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养生问答 疾病百科 养生资讯 女性养生 男性养生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钙果野生到栽培

2024-08-27 来源:华佗健康网
钙果野⽣到栽培

⼭西农业⼤学的杜俊杰教授⽤了⼆⼗⼏年的时间,从满⼭遍野的野⽣钙果中选育出我国第⼀个钙果品种,将钙果从野⽣状态发展到⼈⼯栽培,并对其进⾏产业开发,让⼀颗⼩钙果发挥出它最⼤的经济效益和⽣态效益,也让更多的⼈能享⽤到这颗浑⾝是宝的⽔果。

  1 藏在深⼭终被识

  在2015年的第四届中国(⼭西)特⾊农产品交易博览会上,⼭西农业⼤学展出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引来⽆数参观者赞叹,其中有⼀种长得像樱桃的⽔果,更是让很多参观的农民惊讶——“这不就是我们那⼉⼭上野⽣的⼩果⼦嘛!只是这果实更⼤、味道也更甜些!”这种让⼭⾥农民似曾相识的⼩果⼦就是钙果。

  钙果,种名欧李,之所以称其为钙果,顾名思义是因为它含钙量⾼。钙果每百克鲜果含钙⾼达45.53mg~58.00mg,并且它所含有的钙元素80%是⼈体可吸收利⽤的。另外,它的果实酸甜可⼝,还富含氨基酸和各种维⽣素,铁、钾等矿物质元素的含量也均⾼于现有常见的果树品种,是补钙的⾼级保健⽔果。

  这样好的⼀种⽔果,其实在我国北⽅的⼭区、草原和沙漠上已经⽣长了⼏千年,它是我国特有的野⽣⼩灌⽊果树,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北的地区,其中以⼭西省和内蒙古⾃治区分布最多,我省主要分布在太⾏⼭和吕梁⼭两⼤⼭脉之中。民间也称它为“⽜李”“奥李”“郁李”“酸丁”“⾚李”“⼩⽟”“⽟⼦”,在我省运城也有称“⽜铃核”的。但是野⽣的钙果个⼩、⼝味酸涩,所以⼏千年来并没有成为⼈们所喜欢的⽔果。

  上世纪80年代开始,⼭西农业⼤学的杜俊杰教授就开展了对钙果育种、栽培和利⽤等⽅⾯的研究。经过20多年的研究与开发,杜俊杰教授带领他的研究团队将钙果从野⽣状态发展到⼈⼯栽培,选育出了我国第⼀个钙果品种,使钙果成为⼈类利⽤的第501种可⾷植物,也是我国北⽅规模栽培的第20种果树。由于钙果具有⾼抗性、⾼营养、⾼保健等其他果树不可⽐拟的特点,因此它与美国的蓝莓、俄罗斯的⼤果沙棘等统称为第三代果树。

  ⽬前,杜俊杰教授和他的研究团队已经培育成了5个钙果品种,对钙果进⾏了全国26个省份不同⽣态区的适应性引种试验,并收集到全国13个省份的野⽣钙果资源,建⽴了世界惟⼀的钙果种植资源圃,保存了200余份钙果种质资源,为钙果的持续育种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2 经济⽣态双效益

  “钙果的果实不但营养丰富,⽽且还具有结果早、产量⾼,耐寒、耐旱、耐瘠薄的特点,果实既可鲜⾷也可加⼯成果汁、果酒、果脯、果酱等多种产品。种植第⼆年就可结果,第三年即实现丰产,是适应我国中西部⼲旱、半⼲旱地区发展的⽣态经济型灌⽊果树,也是构建⽣态经济型产业链的理想树种。”杜俊杰教授向记者介绍,钙果在第⼆年亩产量可达300kg~500kg,企业收购价4元/kg,亩收⼊可达2000元左右;第三年亩产可达800kg~900kg,亩收⼊可达3000多元;第四年产量可达1000kg~1500kg,亩收⼊可达4000元~6000元。2014年,北京⼀农场种植的采摘钙果,⼀⽄卖到80元。

  杜俊杰教授和他的研究团队对钙果进⾏了适应性引种试验后,初步确定了其适合栽培的范围为长江以北地区,他们研究了钙果的栽培技术和加⼯技术,建⽴了钙果的产业化⽣产基地,研发的钙果饮料、钙果蜜饯、钙果酒等产品已相继进⼊了市场,农民和企业均取得了较⾼的经济效益。⽬前,钙果加⼯技术已推⼴到⼭西厦普赛尔、⼭西宇脯钙尔、⼭西⼭⾥红等省内⾷品企业,加⼯规模为2万吨,年产值可达10亿元。省外企业有天津多吉果酒、辽宁彰武绿城⾷品企业等,并且企业产品均已上市,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钙果浑⾝都是宝,果实除可鲜⾷或加⼯后⾷⽤,还可以提取⾊素,树叶可以加⼯成茶叶,果实的核仁可以榨油,钙果果壳还可以做成活性炭,采果后的枝叶和果渣可作饲料等等。除此之外,钙果根冠⽐⾼达9∶1,成活率⾼,⽣物覆盖快,⽣态与经济兼⽤。“钙果的树⽊属于灌⽊,很密,覆盖⾯也很⼤,种植以后⼀下就把⼟壤覆盖住了,风沙刮不进去,⼟壤流失不了,可以有效防⽌⽔⼟流失。”杜俊杰教授介绍,钙果以其耐寒、耐旱和耐瘠薄的⽣态特性、观赏价值和较⾼的经济价值,能够在⽣态恢复的特定地域特⾊农业中形成产业优势,可谓是⼀个优良的⽣态树种。据⼭西⽔⼟保持研究所试验,3年⽣钙果林地保⽔

率达25%,保⼟率达80%,果实收⼊达到每亩2300元,⽣态和经济效益均⼗分显著。

  3 产业发展待突破

  ⽬前,全国钙果的种植⾯积⼤约有5万亩左右,分为⽣态种植和产果种植两个类型。产果种植⾯积我省推⼴0.5万余亩,辽宁、内蒙古、宁夏、⽢肃、新疆等省区推⼴1万余亩。⽣态种植⾯积我省0.5万余亩,其他省区2万余亩。

  果树⽣产的技术核⼼是品种,但⽬前钙果产业发展中普遍没有认识到品种的重要性。全国钙果的产量预计在5000吨左右,却远远⼩于钙果应达到的亩产量。究其原因主要是许多以产果为⽬的的规模种植基地采⽤实⽣苗、野⽣苗或劣质品种嫁接苗建园,导致产量低、果实品质差,果实⽆利⽤价值、销售难,甚⾄死苗等问题发⽣,造成丰产不丰收。

  “钙果的研究毕竟时间较短,⽽产业开发需要适合于各种要求的良种,如鲜⾷品种、酿酒品种、产油品种、⾊素提取品种等,国家应建⽴钙果育种协作研究团队,建⽴国家级的资源圃,加强育种研究,培育出更好的品种,满⾜⽣产需求。”杜俊杰教授说。据了解,⼭西农⼤培育出的钙果“农⼤7号”就是⼀个可以作为鲜⾷的优良品种,通过采摘体验,农民亩收⼊可达上万元以上。

  钙果的果实贮藏期很短,常温下5天后就开始腐烂,导致产后果实损失加⼤。⽽很多地⽅⽣产上往往忽视产后的

加⼯,有些地⽅种植业已经开始发展,但加⼯企业却缺少。由于缺乏钙果加⼯企业和产业化开发,许多零散种植户形成了“只种不管、不收”的局⾯,也是造成钙果产量低的原因之⼀。对此,杜俊杰教授说:“必须加强钙果的产业化开发与良种的推⼴,各地在发展钙果种植的时候,⼀定要考虑加⼯和加⼯产品的出路。”

  “钙果的研究道路还很长,⼀种⽔果的驯化要经历好⼏代⼈。像蓝莓,其研究有将近200年的历史,猕猴桃也有⼏百年的历史,⼭楂有⼀千多年的历史,⽽在我之前,钙果基本没有⼈关注和研究。但是,随着我们对钙果果实、种仁等器官中黄酮的开发研究,钙果今后将成为⼈们认可的⼀种药⾷同源的新兴保健⽔果。”杜俊杰教授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