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养生问答 疾病百科 养生资讯 女性养生 男性养生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

2020-12-30 来源:华佗健康网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

根据我的教学实践,就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计算能力差的原因有如下三方面:没有掌握基本的运算法则、不具备良好的笔算技能;不良的学习态度;兼有以上两种原因。认真分析学生运算中的错误,有很多是可以避免的,而且错误情况都有一定的规律。所以我们只有认真分析、研究才能采取具体措施减少学生在运算中的错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1、没有掌握基本的运算法则、不具备基本的笔算技能的原因。反映在新课讲解后,个别学生由于没能完全掌握所学新知,甚至对新知一窍不通,当然会造成错误;还有的刚学完新知,虽掌握而没达到熟练程度,没有形成技能技巧,也会出现运算错误。例如四年级下册中学习的四则混合运算 96+7×8=103×8=824等,没有掌握运算顺序出现了错误。

2、不良学习态度方面的原因。学生在运算中出现错误,大多是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造成的。有的学生在做作业时很不专心,经常看错题,抄错题;还有的不看题目要求就运算,结果劳而无功;更有学生图快,书写潦草,自己写的自己也不认识,甚至出现漏写现象,例如:28—12+34=16+43=59,14+95÷5+70=14+19=33等等。

3、兼有以上两种原因 。就学生错题分析,大量错误是由于学生运算不熟练,没有形成技能技巧,再加上粗心、马虎造成的。很多学生理解了运算的意义,运算法则也明白,但做题时一图快或不认真就出现错误。比如,多位数乘法运算中的加法进位错误和除法运算中的减法退位错误。这类错误在刚讲完新课后出现,可能是由于运算方法没有掌握,不明白算理造成的。但以后类似运算中仍有错误发生,当老师指出错误时,学生马上能说出正确结果,并能说清算理及出错原因,这就不能说学生没有掌握运算方法了。

第一种多发生在个别学生身上,只要老师狠抓学习态度与旧知识和运算技能的补漏相结合,他们是可以掌握运算方法,正确进行运算的。第二、三种,由于学习态度不认真、粗心、书写潦草是形成学生运算错误最突出的原因,因此,对这部分学生要特别重视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

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我认为重点从以下方面进行训练:

一、教师要做好示范和表率。教师的板演,批改作业的字迹、符号,一定要规范、整洁,以便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例如在学习小数的加减法时,就要求对题目中的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的书写必须符合规范、清楚,数字间的间隔要适宜,草稿上排竖式也要条理清楚,数位要对齐。

二、加强口算能力的训练。《大纲》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口算能力强,才能加快笔算速度,提高计算的正确率。进行口算练习时,老师可在课堂上给孩子计时完成,这个时候学生的注意力很集中,也会很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口算不仅要计时,更重要的是要给孩子看出对、错,对那些能在规定时间内考满分的要及时给予一定的奖励,引起学生对口算的重视,另外要注意口算是家庭作业中必做的一项,平时把这样一项工作坚持下来,这样才能把口算能力提高起来。

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培养学生打草稿的习惯。学生在计算时,不喜欢打草稿,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教师布置了计算题,有的同学直接口算,有的在书上、桌子上或者其他地方,写上一两个竖式,算是打草稿,这些都是不良的计算习惯。大多数的计算题,除了少数学生确实能够直接口算出结果以外,大多数学生恐怕没有这个能力。针对这一情况,我要求学生准备专门的草稿本,认认真真地打草稿,同时我在课堂上经常要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严格督促学生落实,久而久之学生慢慢地会养成打草稿的良好习惯。

2、 培养学生检查、验算的习惯。我教给学生计算的检查方法是:一对抄题,二对竖式,三对答案,审题的方法是两看两想。即:先看一看整个算式,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想一想,按一般方法应如何计算;再看一看有没有某些特别的条件,想一想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不要盲目地进行简便运算。

3、分步入手,提高综合计算能力。

A、从口算训练入手,利用竞赛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口算兴趣。学生做计算题的速度及正确率与每个学生自身的口算能力密不可分。因此,在我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每天利用早读前十分钟时间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每次大约五十道口算题,这些口算题我以口算练习册为基础,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口答,有时由我计时,看各组学生答完十道题各用了多少时间,用的时间最少,哪组就为口算优胜组,并给予优胜组奖励。这样以竞赛的形式进行口算训练,学生们的积极性相当高,口算的兴趣非常高,口算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效果非常好。

B、增强简算意识,提高计算的灵活性。简算是依据算式、数据的不同特点,利用运算定律、性质及数与数之间的特殊关系,使计算的过程简化、简洁的计算方法。在数学教学中,主要运用加法和减法的交换律、结合律等进行简算。因此,在学习中我特别注意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这些运算定律,及一些常用的简便计算方法,并经常组织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简算练习,让学生在计算实践中体验简算的意义、作用与必要性,强化学生自觉运用简算方法的意识,提高学生计算的灵活性和正确率。

C、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强化估算意识。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在教学过程有意识地渗透估算思想,让学生用估算对数学规律进行猜想,用估算法检验解题思路,用估算法检验解题结果等,将估算思想贯穿教学始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估算的意识。另一方面,让学生尽可能地运用估算解决一些与生活密切相连的问题,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进行估算。

四、重视错题的分析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反复认识和实践的过程,出错总是难免的。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刚刚学习的知识比较容易遗忘。例如,退位减,前一位退了1,可计算时忘了减1。同样,做进位加时,又忘了进位。特别是连续进位的加法,连续退位的减法,忘加或漏写的错误较多,这些都与儿童记忆不完整有关系。因此,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计算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其计算错误的原因,

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可借鉴语文教师批改作文的方法——写评语。在学生出错处加上评语导出错因,让学生知道错的原因,是由于自己马虎大意,还是哪方面的知识掌握得不够好,知错的基础上把错题重做一遍,对正确的知识再次加深认识巩固。教师要因人、因题地重点分析错题原因,大部分学生都做错了的题,教师就要集中进行讲解,分析错误的原因;对基础较差、常做错题的学生,教师要多花时间在课后进行辅导。学生对自己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要进行自我反思,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本子,把每天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记在本子上,并写出错误和改正方法。另外,要有针对性地把学生经常错的题目与类似的题目作为学生的课堂作业,再次反馈了解学生改错后的作业效果。改错题型的练习对学生要求:判断对错→找出错误处→分析错误原因→改正。课堂采取小医生找病因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在比赛中获取知识。“改错”不能仅满足于学生分清了错误原因,改正了错误,而且达到预防效果,教育学生对这些错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五、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许多学生计算法则都能理解和掌握,但常常会发生错误,主要是缺乏严格的训练,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重视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认真校对的习惯。要求学生对所抄写下来的题目都进行认真校对,细到数字、符号,做到不错不漏。使学生养成审题的习惯。要求学生看清题目中的每一个数据和运算符号,确定运算顺序,选择合理的运算方法。使学生养成仔细计算、规范书写的习惯。要求学生书写工整,书写格式要规范。同时,能口算的要口算,不能口算的要认真笔算,强化学生规范打草稿的习惯。列竖式计算时,数位要对齐,数字间要有适当的间隔,进位的数字要写在适当的位置上,退位点不能少。使学生养成估算和自觉验算的习惯。教师要教给学生验算和估算的方法,并将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进行严格要求,提倡用估算进行检验答案的正确性。

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长期和连续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减少学生计算的错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就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

况,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而计算能力的初步形成后,也还需要在今后应用中得到巩固、发展和深化,才能逐步提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