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进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对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网络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相互交流的有效途径。在网络日益普及的今天,大学校园成了网络用户最为密集的区域,网络正以日益迅猛的速度进入大学生生活的各个角落,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正在发生变化。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中坚力量,大学生在网络社会的行为的研究也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由于缺乏正确引导和科学管理,致使高校中网络强大的教育功能被其娱乐应用给掩盖了。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通过合理有效的策略:坚持正面引导,加强校园网络资源建设;丰富校园生活,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品质。
关键词:网络 大学生 大学生心理 解决方案 1 现转分析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进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网络对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深刻影响还改变了我们的工作、生活和受教育的方式,反应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相互交流的有效途径[1]。在网络日益普及的今天,大学校园成了网络用户最为密集的区域,网络正以日益迅猛
的速度进入大学生生活的各个角落,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正在发生变化。[2]由于网上交流没有地域、距离限制,十分便利,大学生的视野更开阔,更容易获取有用信息,某种程度上地提高自己知识水平。在体会到网络作为有效工具的便利性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网络带给我们尤其是处于关键成长期的大学生的危害。高校中网络设施为为了学生沉溺网络提供了温床。青年大学生涉世未深,社会经验缺乏,辨别是非能力差,网络传播的弱点以及网络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对大学生学习负面的影响也十分明显。[3]
那么,导致大学生沉溺于网络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通过调查,大学生每天上网时间大都在1?h以上,超过5?h的也不在少数,在这么长的上网时间中,被有效利用的时间却很少,大部分同学上网首先打开浏览器(网页)、QQ等聊天工具,上网主要活动浏览新闻、玩游戏,聊天、看电影、查找资料,在网络中漫无目的的游走,网络在同学们心目中是娱乐性占主要地位,查找学习资料的仅占少数。而网络娱乐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消磨时间,久而久之成为一种习惯乃至沉溺于网络而难以自拔。
2 分析与对策
网络给我们带来便利的生活和学习方式,而能够大量接触网络的大学生的心理和思想都受到很大的影响,怎样利用好这一工具,扬长避短是我们应该积极应对的重要问题。
(1)积极引导和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自己的学习目标,人生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网络已经大学生必不可少一个工具。但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也会带来许多负面的问题。要积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网络的特性,引导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树立学习目标和生活目标,有目的的使用网络,选择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把握上网时间。
(2)增强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和网络应用能力。大学生普遍能够意识到时间的宝贵性,但充分利用,有效自律的能力千差万别,认为自己在网上能够充分利用时间和有效自制的的大学生极少。因此提高大学生对网络学习时间管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大学生在上网前硬明确上网目的和上网时间,但有很多时候很多大学生的上网行为处于放任自流的散漫状态,没有对时间的规划,更没有明确目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大学生利用网络的效率。因此提高大学生的自律意识,提高网络时间的管理能力、应用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3)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我国大学生一般年龄跨度为18~22岁,处于人生的青年中期,有自身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倾向,受周围环境、社会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体现出比较鲜明的特点;当代大学生的思维能力明显提高,自我意识显著增强,创新意识具有鲜明时代特点,步入一个心理转型期;创造力和创新能力达到一个高峰的阶段,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具有本年龄段的特点,依赖性较强,遇到问题很多时候处于迷茫的状态,心理自我调节能力需
要加强。[4]认识到大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我们学校可以利用这些特性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和引导,使其树立正确、合理、有效使用网络的观念。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大学生上网主要原因就是无所事事,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打发时间,如果他们的现实校园生活非富多彩,必然会很大程度上减少他们的上网时间,因此,学校可多组织一些能够调动学生热情的丰富多彩的有意身心健康的活动,让学生参与进来,既能够增进同学之间的友情,又能曾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进社会意识,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学校氛围,又能使大学生从这些活动中激发自己的兴趣、潜能,既有利于身心健康,又能获取丰富的知识和生活体验,很大程度上降低对网络的迷恋。
(5)规范校园日常管理,从技术手段上规范网络行为。通过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规范大学生的网上言行,把所提倡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标准融于各项管理之中,使内在约束与外在约束有机地统一起来,最终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5]。再者,现在很多的网络安全软件可以对以些不网络内容进行有效管理和屏蔽,学校可以采用这些技术有段进行校园网络入口的管理,从而避免一些不健康内容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 张建中,李华丽.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遇与
挑战[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9,30(6):45-48.
[2]
熊涛.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南昌工程
学院学报,2007,26(5):27-30.
[3]
粟圣森.用基于时间ACL禁止学生通宵上网的网络设计[J].
广西轻工业,2010(10):99-100.
[4]
孟勋.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倾向研究[J].教
师·中,2013(4):4-7.
[5]
许柳威.大学生上网行为调查与对策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
论版),2012(1):193-19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