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养生问答 疾病百科 养生资讯 女性养生 男性养生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习题(含答案) (115)

2023-11-23 来源:华佗健康网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习题(含答案)

汽车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行驶了30min.在第一个10min内汽车通过的路程是10km,在第二个10min内汽车汽车通过的路程是10km,在第三个10min内汽车通过的路程也是10km,那么汽车在这30min内的运动是:

A.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 C.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 【答案】A 【解析】

题中汽车在30min内,在第一个10min内通过的路程是10km,在第二个10min内通过的路程是10km,在第三个10min内通过的路程也是10km,可以求得每个10min内的平均速度

B.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vs10km60km/h ,而在各个10min内t10h60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也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

故选A.

【点睛】物体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才是匀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只能粗略的反映物体的运动快慢程度.

42.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 ..A.行星转动 B.雄鹰飞翔 【答案】C 【解析】 【详解】

A.行星转动,位置发生了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雄鹰飞翔,位置发生了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格桑花开

D.枯叶飘落

C.格桑花开是植物生长过程,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不属于机械运动,故C符合题意;

D.枯叶飘落,树叶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3.关于下列各图中测量工具的示数,读数正确的是

A.物体的长度为5.23cm C.金属块的体积是100cm3 【答案】D 【分析】

①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前,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

②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要明确其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指针所在刻线相垂直. ③使用量筒测量固体体积时,固体的体积等于固体放入量筒中前后两次液体体积之差.

④使用停表测量时间时,小圈刻度单位为min大圈刻度单位为s,读数时还要看小圈的指针是否过半,如果过半大圈的读数应该读大于30s的读数.

【详解】

A. 物体左侧与3.00cm对齐,右侧与5.23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5.23cm−3.00cm=2.23cm.此选项错误;

B. 弹簧测力计上1N之间有5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2N,即此弹簧

B.物体A的重力是4.3N D.所测时间为5min37.5s

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此时指针指在“4.6”处,所以物重为4.6N.此选项错误;

C. 物体与液体的总体积为100cm3,物体的体积小于100cm3.此选项错误; D.小圈指针在5与6之间,读5min,而且指针过半,大圈读37.5s,所以停表的读数应为5min37.5s.

故选D.

44.使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物体的长度进行了5次测量,结果如下:12.39cm、12.39cm、12.42cm、12.41cm、12.19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A.12.36cm B.12.4cm C.12.40cm D.12.4025cm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偏差较大的读数是错误的,去错误读数,取其余4个正确测量值的平均值值即为测量结果.

(2)在测量长度时,通常采用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故只要计算出四次测量的平均值即可,但是在最后结果的确定时,还要注意小数位数的保留规则与测量值相同

【详解】

从题干中提供数据可知,12.19cm与其它数据相差较大,所以12.19cm是

错误的,应该去掉;

为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 故物体的长度最终应记录为:

L12.39cm12.39cm12.42cm12.41cm12.4025cm12.40cm.

4故选C.

45.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验中产生的错误叫误差 引起的

C.认真仔细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验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答案】D 【详解】

错误不是误差,错误是由于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而误差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错误可以避免,而只能选择精密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来减小误.故A、B、C错误.

故选D.

46.关于机械运动的概念,下列说法是错误的是 A.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的

B.所谓参照物就是我们假设不动的物体,以它作为参考研究其它物体运动情况

C.选取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以是不同的 D.研究物体运动,选择地面做参照物最适宜,因为地面是真正不动的物体

D.选择精密测量仪器,改进实

B.误差是由于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而

【答案】D 【详解】

A.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着,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必须先选一个参照物,以它作为参考研究其它物体运动情况,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对于同一个物体,若选择不同的物体作参照物,来研究它的运动情况,得到的结论可能是不同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研究物体运动情况时,要根据实际选择参照物,选择参照物尽量使问题更简单,故D错误,符合题意.

47.如图所示,坐在甲车上的小明看到乙车正在向东行驶,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甲车向东行驶,则乙车一定静止 B.若甲车静止,则乙车可能向西行驶 C.若甲车向东行驶,则乙车一定也向东行驶 D.若两车都向西行驶,则甲车行驶得较慢 【答案】C 【分析】

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选择一个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

如果发生位置的变化,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

【详解】

A. 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若甲车向东行驶,乙车静止,则甲车上的乘客应该看到乙车西行驶,故A错误;

B. 若甲车静止,乙车向西行驶,则甲车上的乘客应该看到乙车向西行驶,但题目中“甲列车上的乘客看到乙列车正在向东行驶”,故B错误;

C. 若甲车向东行驶,乙车也向东行驶且速度更快时,甲车上的乘客可以看到乙车向东行驶,故C正确;

D. 若两车都向西行驶且甲车较慢,则甲车上的乘客应该看到乙车向西行驶,不可能看到乙列车正在向东行驶,故D错误.

故选C.

48.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五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12.45 cm、12.46 cm、12.44cm、12.56cm、12.46 cm ,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A.12.46 cm B.12.474 cm 【答案】C 【详解】

在五次测量的数据中,12.56cm记录的数差别太大,故12.56cm记录错误,故应去掉;由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知道,物体的长度是:L=

C.12.45 cm

D.12.47 cm

12.45?cm12.46?cm12.44cm12.46?cm≈12.45 cm,故选C.

449.“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诗句中描述“轻舟”在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轻舟 【答案】B 【详解】

B.万重山 C.坐在轻舟上的人 D.以上说法都不对

A.“轻舟”在运动,不能选择“轻舟”本身做参照物,故A错误; B.“轻舟”已过“万重山”,说明轻舟相对于万重山的位置发生变化,所以选择的参照物是“万重山”,故B正确;

C.相对于坐在轻舟上的人,“轻舟”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轻舟”是静止的,故C错误;

D.B正确,则D错误.

50.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B.一个大头针受到的重力约为5N

C.一般洗澡水的温度约为75℃ D.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答案】A 【解析】 【分析】

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详解】

A、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

5B、大头针的质量很小,在10mg10kg左右,受到的重力为

Gmg105kg10N/kg104N.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C、人的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不可能达到75℃.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D、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符合实际.

故选A. 【点睛】

对于生活中数据的估测,应从实际的角度出发进行判断,也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判断,如自己的身高、自己的体重、自己正常时的体温及正常行走的速度等方面来与题目中的数据比较,只要相差不大,即该数据就是合理的.

1m/s1.1m/s左右.此选项不3.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