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项目一 K线分析、MA分析 ............................................................................................... 2
一、实验内容、目标及要求 ................................................................................................... 2
(一)实验内容 ............................................................................................................... 2 (二)实验目标 ............................................................................................................... 2 (三)实验要求 ............................................................................................................... 3 二、实验准备 ........................................................................................................................... 3
(一)运行环境说明 ....................................................................................................... 3 (二)基础数据设置及说明 ........................................................................................... 3 三、实验基本操作流程及说明 ............................................................................................... 3
(一)系统界面及说明 ................................................................................................... 3 (二)操作步骤 ............................................................................................................... 4 四、实验测评与考核 ............................................................................................................. 12 实验项目二 技术指标分析 ......................................................................................................... 13
一、实验内容、目标及要求 ................................................................................................. 13
(一)实验内容 ............................................................................................................. 13 (二)实验目标 ............................................................................................................. 13 (三)实验要求 ............................................................................................................. 13 二、实验准备 ......................................................................................................................... 14
(一)运行环境说明 ..................................................................................................... 14 (二)基础数据设置及说明 ......................................................................................... 14 三、实验基本操作流程及说明 ............................................................................................. 14
(一)系统界面及说明 ................................................................................................. 14 (二)操作步骤 ............................................................................................................. 14 四、实验测评与考核 ............................................................................................................. 28 实验项目三 技术分析综合分析 ................................................................................................. 30
一、实验内容、目标及要求 ................................................................................................. 30
(一)实验内容 ............................................................................................................. 30 (二)实验目标 ............................................................................................................. 30 (三)实验要求 ............................................................................................................. 30 二、实验准备 ......................................................................................................................... 30
(一)运行环境说明 ..................................................................................................... 30 (二)基础数据设置及说明 ......................................................................................... 31 三、实验基本操作流程及说明 ............................................................................................. 31
(一)系统界面及说明 ................................................................................................. 31 (二)操作步骤 ............................................................................................................. 31 四、实验测评与考核 ............................................................................................................. 31
实验项目一 K线分析、MA分析
一、实验内容、目标及要求 (一)实验内容
1、打开股票分析软件的上证指数日K 线图 2、识别阴阳线和上下影线 3、进行 K线图分析
4、移动平均线(MA)理论的含义与本质 5、移动平均线(MA)的分类 6、移动平均线(MA)理论使用方法 7、移动平均线(MA)理论的拓展运用
(二)实验目标
关于K线。K 线分析无疑是证券模拟中最重要一环。从 K 线图中,投资者可以捕捉到买卖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根据 K 线图,可以分析预测股价的未来走势。K 线形态分析是最基本的分析工具之一。
关于MA。了解移动平均线(MA)的应用法则,能通过移动平均线原理预测股票的未来走势并判断最佳的买卖时机。
(三)实验要求
1、理解 K 线图的定义 2、掌握 K 线图绘制
3、理解各种 K 线图形态和意义 4、了解组合 K 线图的分析
5、移动平均线(MA)理论的含义与本质 6、移动平均线(MA)的分类 7、移动平均线(MA)理论使用方法 8、移动平均线(MA)理论的拓展运用
二、实验准备 (一)运行环境说明
普通个人电脑,运用同花顺或世华财讯
(二)基础数据设置及说明
运用同花顺,无需设置;运用世华财讯,教师将学生号注册好之后,发布给学生。
三、实验基本操作流程及说明 (一)系统界面及说明
学生用自己的帐号登陆,即可交易。
(二)操作步骤
1、关于K线。
第一步:打开股票分析软件的上证指数日K 线图
图3-1 上证指数日 K 线图
第二步:识别阴阳线和上下影线
K 线理论发源于日本,是最古老的技术分析方法,1750 年日本人就开始利用阴阳烛来分析大米期货,后因其细腻独到的标画方式而被引入到股市及期货市场。目前,这种图表分析法在我国以至整个东南亚地区均尤为流行。由于用这种方法绘制出来的图表形状颇似一根根蜡烛,加上这些蜡烛有黑白之分,因而也叫阴阳线图表。通过K线图,我们能够把每日或某一周期的市况表现完全记录下来,
1、绘制方法
首先我们找出当日或某一周期的开市和收市价,把这二个价位连接成一条狭长的长方柱体;然后再找到该日或某一周期的最高和最低价,垂直地与长方柱体连成一条直线。假如当日或某一周期的收市价较开市价为高(即低开高收),我们便以红色来表示,或是在柱体上留白,这种柱体就称之为“阳线”。如果当日或某一周期的收市价较开市价为低(即高开低收),我们则以蓝色表示,又或是在柱体上涂黑色,这柱体就是“阴线”了。
2、优点
够全面透彻地观察到市场的真正变化。我们从K线图中,既可看到股价(或大市)的趋势,也同时可以了解到每日市况的波动情形。
3、缺点
阴线与阳线的变化繁多,对初学者来说,在掌握分析方面会有相当的困难,不及柱线图那样简单易明。
图3-2 阴线与阳线
第三步:进行 K线图分析
由于“阴阳线”变化繁多,“阴线”与“阳线”里包涵着许多大小不同的变化,因此其分析的意义,有特别提出一谈的必要。
在讨论“阴阳线”的分析意义之前,先让我们知道阳线每一个部分的名称。 我们以阳线为例,最高与收市价之间的部分称之为“上影”,开市价与收市价之间称为“实体”,开市价与最低价之间就称作“下影”。
K 线具有东方人所擅长的形象思维特点,没有西方用演绎法得出的技术指标那样定量,因此运用上还是主观意识占上风。面对形形色色的 K 线组合,初学者不禁有些为难,其实浓缩就是精华,我们把浩瀚的 K 线大法归纳为简单的三招,即一看阴阳,二看实体大小,三看影线长短。
“一看阴阳”——阴阳代表趋势方向,阳线表示将继续上涨,阴线表示将继续下跌。以阳线为例,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多空拼搏,收盘高于开盘表明多头占据上风,根据牛顿力学定理,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价格仍将按原有的方向与速度运行,因此阳线预示下一阶段仍将继续上涨,最起码能保证下一阶段初期能惯性上冲。故阳线往往预示着继续上涨,这一点也极为符合技术分析中三大假设之一股价沿趋势波动,而这种顺势而为也是技术分析最核心的思想。同理可得阴线继续下跌。
“二看实体大小”——实体大小代表内在动力,实体越大,上涨或下跌的趋势越是明显,反之趋势则不明显。以阳线为例,其实体就是收盘高于开盘的那部分,阳线实体越大说明了上涨的动力越足,就如质量越大与速度越快的物体其惯性冲力也越大的物理学原理,阳线实
体越大代表其内在上涨动力也越大,其上涨的动力将大于实体小的阳线。同理可得阴线实体越大,下跌动力也越足。
“三看影线长短”——影线代表转折信号,向一个方向的影线越长,越不利于股价向这个方向变动,即上影线越长,越不利于股价上涨,下影线越长,越不利于股价下跌。以上影线为例,在经过一段时间多空斗争之后,多头终于晚节不保败下阵来,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不论 K 线是阴还是阳,上影线部分已构成下一阶段的上档阻力,股价向下调整的概
率居大。同理可得下影线预示着股价向上攻击的概率居大。
K 线一点通的简单三招,既可对日 K 线、周 K 线、月 K 线甚至年 K 线进行分析,也可对二根、三根甚至 N 根 K 线进行研判。前者可简单运用,后者将 N 根 K 线叠加为一根然后进行研判。
K 线的基本形态:
图3-3 K线基本形态
K 线组合形态分为反转和持续两个大的种类,下面只列举 9 种反转组合形态。
①锤形线和上吊线如下图所示。锤形线处在下降趋势中。当天疯狂地卖出行动被遏制,价格又回到了或者接近了当天的最高点。锤形线有牛市含义。上吊线处在上升趋势中。当天的价格行为一定在低于开盘价的位置,之后反弹使收盘价几乎是在最高价的位置。上吊线中产生出来的长下影线显示了一个疯狂卖出是怎样开始的。上吊线具有熊市的含义。
②鲸吞型基本形状如下图所示。熊市鲸吞型处在上升趋势中,收盘比前一天的开盘低。上升的趋势已经被破坏,上升趋势将要反转。牛市鲸吞型的情况与熊市鲸吞型的叙述的情况正好相反,是看涨的组合形态。
图3-4 K线反转组合形态
③孕育型的基本形状如图所示。牛市孕育型处在下降趋势进行了一段时间之后,第二天价格的上升建议买进。熊市孕育型处在上升趋势进行了一段时间之后。第二天,价格低开,动摇了多头,引起价格的下降,建议卖出。倒锤线和射击之星的基本形状如图所示。
④倒锤线之前已经是下降趋势。潜在的趋势反转将支持上升。射击之星处在上升趋势中,市场跳空向上开盘,出现新高,最后收盘在当天的较低的位置。后面的跳空行为只能当成看跌的熊市信号。
图3-5 K线反转组合形态
⑤刺穿线与乌云盖顶的基本形状如下图所示。刺穿线形成于下降趋势中,第一天的长阴线后,第二天的收盘高于长阴线实体的中点,是反转形态。乌云盖顶是上升趋势的时候,长阳线后的收盘价格降到阳线实体的中间之下,顶部反转的机会越大。
⑥早晨之星和黄昏之星的基本形状如下图所示。早晨之星开始是一根长阴线,第二天的小实体显示了不确定性。第三天价格跳空高开,显著的趋势反转已经发生。黄昏之星的情况与早晨之星正好相反,是上升趋势中的反转的组合形态。
图3-6 K线反转组合形态
⑦三白兵基本图形如图所示。如果在下降(上升)很长时间后出现,是反转的信号。沪深市场的三白兵阳线之间更多的是有缺口。
⑧强弩之末是发生在上升降趋势末期,基本图形如图所示。小实体和缺口这说明不确定性有阻止向上的移动的必要。强弩之末展示了原来上升趋势的弱化。从图形上看,强弩之末是黄昏之星的\"前奏曲\"。在上升的过程中,强弩之末的形态出现得越晚,不能继续上升的强弩之末的含义越强。三乌鸦发生在上升降趋势末期,基本图形如图所示。
⑨三乌鸦呈阶梯形逐步下降。由于出现一根长阴线,明确的趋势倒向了下降的一边。
图3-7 K线反转组合形态
第四步:K线图分析小结
无论是一根 K 线,还是两根、三根 K 线以至多根 K 线,都是对多空双方争斗做出的一个描述,由它们的组合得到的结论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对具体进行股票买卖的投资者而言,结论只是起一种建议作用,并不是命令,也不是说,今后要涨就一定涨,而是指今后要涨的概率比较大。
有时候在应用时,会发现运用不同种类的组合得到了不同的结论。有时应用一种组合得到明天会下跌的结论,但是实际没有下跌,而是与事实相反的结果。这个时候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尽量使用根数多的 K 线组合的结论,将新的 K 线加进来重新进行分析判断。一般来说,多根 K 线组合得到的结果不大容易与事实相反。
二、关于MA。
第一步:移动平均线(MA)原理与计算
道·琼斯理论被认为是证券市场技术分析的基石,道氏理论的核心是把市场趋势分为长期、中期、短期三种波动,但道氏理论未能把这些波动加以量化,移动平均线(MA)则可以弥补这一遗憾,把长、中、短期趋势形象地描绘出来,表现趋势的走向。MA 即是 Moving Average 的缩写。
证券市场的波动有时是非常剧烈的,短期的振荡使价格差异很大,对研究趋势的走向有干扰作用,为消除这种影响,可以把某个时间段的价格综合起来找一个平均价,则得到一个较为有规律的价格,以日线为例:
如果要计算五天的平均价,则取连续五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或收盘指数),计算它们的和,再除以 5,得到五天的平均价,公式是:
上式中
分别代表第一天到第五天的收盘价。
即是说把第一天的价格去掉,换为第六天的价格,其他计算方法不变。同理,计算第七天的五日平均价格则把第二天的价格换为第七天的价格即可。把计算出的平均价标在每天的股价图上再进行平滑连接,就得到 5 日移动平均线(MA5)。移动平均线一般标在以时间为横轴、股价为纵轴的 K 线图上,一并分析。
同样道理十日移动平均线 MA10 的计算公式是:
推广到一般情况,计算 n 日移动平均线的公式是:
以上是计算移动平均线的最常用的基本方法,即算术移动平均线(SMA)。从计算公式可知,在 n 日移动平均线中,每一天价格对平均线的影响均是 n 分之一,这不太符合市场实际情况,以三十日移动平均线来说,当日价格对未来行情的影响远比三十天以前的价格对未来的影响重要得多。为使移动平均线能够更确切反映未来趋势,有必要加大最近的日期在移
动平均线中的比例,体现其重要性,这就是加权移动平均线(WMA),计算公式如下:
还有指数平滑移动平均线(EMA),先计算出第一个移动平均线(或使用起算日的收盘价也可)作为基数,确定移动平均线日数,如 5 日移动平均线,把基数乘一个系数,如对MA5 是 4/5,对 MA10 是 9/10,对 MA 是(n-1)/n 等等,再加上计算日的收盘价乘一个系n数,MA5的系数就是 1/5,MA10系数是 1/10,MA10系数是 1/n。计算从基期起第 t 天的 n 日指数平滑移动平均线的一般公式:
这里使用了基期(即初值)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进行连续计算,使计算日有 1/n 的比例。这种计算在离基期较近的日期误差较大,选择不同的基期也会有不同数值,只有长期持续计算之后不同基期的影响才会逐渐消失。
移动平均线不仅可用于日 K 线,也可用于周 K 线、月 K 线等等。图 10—2 是移动平均线应用图。
根据计算期的长短,移动平均线又可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移动平均线。短期移动平均线代表短期趋势,中期移动平均线代表中期趋势,长期移动平均线代表长期趋势。长期移动平均线方向向上则代表长期趋势上升,可以确定是牛市或叫多头市场;长期移动平均线方向向下则代表长期趋势下降,可以确定是熊市或叫空头市场。
对于短期移动平均线、中期移动平均线、长期移动平均线的具体划分没有确定的说法。试举几种分类法:
(1)短期 MA:0——10 天,中期 MA:10——30 天,长期 MA:30 天以上; (2)短期 MA:0——15 天,中期 MA:15——60 天,长期 MA:60 天以上; (3)短期 MA:0——15 天,中期 MA:25——120 天,长期 MA:120 天以上。 经过实践证明,短期移动平均线应在 15 天以下,中期移动平均线在 25 天至 60 天之间,60 天以上为长期移动平均线。西方投资机构非常看重 200 天移动平均线,并以此作为长期投资的依据:如果行情价格在 200 天均线以下,属空头市场;反之,则为多头市场。
根据短期线变化快,长期线变化慢的特点可以进行多方面的比较分析,在其他指标中也经常使用短期与长期的比较,所有的短期线都可称为快速线,长期线都可称为慢速线,不局限于移动平均线。
第二步:移动平均线的特点
MA 的基本思想是消除股价随机波动的影响,寻求股价波动的趋势。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追踪趋势。MA 能够表示股价的趋势方向,并追踪这个趋势。如果能从股价的图表中找出上升或下降趋势,那么,MA 将与趋势方向保持一致。原始数据的股价图表不具备这个追踪趋势的特性。
②滞后性。在股价原有趋势发生反转时,由于 MA 追踪趋势的特征,使其行动往往过于迟缓,调头速度落后于大趋势。这是 MA 一个极大的弱点。
③稳定性。根据移动平均线的计算方法,要想较大地改变移动平均的数值,当天的股价必须有很大的变化,因为 MA 是股价几天变动的平均值。这个特点也决定了移动平均线对股价反映的滞后性。这种稳定性有优点,也有缺点,在应用时应多加注意,掌握好分寸。
④助涨助跌性。当股价突破移动平均线时,无论是向上还是向下突破,股价都有继续向突破方向发展的愿望。
⑤支撑线和压力线的特性。由于 MA 的上述四个特性,使得它在股价走势中起支撑线和压力线的作用。MA 被突破,实际上是支撑线和压力线被突破,从这个意义上就很容易解后
面将介绍的葛氏法则。MA 的参数作用实际上就是调整 MA 上述几方面的特性。参数选择得越大,上述的特性就越大。比如,突破 5 日线和突破 10 日线的助涨助跌的力度完全不同,10 日线比 5 日线的力度大。
第三步:移动平均线的应用法则——葛兰威尔(Granvile)法则
了解了移动平均线的概念之后,如何利用这一系统进行市场操作呢?美国分析师葛兰威尔(Granvile)提出移动平均线八条法则:
(1)当移动平均线由下跌开始走平,将要转为上涨时,股价线从移动平均线下方向上突破移动平均线,是买入讯号。
(2)股价线向下跌破移动平均线而处于移动平均线下方,移动平均线仍然继续上涨,是买入讯号。
(3)股价线在移动平均线上方,当股价线开始下跌但并未跌破移动平均线时又转向上涨,是买入讯号。
(4)股价线处于移动平均线下方并且出现暴跌,导致股价线距离移动平均线过远时,是买入讯号。
(5)当移动平均线由上涨开始走平,将要转为下跌时,股价线从移动平均线上方向下跌破移动平均线,是卖出讯号。
(6)股价线向上突破移动平均线而处于移动平均线上方,移动平均线仍然继续下跌,是卖出讯号。
(7)股价线在移动平均线下方,当股价线开始上涨但并未突破移动平均线时又转向下跌,是卖出讯号。
(8)股价线在移动平均线上方并且出现暴涨,导致股价线距离移动平均线过远时,是卖出讯号。
葛兰威尔移动平均线八法则共有四个买入讯号和四个卖出讯号,其中的买卖信号基本是两两对应的,其中第 1 条对应第 5 条,第 2 条对应第 6 条,第 3 条对应第 7 条,第 4 条对应第 8 条。用图形表示八法则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这种对应关系:
把八法则再进行概括,则 1、5 两条是指股价和移动平均线同方向运行时则趋势确立,MA 上涨则买(第 1 条)、MA 下跌则卖(第 5 条);当股价和移动平均线反方向运行而股价在移动平均线位置受到支撑则买(第 2 条)、受到阻力则卖(第 6 条);当股价和移动平均线反方向运行而移动平均线不受股价影响保持原方向时应以移动平均线的方向为依据,MA 上涨则买(第 3 条)、MA 下跌则卖(第 7 条);当股价和移动平均线之间在短时间内出现拉开距离过远时,股价应向移动平均线回归,靠向移动平均线,向上靠则买(第 4 条)、向下靠则卖(第 8 条)。
现在把葛兰威尔移动平均线八法则归纳为三句话:“同向顺势而为,异向均线为主,太远必回归。”
总之,葛兰威尔移动平均线法则是针对股价和移动平均线的位置关系决定操作方向的,这是依据移动平均线原理进行操作的基础。
第四步:MA 的组合应用
①“黄金交叉”与“死亡交叉”。一般情况下,投资者可利用短期和长期两种移动平均线的交叉情况来决定买进和卖出的时机。当现在价位站稳在长期与短期 MA 之上,短期 MA又向上突破长期 MA 时,为买进信号,此种交叉称为“黄金交叉”;反之,若现在行情价位于长期与短期 MA 之下,短期 MA 又向下突破长期 MA 时,则为卖出信号,交叉称之为“死亡交叉”。
黄金交叉和死亡交叉,实际上就是向上突破压力线或向下突破支撑线,所以,只要掌握了支撑和压力的思想就不难理解。
②长、中、短期移动平均线的组合使用。在实际应用中,常将长期 MA(250 日)、中期MA(50 日)、短期 MA(10 日)结合起来使用,分析它们的相互关系,判断股市趋势。三种移动平均线的移动方向有时趋于一致,有时不一致,可从两个方面来分析、研判。
方向一致的情况。在空头市场中,经过长时间的下跌,股价与 10 日平均线、50 日平均线、250 日平均线的排列关系,从下到上依次为股价、10 日均线、50 日均线和 250 日均线。若股市出现转机,股价开始回升,反应最敏感的是 10 日平均线,最先跟着股价从下跌转为上升;随着股价继续攀升,50 日平均线才开始转为向上方移动。至于 250 日平均线的方向改变,则意味股市的基本趋势的转变,多头市场的来临。若股市仅出现次级移动,股价上升数星期或两三个月,使得短期均线和中期均线向上移动;当次级移动结束后,股价再朝原始方向运动,平均线则从短期均线、中期均线依次向下移动。在多头市场中,情形则恰恰相反。
方向不一致的情况。当股价进入整理盘旋后,短期平均线、中期平均线很容易与股价缠绕在一起,不能正确地指明运动方向。有时短期均线在中期均线之上或之下,此种情形表示整个股市缺乏弹性,静待多方或空方打破僵局,使行情再度上升或下跌。
另一种不协调的现象是中期平均线向上移动,股价和短期平均线向下移动,这表明股市上升趋势并未改变,暂时出现回档调整现象。只有当股价和短期均线相继跌破中期均线,并且中期均线亦有向下反转之迹象,则上升趋势改变。或是中期平均线仍向下移动,股价与短期平均线却向上移动,表明下跌趋势并未改变,中间出现一段反弹情况而已。只有当股价和短期均线都回到均线之上,并且中期均线亦有向上反转,则趋势才改变。
移动平均线是实际中常用的一类技术指标,它的分析方法和思路对后面的指标有重要的影响。但该指标也存在一些盲点,特别是在盘整阶段或趋势形成后中途休整阶段,以及局部反弹或回落阶段,MA 极易发出错误的信号,这是使用 MA 时最应该注意的。另外,MA只是作为支撑线和压力线,站在某线之上,当然有利于上涨,但并不是说就一定会涨,支撑线有被击穿的时候。
图4-1 移动平均线应用图
第五步:实际运用
运用移动平均线理论分析股票指数的走势和若干股票的价格走势.
四、实验测评与考核
学生须根据实验内容填写实验报告。 报告内容:
1、 谈谈对K线理论和MA理论的认识;完成实验作业; 2、 运用K线理论和MA理论制定投资策略。
实验项目二 技术指标分析
一、实验内容、目标及要求 (一)实验内容
1、股票分析软件技术指标使用方法 2、趋势型技术指标 3、超买超卖型技术指标 4、人气型技术指标 5、其他技术指标
(二)实验目标
了解技术指标分析的优缺点和常用的几种技术指标分析,MACD、BIAS、RSI 和其它常用技术指标的应用法则,能通过简单的技术分析预测股票的未来走势并判断最佳的买卖时机。
(三)实验要求
1、技术指标法的含义与本质 2、技术指标的分类
3、技术指标法与其他技术分析方法的关系 4、技术指标使用方法 5、技术指标的深层理解
二、实验准备 (一)运行环境说明
普通个人电脑,运用同花顺或世华财讯
(二)基础数据设置及说明
运用同花顺,无需设置;运用世华财讯,教师将学生号注册好之后,发布给学生。
三、实验基本操作流程及说明 (一)系统界面及说明
学生用自己的帐号登陆,即可交易。
(二)操作步骤
第一步:股票分析软件技术指标使用方法
技术指标法是技术分析的重要分支。全世界各种各样的技术指标有千种以上。按照固定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反映“技术指标值”的数字。将技术指标值绘制成图表,根据图表对市场进行行情研判。
技术指标涉及到数据和处理数据的方法。数据是价格和成交量,以及其他反映市场行为的因素,如期货中的 Open Interest。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将产生不同的技术指标。主要有两类方法―数学模型法和叙述法。
图5-1 价格与技术指标背离
背离是指技术指标的方向与价格曲线的趋势方向不一致。背离表明价格的变动没有得到指标的支持。有“顶背离”和“底背离”之分,前者看跌,后者看涨。背离是技术指标的最重要的内容。使用需要涉及很多的条件。
交叉是指技术指标图形中的两条线发生了相交现象。图中所表现的是三种交叉的情况。交叉表明原来的力量对比格局受到了“挑战”。
极端值是指技术指标的取值过分地大或小。术语是“超买区和超卖区”。极端值表示市场在某个方面已经达到了过分的地步,应该引起注意。
指标形态是指技术指标曲线的波动轨迹呈现出了双重顶底和头肩形等反转形态。
图5-2 技术指标的形态
指标的转折是指技术指标曲线在高位或低位“调头”,表明前面过于“极端”的行动已经遇到了“麻烦”。技术指标的盲点是指,在大部分时间,技术指标都不能发出信号,而处于“盲”的状态。“每天都期待技术指标提供有用的信息”是对技术指标的误解。
第二步:趋势型技术指标
本类型指标至少有两条线,指标以两条线交叉为信号:
图5-3 趋势型技术指标
趋向类指标的讯号发生,大致上都是以两条线的交叉为准,把握这个重点就可以运用自如。趋势型指标包括:
指数平滑移动平均线(MACD):
1、指数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 MACD 原理与计算 指数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MACD)是以快速移动平均线(短期线)与慢速移动平均线(长期线)相对距离的变化提示买卖时机的指标。它首先以指数平滑计算法(见 MA 讨论)计算出快速移动平均线(一般选 12 日)和慢速移动平均线(一般选 26 日),再以快速线数值减慢速线数值即得到快慢线相对距离的差离值,为使趋势信号更明显并且不受股价过分波动的影响,对差离值也进行平滑计算(一般选 9 日),得到差离值的平均值(简称差离平均值),把差离值和差离平均值画在以时间为横轴,以 MACD 为纵轴的坐标上,通过观察差离值和差离平均值的方向、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关系,把它们的同向、异向和交叉现象作为买卖信号的提示,为使买卖信号更直观,还可以从差离值减差离平均值之差向时间轴(0 轴)引垂直线,得到 MACD 柱状线。MACD 计算步骤及公式如下:
(1)计算 MACD 首先要选定移动平均线的初值,一般以起始日的收盘价作为指数平滑移动平均线 EMA 的初值。
(2)设 12 日指数平滑移动平均线为 EMA12,26 日指数平滑移动平均线为 EMA26,当日收盘价为 Ct,计算从起始日起的第 n 天 EMA12和 EMA26:
n 日EMA12=(n-1)EMA12×11/13+C t×2/13 n 日EMA26=(n-1)EMA26×25/27+C t×2/27 (3)计算差离值 DIF: DIF=EMA12-EMA26 (4)计算从起始日起第 n 天差离平均值 DEA(即差离值 DIF 的 9 日指数平滑移动平均线);
DEA=(n-1)DIF×8/10+DIF×2/10其中可用第一个 DIF 作为 DEA 的初值 (5)计算 MACD 柱状线: MACD 柱状线=DIF-DEA 2、MACD 特性
目前国内外通用MACD周期是12日移动平均线,在上海股市的实际应用中也功效不凡。此外也有人采用 6 日和 12 日移动平均线计算 MACD,还有以 25 日和 50 日作为周期进行
计算者,不同周期的选择取决于不同市场和不同分析者。
在 MACD 图形上有三条线:DIF、DEA 线和 MACD 柱状线。买卖信号就是 DIF 和 DEA的正负位置和交叉,同时观察 MACD 柱状线的正负和长短。当 DIF 和 DEA 为负值,表明市场目前处于空头市场,即熊市;当 DIF 和 DEA 为正值,表明市场目前处于多头市场,即牛市。
MACD 没有固定的数值界限,其数值围绕零值上下摆动,属摆动指标。一定时期的MACD 值有一个常态分布范围,其常态数值区间随时期不同会有改变。
3、MACD 意义
MACD 是各种指标中较难理解的指标,主要原因是因为它使用了两次指数平滑移动平均的计算,正因为它的两次平滑计算法才更准确地反映了市场的中级趋势走向。在移动平均线理论中有两种重要位置关系:一种是股价与移动平均线的位置关系,乖离率理论已经把这种位置关系量化。另一种是短期移动平均线(快速线)与长期移动平均线(慢速线)的位置关系,MACD 理论把这种位置关系予以量化。指数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中的“异同”就是指快速线与慢速线方向相同或相反之意。
MACD 中的差离值 DIF 是快速线与慢速线之差,表示快慢线之间距离远近。差离平均值 DEA 则表示一定时期内快慢线之间的平均距离。MACD 柱状线表示短期内快慢线距离与一定时期内平均距离的对比。MACD 的买卖信号正是由其代表的意义决定的。
4、MACD 的应用法则
指数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是利用快速移动平均线和慢速移动平均线,在一段上涨或下跌行情中两线之间的差距拉大,而在涨势或跌势趋缓时两线又相互接近或交叉的特征,通过双重平滑运算后研判买卖时机的方法。
(1)MACD 的计算公式。MACD 是由正负差(DIF)和异同平均数(DEA)两部分组成,DIF是核心,DEA 是辅助。
DIF 是快速平滑移动平均线与慢速平滑移动平均线的差。在实际应用 MACD 时,常以12 日 EMA 为快速移动平均线,26 日 EMA 为慢速移动平均线,计算出两条移动平均线数值间的离差值(DIF)作为研判行情的基础,然后再求 DIF 的 9 日平滑移动平均线,即 MACD 线,作为买卖时机的判断依据。
(2)MACD 的应用法则: 第一、以 DIF 和 DEA 的取值和这两者之间的相对取值对行情进行预测。其应用法则如下:
①DIF 和 DEA 均为正值时,属多头市场。DIF 向上突破,DEA 是买入信号;DIF 向下跌破,DEA 只能认为是回落,作获利了结。
②DIF 和 DEA 均为负值时,属空头市场。DIF 向下突破,DEA 是卖出信号;DIF 向上穿破,DEA 只能认为是反弹,作暂时补空。
③当 DIF 向下跌破 0 轴线时,此为卖出信号,即 12 日 EMA 与 26 日 EMA 发生死亡交叉;
当 DIF 上穿 0 轴线时,为买入信号,即 12 日 EMA 与 26 日 EMA 发生黄金交叉。 第二、指标背离原则。如果 DIF 的走向与股价走向相背离,则此时是采取行动的信号。 ①当股价走势出现 2 个或 3 个近期低点时,而 DIF(DEA)并不配合出现新低点,可做买;
②当股价走势出现 2 个或 3 个近期高点时,而 DIF(DEA)并不配合出现新高点,可做卖。
MACD 的优点是除掉了移动平均线产生的频繁出现买入与卖出信号,避免一部分假信号的出现,用起来比移动平均线更有把握。
MACD 的缺点与移动平均线相同,在股市没有明显趋势而进入盘整时,失误的时候较多。另外,对未来股价的上升和下降的深度不能提供有帮助的建议。
5、MACD 的优点和不足
注意 MACD 的买卖信号,可以发现它在快速 MA 开始接近慢速 MA 时即发出买卖信号,这是 MACD 的最大优点:比移动平均线提前发出买卖信号,改进移动平均线的滞后反应。
MACD 的趋势和买卖信号明显,在移动平均线的买卖信号中有许多时候信号并不明显不易观察,而在 MACD 中的趋势和趋势转折时的买卖信号都十分明显。MACD 图形信号众多,可以提供的参考角度各不相同,使分析者得到的信息量较大,有利投资决策。
MACD 的买卖信号稳定,较为可靠。在明显趋势中 MACD 的买卖信号一般不会有突然的改变,保证了投资者运用 MACD 的信心。
MACD 和其他指标一样,有时会发出无效的甚至是错误的买卖信号,事实上这是无法完全消除的,只要依照 MACD 操作的成功概率远大于失败概率,就说明 MACD 是个较好的指标,事实也是如此。为避免 MACD 错误信号的误导,可以采取等待指标“再证实”的手法弥补其不足。“再证实”分两种:“自我再证实”是等待 MACD 第二次发出信号;“其他再证实”是观察其他指标是否发出同样信号。实践证明“再证实”是弥补 MACD 不足的有力手段。
图5-4 MACD 应用图
第三步:超买超卖型技术指标
超买、超卖型指标完全精确地应用、解释,相当复杂,但只要掌握它的\"天线\"和\"地线\"的特征,各种难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图5-5 超买超卖型指标
天线和地线都于中轴线平行,天线位于中轴线上方、地线位于中轴线下方,两者离中轴线有
相同的距离。天线可视为指标压力或是常态行情中的上涨极限。地线可视为指标支撑或常态行情中的下跌极限。这里的常态行情是指涨跌互见、走势波动以波浪理论的模式进行、并且促使指标持续上下波动与固定的范围里面的情形,连续急涨急跌或瞬间的暴涨暴跌都不能算是常态行情。
威廉指标(WMS):
威廉指标最早起源于期货市场,由 Larry Williams 于 1973 年首创。该指标通过分析一段时间内股价高低价位和收盘价之间的关系,来量度股市的超买超卖状态,依此作为短期投资信号的一种技术指标。目前它已经成为中国股市中被广泛使用的指标之
(1)WMS 的计算公式:
式中:Ct为当天的收盘价;H。和 L。分别为最近 n 日内(包括当天)出现的最高价和最低价。公式中的 n 为选定的时间参数,一般为 14 日或 20 日。WMS 指标的涵义是当天的收盘价在过去的一段时日全部价格范围内所处的相对位置。如果 WMS 的值比较小,则当天的价格处在相对较高的位置,要提防回落;如果 WMS 的值较大,则说明当天的价格处在相对较低的位置,要注意反弹。WMS 的取值范围为 0—100。WMS 参数。的选择应该至少是循环周期的一半。中国股市的循环周期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共识,在应用 WMS 时,应该多选择几个参数进行尝试。
(2)WMS 的应用法则
WMS 的操作法则也是从两方面考虑:一是 WMS 的数值,二是 WMS 曲线的形状。 第一,从 WMS 的取值方面考虑:
①当 WMS 高于 80 时,处于超卖状态,行情即将见底,应当考虑买进; ②当 WMS 低于 20 时,处于超买状态,行情即将见顶,应当考虑卖出。
这里 80 和 20 只是一个经验数字,并不是绝对的。同时,WMS 在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与其他技术指标相配合。在盘整过程中,WMS 的准确性较高;而在上升或下降趋势当中,却不能只以 WMS 超买超卖信号作为行情判断的依据。
第二,从 WMS 的曲线形状考虑。这里介绍背离原则以及撞顶和撞底次数的原则。 ①在 WMS 进入低数值区位后(此时为超买),一般要回头。如果这时股价还继续上升,就会产生背离,是卖出的信号。
②在 WMS 进人高数值区位后(此时为超卖),一般要反弹。如果这时股价还继续下降,就会产生背离,是买进的信号。
③WMS 连续几次撞顶(底),局部形成双重或多重顶(底),则是卖出(买进)的信号。这里需要说明的是,WMS 的顶部数值为 0,底部数值为 100。
随机指数(KDJ):
1、随机指标 KD 原理与计算
随机指标 KD 是分析师乔治·兰德首先提出的技术分析理论。在股票、期货等证券市场中有很好的实战效果。
从实践看,KD 指标的核心原理是平衡的观点,即股价的任何动荡都将向平衡位置回归。KD 指标把一定周期内最高股价和最低股价的中心点作为平衡位置,高于此位置过远将向下回归,低于此位置过远将向上回归。在分析中设置快速线 K 和慢速线 D 共同研判,另外还
有考察 K、D 位置关系的 J 线。快速线 K 表示为%K,慢速线 D 表示为%D,J 表示为%J。
KD 指标计算过程是:
(1)计算未成熟随机值 RSVn:
其中 n 表示所选的周期天数,Cn表示计算日当天收盘价,Ln表示周期内最低价,Hn表示周期内最高价。未成熟随机值 RSVn表示计算日当天收盘价在周期内最高价到周期内最低价之间的位置。
(2)计算%K 值和%D 值:
其中%Kt表示计算日当天的%K 值,%K(t-1)表示计算日前一天的%K 值,RSVt 表示计算日当天未成熟随机值,%Dt 表示计算日的%D 值,%D(t-1)表示计算日前一天的%D 值,t表示计算日期。由上式可以看出,%K 值实际上是 RSV 的 3 天指数平滑移动平均线,%D 值是%K 值的3 天指数平滑移动平均线。KD 指标表示了计算日收盘价在周期内最高价和最低价间位置的两次平滑计算结果。%K值和%D需要有初值,初值可在0-100间选择,如选%K=%D=RSV1或者%K=%D=50。
(3)计算%J 值:
%J=3×%K-2×%D 或%J=3×%D-2×%K
KD 指标还有一些不同的计算方法。比如把 RSV 值直接作为%K 值,把 RSV 的 3 天指数平滑移动平均线(上式中的%K 值)作为%D 值。但是这种计算的结果是%K 值和%D 波动过大,减弱了趋势的观察效果。
2、KD 的周期
KD 的周期有两个概念:其一是 KD 指标的周期,即选择几天的样本,目前通用周期有 5 日、6 日、9 日、12 日等、也有分析者选用更长周期如 20 日、5 周等。周期短 KD 指标反应
灵敏但不稳定,周期长 KD 指标反应滞后大趋势明显。其二是进行平滑计算时选用几天周期,
一般都选择 3 天为平滑移动平均线的周期,当然也可以有其他选择。 3、KD 的数值范围和作图
%K 值和%D 值均在 0-100 之间,属摆动指标。
把%K 值、%D 值、%J 值标在以时间为横轴、以 KD 指标为纵轴的直角坐标上,分别用曲
线平滑连接每天的%K、%D 和%J 即得到 KD 指标的三条曲线。 1、 KD 的买卖信号
图5-6 KD 的买卖信号
KD 位置信号:在 KD 指标中,当股价持续上涨时,股价会保持在周期内的较高位置,这样%K 线和%D 线会不断上升,维持在 50 以上,表明市场处于强势;当股价持续下跌时,股价会保持在周期内的较低位置,这样%K 线和%D 线不断下降,维持在 50 以下,表明市场处于弱势。当强势持续,%K 线和%D 线进入过高位置时即是高价警戒信号,一般标准是%K 线在 80以上、%D 线在 70 以上时是超买信号,股价即将回落。当弱势持续时,%K 线和%D 线进入较低位置时,即是低价警戒信号,一般标准是%K 线在 20 以下、%D 线在 30 以下时是超卖信号,股价即将上涨。%K 线和%D 线在 50 附近时信号不明。
KD 方向信号:KD 的方向具有趋势特点,如果%K 线和%D 线在高位开始减慢上升速度、走平或调头向下是卖出信号。如果%K 线和%D 线在低位开始减慢下降速度,走平或调头向上是买进信号。
KD 背离信号:如果股价呈一底比一底走势,KD 指标也同样一底比一底高,则上升趋势仍将持续;如果股价是一顶比一顶低走势,KD 指标同样一顶比一顶低,则下降趋势仍将持续。如果股价创新高后回档,KD 指标创新高后也随股价下跌,之后股价再创新高而 KD 指标却未创新高,说明 KD 指标不再支持股价上升,KD 指标与股价出现顶背离卖出信号。如果股价创新低后反弹,KD 指标创新低后也随股价反弹,之后股价再创新低而 KD 指标却未创新低,说明 KD 指标不再支持股价下降,KD 指标与股价出现底背离买入信号。
KD 交叉信号:当快速线%K 在低位自上而下与慢速线%D 出现黄金交叉时是买入信号;当快速线%K 在高位自上而下与慢速线%D 出现死亡交叉时是卖出信号。背离信号和交叉信号应注意一点:买入信号发生位置越低越有效,卖出信号发生位置越高越有效。
6、KD 的不足
KD 指标是有重要实战价值的控制棒,优点很多,例如客观性,趋势明显,短、中期均适用等,但它也有不足。
KD 指标的最大不足与 RSI 一样是买卖信号出现时机不稳定。当 KD 指标的位置、方向、背离、交叉等信号出现后,股价的最佳买(卖)点往往在其前面或后面。这里仍然应理解为
KD 指标提示的是顶部或底部区域。区域是一定的,具体点位要同时分析其他指标和股价形态分析、成交量等等情况后才能确定。KD 指标对指数大势较准确,对个股较差。
%J 线买卖信号较不可靠。
图5-7 KDJ 应用图
相对强弱指数(RSI):
1.相对强弱指标 RSI 原理与计算
RSI 指标(Relative Strength lndex)是与 KDJ 指标齐名的常用技术指标。RSI 以一特定时期内股价的变动情况推测价格未来的变动方向,并根据股价涨跌幅度显示市场的强弱。相对强弱指标 RSI 是分析师(JWells. Wilder, Jr )于七十年代首先提出的技术分析理论。RSI 是Relative Strength Index 的缩写。尽管其历史不长,但由于该指标客观实用的特点,目前已为广大投资者接受,从而成为广泛使用的普及性指标之一。
技术分析原理之一是市场变化包含一切。相对强弱指标正是从这一点出发,从市场价格变化观察买卖双方的力量变化,其中以价格上涨幅度代表买方力量,以价格下跌幅度代表卖方力量,以涨跌幅度的对比代表买卖双方力量的对比,通过对比预测未来股价的运行方向,这种对比的比值就是 RSI 数值。
RSI 的计算公式。RSI 通常采用某一时期(n 天)内收盘指数的结果作为计算对象,来反映这一时期内多空力量的强弱对比。RSI 将 n 日内每日收盘价或收盘指数涨数(即当日收盘价或指数高于前日收盘价或指数)的总和作为买方总力量 A,而 n 日内每日收盘价或收盘指数跌数(即当日收盘价或指数低于前日收盘价或指数)的总和作为卖方总力量 B。
先找出包括当日在内的连续 n+1 日的收盘价,用每日的收盘价减去上一日的收盘价,可得到 n 个数字。这 11 个数字中有正有负。
A=n 个数字中正数之和
B=n 个数字中负数之和× (-1)
A 表示 n 日中股价向上波动的大小;B 表示 n 日中股价向下波动的大小;A+B 表示股价总的波动大小。RSI 实际上是表示股价向上波动的幅度占总波动的百分比。如果比例大就是强市,否则就是弱市。
2.RSI 的周期
对于 RSI 的周期选择没有统一标准。不过因为 RSI 是根据股价涨跌幅度计算的,如果周期过短则当股价变化较大时 RSI 数值也会随之剧烈振荡、过于敏感失去规律性,如果周期过长则股价变化对 RSI 数值影响力减弱,导致 RSI 反应过于缓慢、信号不明显,两种情况说明周期过长或周期过短都不宜选为 RSI 周期。威尔德推荐使用 14 日 RSI,目前国内较多使用的周期有 5 日、6 日、9 日、10 日、12 日、14 日、15 日、20 日、25 日等周期。
3.RSI 的数值范围和作图
RSI 数值固定在 0 至 100 之间,属摆动指标。市场不同时期 RSI 数值有不同的常态
分布区。
以时间为横轴,以 RSI 为纵轴的直角坐标中,标出每天的 RSI 数值后再连接起来即是RSI 曲线图。
4.RSI 的应用法则:
①根据 RSI 取值的大小判断行情。将 100 分成四个区域,根据 RSI 的取值落入的区域进行操作。划分区域的方法如表5—1 所示:
表 5—1 RSI运用
“极强”与“强”的分界线和“极弱”与“弱”的分界线是不明确的,它们实际上是一个区域。比如也可以取 30、70 或者 15、85。应该说明的是,分界线位置的确定与 RSI 的参数和选择的股票有关。一般而言,参数越大,分界线离 50 越近;股票越活跃,RSI 所能达到的高度越高,分界线离 50 应该越远。
②两条或多条 RSI 曲线的联合使用。我们称参数小的 RSI 为短期 RSI,参数大的 RSI为长期 RSI。两条或多条 RSI 曲线的联合使用法则与两条均线的使用法则相同。即:短期 RSI>长期 RSI,应届多头市场;短期 RSI<长期 RSI,则属空头市场。
当然,这两条只是参考,不能完全照此操作。
③从 RSI 的曲线形状判断行情。当 RSI 在较高或较低的位置形成头肩形和多重顶(底),是采取行动的信号。这些形态一定要出现在较高位置和较低位置,离 50 越远,结论越可靠。
另外,也可以利用 RSI 上升和下降的轨迹画趋势线,此时,起支撑线和压力线作用的切线理论同样适用。
④从 RSI 与股价的背离方面判断行情。RSI 处于高位,并形成一峰比一峰低的两个峰,而此时,股价却对应的是一峰比一峰高,这叫顶背离,是比较强烈的卖出信号。与此相反的是底背离:RSI 在低位形成两个底部抬高的谷底,而股价还在下降,是可以买入的信号。
图5-8 RSI 应用图
乖离率(BIAS):
1、乖离率 BIAS 原理与计算
乖离率是表示当前股价偏离移动平均线程度的指标。当日收盘价减移动平均线之差与移动平均线的比值,即是乖离率。公式如下:
乖离率=(当日收盘价-某周期移动平均线)/某周期移动平均线)×100% 如用 C 表示当日收盘价,MAn表示 n 日移动平均线,则公式为: BIAS =(C-MA n)/MA n×100% 2、IAS 特性
由公式可知,乖离率也是有不同周期的,如对应于 5 日移动平均线的 5 日乖离率,相对于 10 日移动平均线的 10 日乖离率等。
公式中当日收盘价减移动平均线之差决定乖离率的正负符号。当日收盘价在移动平均线之上,C>MAn,乖离率为正值;当日收盘价在移动平均线之下,C 3、BIAS 的应用法则 ①从 BIAS 的取值大小和正负考虑。一般来说,正的乖离率愈大;表示短期多头的获利愈大,获利回吐的可能性愈高;负的乖离率愈大,则空头回补的可能性也愈高。在实际应用中,一般预设一个正数或负数,只要 BIAS 超过这个正数,我们就应该感到危险而考虑抛出;只要 BIAS 低于这个负数,我们就感到机会可能来了而考虑买入。问题的关键是找到这个正数或负数,它是采取行动与静观的分界线。这条分解线与三个因素有关,即:BIAS 参数、所选择股票的性质以及分析时所处的时期。 一般来说,参数越大,股票越活跃,选择的分界线也越大。但乖离率达到何种程度为正确的买入点或卖出点,目前并无统一的标准,投资者可凭经验和对行情强弱的判断得出综合的结论。 参考有关书籍,表 5—2 给出这些分界线的参考数字。投资者在应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对它们进行适当的调整。 表 5—2 分界线的参考数字 从表中的数字可看出,正数和负数的选择不是对称的,正数的绝对值偏大是进行分界线选择的一般规律。据有关人员的经验总结,如果遇到由于突发的利多或利空消息而产生股价暴涨暴跌的情况时,可以参考如下的数据分界线: 对于综合指数:BIAS(10)>30%为抛出时机,BIAS(10)<-10%为买入时机; 对于个股:BIAS(10) >35%为抛出时机,BIAS(10) <-15%为买入时机。 ②从 BIAS 的曲线形状方面考虑。形态学和切线理论在 BIAS 上也可以适用,主要是顶背离和底背离的原理。 ③从两条 BIAS 线结合方面考虑。当短期 BIAS 在高位下穿长期 BIAS 时,是卖出信号;在低位,短期 BIAS 上穿长期 BIAS 时是买入信号。 图5-9 BIAS 应用图 第四步:人气型技术指标 本类型指标是股价热度的温度计,专门测量股民情绪高亢或沮丧 图5-10人气型技术指标 指标数据太高,代表高亢发烧; 指标数据太低,代表沮丧发冷; 人气型技术指标包括: 心理线(PSY): 1.PSY(心理线指标) PSY(Psychological Line)是从投资者的买卖趋向心理方面,将一定时期内投资者看多或看空的心理事实转化为数值,来研判股价未来走势的技术指标。 (1)PSY 的计算公式: 式中:N——天数,是 PSY 的参数; A——这 N 天之中股价上涨的天数。 在实际应用中,N 一般定为 12 日。 例如,N=12,12 天之中有 3 天上涨,9 天下跌,则 A=3,PSY(12)=25。 这里的上涨和下跌的判断以收盘价为准。 PSY 的取值范围是 0—100,以 50 为中心,50 以上是多方市场,50 以下是空方市场。 PSY 参数的选择是人为的,参数选得越大,PSY 的取值范围越集中、越平稳。 (2)PSY 的应用法则: ①PSY 的取值在 25—75,说明多空双方基本处于平衡状态。如果 PSY 的取值超出了这个平衡状态,则是超卖或超买。 ②PSY 的取值过高或过低,都是行动的信号。一般说来,如果 PSY<10 或 PSY>90 这两种极端情况出现,是强烈的买入和卖出信号。 ③PSY 的取值第一次进入采取行动的区域时,往往容易出错。一般都要求 PSY 进入高位或低位两次以上才能采取行动。 ④PSY 的曲线如果在低位或高位出现大的 W 底或 M 头,也是买入或卖出的行动信号。 ⑤PSY 线一般可同股价曲线配合使用,这时,前面讲到的背离原则在 PSY 中也同样适用。心理线所显示的买卖信号一般为事后现象,事前并不能十分确切地预测。同时,投资者的心理偏好又受诸多随机因素影响,随时调整,不可捉摸。特别是在一个投机气氛浓厚、投资者心态不十分稳定的股市中,心理线的运用有其局限性。 图5-11 PSY 的运用 2.能量潮(OBV) OBV 的英文全称是 On Balance Volume,即“平衡交易量”,人们更多地称其为能量潮,它是 Granville 在 20 世纪 60 年代提出来的。该指标的理论基础是市场价格的有效变动必须有成交量配合,量是价的先行指标。利用 OBV 可以验证当前股价走势的可靠性,并可以得到趋势可能反转的信号。比起单独使用成交量来,OBV 看得更清楚。 (1)OBV 的计算公式。假设已经知道了上一个交易日的 OBV,则: 今日 OBV=昨日 OBV+sgn×今天的成交量其中,sgn 是符号函数,其数值由下式决定: sgn=+1 今日收盘价≥昨日收盘价 sgn=-1 今日收盘价<昨日收盘价 这里的成交量指的是成交股票的手数,不是成交金额。sgn=+1 时,其成交量计入多方的能量;sgn=-1 时,其成交量计入空方的能量。计算 OBV 时的初始值可自行确定,一般用第一日的成交量代替。 (2)OBV 的应用法则和注意事项: ①OBV 不能单独使用,必须与股价曲线结合使用才能发挥作用。 ②OBV 曲线的变化对当前股价变化趋势的确认。 当股价上升(下降),而 OBV 也相应地上升(下降),则可确认当前的上升(下降)趋势。 当股价上升(下降),但 OBV 并未相应地上升(下降),出现背离现象,则对目前上升(下降)趋势的认定程度要大打折扣。OBV 可以提前告诉我们趋势的后劲不足,有反转的可能。 ③形态学和切线理论的内容也同样适用于 OBV 曲线。 ④在股价进入盘整区后,OBV 曲线会率先显露出脱离盘整的信号,向上或向下突破,且成功率较大。OBV 线是预测股市短期波动的重要判断指标,能帮助投资者确定股市突破盘局后的发展方向;而且 OBV 的走势,可以局部显示出市场内部主要资金的流向,有利于告示 投资者市场内的多空倾向。 图5-12 OBV 的运用 第五步 其他技术指标: 世界上各种各样的技术指标成百上千,它们都有各自的拥护者,常用指标或非常用指标仅仅相对于不同分析者的不同需要、不同喜好而言。技术指标可以在使用中不断变化、不断创新。以下简略介绍一些目前各类投资分析软件上常见的指标。 (一)BOLL(路径型指标)中文名称:布林线。 应用法则: 1.布林线的上、中、下轨线均对价格产生支撑或压力作用。 2.当价格处于中线以上运行时,是强势趋势;处于中线以下运行时,是弱势趋势。 3.当价格突破上线或者下线时,会受到压力或者支撑而改变当前的运行方向,价格逐步中线靠拢。 4.当波带开口逐渐收窄时,预示价格将在今后一段时间中进入盘整期;当波带开口放大时,预示着价格将在今后一段时间中出现比较激烈的波动,此时可以根据波带开口的上下方向,确定未来价格波动的主要趋势。 (二)SAR(停损型指标)中文名称:抛物线指标。 应用法则:应用方法与移动平均线的穿越原则相同。 1.当股价从下向上穿过线 SAR 线时,是买入时机; 2.当股价线从上向下穿过 SAR 线时,是卖出时机,应卖出股票以停止损失。 (三)TOWER(图表型指标)中文名称:宝塔线。 应用法则: 1.宝塔线翻红之后,股价后市总要延伸一段上升行情。 2.宝塔线翻黑之后,股价后市总要延伸一段下降行情。 3.盘局时宝塔线的小翻白,小翻黑,可依设定损失点或利润点的大小而决定是否进出。 4.盘局或高档时宝塔线长黑而下,应即时获利了结,将手中持股卖出;反之,翻白而上,则是介入时机。 5.宝塔线翻黑下跌一段后,突然翻白,须防范为假突破现象,不可马上抢进,须观察数天。最好配合 K 线与成交量观察再作决定。 (四)EXPMA中文名称:指数平均数。该指标克服了 MACD 指标信号滞后性的弱点,可以迅 速反映出股价的跌涨。 应用法则: 1.当黄色的 EXPMAl 曲线由下向上穿越绿色的 EXPMA2 曲线时,为买进时机; 2.当黄色的 EXPMAl 曲线由上向下穿越绿色的 EXPMA2 曲线时,为卖出时机; 3.股价由下向上接触 EXPMA 曲线时,很容易遭受很大的阻力而回档; 4.股价由上向下接触 EXPMA 曲线时,很容易受到支撑而反弹; 5.EXPMA 配合 MOM(动量线)指标使用,效果更佳。 (五)CSI(选股型指标) 中文名称:股票选择指标。比较上市公司的 CSI 值,可选择投资价值较高的股票。 应用法则: 1.CSI 数值越高,股票的投资价值越大; 2.CSI 指标向上交叉其 N 日平均线时,表示该股票的投资利润较高; 3.CSI 指标向下交叉其 N 日平均线时,表示该股票投资价值较低; 4.该指标应配合 DMI(趋向指标)、DX(趋向比例指标)和 VHF(十字过滤线)使用。 (六)AR、BR 和 CR(人气型指标) 1.AR 指标 中文名称:人气指标。应用法则: (1)AR 值在 80-120 之间波动时,行情属盘整,价格走势比较平稳,不会出现太大波动。 (2)AR 值走高表示行情活跃,人气旺盛;过高则表示股价已进入高价区,应择机退出。一般情况下,AR 值大于 150 时,股价随时可能回档下调。 (3)AR 值走低表示人气涣散;过低则暗示股价可能跌入底部,可伺机进场。一般 AR 值小于 70 时,股价有可能随时反弹上升。 (4)AR 曲线具有先于价格到峰顶或跌入谷底的功能。当出现 AR 曲线与股价的背离时,可以应用背离原则进行分析。 (5)AR 指标最好与 BR 指标结合使用。 2.BR 指标中文名称:买卖意愿指标。 应用法则: (1)当 BR 值在 70-150 之间波动时,属盘整行情,应持观望态度。当 BR 值高于 300 以上时,股价可能随时回档下跌,应择机抛出;BR 值低于 40 以下时,股价可能随时反弹上升,应逢低买入。 (2)BR 指标有领先股价达到峰顶和谷底的功能,当出现 BR 曲线与股价的背离时,可以应用背离原则进行分析。 (3)如果 AR、BR 都急剧上升,说明股价离顶峰已经不远,应考虑获利了结。 (4)如果 AR 被 BR 从上往下穿破,并且处在低位,则是逢低买进的信号。 (5)如果 BR 急剧上升,AR 指标未配合上升,而是盘整或小回,是逢高出货的信号。 3.CR 指标 中文名称:中间意愿指标。 应用法则: 与 AR、BR 基本相同。其特征介于 AR 与 BR 之间,一般比较接近 BR。当 CR 低于 90时,买进的风险不大;当出现 CR 曲线与股价的背离时,可以应用背离原则进行分析。 四、实验测评与考核 学生须根据实验内容填写实验报告。 报告内容: 1、谈谈对各种技术指标的认识; 2、运用各种技术指标制定投资策略。 实验项目三 技术分析综合分析 一、实验内容、目标及要求 (一)实验内容 对本行业中的主要公司的股票进行技术分析 (二)实验目标 通过运用各技术分析进行综合分析,让学生掌握证券投资技术分析的流程,提高学生投资的判断力、时机的把握力和风险的承受力。对学生将来从事各证券领域的真正交易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实验要求 对自己关注的股票进行技术分析,在大盘走势的背景下分析 K 线图、移动平均线、成交量及其他相关技术指标,进一步确定买卖的时机。 二、实验准备 (一)运行环境说明 普通个人电脑,运用同花顺或世华财讯 (二)基础数据设置及说明 运用同花顺,无需设置;运用世华财讯,教师将学生号注册好之后,发布给学生。 三、实验基本操作流程及说明 (一)系统界面及说明 学生用自己的帐号登陆,即可交易。 (二)操作步骤 1、市场走势情况市场走势情况通过各个大盘指标来反映,因为个股都会受到大盘的影响,所以在进行个股分析时必须考虑大盘的走势。以下的大盘指标是在技术分析的过程中必须把握的。 2、对本行业中的主要公司的股票进行技术分析从二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分析 K 线图和股票价格走势的形态,另一方面是进行指标分析,主要的指标包括移动平均线(MA)、指数平滑异同平均线(MACD)、动向指标(DMI)、相对强弱指标(RSI)、动量指标(MTM)、威廉指数(%R)、随机指标(KD)、乖离率(BIAS)、心理线 (PSY)、人气意愿指标(AR、BR)等。 四、实验测评与考核 学生须根据实验内容填写实验报告。 报告内容: 1、谈谈对股票技术分析的综合分析的认识; 2、运用各种分析手段制定投资策略,并简要写出有关投资策略的报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