换的制度。 3)教育制度; 4)政治制度; 5)宗教制度
6、经济制度的内容:1) 对财产所有权的规定2)对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劳动分工的规定 3)对社会经济运行中交换活动的规定 4)对市场运行的规定 5)对经济活动中相互承诺的规定。
7、教育制度是社会的启导、延续和发展制度,是社会制度体系中的重要组织部分,是社会传授知识与科学,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社会规范体系及其组织机构的总称。主要功能:1)传授知识与科学技术的功能2)是实现社会化的功能,即把人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3)是文凭功能,即确定人的知识和技能水平的功能。4)社会选择功能,使适当的人进入适当的岗位。5)还有许多间接功能,即潜功能,一是社会控制功能;二是调整,协调社会职业体系和社会分层体系的功能.三是缩小收入差距的功能.四是吸引剩余劳动力的功能。
8、社会制度的生命周期,指一种具体的社会制度从产生、发展、成熟、消失,最后被新的制度替代的过程。其具有一定规律性:一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统一。二是历史性和逻辑性的统一;三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四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统一
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制度的建设与创新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第一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逐步健全与完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及社会生活制度规范不断健全。第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制度的变革和创新,为广大人民群众从事具有开创意义的现代化建设事业,确立了自主性和能动性的空间,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三将市场机制引入社会制度体系,引发了社会制度结构的一场重大裂变,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运行机制。
10、中国社会正处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转型期的特征:1) 国家和政府在制度创新中的权威作用得到加强。2)各种社会群体的利益在制度创新汇总重新定位 3)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一切制度创新的出发点和归宿。 第十章 社 区
1、社区指以一定的地域为基础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内涵: 1)社区是一定的地理区域空间,人们在这个空间共同生活. 2)社区是一个社会关系网络,它的形成基于人们共同生活中的社会互动. 3) 社区是集体认同的一个标志,人们由于共同生活而产生了对社区所在区域或群体在一定程度上的心理认同,视自己为社区的一分子.
2、社区的构成要素: 1)人口,构成社区的主体。2)区位 3)经济,、基本要素 4)文化 5)组织 3、社区的功能: 1)经济生活功能,社区的首要功能 2)社会化功能 3)社会控制的功能 4)社会参与的功能5)社会保障的功能
4、社区的纵向格局,指一个社区的各种社会单位和子系统与外部社区的结构和功能关系,体现了地方社区与大社会的关系。社区的横向格局,指一个社区中的各种组织或子系统在本社区内部彼此之间的结构和功能关系,这种结构关系主要通过社区内各单位之间的协调方法来维持。
4.社区研究的发展: 1)类型学研究 2)区位学理论 3)社区全貌研究 4)中国的社区研究 5.社区类型:
13
1)农村社区,也称乡村社区,是指以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的人们为主体构成的同质性较高的地域性生活共同体。同质性指社区各个成员具有相同的社会性质,包括相同的职业、文化背景、生活经验、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农村社区是人类最基本的社区。
**农村社区的特征:1)人口密度低2) 经济活动相对简单3)社会结构相对简单 4)社会变迁比较缓慢。 2)城市社区 :
现代城市社区生活方式和传统农村社区相比较有以下几个的特点:
A,城市社区的社会分工复杂,居民从事更专门化的工作,彼此工作背景相差很大. B,城市社区中家庭和初级群体作用减弱,取而代之的是各类正式组织. C,城市社区中,人际互动趋向功利化,理性化和肤浅化. D,城市社区存在和包容了更多的文化差异.
3)集镇社区.,是一种介于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之间的中间形态,是联系两者的桥梁,是一种由农村向城市过渡的社区形式。特点:A, 集镇社区起着桥梁中介的作用B,人口结构比较复杂 C,集镇经济的自筹、自主性。D,地理环境优越性E、城乡结合的社区文化。
6、社区发展的目标具有双重性,一是社区发展的任务目标,即通过开发社区内的各种资源,寻求各种援助,以满足社区成员的共同需要,提高社区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二是社区发展的过程目标,既促进社区的社会参与,培养社区居民的互助合作精神,提高社区居民自力更生和共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7、社区发展的原则:1)民主的原则,即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2)需要原则,即应以满足社区居民的共同需要为重点。3)自力原则,即要求社区居民挖掘自身潜力、自力更生。4)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原则。5)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并重原则 第十一章 社会不平等与社会分层
1、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分工理论:1) 分工有“自然分工”和“真实分工”之别
2、社会分层的概念:阶级是指依据社会资源的不同占有状况及其相互关系所组成的社会集团。阶层一是指阶级内部的层次划分,二是泛指具有不同社会地位的群体。社会分层是指依据一定标准将人们划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种姓或种姓制度是以血统、血缘和职业为标准,将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群体或社会集团的社会等级制度。种族亦称人种,指在体质形态上具有共同生活遗传特征的人群。据此地球上人可分为蒙古人种、尼格罗人种和欧罗巴人种。 经典社会分层理论:
3、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1)社会分工是阶级产生和演变的基础 2) 生产资料和劳动的占有关系是阶级划分的主要标准;3)共同的生活方式、阶级利益和教育程度是划分阶级的必要条件;4)阶级的划分并不排除社会分层的的方法
4、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1)阶级划分的条件,有产和无产。韦伯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分为五个:有产阶级、知识阶级、行政管理人员阶级、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 2)社会分层的标准,经济、政治和社会三项标准 3)与马克思阶级理论的不同。马克思注重从生产关系分析,韦伯注重从市场关系分析。 5、帕累托德社会分层理论:1) 社会是个异质系统2) 精英理论
14
当代社会分层理论
6、功能主义的社会分层理论,认为社会分层是社会不同等的体现。 7、冲突论的社会分层理论:强调在不平等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8、进化论的社会分层理论:功能主义和冲突论的折中
9、中国改革开放前的社会分层:身分制为标准划分。身分制包括:户籍制度的特点,一是以城乡划界,把人固定在自己的出生地。二是户籍与劳动用工制度、人事档案制度和生活资源供应制度相配套 。单位制度。人事管理制度,把社会成员划分为干部、工人和农民最基本的三类。
10、社会流动的意义: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从一种社会地位或职业向另一种社会地位或职业的转移。社会流动是社会变迁的一种反映。合理的社会流动是现代社会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具有重大意义:1) 社会化大生产客观上要求实现劳动力流动和人才流动,实现劳动力的合理配臵2)在现代化社会中,传统的基于个人出生的地位的模式正逐步被基于个人业绩的现代模式所取代,社会流动成为个人取得社会地位的重要途径。3)社会流动加强了个人才能和成就与其社会地位之间的联系,有利于造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增强社会活力。4)社会流动有利于加强各社会集团之间联系,消除可能存在的隔阂,促进社会成员目标方面的一致认同,从而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11、社会流动的类型和模式 (一)结构性流动和自由流动(二)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 (三) 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 (四)竞争式流动和赞助式流动(J.H.特纳提出的) (五) 个人地位获得模式
12、社会流动的动力机制:1) 、工业化和科学技术进步是社会流动的根本动力. 2)城镇化是社会流动的又一强大动力. 3) 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是社会流动的巨大推力.
13.社会流动的制约因素1)人口因素 2)自然因素 3)地区发展因素 4)制度因素 5)政策因素 6)个人因素
第十二章 社会控制与偏差行为
1、偏差行为指在一定的社会中社会成员不同程度地偏离或违反了既有的社会规范的行为,也被称为越轨行为和差异行为。偏差行为类型:1)偏差行动 2)偏差习惯 3)偏差心理 4)偏差文化 2、按行为所偏离的社会行为准则分为三种类型: 1)违法行为 2)违章行为 3)违规行为 3、偏差行为的功能:1)偏差行为的负功能: 一是干扰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二是损害个人和社会的利益 三是减弱他人遵从规范的意愿. 四是破坏社会成员间的相互信任. 2)偏差行为的正功能一,有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社会规范二,有助于加强社会团结三,有助于社会预警 四,有助于促进社会变迁 4、偏差行为的主要社会学理论:失范理论,文化传递理论和标签理论
5、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通过社会规范以及相应的方式和手段,对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进行指导和限制,对各类社会关系加以调节和制约、对社会成员的价值观进行引导和约束的过程。社会控制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对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和社会价值的控制。 6、社会控制的类型:普遍性;规范性;多重性;
15
7、社会控制的必要性:任何社会都必须有一套社会控制体系,没有一个社会可以离开社会控制而求得生存和发展。社会控制的必要性首先表现在社会生活中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目标不一致上。其次表现在稳定各种社会关系上。第三还表现在制止社会生活中各种失控现象方面。
8、社会控制的类型: 1)宏观控制和微观控制 2)制度化控制和非制度化控制 3)外在控制和内在控制 4)积极性控制和消极性控制
6.社会控制的方式: 1)法律控制 2)道德控制 3)习俗控制 4)宗教控制 第十三章 社会问题
1、社会问题是指因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失调或社会结构与环境失调而影响相当数量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妨碍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形成条件:1)某些社会现象产生了失调情况 2)这种失调影响了许多人正常的社会生活。 3)这种失调引起相当多社会成员的关注
2、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 1)普遍性 2)特殊性 3)复杂性 4)群体性
3、社会问题研究的几个理论1) 社会病理学 2)社会解组理论 3)价值冲突理论 4)行为偏差理论 5)社会建构理论
4、当代社会问题一、结构性问题 1)腐败问题 2)恐怖主义;二、偏差性社会问题 1)毒品问题 2)家庭暴力问题;三、自然性社会问题
5、社会问题的防治,实质上就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调动社会上一切积极因素,组织相关部门,分工协作,运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法律、科技和行政多种手段,对潜在或显露的社会问题进行科学分析,采取相应的对策,避免减少社会问题的发生或使社会问题得以缓解和解决的过程,也可称为社会问题的综合治理。
6、社会问题防治的意义:1) 可以有效地维护社会秩序与社会稳定,增强社会和民众的安全感2)可以避免和减少社会问题给社会造成的损失,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损失,物质的和精神的损失。 3) 可以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业4)可以促进社会主义进精神文明建设5)可以改善、提高有关机构的应对能力和效率。 7、社会问题防治的战略思想: 1)全球性思想 2)全局性思想 3)长期性思想
8、社会问题的防治多种途径:1)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 改革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3) 发展科学技术4) 建立社会预警系统5)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第十四章 社会变迁
1、社会变迁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基本形态的变异。内容包括:1)社会关系的基本制度,即社会行为的基本规范体系 2)社会基本结构,包括组织、阶级、职业结构 3)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即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
2、社会变迁的特点:1)必然性2)前进性3)非直线性4)全面性
3、社会变迁的类型:1)按照社会变迁的发展方向,可分为社会进化和社会倒退;2)按照社会变迁的性质与特点,可分为社会变革与社会革命3)按照社会变迁的规模,可分为整体变迁和局部变迁 4)按照社会变迁的人为参与与控制程度,可分为自发变迁与有计划变迁
16
4、社会现代化是现代社会变迁的新形式,是有计划的社会变迁,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主要特征有:1)现代化是一项革命进程 2)现代化是一项长期的全球化进程 3)现代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4)现代化不是“全盘欧化”或“全盘西化”过程
5、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点:1) 四项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前提2) 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3) 坚持对外开放政策,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6、全球化特点:1)全球化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 2) 全球化是一个多维度的过程3)全球化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性与差异性相统一的客观要求4)全球化过程是一个不断出现矛盾和冲突的过程。
7、全球化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萌芽阶段从15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第二阶段,开始阶段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70年代。第三阶段,起飞阶段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第四阶段,增强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今
8、当前全球化的特征:1) 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2) 交通与通讯的全球化3) 信息全球化4)政治多极化5)文化全球化
9、改革开放带来的成就:1)经济上,同国际市场逐步接轨,进出口贸易不断上升,外资利用不断扩大;2) 政治上,中国建立了民主政治体制,加强了与西方各国的接触,融洽了曾经因冷战而冻结的关系,可以更广泛地参与国际事务,成为多极中的一极3)在文化上,“思想解放”运动为全球先进思想文化的引入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全球文化同中国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机遇。 10、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挑战:1)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居支配地位,而发展中国家则处于外围和边缘地位2)在政治方面,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动摇了西方霸权的地位,引起他们的恐慌 3)随着中国对全球化参与程度的加深,中国的文化建设受到两方面的挑战一是西方意识形态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挑战,二是西方一些腐朽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4)国家安全方面还存在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等影响世界和平的因素
积极应对策略:1)必须明确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位臵,以此为制定全球战略的前提。2) 要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发展自己3)增强综合国力以确保国家安全。
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